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_第1页
【报告】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_第2页
【报告】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_第3页
【报告】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_第4页
【报告】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 gdp 的42.5 ;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当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 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治理机构;依据计世资讯 ccw research03年的讨论报告, 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2003 年2004 年(估计)信息化投资165 亿195 亿其中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投资76.393.5比例46.2 47.9 增长速度22.6 同时,从赛迪 2003 年it 服务分析报告中也可以看到, 03 年it 服务市场规模达 544 亿,其中大型企业占

2、到 43.3% ;在it 询问服务市场, 03 年市场规模24 亿,其中制造业占到 22.1% ;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庞大,特殊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比例;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出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 肯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 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进展 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 处于两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 200 多倍;其中一个重要缘由在于以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 年1 10 月份, 石化、汽车、冶金、石油 四个行业实现利润

3、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 1584.4 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 51.9% ,同比增长均在 50% 以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 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钢铁行业:到 2003 年底,我国钢年产量 200 万吨以上的 20 家企业 100% 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 100 万吨以上的 47 家企业中有 41 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 87% ;钢年产量50 万吨以上的 58 家企业中有 45 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 77.6% ;宝钢 在借鉴

4、新日铁扁平化治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纳 xx 省中钢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 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 即从订货合同生产方案作业方案出厂方案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治理和财务成本治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 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 天缩短为 6 天;武钢 的信息化思路与宝钢相像,但它的经营模式的变化 过程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一样或相像,因而更具代表性; 武钢总投资两亿的信息化一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治理系统于2003 年1 月胜利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两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一个共性特点是, 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与服务企业; 另

5、外, xx 钢铁 xx 公司、马 xx 钢铁股份 xx 、xx 钢铁集团 xx 和首钢集团开头全面实施 erp , 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 年至 2005 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 40-45 亿元;汽车行业:其快速进展为企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制造了良好的机遇;在汽车行业中,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整车生产企业就优于改装车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一汽大众、东风、长安、 xx 五菱等汽车企业普遍应用了 erp 、crm 系统;一汽集团全面采用了网上选购系统;神龙汽车公司在大规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在2003 年投资

6、 1 亿多元全面升级企业信息化系统;同时,汽车行业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方面也开头应用;石化行业:在 2002 年中石化 4 家试点企业镇海炼化、仪征化纤、xx 省石油公司、xx 市石油公司 erp 项目胜利上线的基础上,2003 年中石化又挑选了7家试点企业,并首次进行了油田的试点,仍有管道公司和一家炼油/ 化工一体化的企业;除了erp 系统,中石化在2003 年信息化的热点仍包括电子商务建设、ic 卡加油站建设和网络建设等;中型制造业企业: 上万家中型制造业企业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国内的信息化厂商主要瞄准的是该市场,政府扶持的各类示x 企业中, 大多数也属于中型制造业企业;2003

7、 年, sap 推出的 mysapallinone和oracle 公司推出的电子商务套件特殊版(oracle e-business suite special edition)实际上是针对中型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套件产品,也说明白这些公司对中型企业市场的重视;依据 e-works对200 多家中型企业的抽样调查,大多数中型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初具规模, 92% 以上的企业应用了二维cad 、财务等单元软件, 54% 的企业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化部门,实施erp 、pdm 、三维 cad 、capp 等软件的比例就达到了34% 以上;相对大型国有企业而言, 中型制造业企业缺乏信息化高级人才,信息

8、化部门在企业中的位置不高,主要仍是完成网络建设和电脑设备选购、保护等工作, 仍没有成为一个战略治理部门, 发挥信息资源规划和治理的作用;小型制造企业:从2003 年开头,小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为各厂商关注的热点;过去角逐该市场的产品主要是用友、金蝶等国内厂商的低端财务软件,以与速达、 管家婆等套装的进销存软件; 2003 年, sap 推出特地针对小企业市场的sapbusinessone b1,基本模块报价 8 万元,加上可选模块和实施费10 多万元; 该产品是 sap 收购的一家以色列软件公司的产品, sap 在推出中文版的基础上, 联合其合作伙伴推出了如干行业解决方案;到2003 年12

9、月底, sap 的b1 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量已经达到200 多套;而国内 erp 实力厂商神州数码治理系统 xxdcms也推出了特地针对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易助erp 产品,基本模块价格在6 万元;从 sap 和dcms 这两家以往主要面对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厂商的举措来看,小企业信息化已经颇受重视;这些公司进入该市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猎取利润, 而是出于占据市场的战略考虑;一方面是看中了小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性,为自己的高端产品培养目标客户;另一方面,是要抢占其它厂商,特殊是国内中小制造业信息化厂商的领地;在小企业信息化的市场上,速达、任我行等软件公司已经驰骋多年;特殊是速达多次获得风险投资,已

10、在 xx 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小企业治理软件厂商;该公司的s-erp 生产治理软件价格仅为几千元到两三万元;小型制造业企业特别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信息化预算也特别有限;但是,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是组织结构简洁、决策快速, 并且简洁修改自身的治理流程来适应软件的功能,因而有可能通过运用信息化快速获得效益;国际制造业信息化厂商,加快整合力度,看好中国市场在国际上,兼并成为 2003 年erp 领域的主题词之一; peoplesoft就完成了对j.d.edwards的全部股票收购; 合并后的 peoplesoft有可能在 2004 年成为全球其次大的企业应用软件厂商;2003 年5 月, s

11、sa gt 公司再度变换公司标识,名字回到了ssa ,投资主 / 6体和治理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ssa公司收购了与自己旗鼓相当的荷兰baan 公司;2003 年,从 ibm 脱胎出来的老牌制造业erp 厂商 mapics公司完成了对 frontstep(原symix)公司的整合; 2003 年11 月, ugs 从eds 中分别出来独立进展,就是技术信息化领域加速进行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这些举措无疑将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产生广泛影响;各大国际信息化厂商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 autodesk 公司在 xx 建立了应用开发中心; 2003 年11 月20 日, sap 在xx 成

12、立其全球第八家讨论院,这也是 sap 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 oracle 公司就在和 xx 设立了两个研发机构;目前,这些厂商已形成较稳固的竞争格局;在治理信息化领域,sap 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oracle 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而peoplesoft收购了 jde 以后,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三;在面对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厂商中,qad 、思博(四班)、 ssa 、ifs 、mapics 在中国市场实现了稳固增长, 特殊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在外资与合资企业中, 占据了稳固的市场份额,intentia在其专心的服装行业也有所建树,面对中型和小型制造业企业的grapecity 就增长快速;在技术信息化

13、领域,ibm plm事业部旗下有 catia 、enovia 、smarteam 等产品,无疑综合实力最强;ugs 的ug-nx 、solid edge、teamcenter实力也相当不俗; ptc 公司的 windchill2003年在中国市场也有所作为,pro/e野火版的销售有所增长;而autodesk公司由于拥有 inventor、autocad等产品,在中低端市场仍旧独占鳌头;在治理信息化领域,用友、金蝶等主流厂商保持了稳固增长;和佳2003 年的销售额达到8000 万元,同比增长 21% ;治理信息化领域的新锐神州数码治理系统xxdcms的销售额为 1.81 亿元,较去年增长81%

14、,新签约客户 248 家,其中 59% 胜利上线;并捷公司的销售收入、签约项目数、完成项目数相较去年的增长比例分别是100% 、60% 、40% ;明基逐鹿2003 年签约数量增长了80% ;而 crm 领域的主流厂商联成互动的销售额增长了40% ;在技术信息化领域, 开目、caxa 、山大华特等公司实现稳固增长; 天喻软件销售额增长 30% ; 艾克斯特增长较快,自主产品增长了200% 以上,加上代理的pro/e等产品,合同额达到 了1 亿,整体上增长 45% ;专心于三维 cad 的新洲公司销售收入就增长200% ;华铁海兴公司就是 2003 年涌现出的新秀,该公司联合有关专家开发了mes

15、 系统,签约达到 2000 多万 元;治理信息化领域的国产厂商2003 年已开头进行整合, 没有太多新的厂商进入, 部分中小厂商在 2003 年开头淡出或转型;大型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神州数码治理系统公司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体系, 并形成了面对小企业的财务软件或 erp ,到面对中型企业的 erp 产品线(用友 u8 、金蝶 k3 、易飞 erp ),到面对大型企业的 erp 解决方案(用友 nc 、金蝶eas 、易拓 erp );同时,浪潮通软、和佳、博科、东软金算盘等大中型的软件公司也占据了稳固的市场份额; xx 通软、 xx 宏桥、泛微、神州精益、金思维、明基逐鹿、并捷、博通、利玛、

16、天剑等软件公司就面对特定的行业或区域形成了自己的特殊优势;目前,国内治理信息化厂商在大型企业中主要仍是集中在集团财务和物流方面的应用,而erp 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仍不够成熟;2003 年,siebel 等国际 crm 软件厂商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反应不像erp 厂商那样活跃,这给国内 crm 厂商一个不错的进展机遇;turbocrm、mycrm、powercrm、alleasy等国内 crm 厂商经过几年的进展,已经完善了自己的产品开发体系和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为企业的进展奠定了基础;技术信息化领域的国产厂商在2003 年保持了较为稳固的进展格局;大恒、 开目、艾克斯特、英泰、天喻等厂商基本

17、上是面对全国,形成了以cad/capp/pdm为主的产品线,而大恒、艾克斯特代理了国外的相关产品,产品线较为齐全;山大华特就是后起之秀,进步迅速; caxa 在三维 cad 和cam 领域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并在2003 年宣布进军 pdm 领域; 天河公司的 capp 产品颇具特色,也在 2003 年宣布开发 pdm 产品; xx 大天和 xx 思普就在华东地区表现活跃; 技术信息化领域的国内厂商目前主要是面对中型和小型制造业企业,在大型集团企业中应用很少;第三方制造业信息化询问服务,初露锋芒第三方制造业信息化询问服务,作为一种由制造业企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厂商之外的第三方供应的询问服务, 对于中

18、型和小型制造业企业胜利实施信息化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帮忙企业克服缺乏信息化人才、与信息化厂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003 年,第三方制造业信息化询问服务初露锋芒;e-works、中企信通公司、xx 企源科技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在为制造业企业供应信息化培训、需求分析、总体规划、实施方案设计、 产品选型、 信息化工程监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这三家机构几乎在同时提出了第三方信息化询问的概念 xx 企源称为甲方询问,均拥有自己的信息化门户(即e-works、chinabbc国家企业网和 amt ),而服务模式又各有侧重;而xx 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 / 6介服务机构也大力开展了信息化工程监理服务;要搞好信息化,培训必需先行;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在全国组织了多次信息化培训, 邀请有关专家和厂商介绍相关技术的进展趋势和产品特点, 并成立了包括 e-works 在内的多家授权业务中心; e-works 在全面培训了 2000 多人次,形成了面对大中型企业 cio 的高级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