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工基础题库一、选择题基本概念1.2.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BA 、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DA 、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3.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DA 、质量交换B、热量交换C、功量交换D、 A+B+C4.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AA 、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 、孤立系统5.下列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BA 、绝热系统B、闭口系统C、开口系统D 、孤立系统6.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 CA 、系统B、气体C、工质D、蒸气7.工质应具有良好的
2、和。 AA 、流动性 /膨胀性B 、耐高温性 /导热性C、耐高压性 / 纯净D、耐腐蚀性 /不易变形8.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处处一致。 AA 、压力和温度B、压力和比容C、比容和温度D、压力、温度和比容9.10.稳定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稳定状态。BA 、一定 /一定B 、不一定 /一定C、一定 /不一定D、不一定 /不一定均匀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均匀状态。CA 、一定 /一定B 、不一定 /一定C、一定 /不一定D、不一定 /不一定11.12.13.下列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 CA 、压力;温度;比容B、内能;焓;熵C、质量;流量;热量D、膨胀功;技术功;推动
3、功下列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 AA 、焓;熵;比容B 、膨胀功;内能;压力C、热量;比热;温度D、技术功;动能;位能下列答案是正确的。 BA 、=285.15KB 、 =283.15KC、=285.15KD 、 =283.15K14.摄氏温度变化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1K 相比,有。 BA 、前者大于后者B、两者相等C、后者大于前者D、不一定15.摄氏温度变化与华氏温度变化相比,有。 BA 、前者大于后者B、两者相等C、后者大于前者D、不一定16.若大气压力为100KPa,真空度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 DA 、160KPaB 、100KPaC、 60KPaD、 40KPa17.若大气压力为1
4、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 AA 、160KPaB 、100KPaC、 60KPaD、 40Kpa18.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A 、绝对压力B、表压力C、真空压力D、大气压力19.若大气压力为0.1Mpa ,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0.004Mpa ,则容器的B。A 、表压力为 0.096MpaB、绝对压力为 0.096MpaC、真空度为 0.104MpaD 、表压力为 0.104Mpa20.已知一热水的温度,则其华氏温度为A。A 、B 、C、D、21.若大气压力为0.1 Mpa ,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高0.004Mpa ,则容器的。 DA 、表压力为 0.0
5、96MpaB、绝对压力为 0.096MpaC、真空度为 0.104MpaD 、表压力为 0.004Mpa22.比容和密度互为。 BA 、指数关系B、倒数关系C、反比关系D、正比关系23.任意工质的焓是。 BA 、温度的单值函数B、内能与推动功之和C、定压比热与温度的乘积D、内能的 K 倍24.空气的定压比热是定容比热的倍。 BA 、0.528B 、 R(气体常数 )D 、不一定理想气体1.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包括气体分子的。DA 、移动动能B、转动动能C、振动动能D、分子内位能2.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之间有。 AA 、Cp=Cv+RB 、Cp=Cv-RC、Cp=Cv/RD 、Cv=Cp/R
6、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为。AA 、pv=RTB、 pT=vRC、 pR=TvD 、 p=vRT4.理想气体定容加热,温度从 27升高到,压力将变化为原来的倍。 BA 、3/4B 、4/、 127/27D 、27/1275.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CA 、绝热膨胀同时温度降低B、吸热同时温度降低C、绝热膨胀同时温度升高D、放热同时温度升高6.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作出膨胀功100kJ,内能将减少。 BA 、74.1kJB、 100kJC、 140kJD 、都不对7.实际气体的内能是和的函数。 DA 、温度 /热量B 、温度 /功C、温度 /熵D、温度 /比容8.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吸入的热
7、量对外做的功量。 BA 、大于B 、等于C、小于D 、无法确定9.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A 、气体绝热压缩,温度降低B、气体放热,温度升高C、气体绝热膨胀,温度降低D、气体吸热,温度升高10.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A 、定温放热,压强增大B、定容吸热,温度不变C、绝热膨胀,温度升高D、定温压缩,气体吸热11.满足 pvn常数且 n k 的过程是: DA 、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定熵过程12.满足 pvn常数且n 1 的过程是: CA 、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定熵过程13.满足 pvn常数且n 0 的过程是: AA 、
8、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定熵过程14.满足 pvn常数且n ±的过程是: BA 、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定熵过程15.某一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等于焓的增量,该过程是。AA 、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定熵过程16.定容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等于。CA 、膨胀功B、技术功C、内能的增加D、焓的增加17.下列哪个过程中工质做的膨胀功或技术功和吸收的热量相等。 CA 、定压过程B、定容过程C、定温过程D、绝热过程18.可逆绝热过程中工质做的技术功等于。 BA 、内能的减少B、焓的减少C、温度的升高D、压力的增加19.空气在定容过程中吸热70kJ,对外界做功
9、。 DA 、70 kJB、 50 kJC、 20 kJD 、 020.PV 图上,可逆过程线以下的面积表示。 BA 、热量B、膨胀功C、技术功D、能量21.T s图上,可逆过程线以下的面积表示。AA 、热量B、膨胀功C、技术功D、能量22.以下哪个过程是可逆过程。 DA 、不平衡过程B、自由膨胀过程C、等温传热过程D、无摩擦的准平衡过程23.工质经历一个可逆过程后,沿原路线逆行,可以使回到初态。 DA 、系统B、外界C、系统或外界D、系统和外界同时24.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沿原路线逆行,可以使回到初态。 CA 、系统B、外界C、系统或外界D、系统和外界同时25.下列参数中,的变化量只与初
10、、终状态有关,而与变化过程无关。BA 、热效率B、内能C、压缩比D 、热容量26.27.在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中,不能直接测量的参数是。DA 、压力B、温度C、比容D、内能下列各项为工质热力状态参数的是:CA 、热量、压力、熵B、功、比容、焓C、内能、压力、温度D、内能、比热、焓28.以下哪个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DA 、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B 、外界耗功压缩工质C、向外界传热D、自发进行的过程29.可逆过程一定是。 DA 、非平衡过程B、存在着损耗的准静态过程C、等温传热过程D、准平衡过程30.可逆过程是。BA 、稳定的膨胀过程B、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C、均匀的传热过程D、系统内部温度处处一致,
11、压力处处一致的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 DA 、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条件性的B、能量只能增加或转换而不能被消灭C、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方向性的D、能量只能转换而不能被创造或消灭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 CA 、物质不灭定律B、质量守恒定律C、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D、孤立系熵增原理3.空气在压缩过程中消耗外界的功90kJ,内能增加 40kJ,空气向外界放热。 CA 、130 kJB、 90 kJC、 50 kJD、 40 kJ4.5.6.工质吸热 90 kJ,内能减少40 kJ,做出膨胀功。AA 、130 kJB、 90 kJC、 50 kJD、 40 kJq= u+w适用于。 BA
12、 、任意气体,可逆过程B、任意气体,任意过程C、理想气体,可逆过程D、理想气体,任意过程q=Cv T+ pdv适用于。 CA 、任意气体,可逆过程B、任意气体,任意过程C、理想气体,可逆过程D、理想气体,任意过程7.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为。BA 、Q=U+WB、 Q=H+WtC、 Q=H+WiD、 Q= H+ Ek+ Ep+Wi8.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工质的熵。CA 、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9.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工质的焓。CA 、增大B 、减小C、不变D、不一定10.以下哪项与过程无关。 DA 、热量B 、膨胀功C、技术功D 、推动功11.工质经卡诺循环后以回到初始状态,其内能:C
13、A 、增加B 、减少C、不变D、增加或减少12.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值不变的是。 AA 、焓B 、功C、热量D、ABC13.14.空气在定压过程中吸热70kJ,对外界做功。 D 技术功 ?A 、70 kJB、 50 kJC、 20 kJD 、 0空气在定温过程中吸热70kJ,对外界做功。 AA 、70 kJB、 50 kJC、 20 kJD 、 0热力学第二定律1.以下哪项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论述是正确的。 DA 、闭系的总能量保持不变B、能量只能转换而不能被创造或消灭C、孤立系的总熵可以减小D、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有方向性的2.以下哪项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论述是不正确的。BA 、热
14、不能自发的全部转变为功B、能量只能转换而不能被创造或消灭C、孤立系的总熵可以增大或不变D、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有方向性的3.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方向、条件和。 BA 、速度B、限度C、速率D、数量4.单一热源的热机,又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它违反了。 DA 、能量守恒定律B、物质不变定律C、热力学第一定律D、热力学第二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这样表述:CA 、热能可以百分之百的转变成功B 、热能可以从低温物体自动地传递到高温物体C、使热能全部而且连续转变为机械功是不能的D 、物体的热能与机械功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6. 单一热源的热机理论是违反了:D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力学
15、第一定律C、物质不灭定律D 、热力学第二定律7.工质经历一个可逆过程后熵增大了,表示该过程。 AA 、吸热B、有摩擦损失C、不等温传热D、自由膨胀8.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放热过程后,熵。 AA 、增大B、不变C、减小D、不一定9.10.11.在温度分别为和之间工作的热机热效率为t70%,则这个热机是:DA 、卡诺热B、可逆机C、不可逆机D、不可能有的热机不考虑化学反应和电磁效应的热力学系统,过程的不可逆因素主要有。 DA 、耗散效应B、有限温差下的热传递C、自由膨胀D 、A B C在 t1= , t2=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热效率为。 CA 、0.3B、 0.55D 、0.712.
16、在 T1=1000K , T2=300K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热效率为0.55,该热机为。 BA 、可逆机B、不可逆机C、不可能有D 、卡诺机13.卡诺循环热效率 t。 BA 、t0B 、 0t、 t 1D 、 t014.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下面有关。 AA 、高温热源的温度的低温热源的温度B、高温热源的温度C、高温热源的温度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及工质的性质、D 低温热源的温度15.理想气体在高温热源温度TH 和低温热源温度TL 之间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CA 、( TH+TL ) /THB、 TH/(TH- TL)C、 TL/ ( TH- TL ) D 、(TL- TH)/TH1
17、6.卡诺循环是由组成的。 CA 、等温过程和定压过程B、等温过程和定容过程C、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D、绝热过程和定容过程17.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后以回到初始状态,内能。 CA 、增加B、减少C、不变D 、增加或减少18.工质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以回到初始状态,熵。 CA 、增加B、减少C、不变D 、增加或减少19.在刚性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空气被的热源从加热到,此过程是。BA 、可逆的B、不可逆的C、定容可逆D、等压不可逆的20.经过一个不可逆过程后,工质不能恢复原来状态,说法。 DA 、正确B 、错误C、有一定道理D、不定21.当热能和机械能发生转变时,可获得最大可用功的过程是。 DA 、准静态过
18、程B、平衡过程C、绝热过程D 、可逆过程22.逆向卡诺循环是从吸热。 BA 、高温热源等温B、低温热源等温C、高温热源等熵D 、低温热源等熵23.高、低温热源的温度分别为、27的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 BA 、60%B、 50%C、 40%D、 30%24.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热机中,可逆机的热效率最,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制冷机中可逆机的制冷系数最。 CA、高/低B、低 /高C、高 /高D、低 /低25.热泵从的低温热源吸热100kJ,向的高温热源放热200kJ。则该热泵为。 BA 、可逆热泵B、不可逆热泵C、不可能有D 、不能判断26.只从单一热
19、源吸热,能持续输出功的热机,是违反了:DA 、能量守恒定律B、热力学第一定律C、物质不灭定律D 、热力学第二定律27. 氧气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两次膨胀,第一次为可逆过程,第二次为不可逆过程,这两个过程相比有。 BA、 S1S2B、 S1SC、S1 S2D 、S1 S228.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工质的熵。 CA 、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29.工质在不可逆绝热过程中,。 CA 、熵流增大B、熵流减少C、熵产增大D、熵产减小30.工质在某过程中吸热50kJ,做功 100kJ,工质。 CA 、内能增大;熵增大B、内能增大;熵减小C、内能减小;熵增大D、内能减小;熵减小31.在任意不可逆
20、过程中,系统的熵。DA 、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32.孤立系内发生不可逆过程,系统的总熵。AA 、增大B、减少C、不变D、不一定压气机1.2.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哪种压缩过程消耗的功最小。 AA 、定温过程B、 n k 的多变过程C、绝热过程D 、 1 n k 的多变过程实际活塞式压气机的压缩过程是。DA 、定温过程B、 nk 的多变过程C、绝热过程D 、 1 n k 的多变过程3.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比为c,增压比为 ,容积效率 v为。 BA 、B、C、D、4.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比越。增压比越时,容积效率越大AA、小/小B、大 /大C、小 /大D、大 /小5.存在余隙容积,理论上
21、对压气机耗功,但使生产量。 AA 、无影响 /减少B 、有影响 /减少C、无影响 /增大D、有影响 /增大6.存在余隙容积,理论上对压气机耗功,实际上耗功。 CA 、无影响 /减少B 、有影响 /减少C、无影响 /增大D、有影响 /增大7.两级活塞式压气机最有利的中间压力是。 AA 、B、C、D、8.两级活塞式压气机的进口压力为0.1Mpa, 出口压力为3.6 Mpa ,最有利的中间压力是。 AA 、0.6 MpaB、 1.0 MpaC、 1.8 MpaD、 2.5 Mpa9.衡量活塞式压气机性能的优劣,用。 CA 、定温效率B、绝热效率C、容积效率D 、热效率10.活塞式压气机与叶轮式压气机
22、相比有。 BA 、活塞式压气机产气量大B 、叶轮式压气机产气量大C、叶轮式压气机增压比大D 、活塞式压气机没有余隙容积11.衡量叶轮式压气机性能的优劣,用。A 、定温效率B、绝热效率C、容积效率D 、热效率12.压缩机压缩过程实际上是过程。 CA 、定温B、绝热C、多变D 、定压13.为降低活塞式压气机的耗功,应尽量采用压缩过程。 CA 、等容B 、绝热C、等温D、多变14.活塞式压缩机绝热压缩时的耗功多变压缩时的耗功。 AA 、大于B 、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15.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可防止活塞撞击气缸盖,但使。 AA 、耗功增大B 、供气量减小C、压缩终点温度高D、压缩终点温度低16.活塞
23、式空气压缩机的增压比时,其容积效率将降低。AA 、增大B 、降低C、不变D、不定17.一台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余隙比为5%。若压缩前空气的压力为 0.1Mpa ,温度为,压缩后空气的压力为 3Mpa,设两个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均为1.25,该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为。 BA 、0.45B 、0.68D 、 0.2518.活塞式压缩机的余隙容积使压缩机压缩气体所消耗的功。AA 、增加B 、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19.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比降低时,其容积效率将。 AA 、提高B 、降低C、不变D、不定20.采用多级压缩和中间冷却的压缩机,可以。 DA 、提高压缩机排出压力B、降低容积效率C、提高排出
24、温度D、降低成本h,饱和蒸汽的焓为C、 h+h。B21.某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 将 0.1Mpa 的空气压缩至3Mpa,其最佳中间压力应为Mpa 。BA 、1.732B、 0.5477C、 1.55D、 1.5022.某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将0.1Mpa 的空气压缩至3Mpa,其最佳增压比应为。BA 、1.1.732B、 5.477C、 15D、 3023.叶轮式压气机按气流的流向分为径流式和。 CA 、压缩式B、通风式C、轴流式D、鼓风式水蒸气1.以下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DA 、没有的过冷水存在B、没有的过热水蒸气存在C、饱和空气就是饱和水蒸气D 、湿蒸气是饱和水和饱和蒸
25、汽的混合物2.水或水蒸气的温度高于饱和温度时,是状态。 CA 、未饱和水B、湿蒸汽C、过热蒸汽D 、饱和蒸汽3.水或水蒸气的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时,是状态。 AA 、未饱和水B、湿蒸汽C、过热蒸汽D 、饱和蒸汽4.水或水蒸气的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是状态。 CA 、未饱和水B、湿蒸汽C、过热蒸汽D 、饱和蒸汽5.水或水蒸气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是状态。 AA 、未饱和水B、湿蒸汽C、过热蒸汽D 、饱和蒸汽6.饱和水在定压汽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AA 、温度B、内能C、焓D、 A+B+C7.8.饱和蒸汽的状态用以下哪个参数确定:。 BA 、压力或温度B、压力和温度C、压力和干度D 、温度和干度定压汽化
26、过程中,饱和水的焓为h,汽化潜热为。 AA 、h -hB 、 h-hD、都不对 9. 水蒸气绝热膨胀时,所作技术功为A、B、C、 D、10.11.沸腾是指。 DA 、从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的过程B、从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C、在流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D 、在流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气化现象液面上饱和蒸汽压力对应的沸腾温度称为。 BA 、露点B 、饱和温度C、沸点D 、B 或 C12.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除以外的三个阶段。 AA 、定压升温阶段B 、定压预热阶段C、定压汽化阶段D、定压过热阶段13.水在定压下的汽化过程中,下列四个状态里,除外,另外三个状态的温度是相同的。DA 、
27、饱和水B、湿蒸汽C、干饱和蒸汽D、过热蒸汽14.在水蒸气的 T s 图中,饱和蒸汽线的右上的区域称为。 CA 、过冷水状态区B、湿蒸汽状态区C、过热蒸汽状态区D、固体状态区15.干度 x=1 的工质是指。 BA 、饱和液B、饱和蒸汽C、湿饱和液D 、过热蒸汽16.过热蒸汽的温度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之差称为。 AA 、过热度B、干度C、饱和度D、比潜热17.未饱和水的过冷度等于。CA 、过冷水温度B、饱和温度C、B AD、A B18.对湿蒸汽继续加热,其干度将不断地。 AA 、增加B 、减少C、不变D、A或B或C19.水在定压汽化过程中,若其温度等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则其处于。 DA 、饱和水
28、B、湿蒸汽C、饱和蒸汽D、A或B或C20.对于给定温度的湿蒸汽,其压力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BA 、大于B 、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21.在压力为 0.5Mpa 时,饱和水的比熵为1.8604kJ/(kg.K ),饱和水蒸气的比熵为 6.8251 kJ/( kg.K )。若锅炉产生的压力为0.5Mpa 的水蒸气的比熵为 6.623 kJ/( kg.K ),则其干度为。AA 、0.96B、 0.86C、 0.76D 、0.6622.对于给定压力的湿蒸气,其温度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BA 、大于B 、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23.水在锅炉内定压加热汽化,所吸收的热量等于初、终态的变化。 CA 、压力
29、B、温度C、焓D、熵气体流动1.喷管的作用是获得气流,同时压力。 AA 、高速 /降低B 、高速 /升高C、低速 /降低D、低速 /升高2.扩压管的作用是获得气体,同时流速。 AA 、高压 /减小B 、高压 /增大C、低压 /减小D、低压 /增大3.渐缩喷管出口截面的马赫数有。 CA、M1B、M=、 M 1D、 M14.空气流经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 ,出口压力为0.1MPa,该喷管是形。 CA 、渐扩B、渐缩C、缩放D、直管5.空气流经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 ,出口压力为0.6MPa,该喷管是形。 BA 、渐扩B、渐缩C、缩放D、直管6.空气流经渐缩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背压力为 0
30、.1MPa ,出口压力为。 CA 、0.1MPaB、 0.6MPaC、 0.528MPaD、 1MPa7.空气流经渐缩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背压力为 0.6MPa ,出口压力为。 BA 、0.1MPaB、 0.6MPaC、 0.528MPaD、 1MPa8.缩放喷管喉部的压力为临界压力,流速为。 CA 、亚音速B、超音速C、音速D、不一定9.缩放喷管出口截面的压力P2 与临界压力 Pcr 相比有。 BA 、P2 PcrB 、 P2 PcrC、 P2=PcrD、 P2 Pcr10.工质绝热节流后不变,减小,增大。 CA 、温度 /压力 /熵B 、焓 /比容 /温度C、焓 /压力 /熵D、压力
31、 /温度 /比容11.工质绝热节流后温度降低,称为。AA 、冷效应B、零效应C、热效应D 、温度效应12.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后呈。BA 、冷效应B、零效应C、热效应D 、不一定13.实际气体绝热节流后呈。DA 、冷效应B、零效应C、热效应D、A或B14.温 压图( T p)上,转回曲线与温度轴包围的区域是。 AA 、冷效应区B、零效应区C、热效应区D、A或B15.喷管是用来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化为。CA 、功B、热量C、动能D、内能16.节流是一个典型的。 BA 、可逆过程B、不可逆过程C、静态过程D、定压过程17.扩压管的作用是获得气流,同时速度。 AA 、高压 /下降B 、高压 /上升C、低压
32、/下降D 、低压 /上升18.在扩张形喷管内流过的超音速气体,其。 BA 、压力升高,速度降低B、压力降低,速度升高C、压力升高,速度升高D、压力降低,速度降低19.在收缩形喷管内流过的亚音速气体,其。 BA 、压力升高,速度降低B、压力降低,速度升高C、压力升高,速度升高D、压力降低,速度降低20.21.22.气体的流速为亚音速,为使气体的流速继续降低可用。AA 、扩张形扩压管B、收缩形喷管C、扩张形喷管D 、缩放形扩压管气体的流速为亚音速,为使气体的流速继续提高可用。BA 、扩张形扩压管B、收缩形喷管C、扩张形喷管D 、缩放形扩压管气体在喷管中流动,当其流速大于当地音速时,应采用。 DA
33、、缩放形B、放缩形C、收缩形D、扩张形23. 在收缩形喷管的最小断面处,马赫数为。 DA 、大于 1B、小于 1C、等于 1D、小于等于124.25.当超音速气流流入收缩形通道时,则出口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将依次为。 AA 、增大,减小B、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D、增大,增大当 M 1 向 M 1 变化时,扩压管截面的变化规律是。 CA 、渐扩B 、渐缩C、缩放D、达到最小值26.任何压力下的理想气体经节流后,其温度将。 C(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后温度不变)A 、降低B 、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27.实际气体经节流后,其比焓将。 CA 、降低B 、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28.29.气体经节流后,
34、其比熵将。 BA 、降低B 、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气体经节流后,其比容将。DA 、降低B、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内燃机1.内燃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由绝热压缩、绝热膨胀和过程组成。AA 、定容吸热 / 定容放热B、定压吸热/定压放热C、定容吸热 / 定压放热D、定压吸热/定容放热2.内燃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与哪个参数有关。CA 、定容升压比 B、定压预胀比 C、压缩比 D 、A+B+C3.内燃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由绝热压缩、绝热膨胀和过程组成。 BA 、定容吸热 / 定容放热B、定压吸热 /定压放热C、定容吸热 / 定压放热D、定压吸热 /定容放热4.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与哪个
35、参数无关。DA 、定容升压比 B、定压预胀比 C、压缩比 D 、排气温度5.以下哪中方法不能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DA 、增大压缩比B、减小预胀比C、增大升压比D 、减小压缩比6.压缩比和加热量相同时,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理想循环是。 AA 、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 、定温加热循环7.循环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相同时,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理想循环是。 B8.9.A 、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 、定温加热循环柴油机采用增压的目的是。 AA 、提高循环热效率B、增大柴油机功率C、改善润滑条件D、提高排气温度理论上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能够更有效的利
36、用脉冲动能。?A、 脉冲式B、定压式C、混合式D 、不一定10.定压式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由绝热压缩、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和过程组成。 AA 、定压放热B、定温放热C、定容放热D 、多变放热11.燃气轮机循环由绝热压缩、绝热膨胀和过程组成。BA 、定容吸热 / 定容放热B、定压吸热 /定压放热C、定容吸热 / 定压放热D、定压吸热 /定容放热12.燃气轮机循环中,空气在绝热压缩前的温度为27,压缩后温度为。循环热效率为。 BA 、21B、 25C、 75D、 7913.内燃机是一种的装置。 BA 、传递运动B、将能量部分地转换为机械功C、能量交换D 、传递热量14.下列被称为热机的是。 A
37、A 、柴油机B、锅炉C、冷凝器D、冷机15.内燃机动力装置的做功工质是。 AA 、燃气B、蒸汽C、燃油D、水16.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冲程燃气是作正功。CA 、进气B、压缩C、膨胀D、排气17.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冲程燃气是作负功。BA 、进气B、压缩C、膨胀D、排气18.燃油喷入内燃机缸内进行燃烧,最后推动曲轴作功的过程属于。 BA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B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及光能的相互转换19.柴油机的实际放热过程是。AA 、多变过程B 、等温过程C、等压过程D、绝热过程20.柴油机的实际膨胀过程是。AA 、多变过程B 、等温
38、过程C、等压过程D、绝热过程21.柴油机燃烧的前期,可近似地看作为。 D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等容过程D、绝热过程22.柴油机燃烧的后期,可近似地看作为。D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等容过程D、绝热过程23.柴油机的理想循环是。 C?(早期柴油机的理想循环是定压加热循环,但是早已被淘汰)A 、卡诺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或混合加热循环24.汽油机的理想循环是。 BA 、卡诺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或混合加热循环25.衡量内燃机单位气缸容积工作能力的大小的指标是。?A 、气缸的工作容积B、曲轴发出的功率C、喷油量D、平均压力
39、26.当内燃机理想循环的循环最高压力和加热量一定时,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 CA 、最大 /最小 /居中B 、居中 /最大 /最小C、居中 /最小 /最大D 、最大 /居中 /最小27.当压缩比和加热量一定时,内燃机三种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BA 、定容 /定压 /混合B 、定容 /混合 /定压C、定压 /定容 /混合D 、定压 /混合 /定容28.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向外界放热400kJ/kg ,对外作功 600kJ/kg ,其热效率为。 CA 、0.3B、C、 0.6D 、429.压力升高比,压缩比,可以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AA 、提高 /提高B 、提高 /降低C、降低 /提高D 、降低 /降低30.提高内燃机理想循环平均指示压力的方法是在压缩始点。?A 、提高空气压力B、提高燃油粘度C、降低空气压力D、降低燃油粘度31.提高内燃机理想循环平均指示压力的方法是在压缩始点。?A 、提高空气密度B、提高燃油粘度C、降低空气密度D、降低燃油粘度32.内燃机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理测试题大全及答案
- 教育教学改进与反思结合的试题及答案
- 能量转化理论试题及答案2025
- 英语试题30题及答案
- 零售电商行业无人货架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合作试题及答案在2025年
- 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的实施路径讨论试题及答案
- 未来家具设计文化与科技的碰撞试题及答案
- 安健环知识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全国AEFI监测方案
- 轻型载货汽车制动器设计
- 高考语文120个重点文言实词
- 江苏省粮食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老年护理与保健赛项规程
- 2024年深圳市彩田学校初中部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安庆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沙龙培训》课件
- 充电桩四方协议书范本
- 中考英语情景交际和看图写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