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1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2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3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4页
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河子大学小学期制实验结课论文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姓名:王义西班级:药学(3)班学号:2010515073指导老师:李乐日期:2013年9月3日 乙酰水杨酸抗炎药物的分析王义西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小学期药学第三组第三实验组摘要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 乙酰氧基) 苯甲酸,作为主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收载于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 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 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应, 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片、肠溶胶囊、

2、泡腾片和栓剂等多种剂型,以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形成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各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设备、新方法也应用到了阿司匹林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中,本文对其作一综述。关键词: 阿司匹林 鉴别 杂质检查 含量测定 hplc 紫外分光光度法 tlc阿司匹林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 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 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本文主要对阿司匹林做一综合论述,通过对阿司匹林的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四个方面对乙酰水杨酸进行药物分析。1 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cintra404,

3、gbc)、电子天平(ab135-s,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mettler toledo)、微孔滤膜(尺寸25mm,孔径0.8,上海半岛实业有限公司净入器材厂)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自动进样器、色谱数据处理机、u v 一26 0 分光光度计、hplc 色谱柱、 超纯水器、展开槽、水浴锅、研钵、移液管(1、2、5、10ml)、吸耳球、容量瓶(25、50、100ml)、烧杯(10、100、500ml)、胶头吸管、直尺试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25mg/片):阿司匹林贮备液溶液(1.5368mg/ml)、无水乙醇、氯仿、丙酮、冰醋酸、甲醇、95%乙醇、酚酞指示液、碳酸钠试液,稀盐酸、稀

4、硫酸、三氯化铁试液、乙醚、硫酸铁铵试液(新制)、蒸馏水1.2 性状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湿气即缓缓水解。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溶解,但同时分解。酸性: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具有邻为取代苯甲酸结构,故具有酸性。水解性:本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酯键,可发生水解。吸收光谱特性:本类药物中有苯环和特征取代基,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征光谱。1.3 鉴别试验1.3.1 与三氯化铁反应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1.3.2 薄层色谱鉴别样品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取复

5、方乙酰水杨酸片1片,研细,加氯仿15mi,振摇溶解,滤过,滤液作为样品溶液。空白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取片剂辅料(按生产厂家提供的一片处方量称取)加氯仿15mi,振摇后滤过,滤液作为空白溶液。乙酰水杨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称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水杨酸10mg的单一对照品溶液。制法: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照薄层色谱法 精密量取乙酰水杨酸标准品溶液、乙酰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各5 ul,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乙醚一丙酮一冰醋酸(27:18:1:2)为展开剂,展距为10cm,展开后,晾干,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样品溶液所显的1个斑点的位置与颜色分别

6、与相应的对照品溶液所显的斑点一致,均显暗黄色。乙酰水杨酸rf一085。1.4 杂质检查比色法 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取本品0.1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溶液1ml(取1mol/l盐酸液1ml加稀硫酸铁铵2ml后,再加适量使成100ml摇匀,30秒钟内)。如颜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加水溶解后,加冰醋酸1ml,摇匀,再加水使成10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乙醇1ml,水48ml与上述新制的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比较。不得更深(0.1%)。1.5 含量测定1.5.1水解后滴定法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药典规定每片检品中含乙酰水杨酸应为0.2090.

7、231g。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水杨酸0.4g),置分液漏斗中,加水15ml,摇匀,用氯仿振摇提取4次(20,10,10,10ml),提取氯仿液用同一份水10ml洗涤,合并氯仿洗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l/l氢氧化钠液滴定,即得(每1ml 0.1mol/l氢氧化钠液相当于18.02mg的c9h8o4)。按下式计算每片含乙酰水杨酸的克数g/片=(t·v·f/w称样量)×平均片重1.5.2高效液相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 色谱条件:ods为填充剂, 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8:4:1)

8、检测波长:276n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00 流速:0.8ml/min柱温: 室温测定方法:精密称取2.1864g药品,置50ml容量瓶中,加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适量,在40-50摄氏度的水浴中充分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放冷,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贮备液,再量取贮备液5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过滤膜过滤,进样,记录色谱图。取阿司匹林对照品,精密称取1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1%冰醋酸的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同法测定。标示量=(cr*ax/ar*d*w)/(w*标示量)*100%1.5.3 紫外分光

9、光度法平行称量样品101.0mg、101.8mg、106.0mg,分别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即得。设定好参数后,转换进入计算模式。先进行空白调零,分别对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进行3次平行检测。标示量=a*d*w*1000/e*100*w*b*100%2 结果与讨论2.1 鉴别2.1.1 阿司匹林与三氯化铁试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紫堇色。2.1.2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产生醋酸的臭气。2.1.3 薄层色谱 阿司匹林标准品:rf=5.1/7.30.699 阿司匹林供试品:rf=5.0/7.30.685 两者的rf值基本接近,由此可得

10、供试品中含有阿司匹林。2.2 杂质检查2.2.1 比色法 如图所示: 左: 标准品 右: 供试品2.3 含量测定 2.3.1 两步滴定法 g/片=(t·v·f/w称样量)×平均片重=(18.02mg/ml×22.1ml×1/0.9162g)×0.5039g=0.219g/片2.3.2hplc法含量测定(图见附件1)标示量=(cr×ax/ar×d×w)/(w×标示量)×100% =10×1565247×0.5039/100×41316533×0.2

11、 =(782623.5 /826330.66)×100% 95.0%2.3.3紫外分光光度法编号浓度(mg/ml)a(平均值)标示量b12.0160.65262.94%22.0260.68323.07%32.1140.7253.26%计算得平均标示量b%=3.09%。药典规定制剂规格范围为95%-105%,所以该药品不合格。 本品不合格可能的原因:在制备样品时,样品未完全溶解;样品制备后没有立即测量,可能有样品分解。3 结论3.1鉴别实验3.1.1 与三氯化铁反应 本方案设计加热使阿司匹林水解成水杨酸,水杨酸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加热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酚羟基与三价铁结合生成紫堇色铁配

12、合物。实验结果出现了如上陈述的紫堇色。说明供试品中含有阿司匹林。3.1.2 水解反应 本方案利用的是阿司匹林的水解反应,但在实验操作后只出现了气泡和醋酸的臭气,并未析出白色沉淀。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四点:实验室准备的稀硫酸经ph试纸测试为深红色,表明并不是符合实验使用的稀硫酸,浓度较高;所取用的药片中阿司匹林含量较少,加热水解后产生的水杨酸就会相应的更少;水解不充分致使生成的水杨酸很少,无法产生明显可见的白色沉淀。3.1.3 薄层色谱法 tlc法为鉴别阿司匹林方法中最优先选择的鉴别方法,本实验结果标准品与供试品试液的rf值极其相近,说明供试品中含有阿司匹林。3.2 杂质检查3.2.1 比色

13、法 阿司匹林的杂质检查采用了较常用和主观的比色法,由上图所示,左(标准品)颜色比右(供试品)颜色深,供试品颜色不得比标准品颜色更深,说明供试品中的杂质限量符合药典规定,为合格品。3.3 含量测定3.3.1 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 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利用阿司匹林酯键在碱性环境下易水解的特性,加入估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水解酯键后,再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实验结果计算所得阿司匹林的平均片重为0.219g,而使用的药片的规格为0.2g,说明所测定的阿司匹林的含量合格。3.3.2 hplc法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色谱图见附件一,将原来高浓度的试液稀释了10倍和100倍再进针后,

14、色谱图较之前更理想,面积%的值高达100%,说明所测供试品中杂质含量减少,相应阿司匹林的含量较高。数据处理的结果百分标示量约为95%,则表明供试品的阿司匹林含量合格。 由于制剂的含量限度较宽,因而对于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应以专一性为主,可更好地测定制剂的成分,以便更好的控制质量,而hplc法可以满足所有的要求。故我组采用了专一性与精确度都较好的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3.3.3 紫外分光光度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计算得平均标示量b%=3.09%。药典规定制剂规格范围为95%-105%,所以该药品不合格,说明实验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有:在制备样品时,未完全溶解;样品制

15、备后没有立即测量,可能有样品分解;过滤不充分,仍有杂质残存,影响测定仪器操作不当。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试验,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药物分析的全部过程,对一个药物质量的评定,首先通过鉴别,再通过杂质检查,最后含量测定,每一步都特别关键。我们组实验的完成靠的是我们大家的一起动手,一起思考,团结在一起。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哪里出现了问题,是药品不对还是方法不对,如果一个方法分析三次而且做了三次,还是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会选择另一个方案,并且努力去分析上次实验的错误点。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实验中,我们小组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连着做了四次,吸光度一直都在1以上,出现相

16、同的错误。最大原因就是前面没有认真思考,只是盲目的在做。后来询问了老师,也分析出了原因。在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前,因为我们小组了解到前面小组做很多次都是失败,于是在做此hplc法之前我们就去了解别的小组失败的原因,他们的溶剂试剂,流动性成分及比例。等全部了解完之后,再开始动手,结果一次性成功了,我们出的峰(见附件一)很理想,第一个样品的峰可能由于杂质太多,出的峰也比较多。后来我们给样品稀释,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使杂质浓度减少,出的峰更是理想。实验中需要我们严谨的态度,发现问题要耐心分析。感受实验的过程,让自己通过一次实验真正有所收获。参考文献1 朱景申.药物分析/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

17、指南m.西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63-167.2 何英梅,贺军权.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测定商榷j.中国药事,2005,19(2):110-111.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83-284附件一阿司匹林hplc色谱图标准品hplc:峰#保留时间面积面积%分离度拖尾因子理论塔板#12.6184131653310000.695800.063样品hlpc:峰#保留时间面积面积%分离度拖尾因子理论塔板#10.35693920.524801.72617.80221.42530940.17292.158076.30732.62156524787.4652.550.7531350.51643.535364252.03540.861059.05653.959218061.21850.186033.95764.399137810.770100074.85245761.37330010.67385.506118500.662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