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6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类型一、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类型 a b c d etnkr /二、二、vant holf经验规则经验规则 近似规则:反应温度每升高近似规则:反应温度每升高10k反应速率大约反应速率大约 增加增加2 4倍。倍。rkktt10ntntrkk10(若(若r看成常数)看成常数)r:反应速率的温度系数:反应速率的温度系数 r 2 4三、三、arrhenius公式公式1. arrhenius公式的提出公式的提出0)1(lntdkd0ln2tdtkdre2lnrtedtkdcrtekln)exp(rteak arrhenius公式公式
2、 (a,c,e常数)常数)a:指数前因子或频率因子,量纲同:指数前因子或频率因子,量纲同ke:具有能量单位:具有能量单位,不随温度变化,不随温度变化,e 0,称活化能,称活化能2活化能的物理意义活化能的物理意义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应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应能量足够高的分子发生碰撞才发生反应能量足够高的分子发生碰撞才发生反应活化能活化能e1/e2=活化分子平均能量活化分子平均能量 普通分子平均能量普通分子平均能量3e,t对速率常数对速率常数k的影响的影响1)t,e对对k的影响很大,在指数上的影响很大,在指数上2)t的影响:的影响: t , kvant hoff等压方程式:等压方程式:arrhenius
3、方程式:方程式:2lnrtedtkd从热力学、动力学角度,从热力学、动力学角度,温度增加对吸热反应有利温度增加对吸热反应有利, kt)exp(rteak 0mrh0mrh2lnrthdtkdmrkt , 逆正kkk3)e的影响:的影响: e , k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在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在40 400kj mol-1之间之间4)vant hoff经验式的活化能范围经验式的活化能范围 设反应在室温下进行,设反应在室温下进行,t=300k42r-11-10050molkjmolkje)exp(rteak 4有关有关arrhenius公式的说明公式的说明结论:结论:1)低温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4、更敏感。低温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更敏感。2)对活化能不同的反应对活化能不同的反应,当温度增大时当温度增大时,e大的反应大的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比速率增加的倍数比e小的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大。小的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大。即低温对活化能低的反应有利。即低温对活化能低的反应有利。 高温对活化能高的反应有利。高温对活化能高的反应有利。2lnrtedtkd四关于活化能的计算及表观活化能四关于活化能的计算及表观活化能1活化能计算活化能计算1) 图解法或线性回归图解法或线性回归ckrteln2.303rtelgck2)数值计算数值计算121221klnt-trtkte 121221klgt-t2.303r
5、tkte 2. 表观活化能(经验活化能,实验活化能)表观活化能(经验活化能,实验活化能)7-77-7反应速率理论的简介反应速率理论的简介( (微观反应动力学微观反应动力学) ) 碰撞理论碰撞理论 分子运动论分子运动论 过渡状态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一、碰撞理论碰撞理论1 1要点要点1 1)碰撞是分子间发生反应的必要条件。碰撞是分子间发生反应的必要条件。2 2)只有有效碰撞(能量大的分子)只有有效碰撞(能量大的分子 “活化分子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反应之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反应2. 反应速率常数的推导反应速率常数的推导zqdtdnrz z:碰撞总数:碰撞总数
6、/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 分子运动论分子运动论q q:有效碰撞占总碰撞分数:有效碰撞占总碰撞分数 能量分布能量分布daadaannzqknnkzqdtdnr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1 1)说明了频率因子的概念说明了频率因子的概念 a=fa=f(碰撞次数或碰撞频率)(碰撞次数或碰撞频率)2 2)适用于气体或液体的简单反应:单分子,双适用于气体或液体的简单反应: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反应。分子,三分子反应。 缺陷:缺陷:k k从实验获得,半经验。从实验获得,半经验。二、过渡状态理论(绝对反应速率理论)过渡状态理论(绝对反应速率理论)1 1要点:化学反应过程中,作用物分子不是一经要点:化
7、学反应过程中,作用物分子不是一经碰撞就生成产物分子,而是要经历一个中间过渡碰撞就生成产物分子,而是要经历一个中间过渡态(态(活化状态活化状态),此时物质为),此时物质为活化物活化物。 a-d + c aa-d + c ad dcc a + d-c a + d-c aad dcc过渡状态过渡状态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 1)等势能面图等势能面图 反应分子体系势能反应分子体系势能u=u(ru=u(radad,r rdcdc) )2) 反应进程与势能变化关系反应进程与势能变化关系活化能:活化能: 正反应:正反应: 逆反应:逆反应:le11le223. 反应速率常数的推导反应速率常数的推导rtesmoee
8、lhcrtkr/1)(7-8 7-8 多相反应动力学多相反应动力学一一、多相反应的步骤和特点多相反应的步骤和特点1. 1. 反应步骤反应步骤1)反应物的分子从不同的相向相界面扩散。反应物的分子从不同的相向相界面扩散。2 2)反应物分子在相界面处发生初步的相互作用。反应物分子在相界面处发生初步的相互作用。3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4 4)产物从界面脱离。产物从界面脱离。5) 5) 产物从相界面向其相内扩散。产物从相界面向其相内扩散。连串反应连串反应慢rr 扩散rr 反应rr 多相反应为扩散控制多相反应为扩散控制( (反应处于扩散区反应处于扩散区) )多相反应为化学反应控制多相反应为化学反应控制
9、反应扩散ee条件改变,控制步骤改变条件改变,控制步骤改变反应,rt 增加得多。增加得多。扩散r增加得少增加得少 r由由r扩散扩散和和r反应反应共同控制,称混合控制共同控制,称混合控制2特点特点1 1)多相反应大多发生在相界面,反应物必须向多相反应大多发生在相界面,反应物必须向相界面扩散,产物必须向相界面外扩散。相界面扩散,产物必须向相界面外扩散。2 2)扩散和反应是多相反应互相串联的两步骤,扩散和反应是多相反应互相串联的两步骤,总的速率由最慢步骤控制。总的速率由最慢步骤控制。3) 3) 相界面的大小和性质是影响多相反应的重要相界面的大小和性质是影响多相反应的重要因素因素。二、多相反应速率的扩散
10、理论多相反应速率的扩散理论 扩散控制的多相反应扩散控制的多相反应1. 1. 扩散理论扩散理论ckrcda扩散: :扩扩散散层层厚厚度度 c: :扩扩散散层层浓浓度度差差2.2.提高反应速率的办法提高反应速率的办法1 1) ) ra , 2 2), rd 3 3)- -rc, 4 4),r通通过过加加强强搅搅拌拌来来减减小小,使使 r 三、三、多相反应的吸附理论多相反应的吸附理论 化学反应控制的多相反应化学反应控制的多相反应1 1.吸附理论吸附理论 例:例:soso2 2 + o + o2 2 so so3 3催化剂催化剂总反应ackdtdnrrs1一级反应一级反应21/mmolbpbpcms(
11、langmuir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等温线)p p:压强:压强 b b:吸附平衡常数:吸附平衡常数m: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常数: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常数1111skbpbpkarm:总反应 ( (一级反应一级反应) )mkakbpbpkr1111总反应2.2.特点(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特点(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1 1)反应rk,1 mkak总= 物质本性:物质本性:mk,1 t t: , ,1反应rkt 总a:总a,反应r 2 2)反应r与与 p p 有关有关 p,反应r mkakbpbpkr1111总反应b b,p p 很很小小,+ bp, ,bpkr1反应 反应r与与 p p
12、成成正正比比,对对 p p 为为一一级级反反应应 b b,p p 很很大大,bpbp+,1 kr反应 对对 p p 为为 0 0 级级反反应应 b b,p p 适适中中, 11nprn反应 对对 p p 为为 1 1/ /n n 级级反反应应 3 3)反应r与与搅搅拌拌无无关关 四、四、混合控制混合控制1 1反应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方程式设为扩散过程和一级化学反应过程混合控制设为扩散过程和一级化学反应过程混合控制12/smmoldtadnrr总反应扩散)()(扩散sdscckccdcdr00srsckckr(设为一级反应)反应1稳稳态态下下: : srsdckcck)(00ckkkcrdds00
13、kcckkkkckrrdrdsr反应rddrkkkkk称表观速率常数称表观速率常数: m: ms s-1-12.表观速率常数表观速率常数drkkk111 k:反反应应过过程程阻阻力力过程总阻力等于各串联步骤阻力之和过程总阻力等于各串联步骤阻力之和1 1)rdrkkkk11 化化学学反反应应控控制制2 2)drdkkkk11 扩扩散散控控制制3 3)drdrkkkkk+=相差不大,与,混混合合控控制制drkkk111五、金属氧化动力学金属氧化动力学特点:固特点:固+ +气气固,产物生成在反应物表面,气体固,产物生成在反应物表面,气体需通过需通过meomeo扩散到扩散到meme表面表面1.1.动力
14、学方程动力学方程 设界面面积不变,氧化物厚度设界面面积不变,氧化物厚度y y)()(2smeoosmemememeomeo气相气相y ycscoycckdtdyrsd)(扩散0constadkdssckcakdtdyr总反应1( (一级反应一级反应) )稳态:稳态: 扩散r = = 反应r 反应扩散)(rckycckrsssd0ykkckcsdds0ykkckkckdtdysddsss0ytdsddtckdyykk000)(tckyykkdsd0221tckyykkdsd02212动力学特征动力学特征1 1) 反应初始阶段或氧化膜多孔反应初始阶段或氧化膜多孔,y,y很少很少(y(y2 2忽略忽
15、略) )或或k kd d大。大。 直线关系,称线性氧化阶段。直线关系,称线性氧化阶段。tktckyss02) 氧化膜厚且致密氧化膜厚且致密, k, kd d很小。很小。 抛物线关系抛物线关系 扩散阻力大,处在扩散控制区。扩散阻力大,处在扩散控制区。221yykkdtktckydd0223)氧化膜由薄氧化膜由薄 厚膜,混合控制。厚膜,混合控制。7-9 7-9 催化概念催化概念一一、催化作用催化作用1 1催化作用:某些物质加到反应体系中催化作用:某些物质加到反应体系中, ,可使反可使反应速率改变应速率改变( (加快或减慢加快或减慢),),而物质本身在反应前后而物质本身在反应前后无数量及化学组成的变
16、化,物理性质如形态可能无数量及化学组成的变化,物理性质如形态可能变化,这种物质称催化剂,这种作用称催化作用。变化,这种物质称催化剂,这种作用称催化作用。 正催化剂正催化剂 负催化剂负催化剂 自催化作用:产物作为催化剂自催化作用:产物作为催化剂2催化作用分类催化作用分类1 1)均相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同处一相()均相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同处一相(h h+ +,ohoh- -对酯类水解催化)对酯类水解催化)2 2)多相催化:)多相催化:v v2 2o o5 5对对soso2 2+o+o2 2soso3 3的催化的催化3 3)生物催化(酶催化):)生物催化(酶催化): 胶体粒子胶体粒子二、催化剂使用
17、特点催化剂使用特点1 1催化剂载体:既为催化剂的支持体,又可能参催化剂载体:既为催化剂的支持体,又可能参与催化,合成氨与催化,合成氨fefe附在附在alal2 2o o3 3-k-k2 2o o上。上。2 2助催化作用:本身没有催化作用的物质能增加助催化作用:本身没有催化作用的物质能增加催化性能。催化性能。3 3中毒,老化中毒,老化中毒:少量杂质会使催化剂性能大大下降或消失中毒:少量杂质会使催化剂性能大大下降或消失老化:长期使用性能衰减老化:长期使用性能衰减 4 4选择性选择性 不同类型的反应需选择不同的催化剂不同类型的反应需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同一反应物,催化剂不同,发生不同反应同一反应物,催
18、化剂不同,发生不同反应三、三、催化机理催化机理1. 1.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常数。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常数。即:即: 热力学变量始终相同,不改变热力学变量热力学变量始终相同,不改变热力学变量 只能改变只能改变k k正正,k k逆逆,同等程度地改变,同等程度地改变k k正正,k k逆逆2.2.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途径,改变了反应活化能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途径,改变了反应活化能, 所以改变所以改变k k,与,与t t,c c对的影响不同。对的影响不同。四四、催化理论催化理论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数量不变,中毒,老化,解释为什么催化剂数量不变,中毒,老化,助催化,选择性。助催化
19、,选择性。1 1活性吸附与活性中心理论活性吸附与活性中心理论:催化剂表面不均匀,:催化剂表面不均匀,活性中心(棱,角,凸处分子,化学键力场不饱活性中心(棱,角,凸处分子,化学键力场不饱和,剩余力场)对反应物进行吸附(化学)才能和,剩余力场)对反应物进行吸附(化学)才能起催化作用。起催化作用。2 2吸附活化物理论吸附活化物理论:在活性吸附与活性中心理论:在活性吸附与活性中心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基础上形成。由于吸附活化物形成,大大降低由于吸附活化物形成,大大降低e e例:例:a+da+d产物产物 例例、303 k时甲酸甲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时甲酸甲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速率常数为4
20、.53 mol-1ls-1,活化能为,活化能为 30 kjmol-1。酯和碱的初始浓度均为。酯和碱的初始浓度均为1 10-3 moll-1。(1)在在303 k时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达到时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达到50%所所需时间为多少需时间为多少?(2)若要使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在若要使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在3min内达到内达到80%,则温度应控制为多少?,则温度应控制为多少? 例例、303 k时甲酸甲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时甲酸甲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4.53 mol-1ls-1,活化能为,活化能为 30 kjmol-1。酯和碱的初始浓度均为。酯和碱的初始浓度均为1 10-3
21、 moll-1。(1)在在303 k时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达到时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为多少所需时间为多少?(2)若要使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在若要使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在3min内达到内达到80%,则温度应控,则温度应控制为多少?制为多少? 解:解:由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知反应为由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知反应为2级级 (1). 脂与碱的初始浓度相同时,则有:脂与碱的初始浓度相同时,则有: 故脂水解转化率达到故脂水解转化率达到50%所需的时间为:所需的时间为:例例、303 k时甲酸甲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时甲酸甲酯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4.53 mol-1ls-1,活
22、化能为,活化能为 30 kjmol-1。酯和碱的初始浓度均为。酯和碱的初始浓度均为1 10-3 moll-1。(1)在在303 k时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达到时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为多少所需时间为多少?(2)若要使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在若要使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在3min内达到内达到80%,则温度,则温度应控制为多少?应控制为多少? 解(解(2) 设脂水解转化率为设脂水解转化率为x,则,则, c = c0 (1x),故,故根据根据arrhenius方程方程 作业:作业:p415p415思考题思考题5. 125. 12习题:习题:1.3.6.7.14.181.3.6.7.14.18 第八
23、章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 第一节第一节 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电池与电解池 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及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的有关现象,即电能转化过程中的有关现象,即电能化学能化学能实现这种能量转化的装置实现这种能量转化的装置 : 原电池原电池 化学能化学能 电电 能能 电解池电解池 电电 能能 化学能化学能 不可逆不可逆 w gt,p 可逆可逆恒恒t t恒恒p p可逆:可逆: wmax = gt.p gt.p = wmin wmax (电功电功)= gt.p gt.p = w min (电功电功) 化学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换化学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换 能量转
24、换的限度能量转换的限度实现这种能量转化的装置实现这种能量转化的装置 :原电池原电池电解池电解池 不可逆不可逆 w gt,p 可逆可逆有效功是电功:有效功是电功: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装置左:失去电子、氧化反应、阳极(负极)左:失去电子、氧化反应、阳极(负极) 右:得到电子、还原反应、阴极(正极)右:得到电子、还原反应、阴极(正极)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阳阳极极阴阴极极e e 负载负载 电电极极负极负极正极正极正极:电势高正极:电势高负极:电势低负极:电势低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阳阳极极阴阴极极e e :因电流通过而发生化学反应的装置因电流通过而发生化学反应的装置左:失去电
25、子、氧化反应、阳极(正极)左:失去电子、氧化反应、阳极(正极)右:得到电子、还原反应、阴极(负极)右:得到电子、还原反应、阴极(负极) 电电极极外电源外电源正极正极负极负极正极:电势高正极:电势高负极:电势低负极:电势低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阳阳极极阴阴极极e e 负极负极正极正极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阳阳极极阴阴极极e e 正极正极负极负极question:e ee e原电池原电池电解池电解池电池组成电池组成:电极(正、负极,阴、阳极)电极(正、负极,阴、阳极)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 通电时导电通电时导电 通电时导电性通电时导电性 ( (电迁移、电导电迁移、电导)
26、 ) 参与化学反应参与化学反应 不通电时平衡性质不通电时平衡性质 ( (活度和活度系数、平衡常数活度和活度系数、平衡常数) )阳阳极极阴阴极极e e 正极正极负极负极 第二节第二节 电解与电解质的电导电解与电解质的电导一、faradayfaraday电解定律电解定律研究析出物质的量与电路中通过电量的关系研究析出物质的量与电路中通过电量的关系1 1推导推导 阳极:阳极:2cl2cl- -=cl=cl2 2+2e +2e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阴极:阴极:cucu2+2+2e=cu +2e=cu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0=0=b b b+b+e ee eb b:生成物:生成物“+”+
27、” 反应物反应物“-”-”e e:氧化反应(阳极):氧化反应(阳极)“+”+” 还原反应(阴极)还原反应(阴极)“-” -” cl-cu2+任意物质任意物质b b增量增量n(b)n(b)与通过电量与通过电量n(e)n(e)之间关系:之间关系:ebenbn)()( 0= 0=b b b+b+e ee e通过的电量:通过的电量:q=eln(e)=fn(e)q=eln(e)=fn(e) fqen)(其中:其中: f=el=96485c f=el=96485c molmol-1-1 faradayfaraday常数常数 e e:点电荷:点电荷 l l:avogadroavogadro常数常数f=elf
28、=el:1mol1mol质子所具电量(或质子所具电量(或1mol1mol电子所具电量电子所具电量 的绝对值)的绝对值)) 1 ()()(fqenbnebeb设物质设物质b b摩尔质量摩尔质量m mb b,电解后,电解后b b的质量增加的质量增加m(b):m(b):)2()()(fqmbnmbmebbb对电荷数为对电荷数为z z的离子,若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离子,若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为为z/molz/mol物质,电极反应中物质,电极反应中zeb1)3()(fzqmbmb(1),(2),(3) (1),(2),(3) 为为faradayfaraday电解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电解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9、1 ()()(fqenbnebeb)2()()(fqmbnmbmebbb)3()(fzqmbmb若若q=fq=f,n(b)= 1/n(b)= 1/ z z m m(b b)= m= mb b / / z z f f的物理意义:溶解或析出的物理意义:溶解或析出1/ 1/ z z molb molb物质时物质时所需电量,与物质种类无关所需电量,与物质种类无关2 2电流效率电流效率原因:副反应,次级反应原因:副反应,次级反应结果:析出确定物质量结果:析出确定物质量 按理论计算量按理论计算量 或或 耗电量耗电量 理论计量值理论计量值%100定律计算应析出物质量按实际析出物质量电流效率faraday%1
30、00实际消耗电量定律计算所需电量按faraday3 3q q的测定:库仑计的测定:库仑计银库仑计,铜库仑计,要求电流效率银库仑计,铜库仑计,要求电流效率100%100%银库仑计:银库仑计: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ag ag + + + e = ag + e = ag 若析出若析出107.868g (1mol) ag,107.868g (1mol) ag,通过的通过的电量为电量为96485c96485c铜库仑计:铜库仑计: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cucu2+2+ + 2e = cu + 2e = cu 若析出若析出1/21/2 63.546g(mol) cu,63.546g(mol) cu,通过的通过的
31、电量为电量为96485c96485c若若q=fq=f,n(b)= 1/n(b)= 1/ z z m m(b b)= m= mb b / / z z 例:在例:在101010cm10cm2 2的薄铜片上镀的薄铜片上镀0.005cm0.005cm厚的镍层厚的镍层(镀液为(镀液为nini(nono3 3)2 2), ,假定镀层均匀分布,用假定镀层均匀分布,用2.0a2.0a的电流强度得到上述厚度的镍层时需通电多的电流强度得到上述厚度的镍层时需通电多长时间?设电流效率长时间?设电流效率96.0%96.0%,已知金属镍的密度为,已知金属镍的密度为8.99g8.99gcmcm-3-3,ni,ni(s s)
32、的)的molmol质量为质量为58.69g58.69gmolmol-1-1. .解:电镀层中镍的量:解:电镀层中镍的量:molnimvnin1516. 069.589 . 8005. 01010)()(电极反应电极反应nini2+2+2e=ni z=2+2e=ni z=2cfzninq41093. 296. 02964851516. 0)(siqt1465021093. 24二、电导率二、电导率1.1.引入引入 长度长度l l,截面积,截面积a a的溶液电阻的溶液电阻alr:电阻率:电阻率 /m m 电导电导 /-1-1或或s(s(西门子西门子,simens),simens)lalarg11电
33、导率电导率 /s/sm m-1-11物理意义:长度物理意义:长度1m1m,截面积,截面积1m1m2 2的电解质溶液所具有的电解质溶液所具有 的电导的电导2.2.电导率的测定电导率的测定电导池电导池 溶液溶液 l/al/a:电导池常数:电导池常数惠斯顿电桥惠斯顿电桥 电阻电阻r r 例:例:p430 298k,kcl0.0100moldm-3, r=150.0,hcl溶液溶液0.0100moldm-3,r=51.4,求求hcl?解:解:alr1constalrkclrkcl=hcl rhcl14116. 04 .510 .15014016. 0msrrhclkclkclhcllalarg113.
34、3.影响电导率的因素影响电导率的因素 原则:离子浓度增大原则:离子浓度增大 离子移动速度增大离子移动速度增大增大增大三、摩尔电导率三、摩尔电导率1 1定义定义 =f=f(t t、c c)两极相距两极相距1m1m的电导池中含有的电导池中含有1mol1mol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溶液的总电导总电导(固定电解质的量)(固定电解质的量)称摩尔电导率称摩尔电导率mm设溶液浓度设溶液浓度c c cclam/1/1mm/s/sm m2 2molmol-1-1= = / c / c /mol/mol m m-3 -3 (sisi制)制)mm/ s/ sm m2 2molmol-1-1 = =1010-3-3/ c
35、 / c /mol/mol dm dm-3-3,c mc m2 2摩尔电导率的意义摩尔电导率的意义1mol1mol电解质:以电解质:以1mol1mol质子为基准,质子为基准,即所带电量即所带电量1f1fmm的意义:在所带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比较不同的意义:在所带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比较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以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以1mol1mol质子为基准)质子为基准)例:例:95.21gdm-3 (1moldm-3)mgcl2水溶液,测得水溶液,测得 =0.0258 103 sm-195.21gdm-3 (1moldm-3) mgcl2 (电量电量2f) 相当于相当于 2moldm-3 1/2mgcl2 (电量电量1f)m=m(1/2mgcl2)=0.0129sm2mol-1即:即:c = 2 moldm-3 (以以1mol质子为基准质子为基准)m=10-3/ c = 0.0258 10310-3/2=0.0129sm2mol-13.与浓度的关系与浓度的关系溶液导电能溶液导电能力力=f(离子(离子数目、价数、数目、价数、移动速率)移动速率)溶液导电能力溶液导电能力=f(离子数目、价数、移动速率)(离子数目、价数、移动速率)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头清洗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网站开发合同范本示例
- 门卫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激光雷达固态化技术在智能安防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2025
- 镜湖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件
- 镍及镍合金课件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珠宝首饰制造
- 年产高尔夫球杆144万根、模具100套搬迁项目环评报告表
- 港口物流智能化发展策略与2025年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报告
- 家用空调制造能力提升及整机扩能项目环评报告表
- (标准)供电 供水协议书
- 2025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诺帝菲尔FCI-2000消防主机操作
- 电镀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道路改道及交通疏导项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2025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全文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个性化选择与护理管理策略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 2025年叉车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 德龙咖啡机ECAM23.420.SB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