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_第1页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_第2页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_第3页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判断题1. 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2. 01(过于平坦):这种比例的斜坡总的说来排水性差。除了适宜作为受保护的潮湿地外,不适宜作室外空间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1的坡度最好让其成为一片开阔地或是一片保护区,在这些区域偶尔出现的积水,不会带来任何副作用。3. 作为人行道来说,15的坡度为最大极限坡度。4. 对于一个面积为10公顷的公园来说,下面等高线画法都是正确的:5. 静态的水面在城市中多用于独处思考,安静的场所。图书馆、美术馆、会议室附近。

2、比较大的水面分布在公园、郊区,供假日的人们游玩。6. 6. 在建筑庭院设计中,各设计要素沿空间周边布局,可以使空间显得过大,通常是不合适的做法;而在空间中心安置实体,会是空间显得紧凑一些,通常是合理的。7. 城市公园绿地设计中可以增加许多商店、咖啡馆、游戏厅等服务设施。8. 8.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在距离建筑3米左右的距离种植大乔木。9. 孤植又叫单植,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常种植于出入口;大片草坪、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10. 园林中建筑通常使用伸出的建筑柱廊、平台等,形成室内外过度空间,以便达到建筑和室外环境的相互交融。

3、11. 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原地形由平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何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改造”。()12. 建筑于环境的渗透的方法中,除了大面积开窗以外,通常建筑伸出柱廊、平台等,形成室内外过度空间。13.在山脊的顶部可顺等高线布置建筑、停车场。14.大规模散布的停车场、建筑和娱乐设施最适合安置在平坦地形上。15.为完成一系列设计目的,而在园址上进行地形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1)建造合理的排水系统;(2)地形改造后的园址应适应这些因素如: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娱乐场所等等;(3)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悦人眼目的地平面。16.台阶可以在道路尽头充当焦

4、点物,或醒目的物体。台阶的这一功能能够提供目标的引导和引人注目。如果我们再与植物和墙体配合起来设计,台阶的这一功能就能进一步得到强化。17树群的栽植地标高,最好比外围的草地或道路低出一些,最好能形成四面倾斜的凹地,以利排水。同时在构图上也显得突出一些。(错误)18. 通常夏至阴影线定出永久无日照区避免设置需日照的内容,在建筑物北面的儿童游戏场、花园等,以提供遮荫,根据阴影图还可划分出不同的日照条件区,为种植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19. 环境设计应该从人们的行为出发,因为园林是为大众使用者建的,从按受主义理论色来看,设计作为一种文本,应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填充和完成,因为只有通过使用者,才能实现设计作

5、品的社会价值。20.下列坡度表示方法是不正确的:21下面2张图中的地形标注都是正确的22 组成树群的单株树木数量,一般在20-30株以上,树群和树丛的基本差别,树群所表现的,主要为群体美,树群也象孤立树和树丛一样,是构图上的主景之一。23树群的栽植地标高,最好比外围的草地或道路低出一些,最好能形成四面倾斜的凹地,以利排水。同时在构图上也显得突出一些。(错误)24.在建筑庭院设计中,各设计要素沿空间周边布局,可以使空间显得过大,通常是不合适的做法;而在空间中心安置实体,会是空间显得紧凑一些,通常是合理的。25. 动态的水面在城市中多用于独处思考,安静的场所,如图书馆、美术馆、会议室附近。26.在

6、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27.通常夏至阴影线定出永久无日照区避免设置需日照的内容,在建筑物北面的儿童游戏场、花园等,以提供遮荫,根据阴影图还可划分出不同的日照条件区,为种植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28. 古人绘画中两株树为通像,但又有顾盼、俯仰、向背、去就、争让等动势对比,因此既有对比又有调和。5. 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29. 建筑与环境的渗透的方法中,除了大面积开窗以外,通常不能建

7、筑伸出柱廊、平台等,以避免形成室内外过度空间。()30.景观设计也应先进行基地调查,熟悉物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视觉环境,然后对所有与设计有关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最后拿出合理的方案,完成设计。这种先调查再分析,最后综合的设计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即:调研阶段;任务书阶段;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2、 选择题1. 与基地有关的自然植物群落是进行种植设计的依据之一,以下内容( )不属于基地植被调查的内容。a则可以通过历史记载或有相似自然气候条件的自然植被进行了解和分析获得b. 进行基地现有植物的生长情况的分析 c. 对基地现有地形、小气候条件被进行了解和分

8、析获取相关信息 d. 了解冬季主风向上的植物群体的确切位置、高度、挡风面长度以及叶丛或树冠的透风性e.进行现状乔灌木、常绿落叶树,针叶树、阔叶树所占比例的统计与分析 2. “人们可以进入这样一个空间,它是他周围真实的领域,当一些精心考虑的物体和线条被引入的时候,就具有了尺度和意义。这就是雕塑创造空间的原因每一个要素的大小和形状是与整个空间和其它所有要素相关联的,它是影响我们意识的在空间的一个物体,我称这些雕塑为花园。”这段话的作者是( )a.彼得.沃克 b.野口勇 c.丹.凯利 d.埃.克博3. 基地地形图是最基本的地形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可进一步地掌握现有地形的基本信息,其中( )应

9、用坡度分析图来表示,因为地形图只能表明基地整体的起伏,而表示不出不同坡度地形的分布。 a地形的陡缓程度和分布 b. 现有地形的起伏与分布 c.整个基地的坡级分布 d. 自然排水类型4. 坡度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确定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地以及不同坡度要求的活动内容是否适合建于某一地形上 b.对如何经济合理地安排用地,对分析植被、排水类型和±壤等内容都有一定的作用 c.确定与基地有关的自然植物群落类型和分布 d. 标确定永久日照区5. 在基地调查分析过程中, 针对人工设施的调查内容包括:( )a建筑和构筑物 b. 道路和广场 c. 包括电线,电缆线,通讯线、给水管

10、、排水管、煤气管等各种管线 d. 园外邻近给水管线的流向、水压和闸门井位置等6 道路和等高线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斜切、垂直和平行三种类型,设计中尽可能选择对地形破坏最小的道路走向,其中(c)是最理想的。a平行和斜切 b.斜切 c.垂直和平行 d.垂直和斜切7 在种植设计中,树群的栽植地标高,最好比外围的草地或道路( )。a高一些,最好能形成向四面倾斜的土丘,以利排水,同时在构图上也显得突出一些 b.低一些,以利于雨水收集c.和外围地面持平,以利于栽植 d.无所谓,高一些低一些均可8 在山地景观设计中,景观视野效果最佳处往往位于( ):a山脊线的终点 b. 山麓c.山腰 d.山脊9 地形造景功能主要

11、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控制视线 b分隔空间 c景观序列和层次的营造 d排水和植物造景10 为完成一系列设计目的,而在园址上进行地形的改造,主要是为了( )a. 满足修筑道路的需要 b.建造合理的排水系统 c.地形改造后的园址应适应这些因素如: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娱乐场所等等 d. 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悦人眼目的地平面11 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中,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的造园手法是()a.对景 b.借景 c.框景 d.障景12 通常用冬至阴影线定出永久日照区,需要尽量设在永久日照区内的设施包括()。 a. 儿童游戏场 b. 停车场 c. 道路 c. 由地被植物组成的植

12、物景观13对最佳视域进行分析可用来控制和分析空间的大小与尺度、确定景物的高度和选择观景点的位置。为了获得较清晰的景物形象和相对完整的静态构图,应尽量使视角与视距处于最佳位置,通常()时观景较佳,是较佳的观景视角,维持这种视角的视距称为最佳视距。 a垂直视角为2630°,水平视角为45° b.垂直视角3045°,水平视角60° c.水平视角45°,垂直视角60° d.垂直视角1826°,水平视角45°3、 名词解释题1. 等高差7 等高线种植设计2.孤植景观地形9.微地形10. 借景4. 介入景观5.自然式园林8规则式园林11. 大地艺术12城市景观 3. 立意4. 4、 简答题1简述景观地形的功能。2 简述中国园林的设计地形处理手法3. 简述树群设计的基本原则4.简述自然式植物景观序列布局的基本原则。5. 简述中国传统景观的设计地形处理手法6.简述现代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7.简述基地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8. 简述园林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9. 拉特里奇 (albert rutledge)在公园解析一书中认为景观设计应该包括6项内容,简述拉特里奇6原则。五、绘图题1.请在下图中标出介入景观(借景)的位置 2.请绘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