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_第1页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初识酸和碱5.1生活中的酸和碱酸:H2SO4、HNO HCL(胃酸)、HCQH2S(氢硫酸)、HBPQ、CHCOOH(HAC乙酸、醋酸)_ :工业三大强酸碱:Ca(OH、NaOH KOH NH.H2O (易分解,易挥发)组成: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分类物质类别:无机酸、有机酸是否含有氧元素:含氧酸(某酸)、无氧酸(某化氢/氢某酸)氧原子个数:一元酸(HCL、二元酸(S)、三元酸(HPO)可结合(如:HCL一元无氧无机酸)组成:金属元素(或铵根)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分类可溶性1、 可溶:KOH NaOH Ba(OH匕、NH.H2O2、 微溶:Ca(OH)23、 难溶:其余Fe(OH)3

2、红褐色,Cu(OH蓝色,Mg(OH)白色5.2酸碱的性质研究酸的溶液才有酸性HSiO3硅酸难溶盐酸物理性质1、 为混合物:HCL气体+水2、 纯净的盐酸为无色液体工业盐酸不纯净,黄色,含铁的化合物3、有很强挥发性浓盐酸(36%-37%),有刺激性气味打幵浓盐酸瓶盖,瓶口产生白雾。挥发出的HCL气体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浓HNO类比)一瓶浓盐酸敞口放置一会后,M质、M液、浓度均变小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 与金属反应(方程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一律生成亚铁,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Fe、Sn、Pb、(H)、Cu、Hg、Ag、Pt、Au化学性质

3、越稳定_ 能与水反应,H前能与酸反应3、与碱反应HCL+NaOH=NaCLOH放热中和反应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并放热的反应 实质:碱中的OH与酸中的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生成的 水越多,放出热量越多。3化学方程式应用处理废水废气改良酸性土壤:Ca(OH卫治疗胃酸过多:AI(OH)3、Mg(OH、NaHCO轻质CaCO4、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定义: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 物)3化学方程式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会有何反应发生?有何现 象?2化学方程式(铁、三氧化二铁分别与盐酸反应)CuO只有一个(金属铜活动性在氢后)5、 与某些盐反应6化学方程式(包括检验盐酸)复分解

4、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形式:AB+CD=AD+B酸碱中和反应必为复分解反应)条件:至少满足一条(1)有气体生成(2)有水生成(3)有沉淀生成物质的溶解性酸:除HSiO3微溶,其余均可溶HNO HCL易挥发,H2SQ、HBPO难挥发,H2CO易分解碱:K、Na Ba、NH4均可溶,Ca微溶,其余都不盐(1) Na K NH、NO盐均可溶(2)盐酸盐中,AgCl难溶水、酸硫酸盐中,BaSQ难溶水、酸,CaSQAgSO微溶(CaSO难溶)碳酸盐中,Na K、NH、均可溶,MgCO微溶,其余 均难溶。4化学方程式制药、制氧化物除铁锈:1化学方程式制食品,帮助消化稀

5、:H2SO4物理性质1、纯净H2SQ是无色、粘稠状液体,难混发(纯UsPO是无色晶体)2、特性吸水性(物理性质):用于干燥O、H2、CO(碱性气体除外,如:NH)用途1、2、3、硫酸(HSO)浓:HSO(浓)敞口放置:M质不变,M液增加,浓度减小脱水性(化学性质):使物质碳化浓盐酸、浓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前者变红,后者变黑强氧化性(化学性质):与不活泼金属反应1化学方程式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PHv 7)2、 与某些金属反应4化学反应式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3化学方程式4、 与碱反应4化学方程式5、 与某些盐反应4化学方程式检验H2SQ:酸化的硝酸钡溶液(碳酸钡遇酸溶解)HC

6、L酸化的硝酸银(碳酸银遇酸溶解)H2SC4(HCL):Ba(NQ)2加入足量Ba(NQ)2,过滤(不用HCL(2)往滤液中滴加AgNO溶液AgN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HSO):Ba(NO)2酸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碱二二盐+水酸+碱性氧化物=盐+水酸+金属=盐+氢气(HNO除外)酸+盐=酸+盐金属氧化物不全是酸性氧化物BaCL,会生成两性氧化物ZnO AI2O酸性氧化物MnO7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物理性质1、 纯净的NaOH是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易潮 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其表面形成溶液的现象2、NaOH固体用于干燥H、Q、NH(CQ、SO、HCL等酸性气

7、体除外)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石蕊变蓝(PH7遇难溶性碱不变色2、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CO NO HO为不成盐氧化物CO+2NaOH=NCO(碱性)+H0如何证明反应发生(1)证明新物质生成: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用于证明放在空气中的固体NaOH潮解、变质)(2)反应前后的压强差:书P19试管水上升、书P15SQ+2NaOH=NSO+HO:工业上用碱性溶液吸收SQSO+2NaOH=NSO+fOSiO2+NaOH=NSiO3(硅酸钠,水玻璃)+HO存放NaOH式剂瓶不用玻璃塞,用 橡皮塞3、 与酸反应3化学方程式4、 与盐溶液反应(盐、碱必须都可溶)3化学方程

8、式判断依据是否均溶解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用途1、用于化工原料,制肥皂,纺织工业2、用于干燥气体氢氧化钙Ca(OH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物理性质1、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2、Ca(OH溶液:澄清石灰水3、Ca(OH悬浊液:石灰乳,石灰浆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4化学方程式3、 与酸反应4化学方程式4、 与盐溶液反应3化学方程式可溶性碱对应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NaO, K2O, BaO用途1、 用作建筑材料2、 配置农药:波尔多液(蓝色悬浊液)化学方程式3、 调节酸性土壤4、 制漂白粉,制烧碱2化学方程式鉴别NaOH和Ca(OH溶液通入CO,变浑浊的是Ca(

9、OH,无明显现象的是NaOH滴加NaCO溶液,变浑浊的是Ca(OHh无明显现象的是 碱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2化学方程式)碱+酸=盐+水碱溶液+盐溶液=碱+盐CaONaOH2化学方程式难溶性碱受热分解成相对应(价态一致)的氧化物和水3化学方程式鉴别NaOH 5%2SO10%bSQ酚酞1、 滴加酚酞,变色者为NaOH2、 取等量滴有酚酞的NaOH3、 滴入2种酸,先褪色者为10%HSO鉴另Ca(OHKNO HCL石蕊酚酞CO(CaCO沉淀分两份加入另外2中溶液,产生气泡者为HCLNaCO六、常见的金属和盐6.1奇光异彩的金属分类密度:重金属(密度4.5g/cm3 Cu、Z

10、n)、轻金属(密度4.5g/cm3Mg Na)颜色:黑色金属(Fe、Cr铬、Mr)、有色金属共性导电性、导热性良好(Ag导电性最好)具有延展性(Au延展性最好)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Cu红色,Au金色)金属之最金属与非金属反应(O、CL、S)5化学方程式金属与酸反应1化学方程式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条件1、 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2、 反应必须在盐溶液中进行4化学方程式探究Fe、Cu活动性H2SO4Fe CuCuSO FeFeSQ Cu探究Fe、Cu Ag活动性Fe、Cu Ag+酸Cu+AgNQCuSQFeSQ Cu AgNQFe Cu(NQ)2Ag探究Zn、Fe活动性Zn FeSQ

11、Fe Zn SO随堂练P128(12)分析Cu(NO)2+Mg=Mg(N+Cu2AgNOMg=Mg(NO)2+2AgMg过量1、 滤渣Mg Ag Cu2、 滤液Mg(NG)2Mg少量1、 滤渣Ag(可能有Cu)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被置换出2、 滤液Mg(NO)2【可能有Cu(NO)2、AgNGj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1化学方程式(点燃CO CH4、f 均会有淡蓝色火焰,点燃前须先验纯) 还原性:2化学方程式制法工业法:电解水实验室1、 药材:锌粒+稀盐酸/稀硫酸2、 装置HQ制Q装置启普发生器用途高能燃料冶炼金属锈蚀原理: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原因:Q、H2Q

12、防护:油漆、电镀、搪瓷1化学方程式Cu生锈:Cu(O%CO铜绿,碱式碳酸铜冶炼: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不活泼:加热分解法1、2化学方程式较活泼:还原剂法1、4化学方程式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关系例子:点解水,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6.2盐和化肥盐的定义: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盐的分类正盐1.含氧酸盐:NaSQ、NHNO、&CO2.无盐酸盐:NaCL KCL NstS酸式盐NaHCO Ca(HCO)2、NHHCO碱式盐CU(OH)2CO碱式碳酸铜 (铜锈, 俗称铜绿)复盐KAL (SO)2I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常见的结晶水合物:CuSO5HO NaCOIOHO FeSO.7H

13、O盐(溶液)+碱(可溶)=碱+盐(3化学方程式)盐+酸=酸+盐(4化学方程式)碳酸盐检验:取样滴加酸溶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有可能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盐(溶液)+金属=金属+盐(2化学方程式)盐(溶液)+盐(溶液)=盐+盐(2化学方程式)鉴另NaCQ NaSO、NaCL1、 滴加HSO/酚酞(NaCO),滴加Ba(OH)2(HSO)2、 滴加BaCL(NaCO、NQSQ),滴加酸(硫酸不可,NQSO):HSO+BaCO二BaSO (沉淀)+CO (气体)+H0食盐1、制取Na:1化学方程式2、制取烧碱:1化学方程式f+CL二点燃=2HCL: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书P38实验)氮(N)肥:促进茎叶生长,促进叶色浓绿1、 铵态氮肥酸性:NHCL、NHNO(硝铵)、(NH)2SQ(硫铵/肥田粉)NHHC0碳铵(受热易分解)1化学方程式酸性铵态氮肥与碱反应:2化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