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脂益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_第1页
清脂益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_第2页
清脂益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_第3页
清脂益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_第4页
清脂益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脂益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曹立华,彭勋,王鑫国,赵培利,韩才,李春晖【关键词】 清脂益肝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性生活方式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在5.2%11.4%,并且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约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1。有研究显示,5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会发展成肝纤维化, 15%30%发展成肝硬化,而3%将发展成肝功能衰竭2。故积极有效地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应用清脂益肝汤(自拟方)治疗NASH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诊断符合2001

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3。1.2 一般资料352例均为2000年6月2007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NASH患者,并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其他肝脏疾病。352例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三酰甘油血症127例(36.1%),糖尿病85例(24.2%),体重指数(BMI)>25 kg/m2者140例(39.8%),治疗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降脂治疗。按每日就诊先后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118例,男性78例,女性40例,年龄1870岁,平均48岁;对照组98例,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1966岁,平均46岁

3、;空白对照组136例,男性81例,女性55例,年龄1672岁,平均51岁。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影像学分级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 治疗方法 空白对照组:予治疗性生活方式等一般治疗,如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日食量、有氧运动等。治疗组:在治疗性生活方式等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服清脂益肝汤(柴胡、茵陈、赤芍、茯苓、制何首乌、决明子、泽泻、山楂、郁金、丹参、鸡内金、栀子等),每日1剂,每次100 mL,2次/d。对照组:在治疗性生活方式等一般治疗基础上加服凯西莱(由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0799),0.2 g,3次/d。疗程均

4、为12周。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于清晨采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严格质量控制,当天完成全部指标测定,试剂盒购自首医利德曼公司;治疗前后由固定高年资B型超声科医生及CT室医生行肝脏的B超、CT检查,观察肝脏的影像学改变情况。1.5 疗效标准1.5.1 综合疗效判定治愈:血生化指标(肝功能、血脂)和B超、CT影像学表现均转为正常;好转:血生化指标(肝功能、血脂)和B超、CT影像学改变中有1项以上(包括1项)未转为正常,而其他

5、指标转为正常;无效:血生化指标(肝功能、血脂)和B超、CT影像学改变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或加重。1.5.2 影像学诊断根据B超特征及CT表现判断病变程度3-4。1.6 统计学方法 由专职统计人员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3组间肝功能、血脂的比较用方差分析,治疗后3组间肝功能、血脂的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治疗前后3组间影像学变化的比较用2检验,综合疗效的比较用秩和检验。2 结果2.1 综合疗效 两两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

6、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各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例(略)注:空白对照组有2例脱落2.2 肝功能改善情况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ALT、AST、GG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GGT水平均明显低于另2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

7、空白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3 血脂变化情况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3。2.4 影像学变化 疗程结束后,结合B超和CT结果判断肝脏的影像学变化,以肝/脾CT比值>1.0作为脂肪肝消除标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优于空白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8、P<0.05),见表4。表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与空白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表4 各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变化例(略)注:空白对照组有2例脱落2.5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皮疹,经服用扑尔敏后皮疹消失。3 讨论 中医认为,脂肪肝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者脾气虚弱失于健运;标实者湿热、痰浊、气滞、血瘀。治疗上多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消导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利胆化积、补肾养肝等

9、法。笔者采用自拟清脂益肝汤治疗NASH,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利湿;丹参活血化瘀通络;郁金、决明子疏肝理气;制何首乌加强健脾利湿、滋阴柔肝之功;山楂消积行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活血化瘀、化湿祛痰、健脾补肾、消积散结之功效。 本方紧扣NASH之病因病机,标本兼治。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提示该方剂在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血TC、TG水平,改善肝脏的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空白对照组在治疗后肝功能改善的同时,血TC、TG水平也明显降低,肝脏的影像学表现也得到改善,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到启示,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日食量、有氧运动等治疗性生活方式在治疗NASH中应受到重视。另外,NASH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疾病,常伴发其他全身性疾病,如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也至关重要。【参考文献】 1 曾民德.脂肪肝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120.2 Angulo P, Keach JC, Batts KP, et al.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