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说命中的几个地名提要_第1页
清华简说命中的几个地名提要_第2页
清华简说命中的几个地名提要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华简说命中的几个地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清华简(三)说命出土后,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对经学史和殷商史的深入研 究等尤有裨益。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开展,一些疑难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尤其是早期殷商史地的一些问题,有赖于相关简文的进一步解读。本文不揣鄙陋,兹就说命简中的三个 地名略陈管见,旨在抛砖引玉,庶几博雅君子有以教我。清华简(三)说命上:“说于;伐失仲”,整理者读“;”为“围”,训“于”为“往”。 1这样以来,于、围、伐将是三个动词连用。传世文献中虽有三动词连用之例,但终非常见。似乎仍以“;”作专有名词为妥。不少网友即这样理解。如子居读为“郼”,弓吕氏春秋慎 大:“汤为天子,夏民

2、亲郼如夏。”高诱注:“郼,读如衣。今兖州人谓殷氏皆曰衣。 ”清华大学岀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2012 年。 子居清华简说命上篇解析,简帛研究网2013-1-8 (/uploadfile/清华简说 命上篇解析.doc)。而简 帛论坛ee网友指出似应读为“韦”,即豕韦氏所在“韦”。简帛网简帛论坛 ee网友 2013-01-15 跟帖( )。 周永珍殷代“韦”字铭文铜器(岀土文献研究文物岀版社, 1985年) 孙亚冰、林欢商代方国与地理第462 46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我们赞同ee网友的读法。韦是殷商王

3、畿内的异姓诸侯,诗商颂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郑笺:“韦,豕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则同时诛也。”陆德明释文:“韦、顾,二国名也。”王应麟诗地理考卷五商颂“韦顾”条云:“通典:滑州韦成县,古豕韦国。”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三十:“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南五十里有废韦城。”即韦国在今河南滑县境内。国语郑语“大彭、豕韦為商伯矣” 韦昭注:“豕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殷衰,二国相继為商伯。”又:“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韦昭注:“彭祖,大彭也。豕韦、诸稽,其后别封也。大 彭、豕韦为商伯,其后世失道,殷复兴而火之。”商代“韦”字族氏铭文铜

4、器多出土于安阳,因此周永珍认为韦的封域或距安阳殷墟不远。4实际上,周文所说的“韦”字多数是“围”字。潢组卜辞另有韦不服王令的记载:丁亥卜,在?次,贞:韦师寮,妹(未)又(有)服。王其令服,弗悔,克甾王令。 韦师寮,弜改,“改”字从李学勤释“改”,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1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亡服。王其乎(呼)服于京师。有灾?若。 (合集36909)(叁)第124页,中西书局,3456李学勤先生认为:韦、京均为地名,韦在今河南滑县东南,京在今河南荥阳东南。弜”是否定词,义同于“勿”。“服”在此当指服事之人。辞意大致是说:在韦师举行燎祭,不要变更,如没有服 事之人,商王将自京师召唤。李学

5、勤释“改”,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第 1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先生读“寮”为“燎”,但卜辞“燎祭”字多作“尞”,许进雄说尞,中国文字1964年第13期;又许进雄古文字论集第24 35页,中华书局,2010年。与此不同。李学勤先生在另外一文指出,出祖卜辞屡言“在师寮”涝水。9疑此“寮”仍当为地名之“涝”、“在师裂(劳)”、“在装(劳)”等地名,即今陕西的卜辞中之“京师”恐非河南荥阳东南之“京”,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65页以为卜辞京地所在应当就是春秋时期郑 国的京邑,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乃豳地之“京”。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京师之野。”马瑞辰毛诗传笺

6、通释:“京其说为豳国之地名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 是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907页,中华书局,1989年。按:“师”本作“自”,城邑有戍者即称“师”。孙海波释,禹贡第7卷第1 3期,1937年4月。卜辞之“京”乃重要的农业与田猎区,史记殷本纪称武乙“猎于河、渭之间”,豳地之“京”即地处“河、渭之间”。克钟(集成1. 204、206)、克镈(集成1. 209)、多友鼎(5. 2835)铭文均有“京师”之 称,李学勤先生认为即诗大雅公刘之“京师” 。李学勤多友鼎的时代及意义,人文杂志1981年6期;又新出青铜器研究第13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又据新出

7、金文京师畯尊,李学 勤先生认为京师畯源出殷商,本人来自京地,即诗大雅公刘之“乃觏于京”、“于京斯依”之“京”,在今陕西旬邑西。李学勤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文物2010年1期;商务印书馆,2011年。豳地之“京”与晋姜鼎(集成5. 2826)、晋公盆(集成16. 10342、之“京师”并非一地。李学勤晋公鱼的几个问题,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清华简系年亦有“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 立之于京师”的记载,整理者以为“此处当指宗周”。清华大学岀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2011 年。 清华大学岀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

8、竹简2012 年。黄组卜辞“韦师寮”云云,疑指韦被殷商灭国后,其族人远师“涝水”,或有不服,不肯悔改,商王患之,令其于京师臣服。故卜辞以此决疑。如果我们理解不误的话,这对于研 究商韦关系是一个崭新的收获。清华简(三)说命中:“故我先王灭夏、燮、捷蠢邦”,整理者读“”为“强”。又三代文明研究第 95页,第139页,中西书局,(叁第125页,中西书局,17简帛论坛mpsyx网友指出所谓“强”字从“邑”,当是一个国邑的名字。“蠢邦”似泛指 蠢动不安之邦。三者并列,当各有所指,如以为单指“夏”,则为不词。 简帛网简帛论坛 mpsyx 网友 2013-01-09 跟帖(其说甚是。赵平安教授进而读为甲骨文

9、、金文中用为国族名、地名的“”字。19但此处与“灭夏”、“捷蠢邦”并列,则“燮”应当也是商汤灭夏前后的对外战争。而商代对外战争中,“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诗商颂长发),这些都是著名的讨伐对象。颇疑此“”当即“韦、顾既伐”之“顾”。强为群母阳部字,雇、顾为见母鱼部字,扈为匣母鱼部字。见匣群音近, 鱼阳对转,故可通假。20国语郑语:“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 顾、温、董。”韦昭注:“昆吾,祝融之孙,陆终第二子。名樊,为己姓,封于昆吾。昆吾, 卫是也。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传曰:楚之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又:“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籛,为彭姓,封于大

10、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韦,彭姓之别封 于豕韦者。殷衰,二国相继为商伯。”顾国地望旧有两说。其一为今河南范县。元和郡县志卷十二河南道七濮州“范县”条:“故顾城在县东二十八里。夏之顾国也。诗曰: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注曰:三国党于桀,皆为汤所诛。太平寰宇记卷十四河南道十四濮州“范县”条、王应麟诗地理考卷五商颂“韦顾”条同。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三十:“范县东南有顾城,汉书古今人表作鼓。”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据读史方舆纪要 :“顾即商 颂韦、顾既伐之顾国,在今河南范县旧治东南五十里。齐地。”其二为河南原阳县。甲骨文有“雇伯”(合13925)的记载,征夷方卜辞屡有“在雇”(合36485)、“在师雇卜”(合

11、2124347)之语。王国维认为卜辞的“雇”即扈,春秋文公七年:“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杜预注:“扈,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地在今河南原阳县原武镇。而顾地 则无考,或即卜辞的“”。22陈梦家则认为顾即卜辞的“雇”,也即在今河南原阳县原武镇的“扈”。23其实顾、扈有别,不必同一。征夷方卜辞的“雇”可能也应指今河南范县之 “顾” 而非河南原阳县之“扈”。24清华简(三)说命中:“且天出不祥,不徂远,在厥胳。”整理者读“胳”为“落”。 注云:“落训始,见周颂访落传。”子居认为“胳”当读如原字,即腋下。后世 有“变生肘腋”的成语,这里的“胳”正与上文的“远”相对。25我们第一印象是读为春秋

12、地名的“厥貉”。春秋文公十年:“冬,狄侵宋,楚子、蔡侯次於厥貉。”公羊传作“屈 貉”。地在今河南省项城县境。26但文献中未见武丁时此地有出“不祥”的记载。因此我们怀疑“胳”当读为“洛”或“亳”。周礼春官肆师:“祭表貉。”郑注:19赵平安清华简说命“燮;节”考,清华大学岀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网( 9806_.html)。20上博楚简(五)苦成家父简9有“(强)门大夫”一职,窃疑“强门”当读为“虎贲”。周礼夏官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 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下设“下大夫二十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 八百

13、人”,“强门大夫”或即“虎贲大夫”,是君王的近卫军。高佑仁先生认为:“因为厉公被囚禁于廷,能 对外求援的对象,只有离自己最近的五门。”(姑成家父补释七则,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网站 10-06-21, )。“虎贲大夫为守卫王宫的死士,故厉公 求助之。彼“强”读为“虎”与此“ ”读为“顾”为互相平行的证据。1959 年。科学出版社,1956年。93 9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简帛研究网 2013-4-4 (/uploadfile/ 清华21王国维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观堂集林第1155页,中华书局,1959年。 22王国

14、维说亳,观堂集林第522页,中华书局,23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 305页,24王震中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第25子居清华简傅说之命中篇解析简傅说之命中篇解析.doc)。575页,中华书局,1990年。2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第“貉读为十百之百。”又春官甸祝“表貉之祝号。”郑注:“杜子春读貉为百尔所思之百。”又貉、貊、祃、莫古通。27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M1017出土的霸伯簋“霸”字从?各声,曾仲大夫簋的“霸”字从雨格声,有学者认为:“西周铜器铭文中作族氏称谓霸与格所指实一,之前所谓的霸国或霸族与以往见于铜器铭文的格国或格族所指亦同, 可能即为文献所载的西周时期的潞国,其地望约在今晋

15、东南的潞城、长治一带。” 28而金文师 父鼎“霸”字即从 帛”声。29而说文? “读若膊”。传世文献中“霸”与“伯”、 “魄”古通。30并可证各、白声通。而清华简尹至“惟尹自夏徂亳”之“亳”作“白”。31则各、亳声通。国语楚语上:“昔殷武丁能耸其徳,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 于是乎三年,黙以思道。卿士患之。”韦昭注:“从河内往都毫也。” 32商汤始居亳之“亳”有各种异说。33旧以为甲骨文中有所谓的“亳”字,学者或据以考订“亳”的方位。此字李学勤先生已改释为“蒿(郊)”,34则学者们考订的所谓甲骨文中的“亳”地自然也成了空中楼阁。从考古学上说,汤始居亳之“亳”以偃师商城的西亳说与郑州商城的

16、郑亳说最居主流。 而偃师商城早于郑州商城。 叔夷钟铭文云:“虩虩成唐(汤),有严在帝所。尃受天命, 刬伐夏后。35败氒灵师。伊小臣唯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都)。”偃师尸乡沟商城与原为夏都的偃师二里头地理接近,36当属有意之举。成汤灭夏后建都于夏的政治中心,使得商取代夏的正统合法性在空间方位上具备了象征意义。37清华简尹诰又有“白(亳)中邑”的记载,38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西周成王青铜器何尊“宅兹中国”的记载。史籍记载周公营洛邑是因其位于“天下之中” 。39因此本文倾向于偃师西亳说。“亳”既指西亳,在今偃师,武丁从河内亦曾迁都于此。40其地亦与与洛相近。史记殷本纪: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

17、呴。武丁惧,祖已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已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絶其命。民有不若德,不 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丰于弃道。”27高亨等古字通假会典第883页,齐鲁书社,1989年。28黄锦前、张新俊说西周金文中的霸”与 格”,简帛网2011-05-03( )。29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东京,中文岀版社,1996年)第1705页引高田忠周古籀篇曰:?异文,革、帛重声也,铭亦用为霸。 ”30参见高亨等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第922页“伯与霸”、第924页“魄与霸”条。31清华大学岀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

18、、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第128页,中西书局,2010年。偃师商城遗址附近所岀多方唐代墓志,有葬于“亳邑乡”或“薄邑乡”记载。亳、薄、白并可通。参见乔栋、李献奇从唐代墓志谈西亳,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96年。32整理者其实已经指岀清华简说命与楚语之密切关系,但未注意“胳”与“亳”之关系。33参见王震中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第三章商汤灭夏前的亳邑(第40 9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4李学勤释“郊”,文史第36辑,中华书局,1992年。35 “刬”字从刘洪涛释,见叔弓钟及镈铭文“刬”字考释,复旦大学岀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 )。36邹衡先生认为偃师二里头遗

19、址即夏都斟鄩。参见邹衡夏文化分布区域内有关夏人传说的地望考 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岀版社,1980年;综述夏商四都之年代和性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1998年。37参见王震中商代都邑第51 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8清华大学岀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第133页,2010 年。39李学勤天下之中,走出疑古时代第 6972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第 6465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40霸亦2010-05-29,夏(续集),中西书局,类似文献亦见尚书高宗肜日等。出土楚简竞建内之亦有“昔高宗祭,有雉雊 于彝前”的类似记载。41 “飞雉登鼎耳而呴”疑即指简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