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催款函的诉讼时效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邮寄催款函的诉讼时效甲、乙于 2004 年 6 月 12 日签订了一份托付代理合同, 双方在其中约定: 甲为乙代 理参加一审诉讼活动,乙于合同签订之日支付代理费 100000 元。甲于 2004 年 10 月 25 日 履行完毕合同义务。乙在合同签订之日仅支付了 50000 元,余款向来未付。甲于 2006 年 4 月 3 日以国内特快专递方式向乙邮寄了催款函, 但在邮寄详情单上并未注明所寄物件为催款 函。甲于 2007 年 7 月 18 日提起诉讼,要求乙支付所欠代理费50000 元。乙辩称并未收到催款函,甲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正如案例中所提到的, 在现实日子中, 债权人经过邮寄催款函的方

2、式向债务人主张 权利的例子也很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 起诉讼、 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接受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 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 算。但债权人邮寄催款函的行为是否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在司法实践中依然一具值得探讨 的咨询题。 由于遇到的一些现实咨询题法律规定别明确, 在审判实践中, 关于法官怎么推断 诉讼时效, 就浮现了不少别同的意见,导致了截然别同的裁判结果。本人认为,应依照别同 的事情来分析那个咨询题。一、无法证明所寄物件为催款函在一些实际案例中, 债权人经过国内特快专递方式向债务人邮寄催款函, 但在有关 邮寄凭证上均未注明所寄物件为催

3、款函,债权人无法直接证实自己的主张,在这种事情下, 即使债务人签收, 往往也会直接否认收到的物件为催款函。 最高人民法院 对于民事诉讼证 据的若干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 审判人员应当根据法定程序, 全面、 客观地审 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日子经验,对证据有无 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推断, 并公开推断的理由和结果。 由此可见, 法官能够依据各 种间接证据, 依照日子经验和逻辑推理, 减轻债权人的举证责任。 在债权人难以寻到直接证 据证明自己所寄物件为催款函的事情下, 法官应当依照逻辑推理和日常日子经验, 认定债权 人主张的事实是真实的。 尽管别能

4、彻底排除债权人所寄物件为空白纸或其他非催款函的物件, 但依照经验法则, 债权人主张事实的真实性要远远大于债务人主张事实的真实性, 故能够认 定债权人权利主张的意思表示已到达债务人,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二、证明所寄物件为催款函 债权人提交有效的证据证明自己真的向债务人邮寄过催款函, 那么怎么判定债务人 是否收到催款函,也要分别同的事情讨论:1、关于已签收的邮件, 债务人仍然否认收到了催款函, 辩称自己并别认识签收人。 该邮件只要是债务人的传达室、 收发人员签收, 或者其工作人员签收即可发生效力, 无需法 定代表人签收或者加盖公章。 依照邮局的正常业务, 别可能将邮件交由与债务人无关的人签 收。那

5、么, 这种事情是能够证明债务人已收到催款函的, 债权人经过邮寄催款函的方式向债 务人主张权利,法院能够认定其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2、关于因债务人名称或地址的变更而没有签收的邮件,本人认为,应视为债权人 权利主张的意思表示已到达债务人, 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债务人对有关信息的变更有义务 告知债权人, 否则应承担所以造成的别利后果。 为了爱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幸免债务人恶 意躲避债务, 在这种事情下, 即使债务人并未收到催款函, 法院也能够认定债权人已将主张 权利的意思表达给义务人,具有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3、关于债务人有证据证明因邮件的遗失而未收到催款函的事情,债权人邮寄催款 函的行为别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债权人经过邮寄催款函的方式向债务人主张权利, 需留意 邮件的投递事情,关于邮件的遗失,应及时补发,否则,其邮寄催款函的行为是无效的。综上所述, 本人认为, 法官应依照具体的邮寄催款函的事情来推断诉讼时效。 债权 人在经过邮寄催款函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