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课件_第1页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课件_第2页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课件_第3页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课件_第4页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能力单元八能力单元八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 (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神经体液调节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使其中的血液按一定方向流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使其中的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动。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输运输: :即通过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组织即通过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

2、同时又将其代谢产物如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又将其代谢产物如c02c02、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 防卫防卫: :存在于血液内的一些细胞和抗体,能吞噬、存在于血液内的一些细胞和抗体,能吞噬、杀伤及灭活侵入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并能中和它杀伤及灭活侵入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并能中和它们所产生的毒素。们所产生的毒素。 内分泌内分泌: :能分泌心房肽,有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分泌心房肽,有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 心位于胸腔纵隔内,约在胸腔下心位于胸腔纵隔内,约在胸腔下2 23 3部,或部,或第第3 3对肋骨对肋骨( (第第2 2对肋间隙对肋间

3、隙) )与第与第6 6对肋骨对肋骨( (或第或第6 6对肋对肋间隙间隙) )之间,夹在左、右两肺间,略偏左之间,夹在左、右两肺间,略偏左( (马、猪马、猪心的心的3 35 5,牛心的,牛心的5 57 7位于正中平面的左侧位于正中平面的左侧) )。牛。牛的心基大致位于肩关节的水平线上,心尖距膈的心基大致位于肩关节的水平线上,心尖距膈2 25cm5cm;马的心基大致位于胸高;马的心基大致位于胸高( (髻甲最高点至胸的髻甲最高点至胸的腹侧缘腹侧缘) )中点之下中点之下3 34cm4cm,心尖距膈,心尖距膈6 68cm8cm,距胸,距胸骨约骨约1cm1cm;猪的心位于第;猪的心位于第2 25 5肋之间

4、,心尖与第肋之间,心尖与第7 7肋软骨和胸骨结合处相对,距膈较近。肋软骨和胸骨结合处相对,距膈较近。一、心脏的形态和位置一、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心脏是一中空的肌质器官,外有心包包裹。心心脏是一中空的肌质器官,外有心包包裹。心脏呈左、右稍扁的倒立圆锥形,其前缘凸,后缘短脏呈左、右稍扁的倒立圆锥形,其前缘凸,后缘短而直:上部大称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位置而直:上部大称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位置较固定;下部小且游离,称为心尖。较固定;下部小且游离,称为心尖。 心脏表面有心脏表面有一环状的冠状沟和两条纵沟,在牛心的后面还有一一环状的冠状沟和两条纵沟,在牛心的后面还有一条副纵

5、沟。冠状沟靠近心基,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条副纵沟。冠状沟靠近心基,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分界,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7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8二二. .心腔心腔的构造的构造 心腔以纵走心腔以纵走的房间隔和室的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间隔分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互不相通的两半。每半又分半。每半又分为上部的心房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和下部的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同侧的心房和心室各以房室心室各以房室口相通。口相通。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9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0( (一一) ) 右心房右心房 占据心基占据心基的右前部。的右前部。 右心耳:右心耳:呈圆锥形盲

6、呈圆锥形盲囊,尖端向囊,尖端向左向后至肺左向后至肺动脉前方,动脉前方,内壁有许多内壁有许多方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肉嵴,称梳肉嵴,称梳状肌。状肌。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1 静脉窦:接受体循环的静脉血,前、后腔静静脉窦:接受体循环的静脉血,前、后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背侧壁和后壁,两开口间有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背侧壁和后壁,两开口间有一发达的肉柱称静脉间嵴,有分流前、后腔静脉血,一发达的肉柱称静脉间嵴,有分流前、后腔静脉血,避免相互冲击的作用。避免相互冲击的作用。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2 ( (二二) ) 右心室:右心室: 位于心的右前部,顶端向下,不达心尖。其位于心的右前部,顶端向下,不

7、达心尖。其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入口为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 右房室口以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为支右房室口以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为支架,环上附着有架,环上附着有3 3个三角形瓣膜,称三尖瓣或右房个三角形瓣膜,称三尖瓣或右房室瓣。其游离缘向下垂入心室,通过腱索连于乳室瓣。其游离缘向下垂入心室,通过腱索连于乳头肌。当心房收缩时,房室口打开,血液由心房头肌。当心房收缩时,房室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血液流入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血液将瓣膜向上推使其相互合拢,关闭房室口,可防将瓣膜向上推使其相互合拢,关闭房室口,可防止血液倒流。止血液倒流

8、。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3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4肺动脉肺动脉 位于右心室的左上方,也有一纤维环支持,环位于右心室的左上方,也有一纤维环支持,环上附着有上附着有3 3个半月形的瓣膜,称半月瓣。每片瓣膜个半月形的瓣膜,称半月瓣。每片瓣膜均呈袋状,袋口向着肺动脉。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均呈袋状,袋口向着肺动脉。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开放,血液进入肺动脉;当心室舒张时,室内压降开放,血液进入肺动脉;当心室舒张时,室内压降低,肺动脉内的血液倒流入半月瓣的袋口,使其相低,肺动脉内的血液倒流入半月瓣的袋口,使其相互靠拢,从而关闭肺动脉口,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互靠拢,从而关闭肺动脉口,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室。室。

9、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5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6 ( (三三) ) 左心房:左心房: 构成心基的左后部,左心耳也呈圆构成心基的左后部,左心耳也呈圆锥状盲囊,向左向前突出,内壁也有梳状锥状盲囊,向左向前突出,内壁也有梳状肌。在左心房背侧壁的后部,有肌。在左心房背侧壁的后部,有6 68 8个肺个肺静脉入口。左心房下方有一左房室口与左静脉入口。左心房下方有一左房室口与左心室相通。心室相通。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7 ( (四四) ) 左心室:左心室: 构成心室的左后部,室腔伸达心尖,室腔的上构成心室的左后部,室腔伸达心尖,室腔的上方有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左房室口纤维环上附着方有左房室口和主动脉

10、口。左房室口纤维环上附着有两片瓣膜,称二尖瓣,也叫左房室瓣,其结构和有两片瓣膜,称二尖瓣,也叫左房室瓣,其结构和作用同三尖瓣。作用同三尖瓣。 主动脉口为左心室的出口,纤维环上附着有主动脉口为左心室的出口,纤维环上附着有3 3个半月瓣,其结构及作用同肺动脉口的半月瓣。个半月瓣,其结构及作用同肺动脉口的半月瓣。 左心室内也有心横肌。左心室内也有心横肌。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8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19三三. . 心壁的构造心壁的构造 ( (一一) ) 心外膜:为心包浆膜脏层,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心外膜:为心包浆膜脏层,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紧贴于心肌外表面。紧贴于心肌外表面。 ( (二二)

11、) 心肌:为心壁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心肌:为心壁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心房肌薄,分深、浅两层,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心房肌薄,分深、浅两层,浅层为左右心房共有,深层为各心房所独有。心室肌较厚,浅层为左右心房共有,深层为各心房所独有。心室肌较厚,其中左心室壁最厚,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其中左心室壁最厚,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 ( (三三) ) 心内膜:薄而光滑,紧贴于心肌内表面,并与血管心内膜:薄而光滑,紧贴于心肌内表面,并与血管的内膜相连续。的内膜相连续。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0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1四四. . 心脏的血管心脏的血管心脏本

12、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循环,由冠状动脉、毛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循环,由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心静脉组成。细血管和心静脉组成。 ( (一一) ) 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由主动脉根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由主动脉根部发出,沿冠状沟和左、右纵沟伸延,在心肌内形成丰部发出,沿冠状沟和左、右纵沟伸延,在心肌内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富的毛细血管网。 ( (二二) ) 心静脉:包括心大、心中和心小静脉。心大心静脉:包括心大、心中和心小静脉。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伴随左、右冠状动脉分布,最后注入右静脉和心中静脉伴随左、右冠状动脉分布,最后注入右心房的冠状窦,心小静脉分成数支,在冠状沟附近直接心房的冠状

13、窦,心小静脉分成数支,在冠状沟附近直接开口于右心房。开口于右心房。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2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3五五. . 心脏的传导系统和神经支配心脏的传导系统和神经支配(一)心脏的传导系统(一)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其主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心搏动的冲动至整个心脏,是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心搏动的冲动至整个心脏,是调整心脏节律性运动的系统。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调整心脏节律性运动的系统。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金野氏纤维。房室结、房室束和浦金野氏纤维。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4(1)(1)窦房结窦房结 位

14、于 前位 于 前腔 静 脉 和 右腔 静 脉 和 右心 耳 间 界 沟心 耳 间 界 沟内 的 心 外 膜内 的 心 外 膜下 , 除 分 支下 , 除 分 支到心房肌外,到心房肌外,还 分 出 数 支还 分 出 数 支结 间 束 与 房结 间 束 与 房室结相连室结相连。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5(2)(2)房室结房室结 位于房位于房中隔右房中隔右房侧的心内侧的心内膜下、冠膜下、冠状窦的前状窦的前面。面。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6(3)(3)房室束房室束 房室结的直接房室结的直接延续,在室中隔延续,在室中隔上部分为一较细上部分为一较细的右束支的右束支( (右脚右脚) )和一较粗的左束和一较粗

15、的左束支支( (左脚左脚) ),分别,分别在室中隔的左室在室中隔的左室侧和右室侧心内侧和右室侧心内膜下延伸,分出膜下延伸,分出小分支至室中隔,小分支至室中隔,还分出一些分支还分出一些分支通过心横肌到心通过心横肌到心室侧壁。室侧壁。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7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8 六六. . 心包心包 心包为包在心脏周围的锥形囊,囊壁由浆膜心包为包在心脏周围的锥形囊,囊壁由浆膜和纤维膜组成,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和纤维膜组成,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纤维膜是坚韧的结缔组织,与心包胸膜共同纤维膜是坚韧的结缔组织,与心包胸膜共同构成胸骨心包韧带,使心脏附着于胸骨。构成胸骨心包韧带,使心脏附着于胸骨

16、。 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壁层衬于纤维膜的里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壁层衬于纤维膜的里面,在心基折转后成为脏层,覆盖于心肌面,在心基折转后成为脏层,覆盖于心肌 表面形表面形成心外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裂隙称为心包腔,成心外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裂隙称为心包腔,腔内有少量浆液,可润滑心脏,减少其搏动时产腔内有少量浆液,可润滑心脏,减少其搏动时产生的摩擦。生的摩擦。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29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08-2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心血管系统的生理 一一. . 血管的种类及分布规律血管的种类及分布规律 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1 1、动脉:管壁厚,富有收缩性和弹

17、性,将血液由心脏运、动脉:管壁厚,富有收缩性和弹性,将血液由心脏运向畜体各器官。向畜体各器官。2 2、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器官组、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在器官组织内分支互相合成网。织内分支互相合成网。 3 3、静脉:管壁薄,管腔较大,有些部位的静脉内有静脉、静脉:管壁薄,管腔较大,有些部位的静脉内有静脉瓣瓣( (膜膜) ),将全身各部的血液引入心脏的血管。,将全身各部的血液引入心脏的血管。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1动脉静脉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2二二. . 肺循环的血管肺循环的血管 肺循环血管包括肺动脉、毛细血管和肺静脉。肺循环血管包括肺动脉、毛细血

18、管和肺静脉。 肺动脉干:起始于右心室,在主动脉的左侧向上方延伸,肺动脉干:起始于右心室,在主动脉的左侧向上方延伸,至心基的后上方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与同侧支气管,一起经至心基的后上方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与同侧支气管,一起经肺门入肺,在肺内随支气管而分支,最后在肺泡周围形成毛肺门入肺,在肺内随支气管而分支,最后在肺泡周围形成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肺静脉:由肺内毛细血管网汇合而成,和肺动脉、支气肺静脉:由肺内毛细血管网汇合而成,和肺动脉、支气管伴行,最后汇合成管伴行,最后汇合成6 68 8支肺静脉,由肺门出肺后注入左心支肺静脉,由肺门出肺后注入左心房。房。动物解剖

19、学之心血管系统33三三. . 体循环的血管体循环的血管 ( (一一) ) 体循环的动脉系体循环的动脉系 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全身所有的动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全身所有的动脉支都直接或间接自此发出。主动脉起于左心室脉支都直接或间接自此发出。主动脉起于左心室的主动脉口,可分为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的主动脉口,可分为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动脉。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4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51 1主动脉弓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与肺动脉间有一圆柱状的连结物,称主动脉弓与肺动脉间有一圆柱状的连结物,称动脉导管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主动脉动脉导管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主

20、动脉弓的主要分支有:弓的主要分支有: (1)(1)左、右冠状动脉:由主动脉的根部分出,大左、右冠状动脉:由主动脉的根部分出,大部分分布到心脏,只有少量小的分支到大血管的起部分分布到心脏,只有少量小的分支到大血管的起始部。始部。 (2)(2)臂头动脉干:为供血液至头、颈、前肢和胸臂头动脉干:为供血液至头、颈、前肢和胸壁前部的总动脉干。壁前部的总动脉干。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6(3)(3)锁骨下动脉:向前下方及外侧呈弓状延伸,绕锁骨下动脉:向前下方及外侧呈弓状延伸,绕过第过第l l肋骨前缘出胸腔,延续为到前肢的腋动脉。肋骨前缘出胸腔,延续为到前肢的腋动脉。在胸腔内左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分支有:在胸

21、腔内左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分支有: 肋颈动脉肋颈动脉 颈深动脉颈深动脉 椎动脉椎动脉 胸内动脉胸内动脉 颈浅动脉颈浅动脉 双颈动脉干双颈动脉干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7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8胸胸主主动动脉脉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39 3 3腹主动脉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位于腰椎腹侧,向后延伸到第腹主动脉位于腰椎腹侧,向后延伸到第5 5、第、第6 6腰椎处分成左、右髂内动脉。分支主要有:腰椎处分成左、右髂内动脉。分支主要有: (1)(1)腹腔动脉腹腔动脉 脾动脉:最粗,向左伸延,主要分布于脾,脾动脉:最粗,向左伸延,主要分布于脾,并有分支到胰、胃大弯和网膜。并有分支到胰、胃大弯和网膜。 胃左动脉:

22、最细,向贲门延伸,主要分布于胃左动脉:最细,向贲门延伸,主要分布于胃,并有分支到胰和食管。胃,并有分支到胰和食管。 肝动脉:由肝门入肝,并有分支到胰、十二肝动脉:由肝门入肝,并有分支到胰、十二指肠、胃大弯和网膜。指肠、胃大弯和网膜。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0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1(2)(2)肠系膜前动脉:不成对,为腹主动脉最粗的分支。在第肠系膜前动脉:不成对,为腹主动脉最粗的分支。在第一腰椎腹侧起于主动脉。一腰椎腹侧起于主动脉。 (3)(3)肾动脉:成对,由肾门入肾,入肾前尚有分支到肾上腺。肾动脉:成对,由肾门入肾,入肾前尚有分支到肾上腺。 (4)(4)睾丸动脉:成对,分布于精索、睾丸和

23、附睾或分布于卵睾丸动脉:成对,分布于精索、睾丸和附睾或分布于卵巢和子宫角。巢和子宫角。 (5)(5)肠系膜后动脉:不成对,一支肠系膜后动脉:不成对,一支( (结肠左动脉结肠左动脉) )分布于小结分布于小结肠肠( (马马) )或结肠后部或结肠后部( (牛牛) ),另一支,另一支( (直肠前动脉直肠前动脉) )分布于直肠。分布于直肠。 (6)(6)腰动脉:腰动脉:6 6对,分布于腰腹部的肌肉、皮肤和脊髓。对,分布于腰腹部的肌肉、皮肤和脊髓。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2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3 4 4骨盆部动脉骨盆部动脉 腹主动脉在第腹主动脉在第6 6腰椎腹侧分成左、右髂腰椎腹侧分成左、右髂内动脉

24、,髂内动脉是骨盆部动脉的主干。内动脉,髂内动脉是骨盆部动脉的主干。主要分支有阴部内动脉和闭孔动脉,牛无主要分支有阴部内动脉和闭孔动脉,牛无闭孔动脉,仅有一些小的闭孔支。分布于闭孔动脉,仅有一些小的闭孔支。分布于骨盆内器官、荐臀部及尾部的肌肉和皮肤。骨盆内器官、荐臀部及尾部的肌肉和皮肤。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4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5 5 5头颈部动脉头颈部动脉 臂头动脉分出的双颈动脉干是头颈部动脉的主干。双颈臂头动脉分出的双颈动脉干是头颈部动脉的主干。双颈动脉干在胸前口分为左、右颈总动脉,在环枕关节处分为动脉干在胸前口分为左、右颈总动脉,在环枕关节处分为3 3支:支: (1)(1)枕动脉:

25、在下颌腺的深面向环椎窝延伸,分布于脑、枕动脉:在下颌腺的深面向环椎窝延伸,分布于脑、脊髓、脑硬膜及头后部的皮肤和肌肉。脊髓、脑硬膜及头后部的皮肤和肌肉。 (2)(2)颈内动脉:为颈内动脉:为3 3个分支中最小的一支,经破裂孔人颅个分支中最小的一支,经破裂孔人颅腔,分布于脑和脑硬膜。腔,分布于脑和脑硬膜。 (3)(3)颈外动脉:最粗的一支,又可分为颌外动脉、颞浅动颈外动脉:最粗的一支,又可分为颌外动脉、颞浅动脉和颌内动脉等较大的分支,分布于面部、口腔、咽、腮腺、脉和颌内动脉等较大的分支,分布于面部、口腔、咽、腮腺、牙齿、眼球、泪腺等。牙齿、眼球、泪腺等。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6 6 6前肢动

26、脉前肢动脉 依据位置的不同,前肢动脉可分为以下几段依据位置的不同,前肢动脉可分为以下几段: : (1) (1)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出胸腔后即成为腋动脉,位于肩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出胸腔后即成为腋动脉,位于肩关节内侧,分出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下动脉。关节内侧,分出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下动脉。 (2)(2)臂动脉:为腋动脉向下的延续,位于臂部内侧,沿途臂动脉:为腋动脉向下的延续,位于臂部内侧,沿途除分支分布于喙臂肌、臂二头肌、胸深肌和肱骨除分支分布于喙臂肌、臂二头肌、胸深肌和肱骨 . . (3) (3)正中动脉:为臂动脉的延续,位于前臂内侧,分布于正中动脉:为臂动脉的延续,位于前臂内侧,分布于前臂部的肌肉和皮

27、肤。前臂部的肌肉和皮肤。 (4)(4)指总动脉:正中动脉在前臂远端延续为指总动脉,位指总动脉:正中动脉在前臂远端延续为指总动脉,位于掌骨的掌内侧,分布于前肢远端的皮肤和肌肉。于掌骨的掌内侧,分布于前肢远端的皮肤和肌肉。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7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87 7后肢动脉后肢动脉 由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是后肢动脉的主干。依据部由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是后肢动脉的主干。依据部位可分成以下几段:位可分成以下几段: (1)(1)髂外动脉:在腹膜和髂筋膜覆盖下,沿髂骨前缘向后髂外动脉:在腹膜和髂筋膜覆盖下,沿髂骨前缘向后下方伸延,至耻骨前缘出腹腔。下方伸延,至耻骨前缘出腹腔。 (2)(2

28、)股动脉:为髂外动脉的直接延续,在股薄肌深面向后股动脉:为髂外动脉的直接延续,在股薄肌深面向后肢远端伸延,可分股前动脉、股后动脉及分布到股内侧皮下肢远端伸延,可分股前动脉、股后动脉及分布到股内侧皮下的隐动脉。的隐动脉。 (3)(3)蝈动脉:股动脉延续至膝关节后方为胭动脉,被蝈蝈动脉:股动脉延续至膝关节后方为胭动脉,被蝈肌覆盖。肌覆盖。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49 (4)(4)胫前动脉:穿过小腿间隙,沿胫骨背外侧向胫前动脉:穿过小腿间隙,沿胫骨背外侧向下伸延,后转为跖背外侧动脉下伸延,后转为跖背外侧动脉( (马马) )或跖背侧动脉或跖背侧动脉( (牛牛) )。 (5)(5)跖背外侧动脉:沿跖骨背外

29、侧向下伸延,分跖背外侧动脉:沿跖骨背外侧向下伸延,分支分布于后趾。支分布于后趾。 (6)(6)跖背侧总动脉:沿跖骨背侧面的沟内向下伸跖背侧总动脉:沿跖骨背侧面的沟内向下伸延,至跖骨远端转为跖背侧总动脉,分支分布于延,至跖骨远端转为跖背侧总动脉,分支分布于后趾。后趾。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0( (二二) ) 体循环的静脉系体循环的静脉系体循环静脉系包括体循环静脉系包括: : 1 1心静脉系心静脉系 心脏的静脉血通过心大静脉、心中心脏的静脉血通过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注入右心房。静脉和心小静脉注入右心房。 2 2前腔静脉系前腔静脉系 前腔静脉是汇集头、颈、前肢和前腔静脉是汇集头、颈、前肢和

30、部分胸壁血液的静脉干。在胸前口处由左、右腋静部分胸壁血液的静脉干。在胸前口处由左、右腋静脉和左、右颈内、外静脉脉和左、右颈内、外静脉( (牛、猪牛、猪) )或左、右颈静脉或左、右颈静脉( (马马) )汇合而成,位于气管和臂头动脉总干的腹侧,汇合而成,位于气管和臂头动脉总干的腹侧,在心前纵隔内向后延伸,注入右心房。在心前纵隔内向后延伸,注入右心房。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1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2 3 3后腔静脉系后腔静脉系 后腔静脉是引导腹部、骨盆部、尾部和后腔静脉是引导腹部、骨盆部、尾部和后肢静脉血入右心房的静脉干。其主要属支有:后肢静脉血入右心房的静脉干。其主要属支有: (1)(1)门静

31、脉:由胃十二指肠静脉、脾静脉、肠系膜前、门静脉:由胃十二指肠静脉、脾静脉、肠系膜前、后静脉汇集而成,位于后腔静脉腹侧,为引导胃、脾、胰、后静脉汇集而成,位于后腔静脉腹侧,为引导胃、脾、胰、小肠和大肠小肠和大肠( (除直肠后段外除直肠后段外) )静脉血的静脉干,经肝门入肝静脉血的静脉干,经肝门入肝后反复分支至窦状隙,然后再汇集成数条肝静脉注入后腔后反复分支至窦状隙,然后再汇集成数条肝静脉注入后腔静脉。门静脉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静脉。门静脉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 (2)(2)腹腔内其它属支:腰静脉、睾丸或卵巢静脉、肾静脉腹腔内其它属支:腰静脉、睾丸或卵巢静脉、肾静脉和肝静脉。和肝静脉。 (3)(3)

32、髂总静脉: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成。有收集后肢、髂总静脉: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成。有收集后肢、骨盆及尾部的静脉血的作用。骨盆及尾部的静脉血的作用。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3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4 4 4奇静脉奇静脉 接受部分胸壁和腹壁的静脉血,也接受接受部分胸壁和腹壁的静脉血,也接受支气管和食管的静脉血。右奇静脉支气管和食管的静脉血。右奇静脉( (马马) )位于位于胸椎腹侧偏右面,与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伴行胸椎腹侧偏右面,与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伴行向前伸延,注入右心房;左奇静脉向前伸延,注入右心房;左奇静脉( (牛牛) )位于位于胸主动脉的左侧向前伸延,注入右心房。胸主动脉的左侧向前伸延,注入右

33、心房。 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5四、胎儿血液四、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循环的特点 哺乳动物的哺乳动物的胎儿发育过程中胎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营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和氧都是养物质和氧都是通过胎盘由母体通过胎盘由母体供应,代谢产物供应,代谢产物也是通过胎盘由也是通过胎盘由母体运走。母体运走。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61. 1. 心血管结构特点心血管结构特点(1) (1) 胎儿心脏的房中隔上有一卵圆孔,使左、右胎儿心脏的房中隔上有一卵圆孔,使左、右 心房心房相互沟通。但血液只能由右心房流向左心房。相互沟通。但血液只能由右心房流向左心房。 (2) (2) 胎儿的主动脉与肺动脉间有动脉导管相通。因此,胎

34、儿的主动脉与肺动脉间有动脉导管相通。因此,采自右心房的大部分血液由肺动脉通过动脉导管流入主采自右心房的大部分血液由肺动脉通过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仅有少量血液经肺动脉进入肺内。动脉,仅有少量血液经肺动脉进入肺内。 (3) (3)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气体及物质交换的特有器官,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气体及物质交换的特有器官,借助脐带与胎儿相连。脐带内有两条脐动脉和一条借助脐带与胎儿相连。脐带内有两条脐动脉和一条( (马、马、猪猪) )或两条或两条( (牛牛) )脐静脉。脐静脉。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72. 2. 胎儿出生后的变化胎儿出生后的变化 胎儿出生后,肺和胃肠道都开始了功能活动,胎儿出生后,

35、肺和胃肠道都开始了功能活动,同时脐带中断,胎盘循环停止,血液循环随之发同时脐带中断,胎盘循环停止,血液循环随之发生改变。生改变。 脐动脉和脐静脉闭锁,分别形成膀胱圆韧带脐动脉和脐静脉闭锁,分别形成膀胱圆韧带和肝圆韧带,牛的静脉导管成为静脉导管索;动和肝圆韧带,牛的静脉导管成为静脉导管索;动脉导管闭锁,形成动脉导管索或称动脉韧带;卵脉导管闭锁,形成动脉导管索或称动脉韧带;卵圆孔闭锁形成卵圆窝,左、右心房完全分开,左圆孔闭锁形成卵圆窝,左、右心房完全分开,左心房内为动脉血,右心房内为静脉血。心房内为动脉血,右心房内为静脉血。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8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59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

36、60 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为淡黄色液体,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为淡黄色液体,90%90%为为水分,其它为血浆蛋白、糖类、脂肪、氨基酸、水分,其它为血浆蛋白、糖类、脂肪、氨基酸、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血浆蛋白主要包括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血浆蛋白主要包括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和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和球蛋白。 当血液流出血管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当血液流出血管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的丝状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成块,其周不溶的丝状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成块,其周围析出的透明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围析出的透明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血浆血浆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1( (一一) )血浆蛋白血

37、浆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血浆蛋白分为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蛋白( (又称清蛋白又称清蛋白) )、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运输功能免疫功能的主要生理功能:运输功能免疫功能 参与血液凝参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二)血糖(二)血糖(三)血脂(三)血脂(四)血浆中无机盐(四)血浆中无机盐(五)血浆中的维生素(五)血浆中的维生素(六)血浆的理化性质(六)血浆的理化性质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2三、有形成分三、有形成分 1 1、红细胞、红细

38、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双面凹陷的圆盘状,成熟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双面凹陷的圆盘状,成熟时无核,禽类红细胞呈椭圆形,有细胞核。红细胞无核,禽类红细胞呈椭圆形,有细胞核。红细胞因含因含hbhb而成红色,并可携带而成红色,并可携带 o o2 2和和coco2 2 , ,寿命为寿命为120120天。红细胞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故输液要天。红细胞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故输液要输等渗液。红细胞在低渗输等渗液。红细胞在低渗 溶液、毒素、胆盐和溶液、毒素、胆盐和脂溶剂中,细胞膜会破裂而发生溶血。脂溶剂中,细胞膜会破裂而发生溶血。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3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4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有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无粒白细胞白细胞2 2、白细胞、白细胞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5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6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7动物解剖学之心血管系统683 3、血小板、血小板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无核的透明小体,比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无核的透明小体,比红细胞小,有代谢现象(耗氧,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红细胞小,有代谢现象(耗氧,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碳)。 生理功能:维持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维护血管壁完生理功能:维持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维护血管壁完整性(沉着、填补、融合)整性(沉着、填补、融合)止血功能止血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