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文化中心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完整版)文化中心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完整版)文化中心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完整版)文化中心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完整版)文化中心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艺术中心调研报告以琴台文化艺术中心等为例班级:建筑学 0601姓名:陈冠宏学号: 0120603540210指导老师:陈李波日期: 2011.3.11文化艺术中心调研报告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用于呈现文化艺术作品的建筑群体。通常围绕剧院或音乐厅修建,配备艺术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融市民业余活动、博览展示、教育研修、娱乐、 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建筑综合体。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一种大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它具有地域性,体现不同城市的文化特征。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在我国起步较晚,功能技术还不成熟。 文化艺术中心是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支脉,文化艺术中

2、心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方面在积累国家文化财富、传承展示优秀民族文化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另一方面也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载着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1 文化艺术中心功能与作用1.1 文化艺术中心的定位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一种大型的城市建筑,在城市的区域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特色,应该将之纳入城市设计的范畴,并且在其立项之初就要对其进行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这是建成一个成功的、为市民所接受的文化艺术中心的重要保证。视觉的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一般规模较大,从远观有助于展示城市轮廓线之美,近看可以成为一定区域的构图中心,成为城市中引人注意的视觉焦点

3、,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而这个范围是与建筑的尺度相关的,可以通过视觉分析法来确定。生活的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娱乐,交往,商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活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进行着大量物、人与信息的交流,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心理的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公众视觉与生活的中心,必然要体现共同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是环境具有场所感,成为心理与情感的中心。在对文化艺术中心定位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民意调查, 确定最适合于本地的文化艺术中心形式,以保证建成后的使用效率与长期效益。具体地说, 对文化艺术中心的定位,就是要确定建造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建造何种形式的建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

4、对文化中心的地位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只有将文化艺术中心定位在适合于本地区城市风格与城市规模以及居民精神生活构成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建成一座被大家认可的文化艺术综合体。 当人们游览一个城市, “大多数人都能够回忆起几种自己喜欢的特殊场景, ”(摘自凯文· 林奇的 城市意象 )这些场景就构成他们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而建筑师就是要创造这样的场景。 因此,这样一座文化艺术中心必须要体现城市精神的建筑风格,或者说是这座城市风格,不仅仅是在造型上,还应体现在空间、技术等各个方面。同时它所处的位置要求它提供为市民活动服务的场所。这就是对于城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定位。1.2 文化艺术中心的外部造型文化引述

5、中心作为市民视觉的中心、生活的中心和心理的中心,其外部空间设计对于建筑性格的塑造和文化特质的反映有重要作用。文化艺术中心外部空间设计可分为建筑造型设计和外环境设计。在进行文化艺术中心竖向构成与造型设计时,可分为低层型、高层型和高低层结合型。低层型是指整个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部分和建筑体快在平面上展开,其特点是易于解决人流车流等问题,占地面积大,空间开阔,有利于结合周围环境。适宜于用地富裕的城市新开发地段或具有较高地位的地区性艺术文化中心,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东方文化艺术中心、厦门文化艺术中心都属于此种类型;当设计用地非常局促,只能在竖向上发展史可采用高层型的建筑造型。 香港文化艺术中心、

6、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都属此类; 高低层结合型则具有以上两种类型的优点,具体地说一般人流集中的公共部分,如剧场商场和公共娱乐服务设施设在地面三层以下,地下层作为设备层, 停车库以及剧场的台仓等部分。而高层部分多数是因为商业房地产开发形成的空间,主要是办公楼,出租写字楼,公寓和旅馆等。 这种类型的实例有: 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和本案深圳市文化艺术中心等。1.3 文化艺术中心的功能设计文化艺术中心既然是以观演场所为核心的文化建筑综合体,部分。 戏剧剧场根据舞台和观众席的关系可以分为镜框舞台剧场,剧场自然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伸出式舞台剧场、开放式舞台剧场和中心舞台剧场等。在进行剧场设计

7、时,要特别注意流线的设计,人和道具分流, 观众和演员分流以及后台流线设计。 另外,也是观演类建筑区别与其他建筑的最主要特点是视觉和声学设计,既需要考虑建筑内部形态,又需要技术设备的配合。展览部分作为文化艺术中心中最展示区域文化,同时建筑体量可根据需求变化的部分可结合环境灵活布置。对于展示类建筑来说,合理的流线和丰富的空间变化是设计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文化艺术中心应充分考虑居民的这一需求,合理安排娱乐活动空间。2 国内文化艺术中心调研2.1 武汉琴台艺术中心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月湖之畔, 汉江之滨, 隔湖南望古琴台, 作为月湖文化艺术主题公园

8、的核心组成部份, 它将成为武汉最高档次的文化表演场所, 也是 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主会场。琴台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建筑由一个1800座的琴台大剧院、 一个 1600座的琴台音乐厅和其他辅助设施组成。大剧院以演出大型歌剧、舞剧为主,能满足国内外各类歌剧、舞剧、音乐剧、大型歌舞、 戏剧、话剧等大型舞台类演出的使用要求。音乐厅以自然声演出交响乐为主。并在总体布局中考虑了多功能厅的位置。文化广场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大型城市广场。它紧临古琴台,与文化艺术中心隔湖相对。作为大量人流的集聚地,它能同时容纳1万人聚会和举办大型重要文化活动。在琴台文化艺术中心及文化广场规划中,以贯穿文化艺术中心与文化广场的

9、中轴线构成规划主轴“空间轴线” ,以指向古琴台的斜向轴构成“历史轴线”,将大剧院和音乐厅置于时空轴线的交汇点中心广场两旁,形成控制琴台文化艺术中心与文化广场的视觉焦点。琴台文化艺术中心的主体建筑物位于比场地地坪高5.4米的高台之上,平台之上作重点的景观处理, 形成宜人的城市休闲场所。亲水广场之上通过以平行“历史轴线”的斜向发光铺地暗喻岁月留痕, 同时大剧院休息厅也向古琴台方向扭转,高台之上形成面向古琴台的良好视觉导引, 显示对古琴台的深切关注。平台之上的观演活动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高台听音”的波澜壮阔,可谓现代的琴台。古今琴台隔月湖相望,共创千古之佳音,旷世之绝响。琴台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月湖文化

10、艺术主题公园的核心部分,应该成为主题公园的点睛之笔,其造型设计只有充分整合环境,与环境形成共振,才能产生整体之美。在建筑设计中,我们一方面抬高大剧院入口标高,形成贯通汉江、月湖的入口大厅视线;另一方面,建筑总体动势顺应汉江、月湖东西延伸的形态,构成东西长向舒展的造型,有如行云流水,富于韵律感。在此同时,东南侧入口大堂空间斜向偏转,遥指古琴台,形成历史之轴,宛如沧海之回流,使主入口空间更富于动感,突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主题。建筑之美不应仅局限于几个立面,观众对建筑的体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正是在远观、 近看和进入建筑的过程中形成对建筑的印象,琴台大剧院的设计吸取了中国园林步移景异的手法, 以琴键

11、飞奔, 水袖飞舞般的飘带伸臂构架造型,限定出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与宛如古琴琴弦的金属玻璃体交相辉映,观众在走近大剧院的过程中,建筑给人的感受时如水袖飞舞,舒展飘逸,时如金石顿开,激情迸发,由远至近,建筑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动感和张力,给人以无限暇思。巨大的尺度,富有永恒的纪念性,极具雕塑感和阳刚之气。2.2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由1953座的东方音乐厅、1015座的东方歌剧厅和333座的东方演奏厅组成。拥有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舞台、音响、灯光设备,可以满足交响乐、芭蕾、音乐剧、歌剧、戏剧等不同演出需要。由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投资10亿元建造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坐落于浦东行政文化中心,是市委

12、领导在不久前召开的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文化布局规划设想的上海文化 " 一轴 " 的东起点。总建筑面积近40,000 平方米,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整个建筑外表采用金属夹层玻璃幕墙,内墙装饰特制的浅黄、赭红、棕色、灰色的陶瓷挂件。从高处俯瞰,五个半球体依次为:正厅入口、东方演奏厅、东方音乐厅、展览厅、东方歌剧厅。它们犹如五片绽放的花瓣,组成了一朵硕大美丽的" 蝴蝶兰 " 。建筑顶部安装了融入高科技的 880多盏嵌入式顶灯,当美妙的旋律在音乐厅奏响时,灯光会随旋律起伏变幻,将夜色中的东方艺术中心变的璀璨奇异、充满动感。上海东方艺术

13、中心坐落于浦东行政文化中心,是上海新一轮文化规划中上海文化“一轴 ”的东起点。 作为上海重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由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投资 11余亿元兴建,总建筑面积近40,000 平方米,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设计。2002年3月26日正式开工建造, 于 2004年 12月31日举行盛大的落成庆典新年音乐会, 开始试运营。 从高处俯瞰,东方艺术中心犹如五片绽放的花瓣,五个半球体依次为:正厅入口、演奏厅、音乐厅、展览厅、歌剧厅,外形宛若一朵美丽的“蝴蝶兰 ”。 整个建筑外表采用金属夹层玻璃幕墙,内墙装饰特制的浅黄、赭红、棕色、灰色的陶瓷挂件。建筑顶部安装了融入高科技的880多盏

14、嵌入式顶灯,当美妙的旋律在音乐厅奏响时,灯光会随旋律起伏变幻,将夜色中的东方艺术中心变的璀璨奇异、充满动感。2.3 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位于苏州金鸡湖畔的苏州科技文化中心,远远望去,在碧水蓝天倒映下,这座 “新月牙 ”型的建筑显得气势恢弘。 据了解,苏州科技文化中心占地 13.8 万平米,总建筑面积 15万平米,总投资 18.9 亿元人民币,集合了大剧院、电影院、演艺餐厅、商业中心、科技展馆等功能,堪称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它也是继苏州博物馆新馆后,苏州又一座由世界顶尖设计师设计的建筑,其设计师是保罗 ·安德鲁。在安德鲁提供的设计理念中,最核心的就是 “一颗珍珠、 一段墙

15、和一个园林。 ”这三个苏州的传统元素体现了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在建筑美学上的立意。安德鲁虽然是法国人, 但对中国十分熟悉。 他所选择的珍珠、丝绸以及园林等元素,都是苏州特产。科文中心的核心建筑“是 “珍珠岩 ”。这是个外形宛如珍珠的半圆形建筑,其外墙为双层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采用了点式彩釉玻璃。白天自然光的反射,会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夜间, 利用双层玻璃幕墙间高光乳白的照明,使得整个建筑呈现出洁白纯净的视觉效果。这里将被开发成餐饮中心。在“珍珠岩 ”与主体建筑之间, 有一片融合了现代和传统设计理念的苏州园林。包括赏花园、石趣园、听竹园、屋顶花园四部分。科文中心外墙的设计外观与北京“鸟巢 ”很相似,

16、 但其实有着本质的不同。科文中心的外墙更像是蚕丝放大了的效果, 并且兼顾了遮光和节能。 设计师采用六边形双层铝合金挂板为基本单元, 通过连续的几何叠加, 使外墙的空间感和延展性得到体现, 从而将苏州的丝绸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这在建筑设计中属于 “高技派 ”手法。3 国外文化艺术中心概况3.1 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乔治·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是已故总统蓬皮杜于 1969年决定兴建的, 1972年正式动工, 1977年建成,同年 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 7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共 10万平方米,地上 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

17、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蓬皮杜中心全名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Beaubourg 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兴建于1971年至 1977 年,于 1977年 1月开馆,是建于法国巴黎市内的一座国家级的文化建筑。设计者是49个国家的 681个方案中的获胜者意大利的R·皮亚诺和美国的R·罗杰斯。中心大厦南北长168米,宽 60米,高 42米,分为 6层。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楼板可上下移动,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大厦内部设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和工业设计中心

18、。它南面小广场的地下有音乐和声学研究所。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重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乔治·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 建筑兴建后,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艺文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High-tech)风格。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其颜色是有规则的。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

19、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供成人参观、学习,并从事研究。与此同时,“中心”还专门设置了两个儿童乐园。一个是藏有2万册儿童书画的“儿童图书馆”,里面的书桌、书架等一切设施都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置的;另一个是“儿童工作室”, 4岁到 12岁的孩子都可以到这里来学习绘画、舞蹈、演戏、做手工等。工作室有专门负责组织和辅导孩子们的工作人员,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智力、帮助孩子们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工业创造中心”中,主要通过各种展览会和图书资料向观众介绍有关市政建设、生活环境及各种工艺产品的发明和创造情况。同时还向观众提供各种日常消费品的资料与咨询。“公共参

20、考图书馆”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旧式图书馆,它拥有当代书籍30万卷,期刊2400 种,幻灯片 20万张, 微缩胶卷 15000个,唱片 1万张及各种电影、 录像、地图、 磁带等。馆内设施一律开放, 读者可随意翻阅开架图书; 也可以通过录相机随意选看介绍各国文学艺术、科技、民俗等情况的电影、录像;音乐爱好者可以戴上耳机自由欣赏自己挑选的唱片。馆内到处都设有放大阅读机和复印机,读者可随时用以查阅微缩胶卷和复制资料。该馆还附设有语言学习室,共有40个小房间和 40种语言的有关教材、资料,人们在此可以听录音、看教材,选学各种语言。“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也与那些旧的艺术博物馆不同,集中突出了“现代”二

21、字,专门介绍 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 结构派、 概念艺术及流行艺术等各种流派的2000 幅作品。 馆内藏品的陈列方法也是现代的: 一条主要线路按时间顺序排列着各个流排艺术的代表作,周围分设许多小展室,分别介绍某流派某作家的作品, 使观众既可以了解现代西方艺术的概貌,又可以对某一感兴趣的流派或作家进行深入的研究。馆内还设有可以升降移动的板架,挂有那些未出展的作品,一按动电钮,这些自动板架便可将那些观众所需而未展出的藏品展示在人们面前。“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 为避免噪音干扰修建于大厦旁边的地下,其主要功能是让音乐工作者能够利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来从事创造。

22、此外,它还从事研制新乐器和各种音响设备的工作。“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 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 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 便于内部使用。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学工厂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当初这座备受非难的“庞大怪物” ,今朝已为巴黎人开始接受并渐渐地喜爱起来。如果说卢浮宫博物馆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那么“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现代巴黎的象征。3.2

23、 仙台媒体中心仙台媒体中心(sendai mediatheque,简称 smt ),是在仙台市青叶区开设的复合文化设施。于 2001年 1月开馆,由伊东丰雄设计。由仙台市图书馆和艺廊等组成,不但是仙台的文化收容中心,也肩负了艺术中心的任务。Mediatheque 在法文中的意思是“收纳媒体的架子”。而仙台媒体中心是收集、保存了书籍,加上录像带、 DVD、 CD和 CD-ROM之类,以影像或音乐为首的多种表现媒体。除了直接向来馆者提供服务之外,也透过网页进行市民的文化收容。馆内除了“媒体中心”的功能之外,还有艺术工作室和艺廊。而1楼的开放式广场,也活跃了艺术、音乐(Live )和文化活动。为此,

24、 做为仙台艺术关联发信地、集客力的功能,让周围聚集了艺术相关店和民营企业。镶在 1楼的玻璃可以自由开关,在仙台定禅寺大街爵士音乐节之际,南侧的玻璃全都会打开来进行艺术活动。和仙台光之祭典有关的活动也会在此举行。这样的仙台媒体中心,让许多面向定禅寺大街的仙台祭典和活动得以举行,更飞快地提升定禅寺大街的功能,大大地发展了市府当局所谓的“学都仙台”“乐都仙台”。再者,做为建筑物的仙台媒体中心,也有很高的评价。伊东丰雄设计的这个建筑,是由六块地板(金属板),十三根形状像摇晃海草, 称为管柱的铁骨独立轴之单纯构造,构成地下2层,地上 7层所有的空间。这种建筑思想,与以“柱”来建的既有日本住屋相同。此外整

25、面的玻璃,能从外面直接看到支柱的骨架结构, 另一方面,在从中环视种满榉树的定禅寺大街之际,里外之间也充满了一体感。由于这样的构造和设计的优秀, 从世界各国而来的建筑相关人士,带著相机来访的人很多。仙台的流行杂志( COLOR等)和电视节目、电影之类的外景拍摄也增加了。3.3 纽约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当代艺术中心的第一座独立建筑1939年建于辛辛那提, 是美联邦最早的一个致力于当代视觉艺术的单位。新的当代艺术中心建筑将用作为临时展览、现场布置安装及表演场地,但不作为艺术品永久收藏地。项目其它组成部分包括一个教育设施(非博物馆建筑)、办公区、艺术预备区、博物馆藏馆、咖啡厅及公共区域。主要设计特点:

26、城市地毯 :为吸引四周地区的行人并营造一种动态的公共空间,中心的入口、 门厅及循环引入系统被组织安排成一个“城市地毯 ”格局。从第六大街与坚果大街的拐角处起,进入建筑内的整个地面曲线慢慢往上走,渐走渐上,最后形成一个支撑墙。它蜿蜒攀升,引导游客及至一个悬吊的夹层坡道,这一坡道贯穿了整个门厅,在白天,它就是一个开放、开阔且风景美丽的人造公园。 夹层坡道一直攀升穿透支撑墙,在墙另一侧, 这坡道便成了通往陈列室入口的登陆口。拼图玩具 :与 “城市地毯 ”格局相对比, “拼图玩具 ”有着磨光的波状表面,各陈列室看起来象由一块块独立砼块雕刻而成,悬浮在门厅上方。各展区的尺寸及外形各异,以满足当代艺术的各

27、种规模及材质的需要。在建筑内,通道循环系统内,你无法透视陈列室内景。楼梯坡道沿建筑后部狭窄的一带成之字形曲折向上,同时,各陈列室宛如三维拼图玩具般相互联动,虚虚实实,趣味盎然。外壳 / 雕塑 :建筑地处拐角处,使其形成两个迥异而互补的外立面。沿第六大街的南立面呈波状透明面层, 透过它, 路人可看到中心的本质。沿这个立面而设的陈列室可令人一瞥展出的艺术品, 办公室也设在这个立面, 不仅有个白天工作环境亦可观城市景观, 使这个立面布满了人类的鲜活生气。 临坚果大街的东立面, 如同浮雕一般, 是一个个陈列室室内景观活生生的印记底片。4 基地调研4.1 城市面貌深圳,中国大陆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改革开

28、放的先行者以及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是其最显著的特色。然而在改革开放30 年后的今天,深圳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却不及北京,香港等地。 正式基于这样的反向比较,深圳需要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政府需要这样的设施提高城市凝聚力、国际知名度。 对于普通老百姓,人们希望在精神生活层面得到更多的满足。城市的肌理显示出这个沿东西向横向展开的城市拥有巨大的能量与包容性,同时它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它成为联系南面香港与北面广州,并成为一个独具特色、吸引力强、 充满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建筑与城市的图底关系反应出本项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位于整个城市的中心地块,本项目将成为深圳未来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并具有凝聚力和辐射力

29、的文化精神家园。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呈东西带状分布,同时清晰的反应出项目所在区域具有的优越自然条件,这也为该区域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的文化精神生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深圳市一个由数条东西向的交通干道串联起来的城市。本项目的基地正是位于这样的东西向交通干道上,具有较高的可达性和便捷性。4.2 基地概况本项目位于深圳中心区东侧,红荔西路与彩田路交界,南侧为中银大厦。北面隔红荔路与莲花山和关山月美术馆相对,用地平坦。总用地面积:9999.65m2规定建筑面积:43000m2其中各种服务用房28000平方米,含展厅、讲演厅、研究室、工作室、表演厅、图书馆、公共服务、办公和设备用房。其余15000平方米为宣传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办公和业务用房。容积率 : 4.30覆盖率 : 70% 停车位 :220 辆 规划限高: 40米车辆出入口:西侧及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