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_第1页
高二上册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_第2页
高二上册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高二上册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在上信陵君窃符救赵这课前,语文老师往往要做好怎样的教案呢?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盼望对大家有关心!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一、教学目的 1 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2 把握文中重要文言学问,进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力量。 3 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虚心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文言特别句式等文言学问。 2、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虚心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三、教学设想 为同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培育同学的合作学习

2、习惯、力量和精神,使其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有效合作,深化探究,从而进步语文学习的效率,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在同学预习的根底上,用四学时分两步走完本钱文的教学。 第一、二学时: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学问。 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说明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总结文言学问点,并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 第三、四学时: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把握传主性格特点,鉴赏文本的丰富意蕴。 第一课时 一、介绍时代背景导入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别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学问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学问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

3、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有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战国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权力以应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其中司马迁最推崇的便是魏国的信陵君无忌。下面我们来理解一下信陵君毕竟是怎样一个人,是什么缘由让他受到司

4、马迁如此的偏爱。 二、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说明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总结文言学问点,并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 (一)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2、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3、辞决而行 4、北乡自刭 (二)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 2、以公子为长者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4、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5、公子颜色愈和 6、让魏公子曰 7、愿枉车骑过之 (三)词类活用 1、仁而下士: 2、留军壁邺: 3、大会来宾: 4、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5、不敢以其高贵骄士: 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7、公子从车骑,虚左 : 8、为能急人之困: 9、公子怪之: 10、却秦存赵: 11、故久立公子

5、车骑市中: 12、侯生乃屏人间语: 13、北救赵而西却秦: 14、厉兵秣马: 15、自迎夷门侯生: 16、皆谦而礼交之: 17、以便国家: 18、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19、且公子纵轻胜: 20、吾攻赵旦暮且下: 21、弃之降秦: 22、今公子有急: 23、此五霸之伐也 (四)一词多义 1、故 (1)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2)复饮如故: (3)故久立与其客语;朱亥故不复谢;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4)今公子故过之: (5)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6)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特别也: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君安与项伯有故: (9)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2、引

6、 (1)公子引车入市: (2)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3)复引车追问侯生: (4)为公子先引: 3、就 (1)乃谢客就车: (2)欲就公子之名: (3)使归就戮于秦: (4)金就砺那么利: (5)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 (6)瞬息可就: 4、乃 (1)公子于是乃置酒;乃谢客就车;乃请来宾: (2)嬴乃夷门抱关者: 5、辞 (1)辞决而行: (2)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4)近日奉辞伐罪: (5)臣等不肖,请辞去: 6、兵 (1)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2)勒兵: (3)得选兵八万人: 7、过 (1) 愿枉车骑过之;不宜有所过; 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7、;臣所过屠者朱亥: (2)行过夷门,见侯生: (3)公子过谢侯生: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 (5)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6)微二人,寡人几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7)从今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8、以 (1)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欲以观公子;臣以此知之: (2)实持两端以观望;过客,以观公子;王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3)世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4)譬假设以肉投馁虎: (5)欲以客往赴秦军: (6)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以公子贤,不敢;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以公子之高义;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7)以为小礼无所用: (8)以致

8、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9、为 (1)封公子为信陵君: (2)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3)为寿侯生前: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6)如姬之欲为公子死: (7)赵王所为: (8)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10、让 (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微 (1)(侯生)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2)微风鼓浪:微小;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 (五)重点字词 1、致食客三千人:

9、 2、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3、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5、侯生摄敝衣冠: 6、愿枉车骑过之: 7、微察公子: 8、遍赞来宾: 9、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10、侯生乃屏人间语: 11、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12、我岂有所失哉: 13、然公子遇臣厚: 1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5、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16、如姬资之三年: 17、勒兵: 18、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19、且公子纵轻胜: 20、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21、将兵十万: 22、旦暮且下: 23、已拔赵: 2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25、公子勉之: 26、天下莫不

10、闻: 27、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28、顾未有路耳: 29、夺晋鄙军: 30、西却秦: 31、公子亲数存之: 32、公子过谢侯生: 33、请数公子行日: (六)句式 1、欲以观公子: 2、遍赞来宾: 3、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4、可使击之: 5、为大梁夷门监者: 6、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7、诸侯敢救者: 8、公子何以知之: 9、何功之有哉: 10、尚安事客: 11、请救于魏: 12、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 13、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14、此五霸之伐也: 15、不能得之于王: 16、如姬父为人所杀: 17、而如姬最幸: 18、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19、何泣也: 20、何如哉?: 2

11、0、此人力士: 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22、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其次课时 一、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现合作学习成果,梳理文言根底学问 二、全部互动,解决其它疑难学问,老师适时点拨指正 三、检测练习 1、注音释义全对的一项是:( ) a、士无贤不肖(qi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破旧的) b、公子往,数请之(sh屡次地) 冠盖相属(sh连续)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揣测,估量) 约车骑百余乘(shng量词) d、侯生乃屏人间语(bng使人退避 jin隐秘地,悄悄地) 2、通假字有误的一项是( ) a、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

12、座') b、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c、以致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 d、公子与侯生决("决'通"缺' ) 3、名词词性活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b、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c、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d、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在衣袖里) 4、名词不作状语 ( ) a、北救赵而西却秦 b、礼贤下士 c、皆谦而礼交之 d、不耻下问 5、以下动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b、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c、侯生乃屏

13、人间语(让退避)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生气) 6、形容词活用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敢以其高贵骄士(傲慢高傲地对待) b、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高洁) c、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 d、为能急人之困(焦急能急救患,为焦急,为动用法) 7、以下句子中,"遗'的音、义与"欲厚遗之'一样的是( ) a、以光先帝遗德 b、使人遗赵王书 c、小学而大遗 d、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 8、以下句式与例句一样一项的是( ) 例句:何功之有哉 a、句读之不知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9、以下句子加点词的

14、用法与例句的"立'一样的一组是( ) 例: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臣乃敢上璧 左右欲刃相加 宁许以负秦曲 相如廷叱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 毕礼而归之 且庸人尚羞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公子从车骑,虚左 a、 b、 c、 d、 10、以下句子中与"独不怜公子姊邪' "独'字说明一样的一项 ( ) a、独子无兄弟 b、独畏廉将军哉? c、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d、独与老翁别 e、鳏寡孤独 11、以下句子中与"不辞劳苦' "辞'字说明一样的一项 ( ) a、辞决而行b、无一言半辞送我c、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d、臣等

15、不肖,请辞去 12、以下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组是:( ) a、何功之有哉 /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b、如姬为公子泣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d、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嬴乃夷门守关者 13、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 a、以公子为长者b、胜所以自附于婚姻 c、实持两端以观望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4、"请救于魏'句式一样的一项( ) 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b、何功之有 c、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5、与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之'用法意义一样

16、的一项( ) a、 此五霸之伐也 b、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c、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d、何功之有哉 16、与 "宁许以负秦曲' "以'用法意义一样的一项( ) a、以致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实持两端以观望 c、欲以客往赴秦军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7、选出以下加点词说明正确地一项:( ) a、终不因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监狱门 b、侯生摄敝衣冠 整理 c、公子执辔愈恭 拉着缰绳 d、遍赞来宾 赞扬 18、选出以下加点词说明正确地一项:( ) a、公子闻之,往请 恳求 b、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抱着关门 c、公子颜色愈和 颜色 d、见其客朱亥,俾倪 斜

17、着眼睛看 19、以下加点的词意思与例句意思一样一项的是( ) 例句:公子引车入市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b、引赵使者蔺相如 c、相如引车避匿 d、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20、选出以下加点词说明正确地一项:( ) a、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地名 b、吾攻赵,旦暮且下 早晚间 c、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曾经 d、此五霸之伐也 讨伐 21、选出以下加点词说明不正确地一项:( ) a、我岂有所失哉 过失、错误 b、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仇恨 c、而公子亲数存之 慰问 d、矫魏王令代晋鄙 假装 22、选出以下各组加点词,意义一样的一组是:( ) a、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18、赵 b、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 c、而公子亲数存之 / 请数公子行日 d、 所以不报谢者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23、选出以下各组加横线词,意义一样的一组是:( ) a、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 独畏廉将军哉 b、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 乃谢客就车 c、而公子亲数存之 / 遂救邯郸,存赵 d、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第三课时 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争论明确: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其次局部(35),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

19、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局部(611段),详细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发生: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进展:信陵君四见侯生 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 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怀疑,退回复见侯生。 信陵君得虎符后,动身之前再见侯生。 侯生推举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动身,过谢侯生。 高潮:破秦救赵 结局: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尾声:信陵君留赵不归。 二、研讨课文 (一)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合作探究 1、信陵君为了"怜姊'而窃虎符,还杀了本土的大将晋鄙,这清楚

20、是牺牲本国利益的卖国行为,这怎么能算得上是义勇?该如何评价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行为? 2、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信陵君又为何不加以劝阻? 3、依据课文内容分析概括信陵君能完成"却秦存赵'历史使命的缘由 (二)小组代表发言 (三)全体互动,解决以上思索题 第四课时 一、连续研讨课文 (一)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合作探究 1、概括信陵君、侯生、朱亥三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2、以本文为主,兼及司马迁的其它传记作品,总结史记的写作特点 (二)小组代表发言 二、全体互动,争论明确: (一)信陵君具有仁而下士、急人之困的性格特征。 文章通过结交侯嬴、数请朱亥,窃符救赵等情节生动地表现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性格特征和急人之困的高尚品行。 文章还描绘了这样一些内容: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不忍椎杀晋鄙而泣;勒兵之时,令三种人归家。虽然用笔简洁,却更加突出了信陵君"仁'的一面。 板书:信陵君结交侯嬴 仁而下士 窃符救赵 急人之困 信陵君至军中后,晋鄙的神情、动作和语言和"北乡自颈'的最终选择,说明侯生是一个多谋善断,料事如神,知恩图报,一诺千金,忠心耿耿,超凡出众的人才。 板书:侯生多谋善断 料事如神 知恩图报 忠心耿耿 朱亥忠诚勇武 知恩图报 忠心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