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立夏七大特色风俗_第1页
浙江立夏七大特色风俗_第2页
浙江立夏七大特色风俗_第3页
浙江立夏七大特色风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立夏七大特色风俗5月5日是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这意味着天气开始从暮春 向初夏的转换。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 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所以出行一定记得看天气预报,带着雨伞。立夏习俗“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 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

2、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 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喝冷饮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浙江习俗那么,浙江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呢?立夏这一天,龙泉少年都要“称 人”,塘栖小孩必吃“立夏狗”,嵊州娃儿忙着“斗蛋”,而宁波的儿 童则串起蚕豆挂在脖子上不同的立夏民俗都能追溯到不同的浙江 风情,而每一种风情都值得你带上未泯的童心去追寻。01龙泉:豌豆糯米饭、乌米饭、称人立夏是春夏交接之际,气温逐渐上升,这一天龙泉人都喜欢吃“豌 豆糯米饭”和“乌米饭”。其中,“豌豆糯米饭”大概是浙江目前传承 得最好的立夏饮食习俗,翠绿的豌豆搭配鲜艳的火腿、笋丁,无论是 色泽还是口感

3、都令人垂涎三尺。“乌米饭”则最受老人和孩子们喜爱,龙泉人往往在立夏前几天 就开始张罗着和家人一起享用了。吃过美食,接着就是“称人”。记下体重,年年对照,既是对古人生活习惯的传承,也是对孩子们成长 的一种记录。02塘栖:立夏狗、灰鸭蛋在塘栖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做米塑的传统习俗。 米 塑又称“粉塑”,用糯米磨成粉,蒸熟后手工捏成,其中,“立夏狗” 是塘栖米塑中最为出名的一种。塘栖民间每逢立夏就有让小孩子吃“立夏狗”的习俗,据说这可以让孩子们像小狗一样强壮。“灰鸭蛋”则是用草木灰制作的,当地有“立夏腌蛋,端午吃蛋”的习俗,把鸭 蛋放入草木灰和黄泥之中腌制一个月左右,就成为了特色的“灰鸭 蛋

4、”。03宁波:吃菜羹、串蚕豆宁波有四道著名的立夏菜:油焖脚骨笋、河姆渡黑饭、咸肉倭豆 饭、咸肉豆瓣软菜羹。不过,如今的宁波人过立夏要简单许多,比较 普及的习俗就是吃菜羹、脚骨笋和串蚕豆。菜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传说立夏这一天吃了,可以保持一整个夏天的皮肤光滑,不生疮疖。 脚骨笋则有“脚骨健健过”之意,是民间祈求身体健康的一种借代。“串蚕豆”是用一根棉线,串满蚕豆挂在脖子上,长长的蚕豆项链可以玩上一天,不知道有没有唤起宁波人的童年回忆?04嵊州:斗蛋嵊州人在立夏这一天有斗蛋的风俗。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用冷 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已经编制好的丝网袋,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 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开始了

5、 “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 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 输,最后蛋头没有破损的就是第一。05金华:吃红枣鸡蛋、豌豆笋肉糯米饭每年立夏这天的味道,对于金华人来说,或许是甜的。一大早, 家中的主妇便把红枣洗净入锅煮至七八分熟, 然后打入两个鸡蛋,加 一些红糖,直至鸡蛋成荷包蛋状,一碗香喷喷的红枣鸡蛋便大功告成 了,喝一口浓浓的红枣汤,咬一口松软的鸡蛋,甜到心里。当然,豌 豆笋肉糯米饭也是金华人立夏这天不可或缺的舌尖美味。据老金华们说,吃了这道饭,双腿就像春笋一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眼睛就像 豌豆一样清澈明亮,无病无灾。06衢州:麦饼、馒头衢州有句谚语叫“南风至,大麦黄”,立夏前西南风盛行,所以 旧时衢州在立夏这天,时兴吃麦饼、馒头,表示新麦已经上市。饼有 甜咸两种,甜的是红糖馅的,大家叫它“老壳饼”,咸的以葱油、腌 菜、猪肉作陷。07温州:吃淮百、春笋和青梅在温州,每到立夏日,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