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传递之处_第1页
电荷传递之处_第2页
电荷传递之处_第3页
电荷传递之处_第4页
电荷传递之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荷传递电荷传递之处之处电荷传递电荷传递之处之处电荷传递电荷传递之处之处 , 分别表示分别表示 对阴极和阳极反应对阴极和阳极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程度。活化能的影响程度。fff1“电荷传递系数”(对称因子)二二. bulter-volmer方程方程ox + ze redk1k-1 基元步骤的过渡态理论基元步骤的过渡态理论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净电流密度净电流密度iiicanodic currentnet currentnet currentcathodic currentsredckr1rtzfgbk111expsoxckr1b1为指前因子为指前因子soxczfbrzfi1

2、rtzfg1exprtzfckisoxcexprtgzfbkc11exprtzfckisredaexp同理同理当当 = r , i = 0, 交换电流密度交换电流密度rtzfckiiirsoxcexp0rtzfckrsredaexp i0为在为在 时所交换的和值,即以可逆时所交换的和值,即以可逆方式进行下的电极反应速率,可由此推方式进行下的电极反应速率,可由此推导出导出 nernst 方程方程 c=r-, =r-crtzfckicrsoxc)(exprtzfckicrsreda)(exprtzfciicsoxexp0 rtzfiicexp0bulter-volmer equation (192

3、4-1930年年)iiicrtzfrtzfiicexpexp0(1) 时时mvzc10 xexexx11rtzfrtzfiiccc110*0rrtzficc0iizfrtc电化学反应极化电阻电化学反应极化电阻zfirtr0*p.405(a) 低超压时的低超压时的 -i关系关系 (b)高超压时的高超压时的 -i关系关系超压随电流密度变化关系超压随电流密度变化关系(2) mvzc10若若 (阴极极化阴极极化)iiiicizfrtizfrtclg303. 2lg303. 20p.405(a) 低超压时的低超压时的 -i关系关系 (b)高超压时的高超压时的 -i关系关系氢超压随电流密度变化关系氢超压随

4、电流密度变化关系塔非尔塔非尔(tafel) 公式公式 (1905年年)ccibalog同时对阳极极化同时对阳极极化oizfrtalg303. 2bai0lgaaibalg塔非尔塔非尔(tafel) 公式公式 通式通式ibalg由由 lgi 直线直线 a, b , i0(仅适用于电子转移为速控步骤仅适用于电子转移为速控步骤, 且为且为第一步骤时第一步骤时)(3)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c21kmoljkmolcvvivi298)314. 8(96500()1 (21exp)1 ()2(1118103改变改变1 v 改变改变 g 50 kj mol-1, 对于对于1 nm的电化学界面,

5、的电化学界面,109 vm-1v(4) i0与电极动力学性质与电极动力学性质i i0 00 0i i0 0小小i i0 0大大i i0 0 极化极化性能性能理想理想容易容易难难不能不能可逆可逆程度程度完成完成不行不行小小大大完全完全可以可以三三. . 氢超电势氢超电势1. h3o+从溶液本体扩散从溶液本体扩散2. h3o+穿越双电层至表面穿越双电层至表面3. h3o+在电极上放电,形成吸附在电极上放电,形成吸附h h3o+m+e m-h+h2o 迟缓放电机理迟缓放电机理. volmer反应反应4. (a) h3o+m-h+e m+h2o+h2 电化学脱附机理电化学脱附机理 heyrovsky反

6、应反应 (b) m-h+m-h 2m+h2 表面复合脱附机理表面复合脱附机理 tafel反应反应5. h2从电极扩散出从电极扩散出3, 4(a), 4(b) 皆可能为速度控制步骤皆可能为速度控制步骤当当4(b)为控制步骤为控制步骤 2h+2e 2had had+had h222iracfki(忽略逆过程忽略逆过程)lnradorfrt( 可为基元步骤等于总反应式即可为基元步骤等于总反应式即电位的一致性电位的一致性, 但但 o不等不等)lniradoirfrtradiradirrcfrtlnrtfcradiradexprtffkicrad2exp22rtfic2exp0izfizfrtclg303. 2lg303. 200.0295控制控制步骤步骤a/v b/v氢超氢超电势电势金金 属属4b0.10.3 0.0295低低pt、pb、rh31.01.5 0.118高高zn、cd、hg、pb、ti4a0.50.7 0.039中中ag、ni(碱性碱性)21电化学方法的主要优点电化学方法的主要优点1. 通过调节电极电势方便并显著地通过调节电极电势方便并显著地 改变反应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