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写普通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注写普通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以b代表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开头、y向配筋以y开头注写;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开头注写;注写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竖向尺寸及配筋注写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竖向尺寸及配筋dzdz表示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表示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短柱纵筋:角筋、短柱纵筋:角筋、x x边中、边中、y y边中;边中;短柱箍筋;短柱箍筋;短柱标高范围。短柱标高范围。二、二、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
2、达表达三、三、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一)、(一)、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梁,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二)、(二)、平面注写包括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集中标注与与原位标注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 ,则将该数值原则将该数值原位标注位标注, ,施工时施工时, ,原位
3、标注取值优先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 (三)、(三)、 梁梁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的内容的内容, ,有有三三项必项必内容内容及及基础梁底面标高。基础梁底面标高。规定如下规定如下: : 1 1、基础基础梁编号梁编号, ,为必注值为必注值,见,见表3.2.1; 2 2、基础基础梁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 ,为必注值为必注值,注写,注写b bh,h,表示梁的宽度与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表示梁的宽度与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b bh h ycyc1 1c c2 2表示,其中表示,其中c c1 1为腋长,为腋长,c c2 2为腋高。为腋高。 3 3、基础、基础梁箍筋梁箍筋, ,为必注值;为必注值;(1 1)箍筋注写)箍筋
4、注写1 1)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注写)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肢数写在括号内)(肢数写在括号内). .例例: 10100/200(4),: 10100/200(4),表示箍筋为表示箍筋为i i级钢筋级钢筋, ,直径为直径为10,10,梁端梁端加密区间距为加密区间距为100,100,跨中跨中非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为为200,200,均为四肢箍均为四肢箍。 5 5)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a a、两向基础梁相交的柱下区域,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基础梁按梁端箍筋贯通设置;两向基础、两向基础梁相交的柱下区域,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基础梁按
5、梁端箍筋贯通设置;两向基础梁高度相同时,任选一向基础梁箍筋贯通设置。梁高度相同时,任选一向基础梁箍筋贯通设置。 b b、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1/3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 c c、基础梁顶部贯通纵筋可在距柱根、基础梁顶部贯通纵筋可在距柱根1/41/4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或在柱根附近采用机械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或在柱根附近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且应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连接或焊接,且应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 四、四、 基础基础梁梁原位标注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的内容规定如下: : 1
6、 1、梁支座梁支座上部纵筋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 a a 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支座上部纵筋写为例梁支座上部纵筋写为625 4/2,6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25, 425, 下一排纵筋为下一排纵筋为225.225. b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在前面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
7、纵筋,225 225 放在角部放在角部, 222 , 222 放在中间放在中间, , 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225+222. 225+222. c c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2)(2)梁下部纵筋梁下部纵筋: a a 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当梁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下部
8、纵筋写为例梁下部纵筋写为625 2/4,6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25, 225, 下一排纵筋为下一排纵筋为425, 425, 全部伸入支全部伸入支座座 b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前面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25 225 放在角部放在角部, 222 , 222 放在中间放在中间, , 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225+222. 225+222. c c 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
9、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3)(3) 附加箍筋和吊筋附加箍筋和吊筋, , 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筋值,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必注内容必注内容选注内容选注内容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原位标注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引注位置引注位置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
10、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到上为y向)板区划分条件板区划分条件板厚相同、基础平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板厚相同、基础平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同一板区配置相同的区域为同一板区底部附加非贯通筋底部附加非贯通筋1)以一段与板带同向的中粗虚线代表附加非贯通筋以一段与板带同向的中粗虚线代表附加非贯通筋柱下板带:贯穿其柱下区域绘制柱下板带:贯穿其柱下区域绘制跨中板带:横贯柱中线绘制跨中板带:横贯柱中线绘制在虚线上注写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编号、钢筋级别、直在虚线上注写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编号、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以及自柱中线分别向两侧跨内的伸出长度值。径、间距,以及自柱中线分别向两侧跨内的伸出长度值。 2)柱下板带或跨中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柱下板带或跨中板带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与贯通纵筋纵筋与贯通纵筋宜采用宜采用“隔一布一隔一布一”的方式的方式,其标注间距与底部贯通纵筋相同(两者实际其标注间距与底部贯通纵筋相同(两者实际组合后的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组合后的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2) 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原位标注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桩基础桩基础桩基础是最常见的深基础桩基础是由桩桩和承台承台两部分组成桩身桩身(1)按承载形式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2)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素质训练预案
- 油田污水回收利用方案
- 业务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 202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威海市分行招聘4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浙江绍兴市疾控中心招聘编外人员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书籍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
- 仪表工业智能化规划方案
- 网络推广新思路与方法
- 农业绿色发展总结
- GB/T 16311-2024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 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1课时 地球在宇宙中)(原卷版)
-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
- 选必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2024年新课标高考化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碳化硅外延层厚度测试 红外反射法-编制说明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 智能硬件简介演示
-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