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_第1页
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_第2页
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_第3页
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_第4页
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机械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一、世界性滞胀与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工程机械走过了 2007年的春天,在2008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但是世 界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工程机械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就是来自产业上游的成本约束。来自产业上游的约束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钢铁原材料的涨价,一个是零部 件进口成本的涨价。而这两个因素,都与金融危机的世界性通货膨胀有关。通货膨胀有两种。一种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往往对企业有 正面影响,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提 高企业的成本,但却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往往对企业有消极影响,使经济形成 滞胀。For pers onal use

2、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008年以来,由美元拉动的全球经济通胀,是美国削弱国内需求,一味刺 激投资,资本货币扩张过快而导致的。而美国次级债危机,更是美国贷方缺乏偿 还能力,需求紧缩而导致。美国为了解决此次危机,在最近宣布继续向其次级债 危机的金融市场注资,这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受美元的拖累, 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得不跟上美国的货币扩张速度,导致信用货币相对贬值。在信用受到严重威胁的世界,实物资产如钢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扬,就是很自然的事情。由于此次膨胀是滞胀性质,而中国工程机械在全球产业链中又处于薄弱环节,因

3、此必然承受上游企业转移过来的成本压力。由于零部件的涨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大约有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据湖南省机械工程协会的最新统 计,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生产的主机产品中,零部件等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以国内工程机械某一龙头企业为例,在其出口产品中,购买国外零部 件的成本占到出口价格的30%,2007年该龙头企业出口创汇5亿美元,而购买 国外零部件就花费了 20亿元人民币,外国零部件占出口产品销售额的40%,但却占了利润的70%80%。不仅如此,虽然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技术竞争力还很薄弱,但产品出口总量却很大,这引起了境外同行企业的联合封杀。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主要进口的 基础

4、零部件包括液压元器件、发动机、控制元器件、传动系统等。尤其是液压元 器件,特殊钢材的国外供应商企业依靠市场垄断地位,开始制定“霸王条款” 。 一些国际大型零部件生产商还联合起来给中国企业设计同规格尺寸的零部件, 让 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同质上进行竞争。 跨国零部件生产商在中国生产的一些产品甚 至是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产品。 但即便如此, 中国企业也并非轻易就能买 得到。在钢铁原材料的成本方面, 2008 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钢铁产业 的出口,以压低国内钢铁材料的成本, 但在全球滞胀的情况下, 仍然压不住 2008 年钢材价格涨幅在 10%左右的预期。 随着铁矿石谈判结果的出台, 国内和

5、国际的 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日本、美国钢材价格上调 10%以上,船板等个别品种甚至上 涨200美元/吨。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生产企业综合成本中,钢材占40%70%不等,不同产品和不同型号有所不同。 对钢材价格不敏感的产品是单价相对较高 的泵车和拖泵; 而装载机、压路机、汽车起重机、叉车等的钢材成本占 20%左右, 同时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产品趋于同质化,企业提价能力有限。有理由相信, 全球滞胀的局面还将维持 1到 2年,这将部分取决于美国选举 的结果。如果美国是民主党选举获胜, 其偏向民生的政策, 将有助于扩张美国内 需,恢复美元坚挺地位,从而缓解滞胀。而如果是共和党获胜,则可能坚持其既 有经

6、济政策,使得滞胀进一步严重。世界性滞胀对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冲击是严重的。 在这场冲击中, 中国工程 机械的出路是加快技术进步, 尽快形成中国国内较为完善产业链, 摆脱对国外关 键零部件的依赖。 在原材料耗费方面, 应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能上做文章, 发展 原材料节约型技术。 在这方面, 日本是一个典型例子。 日本本身是一个资源极度 匮乏的国家,每次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扬,都必然给其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 但是随着日本高材料高能源集约型经济的发展, 每次世界性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 上扬,就是日本原材料节约型和能源节约型技术及设备大量出口的时候。这样, 日本在原材料和能源危机中, 反而赚取大量利润。 事

7、实证明,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 术,才能在任何局面下立于不败之地二、中国机械工业增速放缓 内外环境趋紧2008年 1 5月,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产值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态势:在统计的 109种代表产品中, 86%增长, 72%以两位数增长, 14%的产品 比上年减少;累计订货情况良好; 进出口增长平稳; 但生产增幅与去年同期各月 相比均有所回落,利润增幅回落较大。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近日召开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上, 相关负责人对机械工 业走势做出基本判断: 2007年机械工业的巨大进步,为 2008 年发展打下了良好 基础,从重点联系企业看, 目前机械工业的市场需求形势总体较好, 机械工业多

8、数企业手持定单较多, 生产任务仍比较饱满, 从而为今后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市 场条件。 但在总体向好的形势下, 原材料和能源供应价格居高不下, 铁矿石价格 大幅上涨将继续助推钢铁产品价格上涨, 带动机械工业企业成本增加, 机械工业 的经济运行环境持续趋紧。按中机联预测, 2008 年下半年,机械工业增速将继续放缓,全年产销有望 实现2530%的增长,利润实现2025%的增长。数字(2008年15月)1 生产增速同比回落,但仍保持平稳高速发展产销增长平稳。 机械工业产销稳定增长, 全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 34865.62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9.55%;全行业完成销售产值 34001.4 亿元

9、,同比增长 30.35%。产品销售率达 97.52%,同比提高 0.6%。增加值与总产值增速居全国之首。机械行业增加值增速为21.6%,位于全国工业各部门之首;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为29.16%,总产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 18.74%,位于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出口交货值率逐月下降。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 5232.17亿元,比去年同期 增长 25.21%,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 6.78%,前 5 个月,各月累计增幅均保持 25%, 呈平稳增长。但出口交货值率逐月下降,说明出口的作用有所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7.16%。按中机联统计,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 增长 37.16%。其中, 13月

10、、14月、15月增幅分别为 41%、38.1%和 37.16%, 呈逐月回落态势。 按国家发改委统计, 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额 896亿元,同比增 长 36.6;专用设备制造业 666亿元,增长 44.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80 亿元,增长 41.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49 亿元,增长 36.7;仪器仪表及 文办机械制造业 116 亿元,增长 39。三、卡特彼勒大举并购 国家产业安全应予考虑 近两年来,外资独资化倾向在我国逐步加快, 2007 年外商独资方式实际使 用外资已经占到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 78%,中国外资经济以独资企业为主体的格 局已经基本形成。在工程机械行业, 2008

11、年年初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整体收购山 工机械事宜正式获商务部批准,为外资企业大军进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拉开帷 幕,究竟这一趋势利大还是弊大?值得所有人思量 1国家产业安全应予考虑 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股权变更成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独资企业。 在 并购之前,山工机械公司是销售收入 10 亿元、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七的国 有企业。自 2004 年双方合作以来,山工机械利用外方在品牌、技术、市场、文 化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整合, 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007年,装载机年产量由三年前的 5000多台提高到一万台,利润增长近 10 倍。 当时,美国企业持有山工 40%的股份。“

12、中国必须从产业安全的角度来对待外资并购。 ”早在卡特彼勒参股的时候, 就有人这样讲。现在,也许是到了该重视的时候了。 “外资过度并购将给我国产 业发展留下隐患。”吉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李军国说。他表示,外资的过度并购不仅会对我国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也给我国产 业发展留下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的经济控制力受到挑战。 外资并购的底线在于控制权的争夺, 但是 由于跨国公司在技术等其他方面的优势,并且投资具有上下游一体性、规模性、 集中性等特点, 企业的真正控制权往往在外商手中。 如果大多数企业的控制权掌 握在外资手中,则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能力将会削弱。二是弱化和抑制了本国企业的自主创

13、新能力。 外资进入对本地原有的技术产 生一种挤出效应,外方控股实际上就是对国内企业“自主”的否定,他们往往采 取种种措施, 严格限制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外资通过并购把国内一些企业的核 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的部分牢牢控制。三是容易造成跨国公司的垄断和限制性竞争。 李军国说,近几年来, 跨国公 司通过并购同行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内实力企业, 避免了与中国实力企业的竞 争,使市场竞争格局发生质变。四是对国内企业长远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外方控股 意在消灭竞争对手,一旦他们占据控股地位,就会以技术、资金、规模、品牌等 优势,排挤国内同类企业,抢占我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进而占据

14、垄断地位。外资 企业往往会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市场和资源, 从根本上消灭 竞争对手。五是导致大批民族品牌流失。 外资在并购我国企业后, 把内资企业的品牌束 之高阁,腾出来的市场空间迅速被外资品牌占据, 使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遭到践 踏。2独资趋势加快影响复杂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认为, 外资进入同样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 发展,应该鼓励外商独资企业走进中国市场。 他说, 中国的国际化可以分成三个 阶段。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 我国企业主要处于产品出口阶段, 逐步对国际市 场有所了解和熟悉。 第二个十年开始技术引进。 到了第三个十年, 随着人民币的 升值,新一轮国际投资来到中国

15、, 中国的合资企业从以前的控股到相对控股, 再 到参股,是一种必然趋势,如此才能让企业发展壮大。然而,并购只是外资在国内独资化的手段之一, 还不是主要手段。 外资现在 更多的是以直接设立独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高 敏雪认为, 总体来看,外资经济独资化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并给 政府监管带来困难。 比如,如果企业是独资的, 那么就意味着国内无法从外资经 济中形成资本所得,这样,我们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直接利益就受到极大限制; 又如,独资企业可能更容易通过内部贸易转移定价, 造成国内经济利益损失; 还 有,由于没有国内资本参与其间,独资国内企业通过“干中学”实

16、现引资技术溢 出带来障碍。据业内人士介绍, 为了避免被直觉造成的假象所蒙蔽, 她们曾经就独资化对 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实证分析表明, 从整体来看, 外资对中国内资 的技术溢出效应, 在竞争性技术溢出效应方面有比较充分的体现, 独资化则意味 着这种溢出效应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而在集聚性技术溢出效应方面, 外资对内资 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独资化则意味着这种挤出效应更大。独资化涉及的利益双方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体集合, 二者间的博弈均是 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 东道国无法深入了解跨国公司的决策行为, 投资者 也需要不断揣测东道国有关外资政策和立意走向。 因此,独资化对东道国经济的

17、 影响应该是复杂的,难以给出“一言以蔽之”的结论。四、2008年钢材涨价对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 2008 年上半年的钢材市场,那么,毫无疑问,这个词 就是“涨价”。其实,从 2002 年开始,钢材市场便供需两旺,钢材价格就呈现不断上升之 势。而这种上涨趋势在 2008 年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随着 2008 年 2 月底国际铁矿石基准价确定上涨 65%,特别是 4 月初 POSCO 和澳大利亚达 成炼焦煤上涨 205 ?210%的协议,全球钢厂纷纷调高钢价,这给全球钢铁价格 以刚性支撑。 2008年 4月末,全球 CRU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已升至 237点,环比

18、 上升 14.1点,涨幅 6.35%,同比上升 49%;国内 MySpic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升至 207.6 点,再度刷新历史新高,环比上升 3.9 点,升幅 2.02%,同比上升 44.36%。早在 2007 年底,国内钢铁巨头便拉开了 2008年钢材提价的序幕。 其中,素 有国内钢材市场晴雨表之称的宝钢每季度就会有1次价格上调。2007年 11月 20日,宝钢公布2008年1季度价格调整政策,其中,热轧产品上调 300元/t,冷轧 产品上调约200元/t。2008年2月25日,宝钢公布2季度价格上涨方案,主要 产品热轧、冷轧均上调800元/t,上调幅度分别为21%和17%。随后,武钢、鞍

19、钢等也纷纷跟风提价,武钢还对曲向硅钢每吨上调15001700元;鞍钢则对大型线等产品大幅上调了市场价格。 3 月 19日,宝钢再次上调 5 月份的钢材远期 价格,其中主导产品热轧钢每吨涨了 300元,普冷钢每吨涨了 400 元。而 2008 年 1 季度,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亮丽年报的出炉可谓是对节节攀升钢价的锦上添 花。 5月份刚刚开始,全国大多数钢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调价,按品种的不同, 每吨上涨幅度约在 50450元左右。而分析人士认为, 钢材价格的这种高位运行 态势仍将继续,钢材价格近期仍将继续上涨。原材料成本上涨和钢材需求旺盛是钢价大幅上涨的根本原因。 国际钢铁协会 的一份数据显示, 20

20、08 年全球钢材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速度很可 能会超过 7%的水平;世纪证券分析,刚刚发生的 5.12地震对当地的基础设施等 的破坏比较严重, 灾后重建开始后, 短期内也会增加对建筑钢材的需求; 而中钢 协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的谈判悬而未决,使钢材价格的走势更变得扑朔迷离。2008年 1-4 月中,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比 2007年增长 20%以上,但 1-4月 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仅为 10%。分析师认为, 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改变了进口铁矿 石市场买卖双方的心态, 也预示地震重灾之后, 国家开始干预中澳铁矿石价格谈 判,澳洲矿山最终放弃海运费补偿,接受 65%涨幅首发价格的可能性大增。钢价

21、涨声一片,以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建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必然面临较大 的成本考验。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给建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不同的 主营产品,其影响有何区别?企业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2008 年全年钢材走势 又将如何?建筑机械杂志就这些问题,对塔机、装载机、挖掘机、配套件企 业进行了采访,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一起来探讨问题的答案。(一)对建筑工程机械的影响在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中, 塔机是用钢大户, 而且附加值相对较低, 所以 钢材涨价对塔机行业的冲击非常大。建筑机械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总经理黄群女 士。据黄总介绍, 对于中联这种塔机制造大企业来说, 由于钢

22、材涨价使塔机的制 造材料成本平均增加 20%以上。而对于制造企业数以千计的塔机行业, 各企业的 差距非常大, 大多数是拼价格的中小企业, 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 钢材在成本中 所占的比重非常大, 钢材涨价造成的直接影响可能就是使他们无法生存, 退出行 业。在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行业中, 另一个用钢大户装载机的行业状况与塔机行 业有很多相似之处, 同样是附加值相对较低, 同样是国产产品有很高的市场占有 率,同样是生产制造企业数量多, 且各企业差别大。 不一样的是装载机行业产品 的集中度高。 那么对于装载机行业, 连年的钢材涨价又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建 筑机械记者采访了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闭

23、海东先生。 闭总告诉建 筑机械,装载机的材料成本在其销售价格中约占 50%?60%,连续几年的钢材涨 价已使装载机的成本平均增加 10%?20%左右。相比于前 2 种建筑工程机械,钢材涨价对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挖掘机行业的影 响又是怎样?徐州徐挖挖掘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兴水先生给我们解开谜团据胡总介绍,以徐挖产品为例, 由于钢材涨价带来的挖掘机制造成本增加情况如 下:相对于2007年年底的水平,小吨位产品,6t,成本增加4% ?5%左右;大吨 位产品,24t、33t,成本增加8%左右。主要影响来自于配套件企业不断给主机 制造企业提出涨价的要求,涨价的幅度在5% ?15%之间。尤其是随着钢材涨价幅

24、度不断增加, 有些配套件企业以减少甚至停止供给配套件相要挟, 主机制造企 业为了使生产继续下去, 只能被动接受配套件企业的价格。 挖掘机行业使用大量 的进口件, 配套件的单一性使得主机厂对配套件企业的依赖性较大, 可选择的余 地少,只能被动接受。为了更真实的反映全行业的情况, 建筑机械还采访了 2家配套件企业。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钱森力先生和马鞍山统力回 转支承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侯宁先生。 回转支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钢圈”, 可以说是对钢材价格敏感的产品, 比较有代表性。 以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产品为 例,由于钢材涨价使得该公司回转支承产品的生产成本平均增加了30%以上。而马鞍山统力回转支承则上升了 15%以上。(二)应对措施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无论是塔机还是装载机、挖掘机、配套件,面对 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所有的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