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色彩模块五 项目一风景写生之选景与构图选景与构图 一、选景 二、构图 三、小结 四、思考与练习一、选景 选景是风景写生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常常看到学生满山遍野地转来转去却找不到满意的景物,其原因往往事因为学生在外出写生之前,头脑中已有了画面的一种假想模式,他们有意无意地寻找这样的画面,其实是很难找到的。 1.选景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大的色调,也就是说整个画面的几大块颜色能否形成非常和谐优雅的色调。 2.选景时要有主体物,景物要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为了方便取景,可以用卡纸自制一个取景框。也可以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撑开呈90度角,正反形成一个取景框。选景的要点1.色调 2.主次二、构图 构图是风景写
2、生画的基础是画者根据内容和形式美法则处理画面构成的一种手段。作为风景写生在选景之后接下来就是思考、组织构图。构图要依据所表现的景物和画者的内心感受来决定。 1构图中的透视 构图中透视规律的掌握极为重要,透视中的视点即作画者眼睛高度的位置。视点高,适合表现以地面景物为主的风景;视点低,适合表现广阔的天空、云彩及建筑物、树木等。透视中的视平线是眼睛正视前方出现的一条平行于地面的线,视平线愈高,对地面的景物看得愈多,给人以宽阔之感;视平线愈低,近处的景物愈给人以高耸的感觉。透视中的地平线即地平面与天空交界的一条水平线,当俯视或仰视时,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会产生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构图效果。地平线在透
3、视中的意义地平线在透视中的意义地平线:站在宽广的平地上向前看,远方的天地的交界线,称为地平线.视平线:在画者的中视线与画面相交的一点(即心点)所做的平线,称为视平线.平视时,地平线和视平线重合,地平线就是视平线,俯视时,地平线在视平线的上方斜仰视时与地平面倾斜仰时时,地平线在视平线的下方练习:以图片为例,说明视平线的高低对画面的影响。小结:视点高,适合表现以地面景物为主的风景;视点低,适合表现广阔的天空、云彩及建筑物、树木等。2构图中远、中、近景的合理安排 合理安排远、中、近景,将构图中的中心物安排在中景位置,画面效果完整且主题突出、鲜明。 练习:以图片为例,说明远中近景的安排。 小结:将构图
4、中的中心物安排在中景位置,画面效果完整且主题突出、鲜明。可以用远景来拉开画面的空间距离,因为远景是表现主体物的环境状况及主题至远景的距离,使画面具有纵深感。以近景来陪衬,烘托主题。可以形成一种深度的对比,并通过画面的透视线方向引向主题,拉开观者和主题的距离。3构图中的趣味中心 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经常会发现在画面中较醒目的位置上有某处刻画得很精细,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就是“趣味中心”,在画面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构图时,趣味中心应安置在画面较为突出的地方,与其他部分形成协调或对比,使画面既有重点,又统一协调在整体之中。 练习:以图片为例,说明构图中的趣味中心。 小结:在构图时,趣味中心应安
5、置在画面较为突出的地方,与其他部分形成协调或对比,使画面既有重点,又统一协调在整体之中。 4构图中应强调形式感 构图一定要强调形式感,形式感一般是指画中的景物包含着什么样的几何体的空间形式。包含的几何体空间形式越单纯,动力感就越强,视觉效果就越鲜明。当然,对几何体的处理不能简单化,线条的组织在构图中的体现是至关重要的,形体的处理既要有变化,又要统一,主次、疏密、藏露等安排要得当。主要景物的轮廓线和次要景物的形体趋向线要合理,使其有节奏感。练习:以图片为例,说明构图中的形式感。小结:在画面上起主导作用的各种线条,是体现形式感的主要手段,如水平线给人以广阔、平静的感觉,并会感觉画面向左右方向扩展:垂直线给人以静止、严肃、崇高的感觉,并会感觉画面向上下扩展;斜线给人以运动的感觉。另外,三角形给人以稳定的感觉。 5构图中的变化与统一 构图的变化与统一也就是对比与协调,绘画中的各方面关系都是通过对比来获得的,通过协调达到统一的目的。画面中的各种对比因素或多或少都与构图有关,如视点的变化、形体的对比变化、空间的对比变化、色块的对比变化、线的对比变化和明度的对比变化等,这些因素都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小结 总之,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特产课件
- 重庆曾珍秒课件
- 重庆幼儿地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重庆市社保课件
- 压疮事件RCA根本原因分析与护理改进策略
- 醉驾的法律知识培训
- 老巫婆的汤课件
- 老人营销知识入门培训课件
- 配电设备安装规范课件
- 《容积式压缩机术语 回转压缩机》编制说明
- 苏州印象城考察报告3.31课件
- 《中华会计文化传承与变迁》课件-第八篇 现代会计文化
-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与实践
- 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 旅行社安全培训课件
- UL2775标准中文版-2019气溶胶灭火器UL中文版标准
- 2024年10月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一个粗瓷大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治未病进修总结
- 工具模型-尤里奇2021年版新HR胜任力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