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纪念白求恩练习题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 一定要学习白求恩
2、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7对选
3、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 1 -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D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9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 _ 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
4、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鲜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10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答: _5 C 6D 7B 8D9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10原句好,原句用双重否定,语意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
5、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1用文中的话回答,白求恩同志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答: _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A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的精神。- 2 -D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属于哪种问句?答: _4文中的三个“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这种精神又指什么?答: _5请在横线上填出这一段叙述和议论的句子
6、的序号。叙述的句子有: _;议论的句子有: _。1是为了帮助中国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2D3设问句。4指代同一内容,即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指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5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 先替自己打算, 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 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泠泠清清
7、,莫不关心,麻木不人。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 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段的某句话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改成 _; _改成 _;_改成 _。( 2)本段的论点可以用第 _句来概括。( 3)本段的议论性语句有 _。( 4)本段中的加粗的字在表达上起了什么作用?答( 5)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3 -A | | B | | C | | | D
8、 | ( 6)本段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对比的双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1 (1)“泠”改成“冷”“莫”改成“漠”“人”改成“仁”( 2)(3)(4)双重否定句,增强了语气(5)A( 6)对比的双方是“白求恩”和句中提到的那些人。对比使是非更加明显,使论证更加鲜明深刻。2我和白求恩同志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的人,一个有 _的人,一个 _的人,一个
9、 _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全段八句话,层次划分正确的是A / B / C / D / ( 2)从表达方式看,这两部分分别是A叙述和议论B叙述和抒情C 议论和叙述D叙述和描写( 3)第八句的四条横线上的词使用正确的是A纯粹、高尚、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B纯粹、高尚、脱离了低级趣味、道德C高尚、纯粹、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D高尚、纯粹、脱离了低级趣味、道德( 4)第七句的“这点”是指A共产主义B 国际主义C 毫无自私自利之心D 对技术精益求精( 5)第八句的修辞方法是 A夸张B排比C比喻D 无修辞( 1)B(2)A(3)C(4)C(5)B- 4 -四、分析下列句子,回答问题1出了一点力就觉
10、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这句话中的“生怕”能否换成“很怕”、“害怕”,为什么?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话中的“没有一个不”能不能改为肯定句,为什么?3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句话中“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能否去掉,为什么?1 “生怕”就是“很怕”的意思,但比“很怕”、“害怕”语义表达得更深刻,感情更强烈,感觉更突出。“生怕”一词生动传神地勾画出那些自私、浅薄、鄙俗的人的心理。这些人遇事不出力,刚出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力,就大肆张扬,自吹自擂,以捞取政治资本。
11、如果把“生怕”换成“很怕”、“害怕”,则不能达到这种生动传神的效果。2 这两个双重否定排除了一切例外,语气极为肯定,强调说明白求恩在前线巡回医疗范围之广,工作影响之深,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爱, 这正好与段首的两个“极端”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无限崇敬、 无限怀念之情。 如改为肯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感情就不如原文强烈,失去了原文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感染效果与震撼力量。3 删除不好。 因为“在整个八陆军医务系统中”这个前置状语在句中起限制作用,表明了“医术高明”的范围处所,删掉后意思会模糊不清。 人们会想, 这高明的医术是表现在根据地,还是在全国范围,或在世界上?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5 -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这段话共八句,可分为两层,请用“/ ”画出,并概括层意。第一层: _第二层: _2第句“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这点精神”是指:_3解词:纯粹:4在“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电气施工方案
- 结肠癌关键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基于机器学习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决策优化研究
- 朱好古画行研究
- 基于公众认知偏好的缀花草坪景观评价与设计策略研究
- 襄阳市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
- 基于OPC UA和TSN的分布式现场系统架构
-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核心能力提升路径与实践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 2025年审计审查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规范(试行)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二建-水利-简答200问
-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 2025天津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趣味迷宫课件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