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基础知识_第1页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_第2页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知识点1. 压边圈和 气垫的关系气垫 使用行程 =压边圈行程 +空行程(最小 20-25)。有预 加速还需考虑预加速行程2. 在设计拉 延模的时候:( 1)气垫台距离压料面边界 20-30mm。并保证 调压垫处于型面中间( 2)压边圈边缘距离压边圈随行筋 200mm 。最小 10mm20-30mm导腿气垫台压边圈型面3. 压料芯实际行程比氮气缸的行程大 2mm ,目的保护氮气缸4. 压料芯 行程的确定弹簧行程的选择聚氨酯 氮气缸 选择比实际行程大, 防止极限使用。5. 压料芯 行程的确定( 1)压料芯需在工作内容触料之前 10mm 压料6. 拉延模时候,如压边圈上无产品,压 边圈与下模要有

2、 3mm 的让空;有产品要墩死7. 气顶长度尽量应小于 2 倍直径,若大于 2 倍直径则倒斜柱或两两相连。气顶孔要比气顶柱单边 大 15mm ,加工的话单边大 10mm 。8. 调压垫块与墩死应尽可能在同一 Z 轴方向上,具体做法与任务书一致。9. 调压 垫块间距 保持在 400 左右,要均匀 分布。1 0.拉延中的导板尺寸及位置(1)导板的安装位置约在凸模长度 方向的 1/6 处。 (2)导板导向面的宽度约占凸模长 度的 1/5-1/4 ,修边冲孔 时为 1/4-1/6.(3)导板高度压边圈行程+ 30%。(4)导板安装面要凸出分模线 35mm,便于加工 。( 5)插铣刀分 50、 63、

3、80 三种,长度分 别为300、 350(400)、500,加工极 限分别为290、 340(390)、490,80 刀仅限于粗加工 ,精加工用50 和 63 刀。另 400 长 63 刀并不保证车间有,有时 候不买二 .修边、冲孔1.隐冲的 4 项基本原则(一定要记住 )( 1)有隐冲时的压料芯必须用导柱导向。( 2)有隐冲时压料芯必须加盖板(有时用 聚氨酯卸料组件)盘起 p262( 3)压料芯和下模之间要有凸凹垫 块(上凹下凸)。作用:导向防止冲头折断( 4)压料芯 z 方向行程必须 比机构行程大.2.废料刀比坯料线长 15mm 。3.锻块加工去量 2mm即可,备料时型面及刃口多备5mm

4、,其余不多备料4.修边模压料芯行程 25-30mm (刃入提 前接触 10mm )。仅为参考,实际设计时请提前计算5.修边镶块下随形筋要让进去 5mm6.冲孔位置压料芯区域付型偏置 20-30mm。下模符型比压料芯单边大 5mm 以上7.凹模套需与型面仿形加工,摆放时需高处型面至少0.1mm8.滑料道上的过桥宽度要 150,保证强度;滑料道与过桥的高度距离要150,保证流 料9.弯板修边镶块上的销堵的 大小直径 40 的圆, 总高度40mm 。锻块或整形翻边镶 块如高度大于 40 就不用起台10.镶块厚度 25mm。11.废料刀的刃口方向工艺线工艺线下模锻块废料刀三.翻边、整形1.翻边、整形块

5、要至少大出 工艺线 10mm 。四.标准通项1.压力源(弹簧聚氨酯)布置规则(布置之前,先把机床放上防止筋的位置与 T 型槽重叠)。也 可布置马蹄筋2.压料芯设计步骤:先用分模线做随形筋及刃口,其余部 分以直筋相连。3. 导板的 设计要求(1)在设计压料芯上的导板的时候,走刀 的时候用直径80mm 的圆测 (63 刀加工 最快)。(2)导板和滑配面之间的关系,需过刃 10mm (比导 板长10mm )。4. 导腿宽 度:180-240mm 之间,具体参考模具长 度及宽度5. 模具导 向方式(也要看侧向 力是否大?)成型类: 导腿导向,起防侧向力左 右修冲类:导柱导向,起提高模具导向 精度作用成

6、型 +修冲类:导腿导向 +导柱导向导板导向的精度在 5-8 道之间。 导柱导向的精度在 3-5 道之间 。6. 设计顺 序,从里向外做,避 免重复工作 7.先做基 准面,一定要保证加 工面整 5 整 10.8. 只有压料芯刃口处让 10mm ,上模下 模只让 5mm。 最终目的为不干涉9. 弹性元 件要尽量靠近刃口处 工作部分,布局要合理10. 侧销宽度为压料芯宽度的 1/4-1/6 。尽量靠 两侧11. 筋之间距离为 300-400mm.12. 下模大镶块最小高度为 60mm 左右。13. 导腿与导柱安装面之间的距离为 50mm 。在不 干涉的情况下可减小14. 导柱导套的选择:当有导板时,

7、导板要比导柱提前 40mm 刃入。当没有导板时,导柱要比行程大 60mm(即提前 60 进入导套)导柱、导套的布置为止应注意,导套 下安装孔 .15. 做对称部件时要注意防反。16. 若手工取料,如有托料架,托起最少 30mm ;如无托料架,需设置扣手槽。17. 大型模具下模大镶块定位键尽量采用 32*100 规格18. 导腿长度至少占整体宽度 的 1/2导腿刃入量,保证导腿导板在上模触 料之前刃入 40mm.19. 受力处必须有筋支撑,如调压垫、蹲 死垫。上下模面筋要与机床 T 型槽避开或做 马蹄筋,拉延中分模 线以内上摸本体,凸模,下模座筋要对应, 导板下最好有筋支撑。20.两筋之间最大 350,一般在 300 左右。底空型 空深度最好小于 2.5 倍底空宽度。21.大型模具减重孔的设计方法 :150mm小型:( 120)60mm60mm( 50)( 50)80( 50)80mm22.流水孔距离最低的两个面各 1mm 即可 。优选 直径50mm 圆形孔。23.传感器位置,选择型面比较 平滑的对角位置,传感器的面 距离型面 5-10mm。安装面 以整 5 整 10 为准。24.键槽的大小:一般根据设计 任务书 .25.吊耳后的筋根据吊耳的大小来确定筋 的宽度,多大吊耳多厚 的筋。一般都是 60mm 的筋可满足强度要求26.侧销和安全侧销之间的间距最小为 40mm 。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