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矿企业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特征         1.1.水灾事故危险性分析        (1)冲积层或第三系泥灰岩充水        第四系冲积层含有流砂层、砂层、砾石层,第三系泥灰岩岩溶发育,接受大气降水和储水能力较强,当井巷工程揭露或其处于回采工作面上“三带”范围内时,大气降水或其储存水侵入工作面,冲垮或淤积巷道,甚至淹井。其特点是:来势猛、危害大。一般发生在建井阶

2、段和浅部回采区域。        (2)大气降水形成洪流通过井筒灌入井下        井口初于当地地表较低位置或低于当地历史洪水水位标高。当遇到强降水或多年不遇的大暴雨时,极易从井口直接灌入井下。其特点是:来势猛、危害程度深、破坏主系统、人员被封堵。        (3)地表洪水通过采动裂隙或含水层渗入井下      

3、0; 矿井因地表存在水体、开采深度浅、主要含水层露头裸露于地表、局部因小窑破坏隔水煤柱与地表连通等因素,造成大气降水、地表洪水或地表水体水通过塌陷裂隙充入井下,影响或威胁矿井生产安全,甚至淹井。其特点是:来势由弱到强、波及面大、危害程度深。        (4)地表水体堤坝垮塌        井田内或其附近存在一般水体或大型水库,当堤坝垮塌后,洪水通过井口或塌陷裂隙灌入井下,威胁矿井安全,甚至造成矿井被淹。其特点是:来势猛、波及面积大、危害程度深。

4、0;       (5)老空透水        由于矿井本身老空水和边小窑水的存在,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积水区资料的不清,极易误揭老空,造成工作面被淹,甚至采区被淹,存在突水风险。其特点是来势猛、危害程度深。        (6)顶板砂岩裂隙突水        局部区域煤层顶板裂隙发育,含水性和导水性比较强,受采动影响,直接充

5、入工作面,影响安全生产。其特点是:水量小、持续时间短,影响正常生产。主要发生在回采工作面内。        (7)顶、底板灰岩岩溶裂隙突水        平顶山煤田及其邻近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相似或相近,局部区域的石炭系太原群石灰岩和寒武系石灰岩溶洞和裂隙发育,存在较高水头的承压水。受采动的影响,原应力平衡被破坏,隔水层隔水能力小于临界能力时,发生突水,存在突水风险。其特点是:来势猛、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危害面广。主要发生在开采己组煤层和庚组煤层的工作面内。&

6、#160;       (8)断层透水        矿存在落差不等的正断层。当正断层挫断强含水层时,断层带内存在强承压水,工作面揭露导水断层或接近导水断层时,存在突水风险。其特点是:来势猛、水量大、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发生在开、掘工作面内。        (9)陷落柱突水        由于陷落柱的形成大多是由于石灰岩溶洞垮落而

7、致,因此,其含水性和导水性极强,当工作面揭露或接近时,极易发生突水,风险大。其特点是:来势猛、水量大、危害面广、持续时间长。一般发生在工作面的掘进和回采。        (10)勘探孔水        因勘探孔封闭不良造成虚孔,串通所揭露的强含水层,当工作面揭露虚孔段时发生突水。易造成重大停产事故或局部淹井事故。其特点是:来势突然。一般发生在回采工作面内。        (11)探放水钻

8、孔水        在井下探放水过程中,因孔口安全装置失效,造成钻孔水失控,充入工作面,影响或威胁工作面安全生产。若钻孔围岩(煤)松软、静水量大,甚至造成淹井事故。        (12)其他原因导致的水害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因停电、排水设备出现故障、其它灾害诱发而引起的水害等,也易造成淹井淹面。      

9、60; 1.2.水灾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0、60;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2预警行动        4.3信息报告程序        5.应急处置        5.1响应分级  &

11、#160;     5.2响应程序        5.3现场应急处置        5.3.1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救人优先的原则:现场工作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首先进行自救,然后进行救助他人;        (2)防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

12、围的原则;        (3)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        5.3.2应急指挥        (1)预案启动后,在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成员到达前,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研究制定救援方案。        (2)及时撤出灾区所有人员。如有被困人员,应尽快查清人数及地点,想办法进行营救。 

13、60;      (3)按照水灾事故通知程序,尽快通知有关人员立即赶赴调度室。        (4)救护队接到事故电话后,应迅速带齐装备进入事故地点。        (5)根据水位与涌水量情况,利用一切可能进入的通道,迅速引出灾区被困人员。        (6)人员必须通过局部积水巷道时,在积水水位不高,距离短的情况下也要十分谨慎,应选择

14、熟悉水性的队员配用呼吸器通过。        (7)抢救人员在通过淤积巷道时应铺设木板,以防止人员陷入,被水灾困在井下遇险人员,救出后要保护体温,注意搬运,防止休克。        (8)在井下发现遇险人员时,禁止用灯光直接照射遇险人员的眼睛,以免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失明。        5.3.3应急处置措施        (1)大气降水灾害事故        因连降暴雨,地表洪水通过塌陷区或小煤窑渗入井下,造成矿井涌水量突增时,各生产矿井及建井处,应根据本单位开采水平、工作面与导水通道的空间关系、老空位置等进行救护。        各生产、基建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援救预案;        首先撤离除.变电所和.泵房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