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IMW - 卡非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探索_第1页
2021 IMW - 卡非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探索_第2页
2021 IMW - 卡非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探索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IMW|卡非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探索研究背景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诱导和巩固治疗后达到微小残留病(MRD)阴性,是否有必要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Y)目前尚未清楚。卡非佐米可替代来那度胺作为NDMM患者的维持治疗选择。CARDAMON研究探索了KCd(卡非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诱导治疗序贯ASCT或KCd方案巩固治疗,随后进行卡非佐米维持治疗的疗效。研究方法研究纳入NDMM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KCd方案诱导治疗(卡非佐米:每两周20/56mg/m2;环磷酰胺:第1、8、15天500mg;地塞米松:每周40mg),随后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ASCT或4

2、个周期的KCd方案巩固治疗,随后接受18个周期的卡非佐米维持治疗(第1、8、15天56mg/m2)。诱导治疗后、维持治疗前、维持治疗6个月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评估患者MRD状态(10-5水平)。研究主要终点为诱导治疗后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更好缓解状态和随机分组后2年的无进展生存(PFS)率,次要终点包括疾病缓解状态的改善、巩固治疗或维持治疗后的MRD状态变化。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281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其中ASCT组患者中位PFS未达到,巩固治疗组患者中位PFS为3.4年,巩固治疗未展现出疗效的非劣效性(2年PFS率差异:6.5%;70%CI:1.0%-11.1%)。196例患者接受

3、了卡非佐米的维持治疗(ASCT组99例,巩固治疗组97例),17例患者仍在接受维持治疗。中位随访15.9个月(范围:0-21.5)时,患者中位接受16个(范围:1-18)周期的维持治疗。41例患者(ASCT组8例,巩固治疗组6例)由于疫情中断维持治疗,15例(ASCT组9例,巩固治疗组6例)患者中止维持治疗。卡非佐米的中位给药剂量为50.6mg/m2,两组中患者接受的卡非佐米剂量接近(51.2mg/m2vs49.4mg/m2;P=0.03)。ASCT组14.1%的患者和巩固治疗组22.7%的患者由于疾病进展而停用卡非佐米,ASCT组7.1%的患者和巩固治疗组4.1%的患者由于不良事件(AE)而

4、停用卡非佐米。最常见的AE为高血压和感染,相比于巩固治疗组,ASCT组患者3级AE显著更多(P=0.01)。患者或临床医师主动提出退出维持治疗的比例较低,但大部分发生于ASCT组(9.1%vs1%)。ASCT或巩固治疗后MRD阴性患者相比于MRD阳性患者PFS显著更长(P=0.002),ASCT组患者MRD阴性率显著更高(53.6%vs35.1%;P=0.01)。维持治疗6个月后MRD阴性患者相比于MRD阳性患者PFS也更长(P=0.004),ASCT组患者维持治疗6个月后MRD阴性率同样更高(58.1%vs40.5%;P=0.02)。27.8%的MRD阳性患者在ASCT或巩固治疗后转为MRD

5、阴性,其中ASCT组患者MRD转阴率更高(39.1%vs16.1%;P=0.004)。23.5%的MRD阳性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转为MRD阴性(ASCT组:30.6%;巩固治疗组:17.8%;P=0.2)。维持治疗6个月时,ASCT组患者和巩固治疗组患者MRD阴性维持状态相似(P=0.3)。没有证据显示何时实现MRD阴性状态会对PFS造成影响。研究结论NDMM患者对于每周56mg/m2的卡非佐米维持治疗耐受性良好。与巩固治疗相比,接受ASCT的患者维持治疗6个月后MRD阴性率更高。但是接受ASCT的患者也出现更多3级AE,也有更多患者因为AE中断维持治疗。摘要OAB-004:卡非佐米为基础的诱导

6、巩固治疗方案序贯来那度胺单药或联合卡非佐米维持治疗高危MM患者:FORTE研究结果研究背景与标准细胞遗传学风险的MM患者相比,细胞遗传学风险高危患者的预后更差。FORTE研究显示,与标准KRd方案(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KRd12)和KCd方案序贯ASCT(KCd-ASCT)相比,KRd方案序贯ASCT(KRd-ASCT)可显著改善MM患者的PFS。本研究评估了相关治疗方案对高危MM患者PFS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纳入患者随机分配接受KRd-ASCT方案、KCd-ASCT方案、KRd12方案治疗,随后随机分配接受卡非佐米联合来那度胺或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治疗。高危患者定义为存在1个高危特征(

7、del(17p)、t(4;14)、t(14;16)、del(1p)、gain(1q)、amp(1q)),双打击患者定义为存在2个高危特征,无高危特征患者为标危患者。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474例患者,其中396例患者完成FISH检测。243例患者为高危患者,105例患者为双打击患者,153例患者为标危患者。高危患者中60例患者具有del(17p)、65例患者具有t(4;14)、20例患者具有t(14;16)、44例患者具有del(1p)、126例患者具有gain(1q)、49例患者具有amp(1q)。对于标危患者(4年PFS率:80%、67%、57%)、高危患者(4年PFS率:62%、45%、45

8、%)、双打击患者(4年PFS率:55%、31%、33%),KRd-ASCT方案相比于KRd12方案和KCd-ASCT方案均改善了PFS。虽然各亚组患者数量有限,但是在具有del(17p)(HR:0.61;P=0.3)、t(4;14)(HR:0.59;P=0.2)、gain(1q)(HR:0.45;P=0.02)的患者中观察到KRd-ASCT方案和KRd12方案带来的FPS获益。在具有del(1p)的患者中,KRd-ASCT方案(HR:0.24;P=0.06)和KRd12方案(HR:0.33;P=0.09)展现出优于KCd-ASCT方案的疗效获益。无论何种治疗方案,具有amp(1q)的患者均具有

9、最差的预后。相比于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治疗,卡非佐米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方案改善了标危患者(3年PFS率:90%vs73%;HR:0.42;P=0.06)、高危患者(3年PFS率:69%vs56%;HR:0.6;P=0.04)、双打击患者(3年PFS率:67%vs42%;HR:0.53;P=0.1)的PFS。虽然亚组患者数量有限,但是在具有del(17p)(HR:0.59;P=0.37)、t(4;14)(HR:0.59;P=0.3)、gain(1q)(HR:0.54;P=0.07)、del(1p)(HR:0.23;P=0.08)患者中观察到卡非佐米联合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带来的疗效获益,而具有amp(1q)的患者无论接受何种维持治疗方案均未获益(HR:0.83;P=0.7)。研究结论KRd-ASCT方案和卡非佐米联合来那度胺的维持治疗对于标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