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_第1页
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_第2页
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_第3页
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_第4页
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地震的防护措施1、怎样识别地震谣言识别地震谣言,要做到相信科学、相信政府,遇事不慌。一般来讲,地震谣言有以下特征:(1) 恐怖、迷信色彩的信息不可信。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没有科学根据的“地震信息”纯属地震谣言。(2) 消息来路不正的信息不可信。传说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权威人士提出的“预报意见”,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合国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可相信。(3) 预报过分精确的信息不可信。传说地震震级很大(8 级、 12 级等)或将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说的十分具体(如某日、某时、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 ,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言或误传。当听到地

2、震预报的消息后,千万记住一条:消息一定是来自政府的才可信。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权限属于省政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的消息。地震的防护措施2、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震灾害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大地震可以在瞬间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产生持久的社会影响和公众心理影响。人们希望在这种巨大的灾难来临之前,会有一个权威部门能够告诉他们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会发生多大的地震,让他们能够有所准备,避免更大的伤亡和损失。从本世纪60 年代中期起,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开展了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但由于地震本身的复杂性, 30 多年来世界上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未能取得突破性

3、进展。由于地震预报尚未过关,人类社会没有足够力量完全防止地震的破坏,人们一般都有恐震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将正常的地震工作活动,如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总结防震经验工作会议等误认将发生大地震的信息 ; 一些人将与地震无关的异常现象,如气候的剧烈变化误认为地震的前兆; 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国内外媒体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散布地震谣言,在未澄清是否真有地震之前,少数群众对地震谣言是确信的,多数是处在半信半疑状态,但因事关生命财产,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般都会随大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尤其在偏远农村,地震谣言往往与封建迷信活动伴随传播,更具影响力。地震的防护措施3、震后如何采取有效的救助方

4、法强烈地震最严重的灾情是房倒屋塌,大批人员被掩埋在下,而被掩埋的人,并非都已被砸死,大约有半数以上可能只是被砸伤或完好无损。如果能及时把这部分人刨挖出来,则大大降低了地震的伤亡数字。如何让这些活在生命边缘的人能够牢牢地抓住生命的绳索呢 ?这就必须有正确地自救互救方法。对于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1) 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一是避免意外事故,二是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的危险。 (2) 尽量活动手和脚,并清除压在身上的物品。 (3) 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 (4) 条件允许,尽量设法

5、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5) 几个人同时被压时,要互相鼓励,要设计方案,得以延生和脱险。 (6)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 ) 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7) 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寻找代食物品和水,并计划使用,以延长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乐观,等待时机。震后救人则应当查清环境,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方法。在保障被救人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地挖掘被埋压者。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有如下几项: (1) 要用最快的速度使伤者头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6、(2) 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保护支撑物,清除阻挡物,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3) 被压埋者不能自行出来时,不要生拉硬扯,防止进一步造成损伤。 (4) 对于脊椎损伤者,挖掘时,要避免再次加重脊椎损伤。从废墟中救出后,在转送搬运时,应用硬担架或门板,绝对禁止脊椎弯曲或扭转; 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以免造成伤者瘫痪。凡四肢骨折、关节损伤者,应就地取材,制作夹板,实施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自血液循环。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应给予必要的护理; 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 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鲜空气,不可一下子进食过多

7、 ; 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激动 ; 对受伤者,要就地作相应紧急处理。地震的防护措施4、在校学生震时如何应急避险学生是社会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学生进行地震知识教育和防震应急能力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忽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将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1998 年元月 5 日,陕西省泾阳县境内发生 4.8 级强有感地震,这次地震虽无房屋倒塌和室内财产损失,但由于恐慌造成混乱,被挤伤、踏伤达177人,其中住院治疗的重伤 11 人。在这些受伤人员中,几乎全是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地震发生后,强有感区数百所中、小学校 20 多万学生全部停课,停课时间达7 日之久,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如

8、果说震前师生掌握了地震基本知识和防震减灾应急避险措施,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1994年 9月 16 日发生在我国台湾海峡的 7.3 级地震,震撼了港台及大陆的粤、闽、浙等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区。特别是闽南、粤东地区震感强烈。这次地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大陆地区地震伤亡者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中小学校成为本次地震的重灾区。更值得深思的是,在伤亡学生中,没有因房屋倒塌而直接造成伤亡的,几乎全是由于学生临震惊慌,涌出教室,在奔逃中互相挤压踩踏而造成的悲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离震中最近,震害最强的福建省东山县实验小学,震时在该校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全校学生情绪稳定,顺序撤离,有效地躲开了砖飞瓦落,人

9、拥挤踏的险景,无一个死亡。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校中普及地震防灾常识,对广大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是减轻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损失的不可忽视的工作内容。地震发生有其突发性,地震发生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特别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震前,应作好预案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指挥学生抱头闭眼、躲避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跳楼。在操场或室外的学生,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教师应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虽然目前地震不可避免,但如果掌握一定的防震减灾知识,则会减少更多的的伤亡。地震的防护措施5、盲目避震的危害是什么当一次强烈地震突然发生之时,临震不慌,沉着冷静,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至关重要,惊慌失措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发人深省。1954 年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