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心理学论文..docx_第1页
建筑心理学论文..docx_第2页
建筑心理学论文..docx_第3页
建筑心理学论文..docx_第4页
建筑心理学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心理学论文13 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建筑心理学课程论文姓名:谌治臣教师:黄海静专业:建筑学班级:2013 级 4班学号:20135404上课时间:2015 年11月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心理学论文13 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建筑心理学的应用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例谌治臣( 建筑学 2013 级 4 班, 20135404)摘要:本文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为案例分析, 运用建筑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在心理学概述、格式塔心理学、 建筑环境视觉原理、 环境认知与个人空间、建筑环境心理与行为等五个学习方面进行分析, 并结合问卷调研分析的方法观察研究、 对

2、空间使用者访谈和问卷发放等方法获取资料进行深入了解研究。 从建筑形态、 建筑平面布局、 建筑尺度等方面阐述了建筑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心理影响, 从而创造合适的空间尺度, 进而发现建筑系学生和老师的行为心理及在建筑系馆设计中被忽视的问题, 并以此为依据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建筑系馆的空间设计的优化策略。关键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环境认知;建筑形态;建筑空间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as a case analysis,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psycho

3、log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psychology, the form of tower psychology,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ersonal space, building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of the five learning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

4、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etc. From the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layout, building sca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psychology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ts psychological influence, thus creating a suitable spatial scale, and then found the behavior psycholog

5、y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problem that is ignored.Keywords: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cognition;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e space建筑心理学论文13 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引言:建筑系馆作为建筑学专业教学的主要场所,不仅具有高校教育建筑的共性特

6、征,同时因为建筑学专业的独特性而具有个性特征。建筑系馆应该符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行为模式,并且通过设计优化系馆的空间环境有效地改变一些行为上的不足。环境始终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行为心理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空间环境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场所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的行为所赋予的;特定的场所必然与特定的行为发生关系。正文:1 建筑心理学在建筑心理学课程中, 我们接触到了建筑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包括建筑环境知觉理论、环境认知与个人空间。其中又从格式塔心理学、环境视觉、环境错觉到空间的感知,理解人的心理实质,了解人的行为特点。例如一下三点:一、人的行为心理受环境的影响, 环境也离不开人的活动, 同时又

7、对空间环境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芦原义信说: “空间基本上是一个人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 场所之所以有意义, 是因为人的行为所赋予的;特定的场所必然与特定的行为发生关系。二、美学与建筑物理学中,涉及到的心理、视觉、听觉及感受都反应出建筑是与人的心理产生关系的, 而人的不同心理又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特征, 这种行为特征则是人在建筑中外观表现。人的心理实质表现为人所感官的客观现实作图 1为人的心理源泉。三、心理学调查发现, 人置身于良好的建筑环境中会产生一种共鸣。好的环境令人愉悦并产生美感。反之, 会产生厌恶 , 不想逗留。举例体会一下, 如纽约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一所学校没有窗

8、户 , 家长认为这会将孩子与环境隔离而引发了抗议。此外 , 像学校建筑中考虑小学生“一拥而上”的行为特点, 大学校园的营造应重视场所感、文化氛围的营造等都是从建筑心理学角度给予了考虑。既然环境影响人, 人是有目的性和主动性的, 就可以通过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 创造出行为需要的环境, 使它们共处于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中,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环境。2 问卷调查分析图 2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别从空间、 空间感知、 环境认知和交往空间方面设计问题。 调查内容: 学生认可的空间以及对于这些空间的感受、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的主要差别、对空间组织的满意程度、对周边和室内绿化环

9、境的感触、对人文环境的感触、 交往空间是否满足需求、 你所向往的交往空间是怎么样的、建筑内的空间设计引发的行为是否来自你的心里感知。调查结果显示: 人群对于物质空间、 心理空间、 行为空间和象征空间都有明确的个人定义,对于自己在建筑环境中的定位都有自己的定位,他们对于建筑空间里的感触也是多方面的,自然、感知、文化、认知或是抽象的空间都会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面对空间的开与合、大小与深度、 实体与虚体、 体的尺度以及群体的空间序列都会在他们心理定义这些空间为积极空间或是消极空间、向心空间或是离心空间。建筑空间给人的不仅仅是一个庇护场所更是一种精神意义空间的需求,人们把记忆、 文建筑心理学论文13

10、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化等方面的因素作为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具有精神意义的重要元素,也即我们所说的精神场所。精神场所包含着人的生活习俗、记忆、文化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所以建筑空间是一个时间上的延续、 传承并且具有特征的空间,新游的建筑必须要承载旧建筑所表现的精神,能给使用者一归属感。问卷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人在不同空间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需求都将对建筑系馆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探讨空间环境与人为心理间的联系关系。才3 建筑城规学院主建筑分析建筑系馆位于学校正门处。是位于街道到学校过渡空间的节点上。建筑系馆是建筑学学生学习、交流的地方,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出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交往空间。从本质

11、说, 建筑造型就是立体空间的三维造型。作为艺术 , 建筑不能不对其造型形式做出特别的处理而使之包容相当丰富的精神性的内容。建筑造型给人的更多的是视觉感受, 它对于满足人们正常的视觉心理需求是相当重要的。了解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后 , 可结合它处理建筑物的尺度 、体量、比例 、形状 、细部等 , 既满足单纯的审美需求 , 又满足人的心理方面的需求。图 33.1 公共空间爱德华?T?霍尔在隐藏的维度一书中阐释了边界效应产生的缘由。他指出,处于森林的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里面有助于个人或者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 空间的边界能够提供给人们该有的安全感和私密性,人们喜欢在空间的边界停留,这样既可以看清一切,自己又

12、暴露得不多,个人领域减少至前面的一个半圆。当人的背后受到保护时,他人只能从面前走过,观察与反应就容易多了。建筑系馆中庭及3 楼平台是系馆公共空间的高潮部分。种植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形成屏障将大尺度空间进行了二次划分,在美化环境的图 4同时,丰富了空间层次,增加了“边界”的长度。仅仅创造让出师生进出的公共空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为他们在公共空间中活动、流连创造适宜的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可以增加在公共空间停留的几率。在调研中也发现大多数对系馆公共空间不满意的同学都表示,希望在公共空间中增加的座位等公共服务设施。座椅的合理选择和设置可以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增加交流等活动发生的可能性。在公共空间中座

13、位应置于如凹处,转角处等能提供亲切、安全的地点。 座椅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到让人停留,还要保证在停留的同时能促进图 5交流。同时,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求简律和完形律,虽说东门厅和中庭的边界都有一些变化,但人会自动将空间简化和形式补完整,所以,这两个空间在学生眼中仍是两个近似于矩形的大空间。与系馆中庭相联系的东西门厅因为功能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尺度, 西门厅主要给学生用所以尺度较小宜人,东门厅对外开放尺度较大,且为通高空间,显得比较气派。建筑心理学论文13 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3.2 个人空间在系馆专业教室中的行为模式体现了学生行为模式的多样性和社会性。所以在为适应建筑教学的多功能特点就要求设计教室

14、空间需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不仅要保证每个同学都拥有较大的个人领域之外,还要保证彼此之间拥有一定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室内的空间划分需要进行一定的设计,教室与外部的边界也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领域是人占有、 控制的一定空间范围, 是为个人或群体提供的可控制空间。研究表明, 当人们在认定是自己领域的空间中工作效率最高。专属的绘图桌椅是设计教室内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要素。学生的课桌椅所组成的空间因为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及学习方式不同而不同。 围合和半围合的空间形式有助于使部分空间领域化, 调整桌椅的摆放形式,或者利用隔板对个人空间分隔都能达到围合或半围合的空间形式。如哈佛大学建筑系大设计教室运用大台阶落

15、差形成空间的划分并利用隔板围合出个图 6人的领域。在不同的空间密度中工作学习效率也有所不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们在中等复杂程度或适中强度刺激的环境中效率最高,所以合适的空间尺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高密度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会引起烦躁、混乱,最终可导致分裂行为,研究发现,增加密度可降低协作行为和增加侵略行为。这个问题在专业教室里也不例外。但是过于开敞的教学环境会造成使用不均衡。 里夫林和罗森伯等人研究发现:对于过于开敞的教室,曾看到几乎一半的人集中在不到教室总面积的1/10范围之内。教师在教室的某个区域度过了72%的时间,对许多学生根本未曾过问。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自己学习。罗伯特斯特宾

16、斯的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 过于宽松的教室环境通常秩序较为混乱,并影响课堂行为;容易受外面事件干扰,学生之间更喜欢说话,更容易分散课堂注意力。专业课教室采用6000X7000 的开间和进深, 使用面积约为 42m2, 一般一班30 人,平均每人所站面积 1.4m2。在对学生的访谈中,90%的学生都反映觉得教室空间狭小拥挤。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部分同学觉得以班级为单位的小班教学效果最好。 但是小班教学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交流的缺点。对于专业教室来说, 学生更为关注自己的个人领域而不是教学区域, 缺乏教学气氛, 这种心理因素也直接导致在专业教室中的教学没有在传统教室中的效率高。建议能根据建筑教育的

17、特点在专业教室中增设固定的教学区。通高部分为平时上课讨论、做模型的地方通过半身的隔断,座椅等设施的设置,图 7通过设计将大空间中营造小尺度的感觉可以满足人们对安全感、私密性等心理要求,从而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效果。3.3 场所精神建筑系馆的场所精神更多的通过学生在建筑系馆中的活动中凸显。如李道增先生在回忆梁思成先生的文章 一代宗师的光和热 中曾经说过, 几十年后令他至今回味的是上学时教学楼里“点点赶图的灯火”和“一个同学画错图全班上下都帮他想办法”的场景,这些场景在建筑学习中非常普遍,但是却构成了建筑系馆的场所精神。许多学校的建筑系馆在设计时建筑心理学论文13 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已经开始注

18、重各功能边界的设计,利用材料不同的性质达到边界柔化的结果,使边界在限定空间的同时却不会阻碍活动和建筑系馆整体空间场所精神的延续和融会贯通。因此,建筑系馆在走廊的设计上采用玻璃隔断以及作为展示廊等方式营造场所精神。除此之外, 建筑系馆应该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建筑系学生感受空间和环境的最直接的对象。在建筑系馆周围添加一些能激发创造力的功能空间,如给学生的创新试验提供场地, 将生态技术应用在建筑系馆中, 能营造出一个创新的氛围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开放、创新的环境中学习交流。图 83.4 建筑形式人的感官对建筑的认知以人的感官系统划分可以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几个方面, 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 而这其中

19、最主导的为视觉认知方面。建筑是视觉感知的艺术,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视觉思维。实体与周围的关系,实体本身的形状、质感和色彩是产生视知觉的几个主要方面。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一般与建筑造型互相依存的,相辅相成的。建筑系馆外立面采用红砖贴面的形式、醒目、充满活力、 同时反映了重庆地域特色,具有场所精神; 东西向的大踏步十分阔气,具有展示的作用, 让学生感觉到系馆教学的庄重严谨的氛围;同时,东门厅、中庭、西门厅三者之间形成一条轴线,让人清楚地感受到空间的序列变化、空间划分;楼梯间的特殊处理也加强了建筑外立面的形式感;在周围环境中引入水体、增加绿化等设计,舒缓人的紧张情绪。图 9图 104 结语

20、建筑心理学不应只是独立的存在,它应该分布于建筑的整个设计当中。作为未来建筑师的我们, 建筑物不只是我们笔下的功能主义,而应该成为我们所要创造的人性需求空间,而这也表现在我们对使用者在该建筑中的心理表现。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到使用者需要什么,我们才能表达在建筑设计中,就如建筑系馆一样,建筑师对系馆的特点和对学生老师对学习办公的特殊需求的全面掌控,才创造出了对于使用者和工作者都满意的心理空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如老子所言,建筑系馆是承载建筑教育活动的容器。建筑教育的行为决定了建筑系馆的空间构成。对于建筑系的学生,建筑是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对象。与他们朝夕相伴

21、的系馆是其最便利的建筑和空间体验的对象。建筑所要传达的层面更多。除了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外,人的行为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不容忽视,对于建筑系馆的总体感受和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建筑心理学在建筑系馆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说, 重大建筑系馆在满足空间舒适性、 营造教学氛围、 促进公共交流、 激发创造力等的空间设计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可运用建筑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进行优化设计。建筑心理学论文13 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参考文献1 王守平 . 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心理学的联系,20032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2、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4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 爱德华· T·霍尔著 隐藏的维度, 1966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7 任荣 .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9978 杜娅薇 . 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2001图表来源:图 1、 2、 10: 网上查找图 4、 5、 6、 8、 9:作者自摄 : 图 3、 7: 作者自绘图片说明:图 1、 2: 心理学知识解释图 3:建筑系馆总平图 4、 5、 8、 9:建筑系馆实景照片图 7:建筑系馆一层平面图图 10:系馆中庭建筑心理学论文13 级建筑学 4 班 谌治臣附件:建筑城规学院心理环境问卷调查一、基本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