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挫伤78例的诊治分析_第1页
肺挫伤78例的诊治分析_第2页
肺挫伤78例的诊治分析_第3页
肺挫伤78例的诊治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肺挫伤78例的诊治分析 作者: 苏大君 杨绍军 黄云超 杨达宽【关键词】 肺挫伤【摘要】 目的 总结肺挫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 对78例临床诊断为肺挫伤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73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ARDS,另2例死于合并伤。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及综合治疗能提高肺挫伤疗效,降低死亡率。关键词 肺 挫伤 诊断 治疗我院自1988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肺挫伤患者78例,就临床诊治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65例,女13例。年龄1572岁。单侧肺挫伤57例,双侧肺挫伤21例。伴肋骨骨折76例,胸骨骨折2例,浮动胸壁15例,血气胸53例,合并颅脑损伤7例,

2、腹腔脏器损伤5例,膈肌破裂2例,脊柱损伤8例,四肢骨折4例。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立即进行全面检查,迅速作出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抗休克,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合并伤者作相应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术45例,开胸手术6例并同时行肋骨内固定2例,纤支镜吸痰17例,气管切开14例,呼吸机辅助呼吸16例。全组治愈73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另2例死于合并伤。2 讨论2.1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 肺挫伤是因车祸、严重钝器伤、高处坠落及砸伤等引起胸部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强大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

3、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和水肿,外力消除后变形的胸廓弹回,在产生胸内负压的瞬间,又导致原损伤区的附加损伤。肺挫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早期肺间质出血、水肿,继之,间质液体聚积及肺泡膜弥散功能减退,通气与灌注比例失调,导致缺氧,肺血管阻力增加,肺血流量减少及肺顺应性降低,因而易发生ARDS 1 。2.2 诊断 对于有胸部损伤的患者,一旦出现血性痰或咯血,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低及湿性罗音,胸部X线片或CT检查发现肺内有广泛斑点状或片状高密度影,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 2 )及氧合指数(PaO 2 /FiO 2 )明显下降时,即可诊断为肺挫伤。本组患者符合上述表现。胸部X线检查诊断肺挫伤简便易行,

4、早期胸片示肺部有斑点状阴影,继之出现斑块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CT检查较X线更为敏感,对肺挫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与实际肺挫伤非常吻合,为肺挫伤的早期诊断创造了条件 2 。病情允许,有条件者行CT检查。2.3 治疗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外伤病人因疼痛不能有效咳嗽排痰,加之肺挫伤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易被血痰和分泌物堵塞而产生肺不张,加重低氧血症。因此,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经常翻身拍背极为重要,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若缺氧无改善则行气管切开。本组行床旁纤支镜吸痰17例,气管切开14例,患者缺氧明显改善,肺复张良好。2.3.2 纠正缺氧 以40%氧浓度经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5、若缺氧无改善,PaO 2 <60mmHg,SaO 2 <90%,PaO 2 /FiO 2 <300,则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通气可以减轻气道和肺泡萎陷,增加肺泡氧弥散量,减轻肺水肿,提高肺的顺应性,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肺内分流,增加氧合,改善低氧血症,同时减轻反常呼吸;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3.3 抗休克及治疗合并伤 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时更易发生ARDS,故积极抗休克治疗对防治ARDS极为重要。但在有效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的前提下应控制输液量,尤其要限制晶体液输入量。在抗休克的同时,应及时处理颅内出血,内脏破裂,浮动胸壁及血气

6、胸等合并伤。2.3.4 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挫伤肺的损害,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溶酶体,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陈勇兵等 3 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能使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从而减轻肺损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肺挫伤激素的应用应遵循早期、大量、短疗程的原则。肺部细菌感染是肺挫伤常见并发症,感染后加重呼吸功能不全,成为发生ARDS的因素,故对肺挫伤患者应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有条件者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2.3.5 其它治疗方法 近年来有报道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 1 (LIPO-PGE 1 ,即凯时)治疗肺挫伤,能加快损伤肺的修复,促进肺部渗出的吸收,改善肺微循环,减轻肺水肿,从而改善肺部氧合能力,缩短人工呼吸机通气时间 4 。此外,还有文献报道低温疗法,体外循环下膜式氧合器治疗ARDS等。 参考文献1 黄孝迈,秦文翰,孙玉鹗.现代胸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705-706.2 Schild HH,Strunk H,Weberw,et al.pulmonary Contusion CT vs Plain radiogram.Comput Assist Tomogr,1989,13(4):417.3 陈勇兵,顾泗荣,杨辰.大剂量地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