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三功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三功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三功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三功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三功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功率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如图15-3-1所示,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说出下图短跑比赛中采用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图15-3-1图甲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_。图乙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_。解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在相等的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就越快;反之,运动得就越慢。另一种方法是: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就越快;反之,运动得就越慢。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三人所用的时间相等但通过的路程不同,所以图甲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了第

2、一种方法。而从图乙可以看出三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但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图乙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了第二种方法。答案: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长短 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2.甲、乙两个集装箱的质量相等,起重机把甲以1 m/s的速度提升10 m;再以2 m/s的速度把乙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 )a.两次做功一样多 b.第一次做功多 c.第二次做功多 d.无法比较解析:根据w=fs可知,做功的多少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有关,跟时间、物体运动的速度等因素无关。比较做功的多少,只须比较力和距离的大小。题中甲、乙的质量相等,所以起重机对甲和对乙施加的拉力相等,

3、甲、乙沿拉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相等,因此起重机两次做的功相等。答案:a3.体育课上,小明用100 n的水平力把放在地面上重5 n的足球踢了出去,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了30 m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a.150 j b.500 j c.3 000 j d.0解析:在利用w=fs求功的过程中,正确确定力和距离是关键,这里的力和距离一定是对应的,不能张冠李戴。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没有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f=0;而且30 m也不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而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而移动的,所以w=0,选项a、b、c都不正确,选项d正确。答案:d10分钟训练 (强化类

4、训练,可用于课中)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体做的功多,功率一定大。( )(2)物体做功时间短,功率一定大。( )(3)物体做功多,需要的时间不一定多。(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功率的计算公式的理解,正确理解功率、功和时间三者间关系是学好功率的基础。根据p=w/t可得,功率的大小是由功和时间的大小共同反映的,只根据功或时间的大小不能确定功率的大小,所以说法(1)、(2)是错误的。把p=w/t变形得t=w/p,对同一机械来说,它的功率一定,做的功多,当然所用的时间就长;但对于不同机械来说,它们的功率不同,做的功多所用时间就不一定多,所以说法(3)是正

5、确的。答案:(1)× (2)× (3)2.质量为40 kg的某同学,在体育课上用12 s的时间匀速爬到了一根竖直长杆的3 m处。则在这段时间内,该同学所做的功为_j,功率为_w。(g=10 n/k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利用g=mg、w=gh和p=w/t即可求出所要求的物理量。答案:1 200 1003.某起重机将1 000 n的重物沿竖直方向提起,重物由静止开始先向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物在做变速运动的30 s内上升了16 m,在接着的10 s内又匀速上升了8 m,若空气的阻力不计,则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功率是_w。

6、解析:本题只求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中的功率,根据p=w/t,w=gh可求出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和功率。解决本题常犯的错误是审题不清,常求全程的平均功率。因为在变速运动的过程中,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不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所以不能用货物受到的重力乘以它上升的高度作为起重机在变速运动中做的功。当然,再用求出的这个功去求功率就更不对了。答案:8004.体育课上要比比哪位同学做引体向上的功率大,你认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用到的测量工具又有哪些?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功率的测量。首先要明确该实验的原理,然后根据原理确定所要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该实验的原理是p=w/t,根据该原理,再根据w=gh=m

7、gh,得出测量功率需要测量的三个物理量,从而确定出合适的测量工具。但是,学生回答测量质量的工具时常常认为是天平,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天平是实验室里用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质量的,人的质量显然不能用天平来测量,应该用磅秤来测量。答案:质量、高度和时间;磅秤、刻度尺和秒表。5.如图15-3-2所示的装置中,使重40 n的重物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4 n。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2 m/s,求:图15-3-2(1)拉力f在2 s内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滑轮为动滑轮,根据动滑轮的使用方法可知,当拉力f向右移动距离s时,相同时间内物体向右移动2s的距离,物体向右移动的速

8、度也是拉力f移动速度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v=s/t,可以求出f移动的距离s,然后再根据w=fs、p=w/t求出功和功率。也可以利用p=w/t=fs/t=fv求拉力f的功率。滑轮为动滑轮 v=2 m/s÷2=1 m/s 所以s=vt=1 m/s×2 s=2 m 所以w=fs=4 n×2 m=8 j 所以p=w/t=8 j/2 s=4 w或p=fv=4 n×1 m/s=4 w。答案:(1)拉力f在2 s内做的功为8 j。(2)拉力的功率为4 w。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2010甘肃兰州模拟,2)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

9、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解析: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由w = fs可知,路程之比为33,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32。因汽车匀速行驶,所以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11。由p =w/ t可知,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32。本题是对新课程“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目标的落实,考查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答案:b2.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c.甲做功所用的时

10、间比乙的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做功就快;功率小,做功就慢,选项b是正确的。根据w=pt,只知道功率的大小而时间的大小不确定,无法确定做功的多少。同样根据t=w/p,只知道功率的大小而功的大小不确定,也无法确定做功所用时间的长短,因此,选项a、c、d是错误的。答案:b3.初三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想估测某同学上楼的功率有多大,已知该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用了10 s,则他上楼的功率大约是( )a.3 w b.30 w c. 300 w d. 3 000 w解析:这道题较为开放,答案不是具体确定的,但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只要介于这个范围内就是正

11、确的,而且这道题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考查了学生的估测能力,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改思想。根据p=w/t、w=gh、g=mg可得,该题估测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一层楼的高度。一般初三学生的体重介于4070 kg,一层楼的高度为3 m左右,所以,上楼的功率介于240420 w之间,因此,正确答案为c。该题注意估测的值不能跟实际值偏差太大,偏差太大就是错误。还有就是从一楼上到三楼是两层楼的高度,不是三层楼的高度,这也是错选其他选项的原因。答案:c4.(2010广东珠海模拟,14)如图15-3-3所示,在50 s的时间内,男孩提着重15 n的小提琴水平向左匀速走了100 m,女孩用5 n的

12、水平拉力拉箱子向右匀速走了100 m,他们中,对物体做功的是_(选填“男孩”或“女孩”),做功的功率是_。图15-3-3解析:男孩提着小提琴沿水平向左匀速行走,手提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而移动的距离沿水平方向,手的提力对小提琴没有做功;女孩用5 n的水平拉力拉箱子向右匀速行走,箱子沿水平拉力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女孩的拉力对箱子做了功,w=fs=5 n×100 m = 500 j。她做功的功率是p=w/t=500 j/50 s=10 w。答案:女孩 10 w5.甲、乙两人用力之比为25,各自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的功率之比为_。解析:w1=f

13、1s1=2×3 j=6 j w2=f2s2=5×2 j=10 j p1= w=3 w p2=10 w 所以答案:3106.(2010上海浦东模拟,8)图15-3-4是中国科学家正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在组装时,需要用如图15-3-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 0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2 m,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n,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j。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 min,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w。图15-3-4解析:题中所使用的滑轮是定滑轮,其特点是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g=1 000 n,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w=

14、gh=1 000 n×12 m=1.2×104 j,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是p=w/t = 1.2×104 j/60 s=200 w。本题是对新课程“会运用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目标的落实,将物理知识与科技信息结合,设置情景新颖,同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答案:1 000 1.2×104 2007.小红每天都练习跳绳,跳绳时她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 kg,平均每分钟她跳绳12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高度均为5 cm,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的功为_j;她跳绳时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w。(g取10 n/kg)解析:本题是

15、利用w=gh和p=w/t求功和功率的计算题。根据g=mg,可求出小红对鞋用的力。根据w=gh=0.4×10×0.05 j=0.2 j上升一次小红对鞋做的功,再乘以次数就是她1分钟所做的功;她的平均功率p=s=0.4 w。答案:0.2 0.4 8.体育课上,汪洋和李鹏在练引体向上,汪洋突发奇想,对李鹏说:“咱俩谁做引体向上的功率大?”(1)请你告诉他俩怎么比较功率的大小。(2)如果汪洋的体重已知,要测出他的功率,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3)写出测量的具体步骤并写出功率的表达式。(4)测量中为了便于记录测量数据,请你帮助他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解析:(1)比较他俩功率的大小有

16、两种方法。(2)该实验的原理是p=w/t,再根据w=gh、g=mg和题意可得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该题必须注意实验原理和所测物理量的表达式的区别。(4)因为这是一个间接测量的实验,记录数据的表格中至少应包含直接测得和间接测得的两种数据。注意每个物理量后面要标注单位。同时,为了测量得较为准确,尽量多做几个引体向上,测量平均功率。答案:(1)在相等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或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2)高度和时间(3)用刻度尺测出他做引体向上的高度,记为h 用秒表测出他做n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记为t 求出他受到的重力g=mg 求出他做的功w=gh=mgh 求出他的平均功率p=nmgh/t

17、(4)质量m/kg重力g/n高度h/m功w/j时间t/s功率p/w9.如图15-3-5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 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在10 s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 kg的物体提升4 m。若不计一切摩擦,求: 图15-3-5(1)矿工在10 s内所做的功和他做功的功率;(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取g=10 n/kg)解析:根据滑轮组的性质和w=fs、p=w/t、=w有用/w总即可完成该题。根据图中滑轮组的性质可知,s=2h,因为h已知,所以可求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又因拉力已知,根据w=fs可求出矿工在10 s内所做的功,又因时间已知,根据

18、p=w/t可求出他做功的功率。由于不计一切摩擦,所以拉力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1/2,据此求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就可求出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根据以上条件,利用w有=g物h求出有用功, 再根据=w有用/w总就可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因为该滑轮组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 所以s=2h=4 m×2=8 m 所以w总=fs=200 n×8 m =1 600 j 所以p总=w总/t=1 600 j÷10 s=160 w。(2)因为g=mg=32 kg×10 n/kg=320 n 又因为该滑轮组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 所以f=(g物+g滑)/2 所以g滑=2f-g物=200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