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阅卷人一、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挂号内;每小题0.5分,共10分)1watson-crick的dna结构为: ( b )a. 单链 b. dna双链呈反平行排列 c. a与u配对 d. 碱基对间以共价键结合2已知某酶的km为0.05mol/l,使此酶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80%时的底物浓度是: ( c )a0.04mol/l b. 0.8mol/l c. 0.2mol/l d. 0.05mol/l3下列哪一种物质是琥

2、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 b )a生物素 b. fad c. nadp+ d. nad+4如果电子通过下列过程传递,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a )anadhcytaa3 b. coqcyt-b c. fadh2coq d. cyt-bcytaa35氨基酸与蛋白质都具有的理化性质是: ( b )a高分子性质 b. 两性性质 c. 胶体性质 d. 变性性质6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 ( c )adna b. mrna c. trna d. rrna7在寡聚蛋白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的空间结构称之为: ( c )a三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四级结构 d. 别构现象8下列哪种氨基

3、酸是极性酸性氨基酸: ( d )apro b. lys c. his d. glu9dna一级结构的连接键是: ( d )a氢键 b. 肽键 c. 离子键 d. 3,5-磷酸二脂键10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 d )a黏性下降 b. 溶解度增加 c. 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11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是: ( d )aemp b.tca c. ppp d. 呼吸链12关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 a )a酶都有一个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酶促反应 c.高温能使大多数酶变性 d.低温保存酶制剂不易破坏酶活性13酶在催

4、化反应中决定专一性的部分是: ( a )a酶蛋白 b. 辅基或辅酶 c. 底物的解离程度 d. b族维生素14核酸分子储存和传递信息是通过: ( d )a核苷的结构 b. 核苷酸的结构 c. 磷酸二脂键 d. 碱基顺序15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种结构所产生的: ( c )a磷酸二脂键 b.核糖戊环 c.嘌呤、嘧啶环上的共轨双键 d.糖苷键16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线粒体内膜外侧的ph比线粒体基质中的高 b.线粒体内膜外侧的一面带正电 c. 电子并不排至内膜外侧 d.质子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17对线粒体内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对质子没有通透性 b.能

5、由内向外通透质子 c. 能由外向内通透质子 d.能自由通透质子18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涵义是: ( b )a在底物存在时,atp水解生成adp和pi的过程 b.底物分子上的氢经呼吸链传递至氧生成水所释放出的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 c.底物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 d.底物分子在激酶的催化下,由atp提供磷酸基而被磷酸化的过程19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产生nadh和fadh2 b.有gtp生成 c.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的净合成20tm是指什么情况下的温度? ( c )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

6、 b. 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 c. 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2时 d. 双螺旋dna结构失去1/4时二、 多项选择题(从下列五个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挂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0.5分,共5分)1下列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 ( c、e )a赖氨酸 b.亮氨酸 c. 天冬氨酸 d.精氨酸 e.谷氨酸2emp中,发生底物磷酸化的反应步骤是: ( a,e )a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 b. 丙酮酸乳酸 c. 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 d.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3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包括下列哪几种形式: ( a、b

7、、d、e )aa-螺旋 b.b-折叠 c.双螺旋 d.b-转角 e.无规则卷曲4下列哪些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 a、c、d )a辅酶q b.乙酰coa c.细胞色素类 d.铁硫蛋白 e.钼铁蛋白5下列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 a、b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 atp c. 柠檬酸 d. 磷酸二羟丙酮 e. 3-磷酸甘油酸6蛋白质变性后: (b、d、e )a肽键断裂 b.次级键断裂 c. 分子量改变 d. 天然构象解体 e.生物活性丧失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是: (a、b、c、d )a疏水作用 b.氢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作用力 e.配位键8下列哪些酶是emp途径的调节酶? (

8、a、d、e )a磷酸果糖激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己糖激酶 e.丙酮酸激酶9根据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e)a电子传递体系是一个主动转移h+的体系,具有质子泵的作用 b.线粒体内膜不能自由透过h+ c.线粒体内膜内侧的h+通常低于内膜外侧 d.合成atp的能量是在h+顺着电化学势梯度重新进入线粒体内膜内侧的过程中产生的 e.atp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atp合酶而产生10参与淀粉分解的酶有: (a、b、e)aa-淀粉酶 b.b-淀粉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蔗糖酶 e.r-酶三、 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

9、正确的在挂号内打“”,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判断并改正全对的方可得分;每题分,共分)1当加入足够量的底物时,可以消除cu2+、ag+、hg2+等金属离子对酶的抑制作用。(不) (f )2如果蛋白质分子在ph=7时带正电,说明其pi7。(大于)(f)3解偶联剂不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t )4dna分子中,a+t含量高的其tm值也高。(g+c)( f )5在三羧酸循环中直接生成的gtp(atp)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果。(t)6b-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乙酰coa) (f)7因为羧基碳和氨基氮之间的部分双键性质,所以肽键不能自由旋转。(t )8蛋白质分子中个别氨基酸的取代未必会引起蛋白质

10、活性的改变。(会) (f)9乙醇发酵需要消耗nadh+h+。(t )10高能化合物发生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至少大于30.5kj/mol。(f )11一种辅酶常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成不同的全酶。(t )12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也增加。(不)(f)13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体现在(a+t)(g+c)的比例不同。(排列顺序) (f)14呼吸链中各传递体是按照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f)15除emp和tca循环外,磷酸戊糖途径是另一条重要的氧化供能途径。( t )四、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明显增加,这种效应称为 增色效应 。2核

11、酸中,核苷酸残基之间的连接键是 3,5-磷酸二脂键 ,dna复制5-tacgac-3序列为模板,复制的子链是5gtcgta 3。3atp在生物体内是作为 能量 和 磷酸基团 的供应者。4.1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彻底氧化分解共产生 12 分子nadph+h+。5trna的二级结构式为 三叶草 型结构,三级结构则是 倒l 形。6水解支链淀粉的a-1,6糖苷键的是 r 酶,用于合成a-1,6糖苷键的是 q 酶。7写出下列英语符号的中文名称: nad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 udpg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acp 酰基载体蛋白 ,tm 熔解温度 ,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mn 黄

12、素单核苷酸 ,atp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8.1分子葡萄糖经emp途径生成 2 分子丙酮酸;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形成 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 乳酸 或 乙醇 。9酶的活性中心包括 催化 部位和 结合 部位。10蛋白质溶液在 280 nm处有吸收峰,核酸溶液在 260 nm处有吸收峰。11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g0+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差e0+之间的关系是 g0+=-nfe0+ 。12米氏方程是用来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 底物浓度 与 反应速度之间定量 关系的方程。13氧化还原电位可用于衡量化合物与电子的亲合力。氧化还原电位值越大,则该化合物的氧化态与电子亲合力越 强 ,在氧化还原反

13、应中往往作为 氧化剂 。14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 h+ 被从线粒体内膜泵到膜外形成 跨膜ph和电位梯度 ,由此为 atp 合成提供能量。五、 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4分)1糖异生作用:由简单的非糖前体(如丙酮酸)转变为糖的过程。它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需绕过糖酵解过程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2回补反应:补充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供给的反应,例如由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3磷氧比(p/o):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酸的摩尔数。4同工酶: 有机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及性质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5限制性内切酶: 能作用于核酸分子内部,并

14、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6酶原激活: 细胞内最初合成的无活性的酶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向有活性的酶转化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7非蛋白质氨基酸:除了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外,生物体内呈游离或结合态的不足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六、 完成反应式(每题2.5分,共5分)1磷酸戊糖途径的总反应式6 g-6-p + 12nadp+ +7 h 5 g-6-p + 6co2 + 12nadph +12h+2乙酰coa进入tca的反应式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2co2+coash+3nadh+3h+ +fadh2+gtp七、 简述题(每题5

15、分,共20分)1用化学渗透学说解释氧化磷酸化机理。答:氧化磷酸化机理可用英国科学家mitchell于1961年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the chemiosmotic theory)来解释。该学说的基本要点包括:(1)线粒体内膜必须是完整的、封闭的。(2)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序排列。(3)内膜不能自由透过h+,当电子从nadh+h+或fadh2最终传递给o2时,复合物i、ii、iv中的传氢体起质子泵的作用,将h+从线粒体内膜基质一侧定向地泵至外侧,从而形成了跨膜的h+和ph梯度,即跨内膜的质子电化学势差。(4)内膜外侧的质子不能自由穿过内膜返回内侧。(5)当外侧质子经过f0f1-atp合酶中

16、央的质子通道向内侧转移时,质子动力势驱动atp合酶柄部相对于头部作旋转运动,推动atp合酶的头部生成atp。2简述诱导契合学说的主要内容。答: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具有柔性,底物接近活性中心时,可诱导酶蛋白构象发生变化,这样就使酶活性中心有关基团正确排列和定向,使之与底物成互补形状有机的结合而催化反应进行。3呼吸链由哪些成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它们的排列顺序如何?答:呼吸链由黄素蛋白酶类、铁-硫蛋白类、辅酶和细胞色素类组成。黄素蛋白酶类有以nad+ 或nadp+为辅酶和以fad或fmn为辅基两类全酶,其主要功能是接收质子h+和电子;辅酶的主要作用是把质子h+从复合体i和ii传递

17、到复合体iii;铁-硫蛋白的作用是通过铁离子的变价而进行电子传递;细胞色素的作用是将电子从辅酶q传递到氧生成负氧离子。其排列顺序为:nadh(或fadh2)fescoqcytbfescytc1cytccytaa3o24简述丙酮酸的5条代谢去路。答: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的5条代谢去路分别是1)进入tca 循环,彻底氧化分解;2)乳酸发酵;3)乙醇发酵;4)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糖类;5)通过转氨作用生成丙氨酸。八、 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计算1分子磷酸二羟丙酮经过生物氧化作用彻底分解为co2和h2o时生成atp的分子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磷酸二羟丙酮经emp途径生成1分子丙酮酸和1nad

18、h2+2atp,nadh2经3-磷酸甘油或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转化为1nadh2或1 fadh2;1分子的丙酮酸经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为co2生成4nadh2+1fadh2+1gtp;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氧化磷酸化1nadh2生成3atp,1fadh2生成2atp,1gtp约为1atp。因此,1分子的磷酸二羟丙酮彻底氧化为co2和h2o时生成5nadh2+1fadh2+1gtp+2atp或4nadh2+2fadh2+1gtp+2atp,合计20atp或19atp。2已知fad/fadh2的e,=-0.06v,coq/coqh2的e,=+0.04v,求fadh2上的电子传递到coqh2时的e,和g。该部位能否生成atp?说出理由。解:fadh2上的电子传递到coqh2时的e=0.04-(-0.06)=0.1(v);从fad/fadh2传递到coq/coqh2的电子数是2个,所以g=-nfe=-2*96.403*0.1 =-19.2806kj.mol-1;因为atp中每个高能磷酸键的水解自由能为30.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