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第二季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_第1页
湖州市第二季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_第2页
湖州市第二季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_第3页
湖州市第二季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_第4页
湖州市第二季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州市2011年第二季度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根据2011年全省卫生监督工作实施计划以及2011年湖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11年第二季度对全市范围内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了抽样检测。 一、基本情况本季度饮用水卫生监督抽样检测共抽检57家水厂(市本级3家、吴兴区6家、南浔区17家、长兴县14家、德清县11家、安吉县6家),共采集水样669件(水源水46件,出厂水57件,管网末梢水566件)。水源水水质检测项目共28项指标;出厂水检测指标共32项;管网水检测

2、指标共14项(游离性余氯、色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臭和味、ph值、锰、铁、锌、氨氮、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二、检测结果水源水监测结果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果如下:符合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安吉县,符合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市本级、德清县、长兴县,符合类水源水标准的有南浔区;57件出厂水水质监测水样合格率为49.1%(项次合格率为93.8%);566件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66.1%(项次合格率为91.7%),其中:市本级100%(项次合格率为100%),吴兴区51.9%(项次合格率为93.4%),南浔区64.4%(项次合格率为94.0%),长兴县

3、58.3%(项次合格率为92.2%),德清县50.4%(项次合格率为93.9%),安吉县92%(项次合格率为99.3%)。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表1 水质监测结果汇总表水样类型水样数量市本级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合计水源水水样数量(件)117139646合格数(件)出厂水水样数量(项次数) 3(96)6(84)17(238)14(448)11(154)6(84)57(1104) 合格数(项次数) 3(96)2(76)9(218)4(421)4(141)6(84)28 (1036)合格率(%)10033.3 (90.5)52.9 (91.6)28.6(94.0)36.4 (91.6)100

4、49.1 (93.8)管网末梢水水样数量(项次数) 60 (840)54 (756)132 (1848)108 (1512)137 (1918)75 (1050)566 (8204) 合格数(项次数)60 (840)28 (706)85 (1738)63 (1394)69 (1801)69 (1043)374 (7522)合格率(%)10051.9 (93.4)64.4 (94)58.3 (92.2)50.4 (93.9)92(99.3)66.1 (91.7)注:水源水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城市

5、供水水质标准(cj / t 206-2005)评价与计算合格率。三、监测结果分析(一)县区管网水质不合格项目分布水质检测结果表明,第二季度管网末梢水不合格的项目有: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耗氧量、ph、氨氮、铁、锰、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二氧化氯共13项指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表2 不合格项目分布情况县区不合格项目(件次)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耗氧量ph氨氮铁锰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二氧化氯吴兴区1340100015121400南浔区221821290170116400长兴县313127051307101002德清县84015027140117580安

6、吉县0100010102100合计74943810111344234373482(二)不合格指标件次分布:第一季度全市管网末梢水件次合格率吴兴区(51.9%)、长兴县(58.3%)、德清县(50.4%)3个县区水样合格率都比较低(低于60%)。从全市的监测结果看,管网末梢水不合格的检测指标也比较多,主要为浑浊度(94件)、肉眼可见物(74件)、锰(44件)。不合格的检测指标在各县区的分布情况为:浑浊度不合格情况主要集中在德清县(40件)与长兴县(31件),肉眼可见物主要集中在长兴县(31件)与南浔区(22件)。(三)监测指标不合格原因分析:根据以上全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的分析情况,本季度浑浊度

7、、肉眼可见物是最主要的不合格检测指标,其次是金属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分析其原因:1. 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一些制水单位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采用的是传统的制水工艺,没有及时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或者是仍然保留陈旧、落后的制水设备,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超负荷供水致使浑浊度指标不合格;另外,进入枯水期水源河流流量减小,源水环境污染严重,供水单位对取水口环境处理不及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网水浑浊度指标。2. 微生物指标的不合格,一方面由于县区小型乡镇水厂较多,水处理设施以及工艺受到限制,不能保证出厂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另一方面由于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扩大,供水管道的跨度较大、距离过长,而供水单位又未能做好二次加氯,致使管网水中的余氯量较低,不能有效杀灭水中微生物。四、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水厂取水口的安全,着力提高水源水质量。2. 加强饮用水供水单位负责人及制水人员的培训,规范制水工艺,增强依法供水的意识。3. 深化饮用水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通过对饮用水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研究探讨如何真正提高水质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