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实习报告.doc_第1页
金工实习报告.doc_第2页
金工实习报告.doc_第3页
金工实习报告.doc_第4页
金工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工实习报告2013 的暑假学期,我们进行了为其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我们接触了钳、车、铣等工种的基本技能,完成了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锤子)的过程。在学长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顺利安全地完成了实习任务。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 , 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 , 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 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 , 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 , 培养了工程素质。这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

2、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第一天在老师的动员之后我们便追随着学长学姐来到了机械实验室,分组之后,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有着精确尺寸的小手锤,有了图纸以后,学长详细给我们介绍并演示了一些工具的使用。首先,学长操作了车床,由于对车床的陌生,我们在掌握这个机器的使用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便在学长的演示下我们会操作了,但是对它的具体每个零件啥的都还是不懂,不过我们还是学会了如何去使用它。然后,学长又教我们钳工, 通过学长的指导, 我了解了钳工的方要内容是为划线、 锉削、研磨、钻孔、扩孔、等等。了解了锉刀的构造 ; 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等等。在搓削上,学长也

3、是亲身给我们演示, 给我们讲解什么样的姿势才能更好的用力,学长告诉我们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学完这个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任务小锤子的制作。我们先找到圆柱形的铁棍作为原材料,第一步便是锯, 直径仅为 20 多 mm的圆柱铁我们要将其锯出我们所要的尺寸,我们先划线,划线是最需要精确的工作,因为划线决定了后面的工作好坏。我们将圆柱铁固定好,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固定时一定要固定的足

4、够紧,不然很容易偏移。固定好后,我们轮番上阵。开始时我们不会使用锯,很容易锯偏,发力不均匀或者锯条放歪都容易引起锯偏,而且锯的速度得适宜,有的小组追求过快,于是锯的速度很快,但是这样很容易锯歪。在我们小组辛苦努力下,一上午过后我们终于锯出了长为 90 多毫米的圆柱铁。下一步就是车工,我们的目的是将这个直径为将近 30mm的铁圆柱车成 26mm的,所以需要车掉 4mm,这需要分几次来完成,因为一下车掉很多容易损坏车刀。我们选择每次车 1mm,这样刀具每次只能前进 0.5mm。学长推荐我们使用自动挡走刀,事实证明自动挡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我们的工作过效率。具体步骤为先将托盘对准调零,退刀调节刀具要前进

5、 0.5mm,开车待走刀走过 3/4 时改为手动,因为如果完全采用自动方式可能容易超过车加工的范围,手动走刀精确位置后,退刀停车。在这工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十分小心,不仅是实习任务操作需要很认真,而且需要格外注意我们的人身安全,在小组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顺利的车出了我们想要的尺寸的铁圆柱。大约直径 26mm,长度 93mm完事后又进行锯的工作,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经验,所以这次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锯后的尺寸为 91mm。接下来我们要锉, 有了学长的示范指导我们锉也是有模有样,我们几个人轮番将圆柱两底面锉平。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固定的足够牢,不然就是前功尽弃了。接下来我们要将长度基本为91m

6、m,直径大约为26mm的铁圆柱铣成底面边长为18.5mm左右的四棱柱,因为我们的成品最终底面边长为18mm,所以我们要预留出一些空间可以给后面的钳工一些。由于铣床只有一台,我们组数又较多,所以学长建议我们分开来,因为每一组做这项任务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到我们们组的时候,也是学长先教会我们铣床的用法,然后有我们操作,铣床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三个带有可刻度的手摇轮盘(具体术语我不太了解) ,每个方向,刻度规格都是有严格固定的,所以这项任务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将圆柱夹于槽间,这里要严格注意要尽可能放平夹紧,由于我们明白这项任务的重要性,我们花了较长时间来讨论,我们六个人观点稍微有些不一致,最后作为组长的

7、我协调了大家,通过协商采取了一种较为可靠的方式,事实证明我们的讨论取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铣刀走过的平面,我们观察到我们放置的足够平整。有了经验以后,我们铣起来也就很容易了,大家轮流着操控手摇把,每次铣 1mm,该走几刀走几刀,既没有为了速度减少刀数,也没有过于保守多走刀浪费时间。陆续洗掉四个侧面后,我们的四棱柱就出来了。量了一下地面正方形的边长,大约为 19mm,可能是由于我们较保守,还比预留的多了 0.5mm。我们决定暂不铣,先做后面的工作下面是铣孔,我们是先将尺寸画好,然后在固定位置打一个孔,这个孔的直径要略小于要铣的孔的直径,这是防止孔打偏而不好挽救。打孔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我们顺利打完孔

8、,量了一下尺寸,稍微有点偏一边,这就体现出我们打小孔的优势了。打孔时每个组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组打了多个孔,大家各有各的方式和想法。打完孔又要进行铣的工作,这次是要将孔铣成操场跑道那样形状的,半圆直径为 10mm,长度为 10mm,由于厚度有 19mm,所以要铣透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严格记准前后移动的手摇把的尺寸,然后操作的人只负责看自己的尺寸即可,另外的人看着工件把关,所以我们并没有大失误,严格每次走两圈半正好 10mm,每次铣 1mm,这样有条理下来,我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圆满。铣出的孔是做铁锤的把用的。做到这里,我们的大部分工作似乎已经完成。大家也越来越有动力。接下来是锉出锤头的鸭嘴,同样先划

9、线,这次划线我想到了一种更精确的方法,画出好几条线,然后找焦点再连接,这样尺寸就不容易有误差。划线后,我们就固定在台虎钳上进行锉。六个人你争我抢不倒两个小时,鸭嘴也锉好,这样的铁锤基本成型。最后一步,打磨抛光,将我们铣的各个面打磨抛光,这项看似最简单的活却花了我们最长的时间,大家同样争先恐后的工作,甚至晚上带了砂纸回寝室磨,大家的热情实在是令人钦佩。第二天我们就将铁锤磨光了,然后将棱角打磨,每个棱角都磨一个 45 度的斜度,这一步完成后,我们的光亮的锤子便诞生了。大家对我们的劳动成果也是很满意,我们甚至还撒了防氧化剂,可见我们对他爱护有加啊!最后测试我们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第一组也是为后面

10、的组开了个好头。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些机械机器的使用,也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机械知识。正如老师讲的电气和机械是可以很好地融合的。这 10 天来,我们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小工人,大家也乐在其中,不仅是收获到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我们的劳动成果时,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后来,在机器人队,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对我是多么有用, 车床铣床熟悉了以后给我的机器人队集训做了很好的准备。金工实习给了我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学长学姐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 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

11、能力重要性, 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得通过高考而进入大学的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处于学校和社会过渡阶段的大学就承担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金工实习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同学们必须给予这门课以足够的重视,充分的利用这一段时间,好好的提高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这里是另外一种学习课堂。通过我们动手,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质疑。这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好相反。这两种学习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能填补其中的空白,弥补其中一种的一些盲点。不仅收获很多, 在这次实习中, 我们也思考了很多, 对于很好的完成小锤子的制作,通过我们组和其他组的经验,我总结出了一些:划线要追求绝对的精确,还有就是每次操作都要统筹兼顾,明白下一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这次操作就可以为下面的工作预留可以犯错误的空间不至于前功尽弃。 每一次的加工工作都必须做好他的前期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