延迟皮瓣的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研究_第1页
延迟皮瓣的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研究_第2页
延迟皮瓣的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研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延迟皮瓣的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研究 第一局部延迟效应在小腿筋膜穿支蒂皮瓣修复中足及前足创面中的作用足 部损伤修复的难点为中足及前足 , 因为该部位的损伤如果利用小腿筋膜蒂皮瓣修 复时, 常因为远端血管穿支纤细而难以成活 ,或蒂部难以到达相应的长度而发生 过度牵拉导致皮瓣血运障碍。 尤其是中老年病人 , 血管常常发生硬化 ,穿支血供受 影响更加显著 , 所以皮瓣移植早期常发生局部坏死 ,创面需要长期换药或二次取 皮植皮处理 , 甚至有时发生远端再次骨外露而需手术咬除局部骨质方能闭合创面 更有甚者为了保存足底负重区需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 处理极为棘手。我们从 2005年3月到 2021年9月对局部

2、病人采用延迟小腿筋膜穿支蒂皮瓣 修复中足及前足创面 其中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12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7例, 与 常规的筋膜穿支蒂皮瓣修复中足及前足创面的病例进行比照研究 其中腓肠神经 营养皮瓣 14例,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8例, 旨在明确延迟皮瓣在逆行小腿筋膜穿支 蒂皮瓣修复中足及前足创面的临床应用中是否具有优势。目的 : 探讨病人中足及 前足损伤时应用小腿筋膜穿支蒂皮瓣修复创面的效果。方法:回忆性研究我院 2005年3月至2021年9月间收治的 41例4565 岁 中足及前足损伤病人 , 其中 19 例行延迟的筋膜穿支蒂皮瓣转移修复创面 其中腓 肠神经营养皮瓣 12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7例

3、, 另外22例病人行直接筋膜穿支 蒂皮瓣转移修复创面 其中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14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8例, 对 术后情况进行统计比拟并随访半年。结果 : 术后两组皮瓣仍需二期手术处理或长 期换药处理的病例数经统计分析有明显差异 , 半年后两组皮瓣的优良率经统计分 析无明显差异。结论: 病人中足及前足损伤时应用延迟的筋膜穿支蒂皮瓣修复创面时 , 其效 果从近期术后处理方面观察明显优于不进行延迟而直接行皮瓣转移的病例组 , 缩 短了病人住院时间并减少了二次手术率。 第二局部延迟效应在腹部皮瓣修复全手 脱套伤中的应用全手脱套伤是手外科一种极为严重的损伤 , 手部掌背两侧均受累 处理不当那么手部功能

4、严重受损 , 如何有效的修复手部掌背两侧损伤是外科医师的 一大挑战。传统的腹部包埋手掌后取出植皮的手术方法历时较长 , 且植皮难以一次成活。 为了更加简单有效的处理该种损伤 ,该研究于 2006年 3月2021年9月采用腹部 迟延皮瓣修复手部掌背两侧复合皮肤撕脱伤 11 例, 与传统的腹部包埋患手后取 出植皮的病例 14 例进行临床比拟 ,对住院时间 ,手术后手部功能及肩肘关节术 后活动度等方面进行比照研究 , 了解两种术式临床效果有无差异。目的:探讨腹部迟延皮瓣修复全手脱套伤的疗效。 方法: 收治手部掌背两侧全 手脱套伤患者共 11例,其中机器挤压撕脱伤 9例,热压伤 2例。手部彻底清创后首

5、先用1.2mm克氏针将各指间关节固定于伸指位。将患手牵 至对侧腹部较舒适位置做标记 , 患手包埋于腹部 , 利用腹部皮瓣及腹部迟延皮瓣 共同修复手部掌背两侧全手脱套伤。另 14 例手部掌背两侧全手脱套伤患者按传统的腹部包埋患手后取出植皮的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病例的住院时间,手术后手部功能ATM及肩肘关节术后活 动度6 周时及 12周时等方面进行比照研究。结果:11 例术后皮瓣均成活 ,皮瓣血运正常 ,耐磨性好,手部恢复局部拿捏功 能 , 其中有 1 例出现张力性水泡 , 表皮局部结痂 , 经换药后痂皮脱落 , 有 1 例发生感 染,克氏针外露,给予创面换药引流后感染控制 ,延期清创缝合。随访

6、6-12 个月, 皮瓣耐磨性及手部功能均较满意14例传统术式的病人 , 一次取皮植皮成活的病例 2人,两次取皮植皮成活的病例 8 人,三次取皮植皮成活的病例 4 人。两种术式的住院时间 , 手术后手部功能 及短期内 12 周肩肘关节术后活动度均存在差异 , 显示延迟皮瓣组效果优于传 统术式组。结论:腹部迟延皮瓣用于修复手部掌背两侧全手脱套伤行之有效, 术后手部可恢复局部拿捏功能 , 并能完成书写等较精细动作 ,是修复手部掌背两侧联合损 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第三局部利用新西兰白兔研究延迟皮瓣的时间效应关系临床 工作者采取皮瓣延迟的方法延期转移皮瓣 , 临床效果往往优于一期转移皮瓣 , 皮 瓣成活

7、率及成活面积均显著提高。但延迟时间目前尚无定论 , 有人认为一周后皮瓣内血管重构 , 增粗的效应就 开始减缓 ,所以提出一周后转移延迟皮瓣即可 , 也有学者认为十天之内皮瓣内血 管重构一直进行的非常活泼 , 十天之后重构速度放缓 ,所以提出十天后转移延迟 皮瓣为最正确时机。我们利用动物实验对该时效进行研究,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 50只,根据实验设计,在其腹部固定位置具体见第三局部图1A、B切取长宽比例为 1:2 的皮瓣。这些动物分为两组。其中一组 30只,在不同的时期将皮瓣掀起对标记血管的 宽度进行测量 , 通过统计比拟了解皮瓣延迟后血管变化情况 , 并于最后一次实验 时取材皮瓣中央区Choke

8、区得到30个标本。另外 20只, 其中 10只当天腹部切取皮瓣而后中央区取材 , 另外 10只行延迟 皮瓣后于第 5天取材皮瓣中央区。对上述两组共取得的 50个中央区标本行 HE 染色及免疫组化CD31标记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管数量,并用Western blot的 方法进行CD31定量分析,以此判断新生血管数目。目的:通过动物实验 , 研究延迟皮瓣的最正确时限 , 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选取 50只新西兰大白兔 , 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 ,分别是实验组一和实验组 二, 其中组一进行不同时间段延迟皮瓣蒂部血管直径的观察。该组 30 只大白兔 ,随机分为 3 个亚组第 1 组、第 2 组

9、、第 3 组, 分别进行 0、5、10、15,0 、4、8、12,0、3、6、9天前述工程的观察。在 15、 12、9天 3 个亚组的实验结束时对上述白兔的皮瓣中央区取材,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CD31标记染色后观察血管增殖情况,并用Western bolt的方法进行CD31定量分析, 以此判断新生血管数目。实验组二 , 共计 20只白兔 ; 其中 10 只第 4 组在 0 天时取材皮瓣中央区行 HE染色、组化及 Western检测CD31而另外10只第5组那么同时进行皮瓣延迟 术,术后5天取材皮瓣中央区后行HE染色、组化及 Western检测CD31所有分 组均依照随机、平行、对照的原那么。实

10、验组一的 3 个亚组在其腹部切取皮瓣后 , 根据实验设计在不同的时间点将 筋膜层掀起 , 于手术当时对每只四个观察点的血管宽度进行记录 , 每次记录观察 完毕后彻底冲洗伤口后放置无菌橡胶隔层后原位缝合皮瓣 , 术后饲喂抗生素 阿 莫西林 0.2g/100ml 饮用水 。对实验组一内 3 个亚组不同时段得到的 40 个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 了解血管变化趋势。同时对实验组一取得的 30个中央区标本及实验组二取得的 20个中央区标本 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CD31标记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毛细血管的数量, 并用Western的方法进行CD31定量分析。结果:比拟得到的各组血管直径的数据 发现, 延迟皮瓣于术后 3-6 天主要血管的增粗趋势最快 ,4-8 天,5-10,6-9,8-12 天均在继续增粗 , 但趋势逐渐减缓 , 在 10-15 天处于停滞状态 比拟得到的50个中央区标本,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镜下毛细血管 数量计数,并用Western的方法进行CD31定量分析,发现手术当天与5天时比拟, 皮瓣内Choke血管的数量显著增长,5天时与9天时比拟,皮瓣内Choke血管的数 量仍在增长;而9天时与12天时,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