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厂房排架上机实验报告_第1页
单层厂房排架上机实验报告_第2页
单层厂房排架上机实验报告_第3页
单层厂房排架上机实验报告_第4页
单层厂房排架上机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好好利用每一天,让自己更加充实pkpm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姓名 赵巍平 学号 02080547 班级 土木08-2班 指导教师 舒前进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二一一年四月目录pkpm计算机辅助设计11.实验目的32.实验要求33.实验内容34.数据输入的方法和过程54.1 pk数据交互输入54.1.1主菜单-参数输入、网格生成,输入相应的参数信息和结构信息54.1.2柱布置54.1.3梁布置54.1.4定义铰接构件54.1.5恒载输入54.1.6吊车荷载输入94.1.7 计算简图104.1.8计算104.2排架柱绘图115.数据计算结果及其分析125.1 恒载内力输出125.2活

2、载内力输出145.3风荷载内力输出155.3.1 左风荷载内力输出155.3.2右风荷载内力输出165.4吊车梁内力输出175.4.1 吊车左梁最大竖向荷载内力输出175.4.2吊车右梁最大竖向荷载内力输出185.5 结果分析195.5.1对风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分析195.5.2 对构件的定性分析195.5.3对构件的定量分析206.上机总结和体会201.实验目的 1.了解pkpm 系列建筑cad 系统的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2.利用pk对单层厂房进行数值计算; 3.通过实验掌握单层厂房数值计算基本原理。2.实验要求 1.上机前,对pkpm系列建筑cad系统的功能有初步了解;并熟悉对单层厂房排

3、架计算和绘图所需计算模型的输入; 2.上机时,建立实验题所需的计算模型; 3.数据文件通过数据检查,并进行数据图形的显示和检查; 4.进行单层厂房数值计算,并显示、检查结果图形; 5.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6.编写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 某工厂金属结构车间厂房,该车间为双跨等高厂房,跨度为18m24m。 柱尺寸: 左柱:上柱400mmx400mm;下柱工400mmx900mm, 腹板150mm,翼缘根部225mm,端部200mm 中柱:上柱500mmx600mm;下柱工500mmx1200mm,腹板150mm,翼缘根部225mm,端部200mm 右柱:上柱500mmx500mm;下柱工5

4、00mmx1200mm, 腹板150mm,翼缘根部225mm,端部200mm 屋面梁皆为铰接,恒、活、风、吊车荷载见附图 桥架重100kn,混凝土标号为c30,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加速度为0.2g,场地类型ii 类,抗震等级二级。 图3.1 排架立面图 图3.2 恒载图 图3.3 活载图图 3.4 吊车荷载图 图3.5 右风荷载图3.6 左风荷载4.数据输入的方法和过程4.1 pk数据交互输入4.1.1主菜单-参数输入、网格生成,输入相应的参数信息和结构信息4.1.2柱布置生成网格后进行柱子的布置,首先定义截面后,进行柱的布置,下柱居中布置,上柱偏心与下柱外侧对齐

5、。4.1.3梁布置梁截面定义一个刚性杆来模拟铰接屋架,定义完后布置。4.1.4定义铰接构件选择“铰接构件-布置梁铰”。4.1.5恒载输入主菜单-恒载输入,定义完后按设计要求布置到相应的位置。同理可得活载、风载布置。 图4.1 参数输入 图4.2 网格生成 图4.3 柱的布置图 图 4.4 梁的布置图 图4.5 菜单 图4.6 荷载定义4.1.6吊车荷载输入主菜单-吊车荷载-吊车数据-增加,根据提示输入相应的数据,定义好后布置到相应的位置。图4.7 吊梁布置4.1.7 计算简图依次点取各内力图,存盘后退出。图4.8 计算简图4.1.8计算 输入文件名,得计算书和相应的内力图,存盘退出。图4.9

6、输入文件名4.2排架柱绘图结果查看无误,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排架柱的施工图设计了。启动pk主菜单3“排架柱绘图”当出现对话框问“是否作排架住的吊装验算时”选择“是”,并设置吊装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选择牛腿处为吊装节点。设置好后,程序自动绘制出吊装弯矩图,如图4.10。吊装验算后,定义牛腿尺寸,本例不修改。然后可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图4.10 吊装验算图4.11 绘图参数5.数据计算结果及其分析5.1 恒载内力输出 恒载内力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29.27 431.64 6.28 39.78 -365.29 -6.28 2 19.19

7、 967.86 0.50 -13.73 -877.46 -0.50 3 8.41 558.53 -6.78 -82.95 -468.13 6.78 4 15.37 298.29 6.28 12.88 -280.29 -6.28 5 2.23 743.46 0.50 0.00 -709.71 -0.50 6 -30.50 396.12 -6.78 0.00 -368.00 6.78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12.88 -6.28 -0.71 0.00 6.28 0.71 2 0.00 -6.78 0.00 0.00 6.78 0.00 恒荷载作用下的节点位移(mm) 节点号. x向

8、位移 y向位移 1 0.58 0.00 2 0.60 0.00 3 1.16 0.00 4 1.13 0.00 5 1.13 0.00 6 1.13 0.00图5.1恒载弯矩图图5.2恒载剪力图图5.3恒载轴力图5.2活载内力输出 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节点位移(mm) 节点号. x向位移 y向位移 1 0.54 0.10 2 0.45 0.19 3 0.20 0.10 4 0.89 0.17 5 0.89 0.27 6 0.89 0.16图5.4活载弯矩图 图5.5活载剪力图图5.6活载轴力图5.3风荷载内力输出5.3.1 左风荷载内力输出 左风荷载内力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9、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209.17 0.44 40.88 22.72 -0.44 -1.28 2 193.95 -0.44 12.51 -56.31 0.44 -12.51 3 253.09 0.00 30.28 -28.92 0.00 -10.48 4 -22.72 0.44 1.28 -7.96 -0.44 14.92 5 56.31 -0.44 12.51 0.00 0.44 -12.51 6 28.92 0.00 10.48 0.00 0.00 -2.38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7.96 14.92 0.44 0.00 -14.92 -0.44 2 0

10、.00 2.40 0.00 0.00 -2.40 0.005.3.2右风荷载内力输出 右风荷载内力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148.61 0.55 -24.18 -8.48 -0.55 4.38 2 -175.91 -0.55 -11.35 51.07 0.55 11.35 3 -313.79 0.00 -48.14 2.00 0.00 8.54 4 8.48 0.55 -4.38 -9.97 -0.55 -3.72 5 -51.07 -0.55 -11.35 0.00 0.55 11.35 6 -2.00 0.00 -8.54 0.0

11、0 0.00 -7.66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9.97 -3.71 0.55 0.00 3.71 -0.55 2 0.00 7.65 0.00 0.00 -7.65 0.00图5.7左风荷载弯矩图图5.8右风荷载弯矩图5.4吊车梁内力输出5.4.1 吊车左梁最大竖向荷载内力输出 吊车梁左最大竖向荷载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19.94 393.80 -10.85 -99.43 -393.80 10.85 2 54.44 105.20 8.64 40.62 -105.20 -8.64 3 34.19 0.00 2.21 -

12、9.92 0.00 -2.21 4 -34.19 0.80 -10.85 -14.65 -0.80 10.85 5 38.88 -0.80 8.64 0.00 0.80 -8.64 6 9.92 0.00 2.21 0.00 0.00 -2.21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14.65 10.85 0.80 0.00 -10.85 -0.80 2 0.00 2.20 0.00 0.00 -2.20 0.00 吊车梁右最大竖向荷载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75.57 107.45 -8.91 -22.47 -107.45 8.91

13、 2 -52.39 391.55 15.64 224.39 -391.55 -15.64 3 -103.95 0.00 -6.71 30.18 0.00 6.71 4 -13.57 1.45 -8.91 -26.54 -1.45 8.91 5 70.36 -1.45 15.64 0.00 1.45 -15.64 6 -30.18 0.00 -6.71 0.00 0.00 6.71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26.54 8.91 1.45 0.00 -8.91 -1.45 2 0.00 -6.71 0.00 0.00 6.71 0.00 吊车梁最大横向水平荷载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14、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90.39 0.11 9.08 9.53 -0.11 -9.08 2 161.99 -0.11 13.84 -9.77 0.11 -13.84 3 109.44 0.00 7.06 -31.77 0.00 -7.06 4 -9.53 0.11 9.08 -2.09 -0.11 5.92 5 9.77 -0.11 13.84 0.00 0.11 1.16 6 31.77 0.00 7.06 0.00 0.00 -7.06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2.09 5.92 0.11 0.00 -5.92 -0.11 2 0.00 7.0

15、7 0.00 0.00 -7.07 0.005.4.2吊车右梁最大竖向荷载内力输出 吊车梁左最大竖向荷载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158.93 -2.71 13.45 -11.01 2.71 -13.45 2 137.06 956.71 -37.32 -547.57 -956.71 37.32 3 271.01 281.00 23.83 -8.88 -281.00 -23.83 4 11.01 -2.71 13.45 49.50 2.71 -13.45 5 -167.93 2.71 -37.32 0.00 -2.71 37.32 6 10

16、7.23 0.00 23.83 0.01 0.00 -23.83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49.52 -13.42 -2.71 0.00 13.42 2.71 2 0.00 23.84 0.00 -0.01 -23.84 0.00 吊车梁右最大竖向荷载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23.86 0.43 -2.04 1.37 -0.43 2.04 2 -86.34 280.57 -19.17 -124.50 -280.57 19.17 3 -5.03 954.00 21.22 238.42 -954.00 -21.22 4 -1

17、.37 0.43 -2.04 -7.82 -0.43 2.04 5 -86.25 -0.43 -19.17 0.00 0.43 19.17 6 95.48 0.00 21.22 0.00 0.00 -21.22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7.83 2.05 0.43 0.00 -2.05 -0.43 2 0.00 21.22 0.00 0.00 -21.22 0.00 吊车梁最大横向水平荷载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 柱(左面为柱下端,右为柱上端) 1 142.07 -2.47 12.07 -9.28 2.47 -12.07 2 359.57 2.47 31.78

18、-10.00 -2.47 -31.78 3 364.76 0.00 32.11 -11.51 0.00 -32.11 4 9.28 -2.47 12.07 45.04 2.47 -12.07 5 10.00 2.47 31.78 0.00 -2.47 6.22 6 11.51 0.00 32.11 0.00 0.00 5.89 梁(左面为梁左端,右为梁右端) 1 -45.04 -12.06 -2.47 0.00 12.06 2.47 2 0.00 -5.88 0.00 0.00 5.88 0.005.5 结果分析5.5.1对风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分析 审查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和位移是否符合受力

19、规律;可以利用结构底层检查侧向内外力的平衡,即底层柱、墙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之和应等于全部风力值(需注意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的方向);如果结构沿竖向的刚度变化较均匀、且风荷载沿高度的变化也较均匀时,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沿高度的变化也应该是均匀的,不应有大正大负、大出大进等突变。5.5.2 对构件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的目的,是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大体正常。 1.柱的箍筋大部分为构造配筋; 2.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大部分为构造配筋; 3.柱的轴压比在限值以内,并有一定的余量; 如计算结果出现严重错误,应考虑以下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采用解密盗版程序; 2.几何数据或荷载数据

20、错误;5.5.3对构件的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构件的配筋是否合理,有无钢筋超限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需要处理。 1.遗留问题的处理 2.柱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梁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人防地下室都有相应的程序可供采用。 3.柱的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理解为柱截面对边两侧计算配筋面积之和与柱全截面面积之比。对中柱和边柱,一级抗震为0.8%、抗震二级为0.7%、抗震三级为0.6%,四级为0.5%;对角柱和框支柱,相应增大0.2。6.上机总结和体会 从这学期开始我接触了pkpm软件,在老师给我们演示的过程中我感觉pkpm的功能很强大,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也很认真的学习了这个软件。从去机房上机练习到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让我们去联系,更深刻的了解了它的优点: 首先,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必须进行的大量的手工计算,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提高。随着软件的发展,及各种新功能的加入,使结构工程师无需在整体计算后再手算进行补充计算,减轻了工作量。 其次,能适应目前复杂的结构计算要求,数据准备工作量小,计算中可考虑多种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