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经行口糜的中医治疗_第1页
妇女经行口糜的中医治疗_第2页
妇女经行口糜的中医治疗_第3页
妇女经行口糜的中医治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妇女经行口糜的中医治疗【摘要】 目的 探讨妇女逢月经出现口舌生疮、糜烂并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称“经行口糜”。方法 用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结果 治愈率98%。结论 用中药治疗女性经行口糜,疗效比较满意。 【关键词】 经行口糜;中医药疗法本病历代文献中很少记载,笔者临床常见此病,现将笔者的浅见简述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因病机 本病医家虽无论述,但根据其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口、舌。口为胃之门户,舌为心之苗窍,故本病的发生与心、胃二经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火热内蕴,值月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灼热口舌而致。据笔者临床所见有胃热与虚热之别。1.1.1 胃热 多嗜辛辣香燥之物,膏粱厚味,胃

2、中蕴热,至肠胃蕴热,经前或经期冲气偏盛,冲气夹胃热上炎,灼伤口舌致肠胃蕴热,阳明胃经与冲脉相通,经行胃热挟冲气上逆熏蒸而口糜。1.1.2 虚热 素体阴虚,多思多虑,或热性病后,耗伤心阴,心主血,胞脉属心络于胞中,冲气夹胃热上炎,灼伤口舌至肠胃蕴热冲气偏盛,冲气挟虚火上炎,阴血不足,心火愈亢,火性上炎,发为口舌生疮,糜烂,此为阴虚火旺所至。1.2 辨证施治 本病总因为热证所至,或因虚热,或因湿热。治宜清热泻火为主。临床当辨证之实与虚,实证宜清热泻火,虚证宜养阴清热。1.2.1 实证(胃热熏蒸) 本型的妇科症候特点是:每逢经期口糜、舌烂、口臭,月经量多,经色深红。全身症状见口干欲饮,便干,溺炽赤,

3、舌红苔黄,脉数。因肠胃蕴热炽盛,冲脉隶于阳明,胃热挟冲气逆上而至口糜口臭;热伏冲任,则月经量多,经色深红。治宜清胃泻热,用和剂局方凉隔散治之。方药:大黄、芒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蜂蜜。方中大黄、芒硝清热泻下,以泻胃肠之热,栀子、黄芩、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竹叶清疏肠胃之热。此方重在清肠胃之热,导热下行,而熏蒸之患自消。典型病例:患者,36岁,主诉:经行口糜2个月。初诊日期2009年3月15日。16岁初潮,月经尚正常,量偏少,色红,6天基干净,已上环。平素好食辛辣之品,口味较重。近几月经前或经期口舌生疮,糜烂疼痛,口气秽臭,常口渴喜饮,大便秘结。灼伤口舌,经前或经期冲气旺盛,冲气

4、夹胃热上炎,灼伤口舌至肠胃蕴热。末次月经2月10号,舌红,苔黄厚,脉滑数。诊为:胃中积热,经行口糜。治法:清胃泻火。方药:凉膈散汤加减:大黄10g,甘草6g,山栀子15g,薄荷10g,黄芩15g,连翘10g,淡竹叶15g,石斛15g,麦冬15g,天花粉15g,5剂水煎内服,每次200ml,每日3次。二诊月经3月14日来潮,无口糜,余症好转,嘱忌辛辣之品,上方续服5剂,后未见再复诊。若脾虚湿热内盛者,则口糜或口舌疱疹,脘腹胀满,大便溏臭。治宜芳香利湿用温热经纬甘露消毒饮治之。方药: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方中藿香、薄荷、白豆蔻、石菖蒲芳香化浊,黄芩、

5、连翘清热解毒,滑石、木通、茵陈清利湿热,贝母、射干清咽化痰,全方共凑化浊利湿之效。1.2.2 虚热(阴虚火旺) 本型妇科症候特点是经行口糜,舌红赤溃烂疼痛,口燥咽干,伴月经量少色红。全身症状见五心烦热,卧不安神,舌红少苔,溺黄量少,脉细数。因心虚火旺,火热乘心,经血下注,则虚火益盛,故经行口糜,舌尖红赤溃烂;阴津不足,则口燥咽干;阴血不足,有热则月经量少色红。五心烦热,卧不安神,舌红少苔,溺黄量少,脉细数均为阴虚有热之症。治宜滋阴降火,用医宗金鉴知柏地黄汤或景岳全书玉女煎治之。前方由熟地、萸肉、淮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组成,方中以熟地、萸肉、淮山药、滋肝肾之阴,泽泻、茯苓引热由小便

6、而出,丹皮、知母、黄柏滋阴清热降火,后方由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加秋石、青果。方中石膏清泄胃火,熟地、麦冬、知母滋阴降火,青果酸涩敛溃,秋石咸寒降火,牛膝引药下行。典型病例:患者,20岁,主诉:经行口糜2个月。初诊日期2008年11月15日。14岁初潮,月经尚正常,量中等,色红,4天干净,经行口糜在2年前发生过2次,后服中药后好转。平素常出现口渴心烦,大便干结。近2个月经行有出现口糜23处小红色溃疡点,色淡红。牙龈肿痛,经期口渴心烦加重,尿黄便秘,失眠。末次月经10月15日。色红,苔薄黄,脉细数。诊为:阴虚内热,经行口糜。此患者素体阴虚,虚火妄动,经行时冲气旺盛,冲气夹虚火上逆,

7、血不足,心火愈亢,发为口舌生疮,糜烂。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处方:知母20g,黄柏15g,熟的15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麦冬15g,五味子15g,酸枣仁15g,5剂,水煎内服,每次200ml,每日3次。二诊:月经11月20日来潮,4天干净,无口糜,口渴减,换方药,沙参麦冬汤。处方:北沙参15g,麦冬12g,生地黄15g,白芍15g,地骨皮12g,青蒿12g,牡丹皮12g,茯苓12g,当归12g,白茅根15g,牛膝10g,10剂,水煎内服,每次200ml,每日3次。三诊:月经12月16日来潮,无口糜,余症好转,嘱忌辛辣之品。2 体会经行口糜,顾名思义是每逢月经期出现口舌生疮、糜烂,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经血净后可不治而愈。根据其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口舌,口为胃之门户,舌为心之苗窍,故本病之因当责之于心、胃二经,而病因主要是热,而热有实热、虚热之别,临床必须明察。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舌生疮、溃烂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月经过后渐愈,其诊断并不困难。本病主要是热,治宜清热为主,而热有实虚之分,实者清热降火,虚者养阴清热,前者选用凉膈散治疗,后者可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