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_第1页
米易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_第2页
米易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_第3页
米易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_第4页
米易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米易县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二一年十一月1项目名称和主要内容1.1项目名称米易县南部新城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城南片区部分市政道路工程、防洪堤工程及与道路和防洪堤配套的雨污水管线、给水管线工程、电缆沟、绿化工程。主要工程内容详见下表:道路河堤图1.1项目内容示意图工程内容道路工程防洪堤工程雨污水管给水管电缆沟(m2)(m)(m)(m)(m)77114145020061715471963 城市基本概况3.1 自然地理条件3.1.1 地理位置米易县位于攀枝花市境内东北安宁河两岸,地理位置北纬26° 42'27°10',东经 10

2、1°44' 102°15'。县境东西宽约为 52.5 公里,南北长约 73.2 公里,全县幅员面积 2153 平方公里。北邻德昌县,东界会理县,西与 盐边、盐源隔雅砻江相望,南与盐边县接壤。项目所在地攀莲镇是米易县城所在地,建成区面积 3.5 平方公里。3.1.2 地形地貌米易县县境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侧。东临龙肘山,西滨雅砻 江,中有白坡山,安宁河纵贯县境南北。县境地域俗称“两山两谷三面坡” , 两山即龙肘山、白坡山;两谷是指安宁河谷东、西部和雅砻江东岸谷地;三 面坡为安宁河谷东西坡, 雅砻江东坡, 全县平均海拔 1836.2 米,最高为 3447

3、 米,最低为 980米。境内谷岭交错, 高低悬殊,是以中山地貌为主的山区县。 海拔 1500 米以下河谷低山占幅员面积 28.69%;海拔 1500-2000米的低中山 山地占 46.67%;海拔 2000 米以上的高中山山地占 24.64%。3.1.3 气象水文米易县气候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 低山河谷区为南亚热带干 热河谷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南亚热带、亚热带生物适 生区;中山地区为亚热带,温带暖润气候,相似于四川盆地,有良好的动植 物适生环境,有利于农林牧果药各业发展;中高山地区为温带和寒带凉湿气 候,适宜发展林牧业和林副土特产品。米易气候特征:年均气温变幅小,四

4、季不分明,气温日变化大。年均气温在19.2203C,最热月一般在5月,最冷月在12月或1月;年均日温差 达13.1C,最大日温差可达20C以上;海拔1400米以下,全年基本无冬, 秋春相连,夏季长达半年,极端最高气温 40 C,最低-2 C,无霜期300天左 右。干雨季分明,多夜雨、雷阵雨,每年6 10 月为雨季, 11 月至翌年 5月为干季,年雨量地区分布差异大,多日照,太阳辐射强,气候干燥,年日 照可达23002700小时,年太阳辐射140.5千卡/cm2。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小气候复杂多样,一般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降雨量增多的趋势。米易境内水系有雅砻江,安宁河两大江河,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

5、系。雅 砻江流经县境 85 公里,流域面积 767.09平方公里;安宁河在县境内河段长 76公里,流域面积 1727.51 平方公里。米易县行政区划范围,包括七镇(攀莲、丙谷、撒莲、垭口、得石、白 马、普威)、五乡(湾丘彝族乡、草场乡、白坡彝族乡、麻陇彝族乡、新山 傈僳族乡),其中少数民族乡镇 5 个。全县有 88 个村(其中少数民族村 35 个)、855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村民小组 1 94个)、7个社区居委会、 10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 21 万,少数民族人口占 17%。3.3 城市性质及基础设施规划3.3.1 城市性质米易县总体规划中对米易县城市性质的定义为: 米易县县城(攀莲镇)

6、是米易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攀西地区的二级城市,攀西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休闲中心,以发展商贸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矿产品深加工 基地、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和宜居养生的城市。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加快,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极具优势的各种矿 产资源、水能资源、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米易,带 来人口的大量机械增长,必将推动县城规模迅速扩大,实现县城总体规划 (2006-2025)中人口达 10 万,建成区面积达 10 平方公里的目标。3.3.2 城市道路规划结合拟建的雅攀高等级公路,改善对外交通的联系,消除过境交通对城 市的干扰和污染;结合新城区的建设、改造、调整

7、、疏通现状道路中不合理 的地方;结合安宁河防洪大堤的建设,修建滨河道路;新区道路以方格网形 式布局,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总体规划中,米易县城市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如下:1、城市道路级别:分两级(即干道和支路)2、红线宽度及横断面形式:(1)干道(一)35 米(车道 16 米,绿化带各 1.5 米,非机动车道各 3.0 米,人行道各5.0 米)(2)干道(二)25 米(车道 16 米,人行道各 4.0 米)。(3)支路15 米,(车道 8 米,人行道各 3.5 米)。(4)滨河路15米,(车道 8米,人行道 5米+2 米)。(5)过境路18-22米(车道 14为,人行道各 2-4 米)

8、( 6)最大纵坡: 5.5%道路广场总用地 147.8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 15.68%,人均 15.56 m2/ 人。3.3.3 给水工程规划1、水源:取自山泉水,由广东山后引入,目前已建成引水渠。2、水厂建设:现状水厂供水能力 12000吨/日,目前日供水量 8000 吨, 因城市发展已不能满足城市用水需要,规划扩建大坪子山水厂,远期水厂规 模 30000万吨 /日,作为城市主要供水系统。3、供水方式:供水方式采用水厂,高位水池联合供水方式,由于广东 山与县城地势有一定高差, 可采取分压供水形式, 以减少城区用户管网爆裂。 管网布置采用环状网与枝状网布局, 最不利点水压应不低于 0.32

9、Mpa 进行配 水管网设计。3.3.4 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汇集后就近排入水体,生活污水经污水 管收集,排入污水厂,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方可排入水体。1、雨水排除 米易县城沿安宁河东、西两岸布置,雨水排除方便,按山区狭长城市特 点,各分区地块建立独立的雨水排除系统,干管沟渠沿主干道布置,横向截 流,纵向排入安宁河。在广东山及西山坡脚,城市用地外侧,修建截洪沟。设计暴雨强度,采用攀枝花市暴雨强度公式:q=2422(1+0.614lgp)/(t+0.13)0.78主要参数:重现期P=1年,综合迳流系数 =0.65,地面集水时间t=10 分钟,沟内延缓系数 m=2。2、污水

10、排除 生活污水排除经污水管收集排入污水处理厂,干管布置沿主干道,和滨 河路布置。最小纵坡5%。,埋深大于70cm。局部无法回收的生活污水可修建 化粪池处理。工业废水排除,原则上工业企业需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工业废水排放必 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少量农副产品加工废水,污水 性质与生活污水相近时, 经城建部门同意, 可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3.3.5 管线综合规划规划在城市道路上,通信管线及有线电视光缆、燃气管道、污水管道同 侧,布置在道路的东、北侧;给水管道、电力线、雨水管道同侧,布置在道 路的西、南侧。规划要求管线的竖向综合以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重力管、可弯管让不 可弯管

11、为原则,地下工程管线交叉时应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垂直净距。在建设城市道路的同时应考虑各种管线的敷设要求,应同步敷设,避免 重复建设。3.3.6 城南片区概念规划城南片区将是攀莲镇下一步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 必将成为向外界展示米易旅游休闲、宜居养生、山水园林生态小城市的重要窗口之一。 美国SWA公司对城南片区所作的概念性规划也正是以此为主题,并提出了将城南片区建设成为安宁河休闲核心区的概念。下图即为概念展示图:3.4城市规模米易县城(攀莲镇)城镇人口 3.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1.7万,近郊入城农业人口 1.6万,常驻流动人口 0.3万,草场组团人口 0.2万,根据米易县城总体规划,至规划期末20

12、25年,县城城镇人口为9.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 比例的40%。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约3.0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约80 m2/ 人,至规划期末 2025 年,城区总面积约 1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8.42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约 88.7 m2/人。3.5 城市经济及财政状况2007 年,米易县域生产总值完成 31.56亿元,比 2006 年增长 16.6%。 其中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 6.34亿元,较2006年增加0.89亿元,增长 8.8; 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 15.89亿元,增加 3.35 亿元,增长 21.6,实现规模以 上工业税利 2.15 亿元,增长 11.82%,工业对

13、县域经济的贡献率 57.16;完 成第三产业增加值 9.34亿元,增加 1.27亿元,增长 14.4。三次产业比重 调整为 20.1:50.3:29.6,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提高, 实现增加值 142081 万元。民营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525 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81313 万 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47243 万元。地方财政收入 3.12亿元,同比增长 2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9420万 元。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32 个、履约项目 39个,引进协议资金 73.52亿 元,增长 19.1;到位资金 24.12亿元,减少 1。2008年,米易县域生产总值 40.32亿元

14、,比 2007年增长 16.8%。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7.63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21.85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0.84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19:54:27。地方财政收入 4.05亿元,其中一 般预算收入 26800 万元。3.6 市政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骨架已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善。米易县现状道路分三级,主干 道 16-18米,支路 13米,小路 8米,道路骨架呈扇形,面积 6.43万平方米, 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 3.53%,人均道路面积 5.66 平方米。县城有自来水厂 2 座,水源经引水渠由广东山后引入,采用水厂、高位 水池联合供水方式,供水管道总长 32 公里

15、。自来水厂综合生产能力 1.3 万 m3/d,目前平均供水量约8000m3/d,供水人口约3.5万人,完全覆盖城区和 部分城郊。县城有垃圾填埋场 2 座(其中已建成 1 座,日处理垃圾 25 吨; 在建 1 座,设计日处理垃圾 80 吨)。污水处理厂 1 座,设计规模 1 万 m3/d, 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规模 0.5万m3/d,已进入施工阶段。老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城北、河西新建区域为雨污分流 制),原街道两边都建有矩形排水沟,埋深较浅,沟渠坡度不足,不利于建 筑排水。由于城区内尚无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在建) , 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安宁河,对水体有一定污染。县

16、城位于安宁河两岸,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加之防洪堤未全部建成,部 分为简易河堤标准低质量差,在近 20 年间连续发生过多次特大洪水,严重 影响了县城人民的生活,对县城经济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对县城发展有较大 影响。综上所述,米易县城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与米易县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需要尚有较大差距。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道路分工不明确,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功能不分,严重影响车 辆通行;2、各片区之间基本只有一条道路联系,且道路等级较低,影响了片区 功能的发挥,如干道向城南新区延伸力度不够,影响新区开发,过境道路, 乡道穿越县城,对城市建设影响较大;3、城区缺乏社会停车场,各类车辆沿

17、街停放,车辆占道停车问题严重,停车供需矛盾突出;4、现状道路人行道普遍偏窄,加之非机动车占道,影响行人的正常出 行。5、由于污水干管尚未形成,且旧城区排水明渠较多,导致许多道路的 污水支管无法接入,特别是地势过低的支路上的污水接入较为困难;现状排 水体制为合流制,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未建成,安宁河为整个城区的雨污 水受纳水体,现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城市周边水体环境影响极大。6、由于防洪堤修建不够完善,制约了城市的发展。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项目现状本项目实施地位于米易县城南面,属于米易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南片 区。区域内除城南电站大坝以北为建成区外,其余区域现状均为农田,安宁 河从城南

18、片区中心自北向南穿越而过。图4.1城南片区区域现状图IS繃咨險會購 FRO'MlftLIOTmOBUSUK 爾 ecuS»(* 务惚JSPECIAL MXESSOTC桓聲一LDCALUNE .图4.2城南片区区域示意图安宁河作为米易县城生活、工业污水的受纳水体和城市排洪河道,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增容,人口急剧增加,会导致排入安宁河的污水越来越多。安宁河为季节性河流,11月至翌年5月为枯水段,多年平均流量为 80.8立 方米/秒,仅占年径流量的20.4%。由于枯水期河内水量小,流速低,水体自 净能力弱,枯水期污水排入安宁河后会使得河内水质极易变差,将严重影响 城市人民的工作和生

19、活环境。图4.3安宁河现状安宁河干流米易河段防洪堤现只修建至城南电站大坝处,大坝后的堤防工程还是在6070年代修建的,其建设标准低,且存在安全隐患。随着城南片区的逐步开发,洪涝灾害带来的安全问题将凸显得更加严重。图4.4安宁河防洪堤现状图 4.5 改造前后的安宁河防洪堤对比4.2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整个城市经济活动的基础。建设一 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本项目的 建设,将完善城南新区近期建设范围内的区域路网骨架,防洪堤的建成也将 保障城南新区建设的安全性,对城

20、南新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完善城市交通功能的需要 交通是城镇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标志着城镇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的高 低,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随着米易县城规模的扩大,规划中的城南新区必 将成为城市新的发展热点。但目前城南新区的对外交通主要依靠河东的 214 省道(北接西昌,南到攀枝花) ,对内交通尚未形成路网,这必将制约城南 新区的发展。而本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建成该片区近期发展范围内所需 的主要道路,为城南新区路网骨架的形成奠定基础。本项目的修建必将为片 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从而带动城南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2、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的

21、需要 随着城南新区建设力度的加大, 给排水系统以及其它公用设施系统也应 逐步完善。本项目中拟建道路均为新建市政道路, 沿线无市政公用设施系统, 配合本次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沿线将敷设给排水管道和其它公用管线设 施。建成后不仅能带动该片区规划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解决地区雨、污水 出路,做到统一收集、统一排放。同时将路上架设的杆线迁改入地,到达改善地区环境的目的,改善沿线的交通环境,推动片区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 充分发挥市政工程的总体效益,从而达到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 的需要。3、城市防洪要求的需求米易县城(攀莲镇) 位于安宁河两岸, 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安宁河穿城 而过。安宁河是季节性河

22、流,在雨季水流量较大,最高可达 3500 m3/s。据记 载:在不到 20 年时间内,米易县城连续发生过多次特大洪水。在县城公园 处断面, 1981年洪水位为 1076.96米,流量 3300 m3/s; 1998年 7月最高洪 水位达1081.28米,流量3500 m3/s,洪灾使县城北部平均淹没深度约 0.8米, 严重影响了县城人民的生活,对县城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延缓了县城的 发展进程。为了保护米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米易经济的发展, 四川省人民 政府规划在米易县境内新建长 39.15km的防洪堤,其中县城所在地攀莲河段 新建堤长约8km,但城南片区目前防洪堤只修建了很少一段,

23、由于资金缺乏, 还有很大部分的防洪堤未修建,现有堤坝还是6070年代修建的简易堤防工程,不能有效抵御洪涝灾害的侵害。随着城南片区进一步发展,防洪问题 日益凸显,为保护国家和县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城南片区安宁河两 岸防洪堤的建设已刻不容缓。因此,从解决米易县城洪涝灾害的目的出发, 实施米易县县城基础设施 建设工程迫在眉睫,十分必要。4、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 攀西地区矿产、阳光等资源富集,国家、省委、省政府把攀西地区作为重点资源开发经济区域进行打造,把“攀西城市群”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四大城市群之一。为此,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米易建成攀枝花的 “迎宾厅、后花园”,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建设

24、现代化县级市和“闲适米易、 诗居小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促进了城市 建设的飞速发展。县城北部新区、河西新区预计将在近年内全部建成,县城 发展的方向即将转向城南,而本工程的实施,将为下一步城市发展建设奠定 坚实的基础和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四川省攀枝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米易县城总体规划 (2005-2020),城南片区被定位为“由城市商业贸易、文化、以旅游为主的 第三产业等功能组成,并担负对外联系功能,也是城市主要生活区之一” 因此为推动米易县城的发展,加快城南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是十分迫切。综上所述,米易县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 的。5

25、 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5.1 项目建设内容米易县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城南片区部分市政道 路工程、防洪堤工程及与道路和防洪堤配套的雨污水管线、给水管线工程、 电缆沟工程等。5.2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完成后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加快米易县城主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米易经济的发展;2) 通过对米易县城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以增强其核心城市机能,推动经济增长。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3)修建防洪堤,使其能够达到 50 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保证城市安全;6 项目建设规模、初步选址及建设条件6.1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约 206 亩,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道路

26、工程,长度为 6687 m,车行道面积为77114 m2;雨污管道工程,长度为20061 m,管径为DN400 DN800 ;市政人行道及绿化工程,面积为 60149 m2;防洪堤工程,长度为 1450 m;给水管道工程,长度为7154 m;电力电缆沟工程,长度为7196 m。6.2 项目建设选址项目选址于米易县城总体规划中的城南片区(见附图) ,位于米易县城 老城区的南面,安宁河两侧。工程占地面积约 206 亩,现状大部分土地为农 业用地(河东已为城市建设用地,河西现正申请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占总 用地的 80;少部分为居住、公共设施、村镇建设用地、以及几家加工厂, 约占总用地的 20。现

27、有农民自建住宅多为一、二层砖混小楼,瓦屋面,布 局散乱。6.3 项目建设条件一、成立了强有力的保障机构本项目的实施是改善米易县城人居环境的又一重大举措, 米易县委政府 特别关注和重视本项目的建设。为了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为此专 门成立了世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米易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 程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先伟同志任组长,副县长董明远任 副组长,发改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环保局、攀莲镇等单位为成员。项 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项目实施办公室设在县规划建设局,项目法人 由规划建设局担任。二、工程特点本项目工程量集中在城南片区,由于现状大部分为农田,拆迁量仅有8

28、000 平方米,约占工程总面积的 5.6%。工程量集中,工程便于管理和实施,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世行贷款的效益。三、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所在地位于县城安宁河一桥南部,基本属于新开发区,地势平坦, 施工条件较好。工程区域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区域构造以南北向及 次级北北东向张扭性断裂为主,南北向构造以安宁河断裂为代表,该断裂形 式形成于晋宁期, 历史上曾多次活动。北北东向张性构造以树河普威断裂 为主,均有较长的发育史。虽然工程所在地附近断裂构造发育, 但工程场地未发生过 7 级以上地震, 距工程所在地最近强度较高的地震有 1955 年鱼鲊 6.7 级地震; 1955 年华坪 6

29、.0 级地震, 1995年云南武定 6.5 级地震,地震发生时工程所在地均有震感, 但未发生破坏作用。工程场地抗震设防裂度为 7 度,工程地质条件适于进行 工程建设。四、社会环境条件由于本项目建设涉及区域多为农田,征地拆迁较为容易,需拆迁的工程 量很少,拆迁难度不大。需拆迁房屋面积约 4960 平方米;拆迁安置房 2460 平方米。我县实施了西攀高速公路、攀钢白马铁矿开发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征 地拆迁工作,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征地拆迁经验。 城市征地拆迁县委、 县政府制定了安置补偿办法(米委办发【 2003】18 号),采用现金补偿安置(购买优惠房人均25 m2和商业铺面人均6 m2)和转产再

30、就业结合养老保险 安置两种方式对征地拆迁内农民进行妥善安置, 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 和拥护。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设施条件均已相当成熟,为项目实施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7 项目建设方案7.1 道路建设方案7.1.1 建设原则道路工程的建设应整体考虑新沿线的交通流量特征, 并考虑用地条件的 制约,根据国内新区道路设计的实践经验及教训,使交通流在空间上均匀分 布。充分考虑利用路网中其他规划道路,确保新建道路能满足规划上其功能 定位要求。道路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如下:1、功能协调协调本次项目中建设道路与片区规划内其他道路的功能, 按路网整体功 能分析开展建设,合理利用相关道路实现网络分流;协调各

31、种交通方式之间 的综合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行人、公交站点、非机动车的交 通组织设计,以人性化设计提高交通秩序和效益。2、定位合理 做城市内部道路,在建设时应既考虑满足交通量的需求,又不形成过大 的通行能力,形成一种“通而不畅”的格局,避免产生过大的吸引流量,以 与周边区域相协调,避免成为通过性的干道。3、经济咼效综合考虑工程造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力图做到投资最省, 效益最好。7.1.2建设方案本工程包含的道路工程如图7.1所示图7.1道路工程范围市政道路基本建于现有农田上,建设难度相对较低。主干道宽2228m, 双向四车道,次干道9m14m。道路等级为城市道II级,路基

32、就近挖方回 填,采用级配石回填碾压,7%水泥稳定层,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满足 20 年内交通增长的要求,道路两边设置雨污排水系统,安设路灯及市政管网等 设施(各线入地),人行道采用天然花岗石铺设。7.2 道路配套雨污水管建设方案与道路配套的雨污水管平面布置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综合考虑各种影 响因素,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雨污水自流 排出。雨污水管均单侧布置于道路两侧的慢车道下。在污水管方案设计中,考虑到整个县城北高南低,污水处理厂位于县城 西南面。为了尽量使污水以自流的方式进入污水厂,并尽量减小管道埋深, 污水管的大致走向也是自北向南敷设,接入污水厂的截污干管中。管

33、材选用 II 级钢筋砼管,承插式接口。在雨水管方案设计中,由于建设区沿安宁河两侧修建,因此在考虑雨水 排水时应考虑就近收集雨水排入安宁河。 管材选用 II 级钢筋砼管, 承插式接 口。7.3 道路配套给水管建设方案 管网布置以经济、合理为原则。给水管网形成环状,保证供水安全。给 水管线主要铺设在人行道下,与其他管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以保证给水 水质安全。在给水管竖向设计中,原则上应严格控制管线埋深,减少土石方 开挖量,节约工程造价。在给水管管材的选择上,当管径大于 200mm 时选 用球墨铸铁管,当管径小于或等于 200mm时,选用给水用PE管。市政消火栓设置间距应不大于 120 m;但在道

34、路交叉口处为便于消防队 员的使用,应适当增设消火栓。7.4 防洪堤建设方案防洪堤建设范围如图 7.2所示,城南电站大坝以南为新建防洪堤,大坝与安宁河一桥之间为需要改造的防洪堤图7.2防洪堤及堤岸绿化工程范围防洪堤按50年一遇洪水位标准进行修建,实体护岸顶高出设计洪水位1 米以上。堤坝用级配石回填夯实,堤坝护坡用 100厚C25砼,坝顶用200 厚C25砼浇筑。8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计划从2010年3月开工,2011年9月完工,预计工期一年半(不 含前期工作)。8.1前期工作2009年6月2010年3月为项目前期审批阶段。完成项目建议书立项、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部分征地拆迁安

35、置补偿及地 方配套工程等工作。8.2计划施工期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完成河堤整治、道路工程及道路配套雨污管网、给水管、电缆沟的建设工作;9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1 投资估算一、主要工程费用及其编制依据1. 建设部 1996年 5月 27日建设标【 1996】309文颁发的全国市政主 要工程费用估算指标 ;2.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四川省估价标 (2000 年);3. 采取用上述估价指标不足的部分,选用四川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 SGD3-2000和四川省建设工程计价定额予以补充,并对主要材料、设备 及人工工资按攀枝花市地方材料现行价格进行换算调整, 以期更符合当地实 际情况。二、其

36、它费用的计取1、征地费 按国家有关规定及相关文件执行2、青苗及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费 按米委办发【 2003】18 号文件执行3、建设单位管理费 按财建【 2002】394 号文规定4、工程建设监理及质检费按( 92)价费字 479号文和川价计费( 1996) 7 号文规定执行5、勘察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2002修订本)规定计算。6、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按国家计委计价格 【1999】1283 号文关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 暂行规定的通知计算。7、环境评估费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 【2002】12 号文件关 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算。8、施工图预

37、算编制费按设计费的 10%计算。9、竣工图编制费按设计费的 8%计算。10、审图费按省物价局、 省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收费标准及有关问 题的通知计算。11、工程招标费 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价【 2002】1980 号计算。12、建设期贷款利息按年利率 4.0%据实测算;三、预备费1、 基本预备费(一+二)部分费用X 5%2、涨价预备费未计四、投资估算表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约为 1 .09亿元人民币,其中主要工程费用 7666.3万元,各项工程费用详见下表投资估算表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价数量投资(万元)备注一一一主要工程费用1道路工程2380 元 / m277114m2930.3

38、沥青砼路面2人行道与绿化220 元/m60149m1323.33防洪堤工程5000元/m1450m725.0C25砼4排水管道910 元/m20061m1825.6钢筋砼管5给水管道350 元/m7154m250.4PE管6电缆沟850 元/m7196m611.7砖砌小计7666.3二二二其它费用1征地费7.292万元/亩206亩1502.22拆迁费2450 元/m24960m223.23安置费2550 元/m2460m2135.34青苗补偿2500元/亩206亩51.55其它费用一一532.26建设期贷款利息一一270小计2714.4三预备费1基本预备费一一519.32涨价预备费一一一共计1

39、09009.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80 元/ m2220 元/m5000 元/m1. 道路工程2. 人行道与绿化3. 防洪堤工程4.排水管道910 元/m5.给水管道350 元/m6.电缆沟850 元/m7.房屋拆迁450 元/m28.安置2550 元/m9.征地7.292万元/亩10. 青苗补偿2500 元/亩9.4 资金来源情况米易县县城(攀莲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子项目总投资 10900 万元。资 金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利用 1000 万美元额度的世行贷款,折合人民 币 6500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 60%;另一部分为地方配套资金 4400 万元人民 币,约占总投资的 40。11 经济效

40、益和社会效益估算本项目是改善米易县城人居环境, 推动米易县更好更快的发展的主要措 施之一,其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创造的价值融于所有生 产行业的经济效益中,更多地表现为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 设对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11.1 经济效益1. 项目的实施能够起到盘活城南片区土地资产, 加速城镇化进程步伐的 作用。工程实施完成后,不但能为该片区 322 公顷的土地开发提供前提和创 造条件,并能够带动工程沿线约 1780 余亩土地升值,按每亩升值约 5 万元 以上计算,能增加收入约 8900 万元。2. 随着滨河路及河堤绿化带的形成, 必将带动沿岸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