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力的初步认识【知识回顾】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例如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碰撞、吸引和排斥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力)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物体,另一个是_物体;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3.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_;力能改变物体的_4.力的三要素:_、_、_弹力5.形变:物体形状或者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弹性: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变形,不受力时要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弹性。 塑性: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叫塑性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回复原来形状,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6.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弹力叫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 弹性的强弱和弹性形变的程度
2、有关。重力7.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用g表重力 公式:g=mg 单位:牛顿,简称 牛 符号:n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圆环)【对点训练】例1.拿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这是因为()a.鸡蛋受到了力,石头没有受力 b.鸡蛋比石头受到的力大c.鸡蛋和石头受到的力一样大,只是鸡蛋易碎 d.鸡蛋碰石头,石头受力,鸡蛋不受力变式训练1.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b. 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c. 只要存在施力者就行,有没有受力者是没有
3、关系的d. 一定既有受力者,又有施力者,离开物体谈不上力的作用,就没有了力2.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一个物体,它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式施力物体c.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 b.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 c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d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例3.使用弹簧秤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错误的是:(&
4、#160;) a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弹簧秤不能用来测量小于它的最小刻度值的力 例4.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b一根铜丝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如果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5、160;例5.一只弹簧原长10cm,挂10 n砝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cm,如再挂20 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 a16厘米 b6厘米 c14厘米 d18厘米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处于静止状态,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 a1n, 0n b0, 1n c2n, 1n d1n, 1 n例7.下列关于常数g的叙述正确的是(
6、60; ) ag表示重力是1n的物体,它的质量是9.8kg b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其重力是9.8n cg常数表示9.8 n=1kg dg是常数,在任何地方都不变例8.一杯水,宇航员将它带到月球对水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位置改变了,质量与重力都要改变 b水的状态改变了,质量与重力都要改变 c水的位置改变了,质量不变但重力改变 d水的状态改变了,质量改变重力不改变【课堂训练】1.张斌和和李晨两位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站在水平光滑的水泥路面
7、上,如果张斌用力推一下李晨其结果是( )a张斌仍然静止在原地,李晨被推开 b李晨与张斌都朝同一方向滑动c李晨受到张斌的推力,张斌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张斌与李晨同时向后退2.马拉车时,使车前进的力是( )a马蹬地的力 b.马拉车的力 c.车拉马的力 d.地面给车的力3. 以下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 b. c. d.4.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
8、地球匀速转动 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5.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6.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a已经画出)7.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 0n b. 2nc. 4n d. 8n8.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 b.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引起的 d.物体发生形变时
9、一定能产生弹力9. 图中未挂重物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若没作任何调节,就把重1n的钩码悬挂在它的挂钩上,则测力计示数_(大于、等于或小于)1n.10. 使用测力计测力的过程中,有如下的操作:轻轻来回拉动挂钩两次;把待测的力加在挂钩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调整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以上操作,正确的顺序是()a bc d11. 下面是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1)他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分度值是_,按图上指针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_n(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应注意:指针先调到与_刻度线对齐;拉力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外壳要_
10、;读数时视线要_指针指示的位置;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_的力1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有摩擦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如不准确应先校正c.弹簧测力计必须在水平或者竖直方向时才能使用,不得倾斜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13.下列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 b.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 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d.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14. 关于g=9.8n/kg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n b.质量为1kg的
1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c.表示重力单位牛顿与质量单位千克的换算关系 d.1kg=9.8n15. 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af1 bf2cf3 df416. (1)如图所示,重为3n的小球从斜面 上滚下来,请画出小球在斜面上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2) 请你画出图中小球所受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的示意图17.下列关于重心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d.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18. 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噪声环境管理办法
- 因工外出管理办法
- 团队经费管理办法
- 围墙检查管理办法
- 国土会签管理办法
- 国宝单位管理办法
- 国网预算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平台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粮食贸易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策略与投资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消防灯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楼社会化物业管理项目投标方案
- 新解读《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建造技术评价标准 T-JSTJXH 46-2024》
- ai培训讲座课件
- 宝马销售流程
- 辽宁省基础设施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肿瘤患者营养误区与科学饮食指南
- 2025-2030年中国康养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印刷电路板(PCB)检测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四川宜宾发展产城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无缝钢管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