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经典实用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经典实用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经典实用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经典实用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经典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化城市化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考点梳理考点梳理.夯实基础夯实基础一、城市化及其意义一、城市化及其意义1.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城市用地规模用地规模扩大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重上升。上升。2.2.主要标志:主要标志: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3.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推力因素:推力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农村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 拉力因素:拉力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公共公共设施齐全;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城市交通便捷。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考点一:城市化的含义和标志考点一:城市化的含义和标

3、志【例例1 1】读资料一、资料二,思考:读资料一、资料二,思考:资料一、资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资料一、资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说明判断的依据。城市化城市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回答(1)(1)(2)(2)题。题。(1)(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20202020203

4、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 b2040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 c2050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年乡村人口只占30%30%d d2050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2000年相等年相等【例例1】 b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题。(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5、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年以后保持稳定a注:城市人口中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人口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特点:水平较高,增长迅速特点:水平较高,增长迅速问题: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等问题: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等趋势:郊区城市化趋势:郊区城市化特点:水平高、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特点:水平高、增长趋缓甚至停滞问题:中心区衰弱问题:中心区衰弱趋势:逆城市趋势:逆城市 化化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d高三一

6、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类型类型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起步 速度速度 目前目前水平水平趋势趋势2.2.两类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的空间差异两类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早早先快后慢先快后慢高高城市化速度放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止;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一些大城市中心向农村或小心向农村或小城镇移动,出城镇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现逆城市化现象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迅速膨胀19501990年年城城市市人人口口比比重重(% %)晚,二战后起步晚,二战后起步速度加快速度加快低

7、低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下表为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c高三一轮复习

8、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城市化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再城市化表表现现图图解解人口由乡村迁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市地域人口由市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迁往郊区区人口由市郊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迁往农村和小城镇小城镇人口迁回市人口迁回市区区正确认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正确认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 (2014(2014四川文综,四川文综,9 910)10)下图是某城市下图是某城市19901990年和年和2010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年

9、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1)(2)(2)题。题。 (1)(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2010年较年较19901990年年增长最大的是增长最大的是 a a2 2千米附近千米附近 b b4 4千米附近千米附近 c c8 8千米附近千米附近 d d1010千米附近千米附近d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 (2014(2014四川文综,四川文综,9 910)10)下图是某城市下图是某城市19901990年和年和2010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1)(2)(2)题。题。(2)(2)结合城市与

10、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的变化是a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d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 (2013(2013安徽文综,安徽文综,232324)24)下图表示安徽省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198520102010年就业结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完成(1)(1)(2)(2)题。题。(1)2005(1)2005年以

11、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 a初期阶段初期阶段 b b中期阶段中期阶段 c c后期阶段后期阶段 d d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b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 (2013(2013安徽文综,安徽文综,232324)24)下图表示安徽省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198520102010年就业结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完成(1)(1)(2)(2)题。题。(2)(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12、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d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知能拓展知能拓展城市化阶段的判读技巧城市化阶段的判读技巧(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化进程为acdb。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 (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下图中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下图中e到到

13、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3(2012山东卷山东卷)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1)自自1990年至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解析第第(1)题,本题要求答出江苏和贵州省两

14、省城市化发展的题,本题要求答出江苏和贵州省两省城市化发展的不同点。城市化的发展特点要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城市化的不同点。城市化的发展特点要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化的起步早晚几个方面来回答。第发展速度和城市化的起步早晚几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江苏题,江苏省与贵州省相比城市化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与交省与贵州省相比城市化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与交通经济区位、产业基础等差异明显的几个方面回答。通经济区位、产业基础等差异明显的几个方面回答。答案答案(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比贵

15、州省的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展迅速,水平高。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年代以后,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

16、过程中不同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三判断”:知能拓展知能拓展城市化阶段的判读技巧城市化阶段的判读技巧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从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图示中

17、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模的变化;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否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群。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

18、面某地区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日益明显。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城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城市化课件下图是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2)题。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城市建设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