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版电视剧《三国》_第1页
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版电视剧《三国》_第2页
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版电视剧《三国》_第3页
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版电视剧《三国》_第4页
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版电视剧《三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部没文化的电视剧评失去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新版电视剧三国看了几集高希希版的三国演义,完全没有感到失望,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对他抱有什么希望,开播之前,从导演到演员表上我就根本不相信这些人能超越王扶林版的老三国。果然,网上看了几集,感觉从人物造型、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都无甚可观。新版剧中出场的这些个人物,全没有有三国时代那种雄浑大气的英雄气概:英武勇猛的吕布简直是奶油小生,残暴强横的董卓貌似老顽童,猛张飞眼大无神很“卡哇伊”,忠厚仁德的刘备深沉奸诈编剧的生硬造作、情节纰漏、语言雷人,我觉得再看下去实在没劲。而“资深人士”透露说它目前已经成功地成为海外播出权卖出国家最多的一部戏,是目前在国际上走

2、得最远的中国电视剧。对此,导演高希希也表示,“这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人必须且应该做的,我期待新版三国是一场文化输出,让国外观众努力了解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的民族,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日本讲演,希望三国文化传递的理念能被正确解读。”何其无知、自大,这样的片子也敢期待自己在传播三国文化?高希希请打住,不要这么“高”调,且“息息”了罢。这里,我想从该剧对桃园结义这一经典故事的秒杀处理来谈谈新版三国的没文化。新三国舍弃桃园三结义,而以曹操刺董来开场,在近乎曹操“独角戏”的故事线索中,第二集中突然插入了仅有十几秒钟的刘关张桃园结拜的段落,既未交待三人相识缘由,又无明确结拜之意义,甚至连三个如此重量级角色的

3、“亮相”特写镜头都没有。如此开场,明显是扬弃三国演义之忠奸分野,跳出尊刘贬曹的传统叙述格局,以曹操为中心的展开叙事,摆明了为奸雄曹操翻案的立场。三国志所载当年的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评价曹操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奸雄”,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也大抵如此。对真实历史人物的翻案或评价,自古及今也有不少,例如鲁迅、郭沫若、毛泽东等。而民间流传的曹阿瞒的形象始终是一个强势而无德的奸雄,他在戏剧中的脸谱是代表奸诈的白色。学术界对曹操功过的争论始终存在,而在民间的流传中,在戏剧舞台以及各种民间艺术表现中,曹操的形象怕是千百年也翻不案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何我们民间始终是尊崇刘备而贬义曹操?我认为三国演义所表达的是一

4、种市井的、民间的政治历史观,尊刘抑曹表达的是对暴政的一种约束,对仁政的颂扬。中国传统社会的民众,对于统治者的约束手段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君主或统治集团不施行仁政,那么百姓就会起来推翻他,通过士大夫、民间的舆论等来把这一个道理影响到君主,让君主认识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国演义就是这种民心民意的表达。三国演义的形成,从“说三分”而“平话”而“演义”,从中经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以及毛宗岗父子修订,最后达到完美而定型,它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是凝结了无数人艺术智慧和心血而成的一部杰作,是中国人政治、社会观的集中体现。 中国的老百姓也只有通过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来歌颂明

5、君圣主的仁政,表达他们对君主的希冀;通过对曹操的贬义,其实是表达了对不关心民间疾苦的功利主义的排斥。新版三国剧要完全改弦更张,为曹操树碑正名而排斥刘备的正统,实际上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一种颠覆。这样的电视剧颂扬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这是不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不符合我们国人的民意人心的。看看我们历史上名垂千古为国人景仰的圣贤,有几个是以成败而论的:孔子、屈原、诸葛亮、刘备、关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我们重视的是一种精神价值,我们颂扬的是一种合乎“仁义礼智信”的人格和理念,而不是根据他事业上的成败论英雄。如果不合乎仁义道德,那么即使事业上有了成就,也依然不会被人们认可和敬仰。

6、国学大师钱穆提出“史心”的说法,认为史家研究历史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具有关心民族、国家命运的心情。他说治史者当以“世运兴衰”、“人物奸贤”这八个字为出发点和归宿,积久感染,自能培养出一番对民族国家之爱心,自能于民族国家当前处境知关切。钱穆先生在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一文的评论实在精彩,不妨节录下来:“中国人又多爱崇拜历史上失败的英雄。对于在历史上成大功立大业的英雄,如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唐代之李靖、李绩等诸名将,反而比较不重视。如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等,虽然他们在事业上失败了,反而更受后人敬仰崇拜。此又是中国人的传统史心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在。他们在当时虽失败了,但对后来历史言,却是成功

7、的,而且是大成功。历史上每一时代的人物,必有成功与失败之分。但人能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这才始是大成功。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故能引起将来历史上之更成功。这一番道理,又是中国文化精义所在。从另一方面说,卫青、霍去病、李靖、李绩诸人之成功,只表现在事业上,事业表现即代表了其人。我们可以说,卫、霍、二李,其人与其事业,价值若相等。但岳飞、史可法诸人,因为他们的事业失败了,故其事业不能代表其人,最多只代表了其人之一部分,而此等人物之整体性,则远超乎其事业之外。我们看卫、霍、二李,只见他们击匈奴、败突厥,觉得他们的事到此而止了。因而其人物之本身价值,反不见有什么突出性。但我们看那些失败英雄时,此等人物

8、乃被其所努力之事业抛弃在外,因而其全心全人格反而感得特别突出。宋儒陆象山曾说:“人不可依草附木。”一有依附,其人格价值便不会出色。纵使依附于事业,也一样如此。失败英雄,因无事业可依附,而更见出色。 当知历史只是认识记载,人事则此起彼落,随表现,随消失。只有人,始是历史之主,始可事态之流变,而有其不朽之存在。历史不断在变,故一切历史事态必然一去而不复。后一事不能即是前一事,但此一人物则永远是此一人物。只有人物模样,人物典型,可以永存不朽。事业到底由人物而演出。历史虽是人事之记载,但并非人事之堆积。事之背后有人,把事业来装点人,反把人之伟大真性减色了。正由此人在事业上不圆满,倒反把他那个真人显出来

9、。 这并不是说,在历史上凡属成功的人物,皆是无价值。乃是说,遭遇失败的人物,在其深厚的历史上,反而更显得突出。此因人物之伟大,并不能专以其事业作代表。但此也须人物自心能识得此理,又须有史学家能为此阐发。因此我说这是中国的史心,亦正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真精神所在。”新版三国完全背离了中国人的世道人心,背离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真精神,却反而扬言“期待新版三国是一场文化输出,让国外观众努力了解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的民族”,岂不可笑! 盖中辉 2010.5.8actively carry out the law on civil air defense education, drawn out of the air defense in Pingliang city Building under easy fare, daily special inspection and regulation, overfulfilled the provi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