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_第1页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_第2页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_第3页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_第4页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其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的整定计算方法。绘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的原理接线图。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2、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如果继电器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如何正确地进行调整?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dl20c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继电

2、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时指示值等于整定值标注的;继电器两线圈并联使用时,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转动刻度盘上指针,可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四、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使 用 仪 器 名 称数量1zb07dl-24c/6电流继电器1只2zb35交流电流表1只3thkdzb2 触点通断指示灯1只 输电线路1相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开始实验前请认真学习本实验指导书第1-4页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实验台。1、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的测试 a、选择zb07电流继电器组件中的dl24c/2型电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初步整定。本实验整定值为0.7a及1.6a。用长柄一字螺

3、丝刀打开继电器透明塑料外壳,用手拨动指针,使指针指在其中一组实验值。 b、根据整定值确定继电器线圈的接线方式(串联或并联);查表12。 c、按图11接线,请老师检查。确定自耦调压器旋钮指示输出零位,ab段线路阻抗在b母线,两只船形开关“距离保护电源开关”“差动保护电源开关”均在关断状态,r1电阻在最大值。 起动控制屏,“实验内容”旋钮打到“电流”档,手动合1qf,监视“系统电压”电压表,慢慢增大调压器输出电压,调节变阻器,增大输出电流,使继电器动作。读取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即使常开触点由断开变成闭合的最小电流,记入表11(如果动作值整定值相差较大,按本节后面第(4)点所述方法进行调整。

4、该工作应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动作电流用iop表示。继电器动作后,反向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减小输出电流,使触点开始返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用ire表示,读取此值并记入表11,并计算返回系数;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re 表示kre=ire/iop图11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在0.850.9之间。当小于0.85或大于0.9时,应进行调整,调整方法详见本节第2步骤。表1-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结果记录表整定电流i(a)0.7a继电器两线圈的接线方式选择为:1.6a继电器两线圈的接线方式选择为:测试序号123123实测起动电流iop实测返

5、回电流ire返回系数kre=ire/iop求每次实测起动电流与整定电流的误差%以上实验,要求平稳单方向地调节电流的实验参数值,并应注意舌片转动情况。如遇到舌片有中途停顿或其他不正常现象时,应检查轴承有无污垢、触点位置是否正常、舌片与电磁铁有无相碰等现象存在。动作值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否则应检查轴承和轴尖。在实验中,除了测试整定点的技术参数外,还应进行刻度检验。用整定电流的1.2倍进行冲击试验后,复试定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超过±3%。否则应检查可动部分的支架与调整机构是否有问题,或线圈内部是否层间短路等。2、 返回系数的调整 返

6、回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应予以调整。影响返回系数的因素较多,如轴间的光洁度、轴承清洁情况、静触点位置等。但影响较显著的是舌片端部与磁极间的间隙和舌片的位置。返回系数的调整方法有:a 调整舌片的起始角和终止角:调节继电器右下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杆,以改变舌片起始位置角,此时只能改变动作电流,而对返回电流几乎没有影响。故可用改变舌片的起始角来调整动作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起始位置离开磁极的距离愈大,返回系数愈小,反之,返回系数愈大。调节继电器右上方的舌片终止位置限制螺杆,以改变舌片终止位置角,此时只能改变返回电流而对动作电流则无影响。故可用改变舌片的终止角来调整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终止角与磁极的间隙

7、愈大,返回系数愈大;反之,返回系数愈小。b 不调整舌片的起始角和终止角位置,而变更舌片两端的弯曲程度以改变舌片与磁极间的距离,也能达到调整返回系数的目的。该距离越大返回系数也越大;反之返回系数越小。 c 适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返回系数,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3、动作值的调整 a 继电器的整定指示器在最大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舌片的起始位置,以改变动作值,为此可调整右下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杆。当动作值偏小时,调节限制螺杆使舌片的起始位置远离磁极;反之则靠近磁极。b 继电器的整定指示器在最小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弹簧,以改变动作值。 c 适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动作值,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

8、过小。六、技术数据1、 继电器技术参数见表12。2、动作时间:过电流继电器在1.2倍整定值时,动作时间不大于0.15秒;在3倍整定值时,动作时间不大于0.03秒。 3、接点断开容量:在电流不大于2安时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时间常数不大于5×103秒)中断开容量为40瓦;在交流电路中为200伏安。4、重量:约为0.5公斤。七、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针对过电流继电器实验要求及相应动作值、返回值、返回系数的具体整定方法,按实验报告编写的格式和要求及时写出电流继电器实验报告和本次实验的体会,并书面解答本实验思考题。实验二 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

9、、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二、预习与思考1、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2、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三、原理说明图21表示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整套保护装置由五只继电器组成,电流继电器3、4的线圈接于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中,即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当发生三相短路或任意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整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时间继电器5的线

10、圈回路,直流电源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上,使其起动,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6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7的线圈回路、二继电器同时起动,信号继电器6触点闭合,发出610kv过流保护动作信号并自保持,中间继电器7起动后把断路器的辅助触点8和跳闸线圈9二者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中,跳闸线圈9通电,跳闸电铁磁励磁,脱扣机构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断路器1跳闸后,辅助触点8分开,切断跳闸回路。图21 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原理图1断路器; 2电流互感器; 3、4电流继电器; 5时间继电器;6信号继电器; 7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8断路器的辅助触点;9跳闸线圈展开接线图中的图形符号

11、和文字标号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来表示的。图22是根据图21所示的原理接线图而绘制的展开接线图。左侧是保护回路展开图,右侧是示意图。从中可看出,展开接线图由交流电流回路、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三部分组成。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1ta的二次绕组供电,电流互感器仅装在a、c两相上,其二次绕组各接入一个电流继电器线圈,然后用一根公共线引回构成不完全星形接线。a411、c411和n411为回路编号。直流操作回路中,画在两侧的竖线表示正、负电源,向上的箭头及编号101和102表示它们分别是从控制回路()()的熔断器fu1和fu2下面引来。横线条中上面两行为时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三行为信号

12、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四行为信号指示回路,第五行为跳闸回路。图22 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展开图qs隔离开关;qf断路器;1ta、2ta电流互感器;1ka、2ka电流继电器;kt时间继电器;ks信号继电器;kou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yr跳闸线圈。四、实验设备序 号设备名称使 用 仪 器 名 称数 量1zb07dl24c/6电流继电器1只2zb29ds22时间继电器1只3zb30jx21a/t信号继电器1只4zb03数字式电秒表及开关组件1只5zb05光字牌组件1只6zb31直流数字电压、电流表各1只7zb35存储式智能真有效值交流电流表1只8thkdzb2ab段输电线路 1相直流操作

13、电源1路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开始实验前请认真学习本实验指导书第1-4页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实验台。1、选择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确定线圈接线方式)和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限。(例:选择dl24c/6型电流继电器,整定动作值2.5a;选择ds22型时间继电器整定动作时限1.5s)2、参照实验指导书中继电器特性实验中介绍的调试方法分别对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进行整定调试。可参考附录保护整定计算。3、按图23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动作值的整定可参考附录“保护整定计算”。4、启动控制屏,“运行设置”旋钮打到“正常”,“实验内容”选择“电流”,“故障线路”选择“ab段”,按红色方形钮手动合断路器1qf。

14、确认实验台左侧滑线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线路故障设置”自锁钮指示灯灭。按“线路故障设置”下面一排黄(sba)、绿(sbb)自锁按钮来选择故障相别,接着按上面一排红色自锁按钮(sb),设置ab两相短路,匀速调节滑线变阻器手轮,改变故障点,调节三相自耦调压器及实验台左侧滑线变阻器使保护动作,认真观察动作过程,做好记录,深入理解各个继电器在该保护电路中的作用和动作次序。六、实验报告实验结束时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及时写出过电流保护的实验报告。1、叙述过电流保护整定及试验的操作步骤。2、分析说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和保护范围。表21序号代号型号规 格整定范围实验整定值或额定工作值线圈接

15、法工作时触点状态用途1ka2kt3ks4kou5hp3、通过本实验谈谈你对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对应关系的认识。4、书面解答本实验的思考题。 图23(a) 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交流部分直流操作电源保护操作及信号回路过电流保 护跳 闸回 路过电流保护动作信号信号继电器指示灯信号继电器复归回路图23(b) 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直流部分实验三 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2、理解为使断路器控制回路能安全可靠地工作,而必须满足对合闸及分闸监视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 3、结合zb02挂箱控制开关的触点图表, 学会开关

16、的使用、控制回路的接线和动作试验方法。二、预习与思考 1、为什么控制回路能监视回路本身的完整性和操作电源的情况?如何实现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能监视跳闸回路的完整性;断路器在跳闸位置时能监视合闸回路的完整性?2、请分析本实验中控制回路在分、合闸动作时操作机构的分、合闸线圈是如何实现短时接通的? 3、控制电路中红灯、绿灯分别表示断路器在什么状态?三、原理说明 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接线如图31。其控制开关为封闭式万能转换开关lw2w2/f6。这种转换开关结构比较简单,它只有一个固定位置和两个操作位置,因而控制线路图也较简单。断路器及控制回路工作情况的监视及操作控制过程如下: 图3-1 具有灯光

17、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当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时,其常闭辅助触点qf闭合,控制开关sac手柄处于自然(固定)位置,其触点13、24都断开。于是,绿灯hg及其附加电阻、qf常闭触点、yo线圈组成通路,绿灯hg就发光,它一方面表示明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另一方面表明yo线圈回路完好。当需要进行合闸操作时,可将sac手柄顺时针转动45 °,这时sac触点24接通,短接了绿灯hg及其附加电阻,yo线圈得电动作,线圈回路接通,断路器合闸,其常闭触点断开yo线圈回路,常开触点接通了红灯hr回路。红灯hr发光,一方面指示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另一方面表明跳闸回路完好。当手松开后,sac手柄弹回固定位置,触点

18、24断开,合闸过程结束。当需要进行跳闸操作时,可把sac手柄逆时针转动45 °,此时sac触点13接通,短接了hr及其附加电阻,yr线圈得电启动,断路器跳闸,绿灯发光。随后sac手柄弹回原位,触点1-3断开。若断路器属事故跳闸,由继电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的触点kou闭合起动跳闸回路,本次实验可用按钮sb代替kou的常开触点使用,同样起到跳闸的作用。虽然这种断路器控制回路比较简单,操作也很方便,但是不能装设闪光信号,也不能借助于sac触点来装设事故音响信号,所以仅适用于机组容量较小,断路器数量较少的小型水电站、小型变电所及一般工矿企业中。四、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使 用 仪 器 名 称数量1zb02信号指示灯和万能开关组件1只2thkdzb-2直流电源1路2qf跳、合闸回路各1路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开始实验前请认真学习本实验指导书第1-4页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实验台。 1、根据跳闸线圈、合闸线圈、信号指示灯的额定参数选择操作电源的电压,本实验装置设计使用直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