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村_第1页
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村_第2页
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村_第3页
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村_第4页
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沐家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吁保留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故里 沐家庄沐家庄, 位于安徽省定远县西南7 华里, 因靠近官塘坝被当地俗称为“官塘沐” ,是一座距今已有近600 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沐家庄现有的住户90%以上都是沐姓家庭,皆为明朝开国功臣黔宁昭靖王沐英的后裔。自有明以来繁衍至今,现共有上至第 18 代下至第 25 代共计 8 代宗族子孙,传承有绪,连绵不断。村庄内原有黔宁王庙一座, 因位于定远至合肥的古官道旁, 距定远古城 7 华里,故俗称“七里庙” 。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曾被改建为学校, 1959 年时因部分乡镇干部在农村工作中推行 “五风” (瞎指挥风、共产风、命令风、浮夸风、生活特殊化风) ,以致古建

2、被毁,现遗址犹在。村庄的前面(现在的前沐队)现存有两口对称的古井,相传当年朱元璋钦赐沐英在定远故里建造宅地时, 沐英特地邀请刘伯温为其选址。刘伯温到达定远沐英故里后,发现此处地形上佳,前低后高若饮水之龙,龙脉自凤阳山而下,蜿蜒盘旋,气势恢宏。随建议沐英在此建造了府邸,并在府邸之前开掘了两口水井,状如龙眼。这两口古井的水质甘洌,无论春夏秋冬从未干枯过。数百年来,沐家庄村民日常饮水均赖于此。村庄东北约 4 华里处的清水湾有沐氏祖坟尚存,据定远旧志记载:此为沐氏始祖黔宁王沐英的金首玉衣冢。此墓规模宏大,墓前神道石刻体形硕大、雕刻精美, 1962 年修建解放水库时,在墓地周围取土,因此破坏了金首玉衣冢

3、的整体环境,并毁坏了部分神道石刻。上世纪 60 年代在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墓地遭到了进一步的破坏。 所有的地面建筑全部被毁, 神道石刻被砸断、 推倒或被埋入土中。目前地面可见的神道石刻尚有:文官一对,拉马侍卫一对,石羊一对(其中一只唯有头部露出,其余部分皆没入土中) ,龟趺一只(碑已无存) ,石柱础等,该墓地现为定远县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原有杨姓守墓人在此世代负责守护, 历经数百年朝代变迁, 其后裔现亦已繁衍为一座村庄,当地俗称“坟头杨” 。沐家庄现分为前沐、中沐、后沐三个队,总人口约在1 千多人,其中前沐队约 300 多人,中沐队约 100 多人,后沐队约 400 多人。沐家庄原来均属定远

4、县城西乡管辖, 1970 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宋佩璋将严桥乡红岗村 (即严桥公社红岗大队) 树为了安徽省农业学大寨的样板。 并为了满足红岗大队农业灌溉的需要, 将原来沐家庄旁的官塘坝扩建为官塘水库。 因为官塘水库所占田地均为前沐队所有, 所以于 1972 年 9 月将官塘水库连同前沐队一起划给了严桥公社红岗大队管辖。从此,原本自成一体、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沐家庄被人为地一分为二。现前沐队属严桥乡管辖,中沐、后沐队仍属城西乡 (城西乡现划归定城镇) 管辖。但由于近几年定城镇建设小康村,将中沐和后沐队进行了拆迁,现在沐家庄的原址上就只剩下了前沐队。明嘉靖定远县志和清道光定远县志均有沐家庄的记载,虽然

5、由于历史原因沐家庄的地面古建筑尽皆毁损, 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传承有序的人文信息以及沐英及其家族对中国历史的独特贡献,无不透露出沐家庄潜在的文化价值。且沐英衣冠冢、黔宁王庙、沐家庄三位一体构成了一组独特的文化体系, 其与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群、昆明呈贡沐氏家族墓群遥相呼应又构成了一组更为独特的文化体系,是研究明朝历史和中国文化传承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现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群已惨遭房地产开放商的破坏性建设, 原本雄健苍茫的堂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将军山沐英家族墓群”已经被盗掘、填埋、胡乱改建、销赃灭迹,成为复地朗香别墅区的后花园后,安徽定远的这一组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沐英衣冠冢、 黔宁王庙、 沐家

6、庄三位一体的沐英遗迹更是凸显了其珍贵历史文化价值。沐英及其家族文化一直深受历代史家的青睐, 尤其是近年来对研究沐英及其家族文化有进入高潮的趋势, 台湾台北大学辛法春教授的明沐氏与中国云南之开发 ,台湾成功大学陈玉女教授的明昆明太华寺供奉沐氏十二世像之历史意义 ,湖南师范大学李建军教授的明代云南沐氏家族研究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李清升教授的明黔宁王沐英传 均对沐英及其家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清末历史学家蔡东藩曾给出这样的评价: “明得云南全出沐英力,而云南人民亦戴德不忘,终明世二百七十余年,沐氏子孙守云南,罕闻乱事 ,黔宁之功 ,固不在中山开平下也” 。 剑桥中国明代史亦有如此评价: “实际上

7、是沐氏家族使云南成为明朝的一个省, 并使其成为汉族文明的组成部分”,其中李清升教授于2003年还亲赴沐家庄考察,而早在1990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闫爱民就曾带领十数名博士生到沐家庄考察, 从此沐家庄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 各地媒体记者亦纷至沓来。 今年 5 月25 日一场“沐英与云南边疆开发”学术研讨会将于云南大学举办,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数十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这将给沐英及其家族文化的研究带入一个新的时期, 而作为沐英故里定远沐家庄的潜在文化价值将更加凸显。定远应该借此契机响应国家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文化兴国为目标的发展战略, 挖掘保护和开发沐英在定远的历史遗迹, 此举既有利于增强定远历史

8、文化的软实力, 也有利于提升定远历史文化强县的形象。沐英后裔现在散居全国各地及海外,有约十数万人之众,分布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及贵州、吉林、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巢湖、和县、定远,以及美国、新西兰、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而沐家庄作为沐英的故里, 每年都会有来自海内外的沐英后裔到此寻根问祖,缅怀先辈,云南的生活新报和南京的金陵晚报对此都做过报道。 安徽定远的沐家庄是海内外沐英后裔的根, 堪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根纽带,连接着世界各地的沐英后裔。它的存留,牵动着海内外每一位沐氏子孙后裔的乡思情怀, 因此保留沐家庄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沐英在定远的历史遗迹不仅是各地沐氏子孙后裔的精神

9、依托, 也是定远的宝贵文化遗产, 近年来定远的众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保护已为数不多的定远历史文化遗产而奔走呼号。 而沐家庄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其它村庄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 我们请求定远各级领导能充 分重视此事, 将沐家庄保留下来, 以便日后与黔宁王庙和沐英墓进行8整体开发,如此则不仅是沐氏之幸,更是定远之幸、国家之幸!沐氏子孙(沐广飞、沐金平、沐勤荣等等)2013 年 4 月 20 日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verwendet werden.pour l ' e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d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d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tojibko ajiajiioae ak ptopwenojib s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