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_第1页
浅析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_第2页
浅析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 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与性别、年龄和病程 等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研究了 IBS的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报告如下。资料1. 病例来源 病例来自20XX年11月至20XX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山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IBS患者,共457例,其中男185例,女272 例, 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肠易激

2、综合征罗马川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分为肝郁脾虚证、脾胃虚 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肠燥津伤证等证型。寒湿困脾证 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纳入标准 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罗马川诊断标准;近 3个月内电子结 肠镜、电子胃镜、消化道钡餐未见器质性病变;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因器质性疾 病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者;有腹部手术者;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的抑郁症患者;不同意参加调查者。方法1. 制定IBS临床信息采集表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近20年IBS的相关文 献进行整理,然后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并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的 研究内容,制定IBS临床信息采集表;采集表经专家咨询和修改后进行信度检验, 测得Cronbachs Alpha系数二,提示信度高。2. 开展调查制定调查医师工作手册,规范工作制度和细节,并对调查医师统一培训。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完成的采集表进行复核,将采集到的资料 录入 Excel 20XX。3. 观察指标 实验室指标:5-羟色胺(5-hydorxytryptamine ,5-HT)、 神经肽 Y (neuropeptide Y ,NP-Y、血管紧张素U受体(angiotensin type n receptor ,AT-n)、

4、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 MT 等指标值,由 北京华大蛋白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负责检测。4. 患者证候的诊断和确定由两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根据上述诊 断标准对523位IB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诊断;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判别分析对患者 进行中医证候的诊断,并获得每例病案的7类证型值。最后排除人工证候诊断与 计算机证候诊断不一致的病例66例,选择人工证候诊断与计算机证候诊断一致 的457例进行研究。5. 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统计,证型的诊断及证

5、型值通过判别分析获得;各证型间指标的比较用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症状、证型值和指标间用相关分析。以Pv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证型的总体分布情况 见表1。在本研究中,肝郁脾虚证所占比例最 大,为%其次是脾胃虚弱证,占%最少的是脾胃湿热证,占%2. 证型的分布和指标的关系。结果: AT-U、MT 5-HT、NP-Y TNF- HCY等与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肠燥津伤证、寒湿困脾证的分布有关。3. 指标在证型间的两两比较 首先计算指标在各证型间的均值,具体见 表3。之后进行指标在证型间的两两比较, 具体见表4。经比较,PV的是:AT-H

6、 在 15、35、57 间;MT在 23、27、36 间;5-HT 在 23 间;NP-Y在 1-3 间;TNF- 在 27 间;HCY在 12、13、14、23、24、27、67 间。4. 证型与指标的相关分析 见表5。呈正相关的是:脾胃虚弱证与AT-H; 脾胃湿热证与5-HT及HCY寒湿困脾证与MT呈负相关的是:肝郁脾虚证与HCY 脾胃湿热证与AT-H及TNF-;肠燥津伤证与TNF-o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没 有与指标相关。讨论证候是中医研究IBS的关键点之一,证候的出现必有其内在的物质基础。 文章研究了 AT-U、MT 5-HT、NP-Y TNF-、HCY等与IBS中医证候间的数量差 异

7、和相关性,为IBS的辨证论治提供微观依据,并有助于揭示其生物学机制,从 而利于IBS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文章研究表明:IBS主要分为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胃虚弱证、 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肠燥津伤证、寒湿困脾证,其中以肝郁脾虚证和脾胃 虚弱证为主,病位以脾、肝为主,病性多虚实夹杂,受寒湿、湿热等因素影响。HCY、5-HT与IBS脾胃湿热证呈正相关。HCY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降解 产物,新陈代谢障碍时,会导致 HCY浓度过高。另外,IBS的症状与脑-肠轴密 切相关,肠道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5-HT是脑肠肽的一种,可直接作用 于肠道平滑肌,促进肠道的蠕动反射。中医认为新陈代谢与

8、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 关,HCY异常可属浊邪范畴,IBS的病本在脾,脾失健运,浊邪不化,郁久化热 故可见脾胃湿热证。同时,该证常见肠鸣、泻势急迫如注等肠道蠕动增强的表现, 这与5-HT的致病有相通之处。AT- U与脾胃虚弱证呈正相关。胃肠道有丰富的血管, AT- U可导致血管 内皮的损伤和炎症的发生,进而引起腹痛和肠蠕动亢进。 IBS脾胃虚弱证的患者 多脾虚中气不足,素问云:中气不足,便溲为之变,故出现食少纳呆、腹胀、 泄泻频繁、完谷不化、便秘等情况。加上IBS患者的病程大多较长,脾虚无力灌 溉四旁,日久则脏腑功能失调,血脉不和,这与 AT-H的致病有相通之处。IBS症状的发作与应激关系密切,应

9、激状态下 MT含量增加,给予中药治 疗后MT含量降低,能提高锌等微量元素的浓度,激活体内各种应激酶的活性, 增强机体适应能力。中医认为应激与肝密切相关,据此,MT应与肝郁脾虚证或肝郁气滞证相关,但实际统计结果表明 MT与IBS寒湿困脾证呈正相关。对于理 论和实际的差异,笔者有以下分析:目前没有数据表明MT可特异性的反映肝郁脾虚证或肝郁气滞证。应激所致证候不具有特异性,如特异的导致肝郁脾虚 证或肝郁气滞证,也可导致寒湿困脾证。 MT可提示IBS寒湿困脾证的认识: MT含量过高的患者,由于缺乏微量元素,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黄 肌瘦、舌淡苔白腻,脉细弱或濡细等,这些症状、体征与寒湿困脾证相似。人体 微量元素属中医精微物质的范畴,脾虚则水谷精微运化、转输失司,清阳困举, 水精不行,停聚成湿,湿盛则濡泄,故可见 IBS寒湿困脾证。综上,文章得到3点启示:IBS的指标和证候相关,但不一定就是因 果关系,即某证候的出现不一定是因为某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同一证候可有不同的指标,同一指标也可和不同的证候相关,文章研究的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