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n红腿病红腿病Red appendages disease) n甲壳溃疡病甲壳溃疡病Shell ulcer disease) n丝状细菌病丝状细菌病Filamentous bacterial disease) n病毒的负染电镜病毒的负染电镜尾状突出物核衣壳2.2.病症与病理变化病症与病理变化1 1病虾行为病虾行为 停止摄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停止摄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2 2病症病症 肉眼观察:典型病虾头胸甲内侧有白点,并易与肉眼观察:典型病虾头胸甲内侧有白点,并易与组织剥离。白斑的数量和
2、大小依病情而有所不同。组织剥离。白斑的数量和大小依病情而有所不同。 发病较轻:白斑小而少;发病较轻:白斑小而少; 病情严重:白斑大而病情严重:白斑大而多,多, 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 镜检:白点在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镜检:白点在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清楚,中部不透明。清楚,中部不透明。白斑白斑病虾体侧显示白斑病症病虾体侧显示白斑病症病虾病虾健康无病的虾健康无病的虾电镜观察:细胞核肥大,核仁偏位,浓缩成电子密度很大的团块或破碎成数小块,分布在核边缘。 核内有大量病毒粒子,严重者核膜破裂, 病毒粒子散于细胞质中。正常的细胞核正常的细胞核细胞核肿大细胞核肿大3
3、 3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鳃、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鳃、皮下组织、胃、心脏等组织均发生病变。皮下组织、胃、心脏等组织均发生病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均广泛的变性、坏死、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均广泛的变性、坏死、上皮细胞大量解体脱落皮细胞大量解体脱落; ; 被感染的细胞核肿大约为正常核被感染的细胞核肿大约为正常核的的1.51.5倍以上。倍以上。3. 3.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19921992年开始:中国、东南亚各国的对虾年开始:中国、东南亚各国的对虾养殖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性极大的一养殖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急性流行病。种急性流行病。
4、 19921992年首先发生在福建省,年首先发生在福建省,9393年很快年很快蔓延到广东,以后迅速沿海岸向北开展,蔓延到广东,以后迅速沿海岸向北开展,一直到辽宁省,几乎遍布全国各养虾地一直到辽宁省,几乎遍布全国各养虾地区。区。 危害的主要虾类有:危害的主要虾类有: 中国对虾、日本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等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等多种对虾。多种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传播感染途径:1水平传播由病虾排除的粪便带有病毒,污染了水体或饵料再由健康的虾吞人后感染,或健康虾吞食了病、死的虾而经口感染。 2垂直感染亲虾排出的粪便污染了水体后传给虾苗。一般虾池
5、发病后2-3d,最多缺乏一周时间可全池虾死亡。 病虾小者体长2cm,大者7-8cm以上。主要发生在体长4-6cm。4. 4.诊断方法诊断方法(1)(1)外观病症诊断:病虾在头胸甲上都表现出白斑外观病症诊断:病虾在头胸甲上都表现出白斑的病症。的病症。(2)(2)解剖:濒死的对虾血淋巴不凝固,淋巴器官肥解剖:濒死的对虾血淋巴不凝固,淋巴器官肥大,肝胰腺大,肝胰腺 坏死。坏死。(3)(3)病理组织:病虾的鳃、胃、淋巴器官、皮下组病理组织:病虾的鳃、胃、淋巴器官、皮下组织等的细胞织等的细胞 核肥大。核肥大。(4)电镜切片:在病虾的鳃、胃、淋巴器官、皮下组织等的细胞核内观察到病毒粒子。(5)电镜负染:负
6、染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或无囊膜的核衣壳。(6)PCR(7)DNA探针(8)单克隆抗体:斑点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抗体和ELISA等方 法。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原位杂交法检测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对虾的病毒病至今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应采取综合 性的预防措施。 (1)(1)彻底清淤、晒池与消毒彻底清淤、晒池与消毒 a.清理池底的一层淤泥、大量饲料残渣、虾和其他动物的粪便、死亡的虾、浮游或底栖生物的尸体以及寄生虫及其卵、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防止水质恶化,以及某些病原体大量 繁殖,引发疾病。 b.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前一般先进水10-3Ocm,然后用生石灰,每亩施用70一8Okg,也可用
7、含氯消毒剂,例如漂白粉、漂粉精等,均匀泼洒全池,凡灌满水后能淹没的地方都要泼 到。 c.消毒后应曝晒1个星期左右,然后进水。进水后lOd左右,水的颜色可变为淡黄色或淡绿色,说明水中浮游生物己大量增殖。如果水色清淡时也可适当施用化肥,也有的向池底移植沙蚕,使虾苗放人后就有天然饵料可吃,生长迅速,体质健康,抗病力强。 (2)(2)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培养健康无病的虾苗 选择健康不带该病毒的虾作为亲虾,可以防止带有选择健康不带该病毒的虾作为亲虾,可以防止带有病毒的病毒的亲虾产出的卵及其培育的幼体传播。主要采取的方亲虾产出的卵及其培育的幼体传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法是: a. a.目检无外观病症、体色正
8、常、健壮活泼者,需要时目检无外观病症、体色正常、健壮活泼者,需要时抽取几尾做病毒检测。抽取几尾做病毒检测。b. b.亲虾人池前用亲虾人池前用10mg/L 10mg/L 高锰酸钾海水溶液浸洗高锰酸钾海水溶液浸洗3-5min3-5min,以杀灭体表携带的病原体。以杀灭体表携带的病原体。c. c.受精卵用含受精卵用含50mg/L50mg/L碘伏碘伏 (PVP-I)(PVP-I)浸洗浸洗30s;30s;或用过滤海或用过滤海水并经紫外线消毒后冲洗水并经紫外线消毒后冲洗5min5min。d. d.育苗用水应过滤和消毒,育苗期间切忌温度过高和育苗用水应过滤和消毒,育苗期间切忌温度过高和滥用药滥用药 物,应经
9、常检查,发现病后适当用药。物,应经常检查,发现病后适当用药。(3)(3)放养密度要合理放养密度要合理 对虾的养殖密度应根据当地水源、海域环境、虾池的结构和设施、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虾苗的规格、饲料的质和量等条件而定。 一般每亩水体放养体长3-4cm的虾苗5000一10000尾。(4)(4)合理用水、培好水色、保持优良水质合理用水、培好水色、保持优良水质 a.加注新水需要事先消毒剂消毒并沉淀3d,再注入第二级培肥水色,使池水呈淡黄色、黄绿色为好,透明度约为30-4OCm,然后注入养虾池。这样一方面可防止进水时带入病原体,另一方面也可使虾池的环境不至于因大量进 水突然改变过大,降低对虾的抗病力。
10、b.保持优良水色和水质,发现突然变清或水色过浓应及时换水。 c.定期开启增氧机提高虾池水溶氧,便有益的细菌大量增殖,加强池水的自净能力。(5)(5)饲料要质优量适饲料要质优量适 a.饲料营养成分齐全,比例搭配适当 b.原料应新鲜,防止腐败变质,霉变的和氧化的饲料绝对不能投喂。 鲜活饵料营养虽好,但在产地容易被病原污染,现已证明来自病毒病流行地区的低质贝类可携带病毒传染对虾,某些野生虾类、蟹类和挠足类也能带有病毒。另外,大量采捕的鲜活饵料,运至虾场后难免有少数腐败,投喂后引起疾病。因此最好是投喂优质的人工饲料。 c.投饵量应适当,应根据虾的摄食量及时调整;每日的投饵量应分3一4次投喂;尽量减少残
11、饵,防止严重污染池底。(6)(6)及时检测病毒及时检测病毒 一旦发现病毒,严格防止池间互相传染。在病毒病流行季节应每天到虾池观察,发现对虾体色、吃食和活动异常,就应进一步采捕病虾用显微镜检查,诊断或疑为病毒病时,应严禁排水,防止疾病蔓延。确诊后应将虾全部捕起,并彻底消毒池塘。病虾应销毁勿乱丢。(7)(7)搭配少量鱼或贝类搭配少量鱼或贝类 养虾池中适当混养一些吃浮游生物或底栖藻类的鱼或贝类,有利于防止水质过肥,起净化水质的作用,但必须适量,不然可使水色清瘦,配碍对虾的生长和降低抗病力。(8)(8)使用有益微生物使用有益微生物 养虾池中使用光合细菌等可净化水质,防止虾病。(9)(9)投喂免疫增强剂
12、投喂免疫增强剂 饲料添加中草药、微生物多糖等,可提高疾病的预防作用。四面体包涵体三锥形包涵体三锥形包涵体2.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 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鳃上有外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鳃上有外部共部共 栖生物和污物附着。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理变化: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病理变化: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 ; 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1 1至几个角锥形包涵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呈环状排列。体,核仁被
13、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呈环状排列。 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发性的细菌感染。3. 3.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19881988年年, ,对虾杆状病毒被发现,主要发生在美国等美洲地区对虾杆状病毒被发现,主要发生在美国等美洲地区, ,以后在日本、泰国、以后在日本、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区域爆发,我国引进南美白对虾时传入。对虾的致死率到澳大利亚、中国等区域爆发,我国引进南美白对虾时传入。对虾的致死率到达达85%85%。感染发病的种类主要是:感染发病的种类主要是
14、: 桃红对虾、褐对虾桃红对虾、褐对虾 、白对虾、万氏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 、墨吉对虾等、墨吉对虾等的成虾、幼体和仔虾。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的成虾、幼体和仔虾。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4. 4.诊断方法诊断方法1 1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压片,在相差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压片,在相差或明视野显或明视野显 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可确诊。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可确诊。2 2取一局部肝胰脏和中肠用取一局部肝胰脏和中肠用FAAFAA液固定后,液固定后,苏木精曙红苏木精曙红 染色或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观察细胞核的病染色或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观察细胞核的病理变化和理
15、变化和 核内包涵体。核内包涵体。3) 3)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有棒状的病毒粒子。发现有棒状的病毒粒子。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此病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引进的此病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引进的亲虾或幼体要严格检疫。己受感染的对虾亲虾或幼体要严格检疫。己受感染的对虾要销毁。已发过病的虾池应彻底消毒。要销毁。已发过病的虾池应彻底消毒。19921992年在厄瓜多尔的年在厄瓜多尔的GuayasGuayas省省的的TauraTaura河河口附近发生而得名。河河口附近发生而得名。二类水生动物疫病二类水生动物疫病2.2.病症及病理变化病症及病理变化1 1病虾行为病虾行为 主要发生
16、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主要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食或少量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水后死亡。2 2病症病症 肉眼观察:该病分急性期、过渡期和慢肉眼观察:该病分急性期、过渡期和慢性期。性期。 染病初期染病初期 大局部病虾头胸甲有白斑;大局部病虾头胸甲有白斑; 特急性到急性期特急性到急性期 幼虾身体虚弱,外壳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消化道空无食物,附足有红色的柔软,消化道空无食物,附足有红色的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出现多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出现多样的、分布不定的无规那么
17、的斑点、坏样的、分布不定的无规那么的斑点、坏死灶死灶 ,体表的损伤部位开始变黑。个,体表的损伤部位开始变黑。个别急性期幸存者迸人慢性期,并出现恢别急性期幸存者迸人慢性期,并出现恢复迹象。复迹象。 较大规格的病虾步足末端有蛀断、溃较大规格的病虾步足末端有蛀断、溃疡现象,两根触疡现象,两根触 须、尾扇、胃肠道均变红,久病不愈的须、尾扇、胃肠道均变红,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那么的黑斑。病虾甲壳上有不规那么的黑斑。镜检:病灶呈镜检:病灶呈 “ “胡椒粉状或胡椒粉状或 “ “散弹状;肝胰脏肿大,散弹状;肝胰脏肿大,变白;透过局部病虾的甲壳,发现肌肉由原来的半透明变成变白;透过局部病虾的甲壳,发现肌肉
18、由原来的半透明变成白浊,尤其是腹部末端,似甲壳与肌肉别离状。局部病虾的白浊,尤其是腹部末端,似甲壳与肌肉别离状。局部病虾的头胸甲处出现白区,镜检发现甲壳和胃肠壁压片红色素细胞头胸甲处出现白区,镜检发现甲壳和胃肠壁压片红色素细胞扩散。扩散。3. 3.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是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 自Jimenez在1992年报道在厄瓜多尔的Guayas省的Taura河的河口附近发生第一例TSV病以来,目前在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巴西的东北部、尼加拉瓜、伯利兹城、墨西哥、美国等地区流行。近年来随着对虾和对虾产品的贸易,疾病有向周边地区和世界蔓延之势。 其病原随着
19、我国从国外引进南美白对虾亲虾而传播到我国的大陆及台湾地区,该病始于1999年在我国台湾大规模爆发,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南方各省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沿海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密集区中均有发现。死亡率达95%以上。 该病的爆发有以下规律: 1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d,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易发病; 2)发病对虾规格在6一9cm; 3发病对虾养殖时间约在30一60d; 4发病虾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cm以内,pH高于90,氨氮含量那么在05mg/L以上。传播感染途径: 桃拉病毒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4. 4.诊断方法诊断方法(1)(1)临床病症观察临床病症观察
20、桃拉病毒病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桃拉病毒病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急性期、过急性期、过渡期和慢性渡期和慢性 期,各个阶段的病症明显不同。处于急性感染期期,各个阶段的病症明显不同。处于急性感染期濒死的南美濒死的南美 白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体出现,使感染虾全白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体出现,使感染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10倍放大镜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细仔细观察细小附肢小附肢 ( (如末端尾肢或附肢如末端尾肢或附肢) ),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坏死。皮坏死。(2)(2)组织学方法组织学方法 苏木精苏木精- -
21、伊红染色,可以观察到全身体表、附肢、伊红染色,可以观察到全身体表、附肢、鳃、胃鳃、胃 和后肠的上表皮有多处坏死。病灶中的感染细胞和后肠的上表皮有多处坏死。病灶中的感染细胞出现明显病出现明显病 变,表现为细胞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固缩或核变,表现为细胞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固缩或核破裂增多。破裂增多。 坏死细胞的细胞质碎片聚在急性感染的病灶处,坏死细胞的细胞质碎片聚在急性感染的病灶处,染色后观察染色后观察 到呈嗜伊红到弱碱性的球状体,这些球状体同固到呈嗜伊红到弱碱性的球状体,这些球状体同固缩的核及破缩的核及破 裂的核一起,使急性感染期的病灶呈裂的核一起,使急性感染期的病灶呈 “ “胡椒粉状胡椒粉状或
22、或 “ “散弹散弹 状,成为急性感染期的独特病理特征。状,成为急性感染期的独特病理特征。(3)(3)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RT-PCRRT-PCR扩增。扩增。 4. 4.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1)(1)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 pHpH维持在维持在80-80-8888,氨氮,氨氮05mg/L05mg/L以下,透明度维持在以下,透明度维持在30-6Ocm.30-6Ocm. (2) (2)水体消毒水体消毒 每每10-l5d(10-l5d(特别是在进水换水后特别是在进水换水后) )应及时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消毒。应及时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
23、剂消毒。(3)(3)底质改进底质改进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水质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水质及底质改进剂。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由及底质改进剂。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排泄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造成了一定于排泄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和底质恶化,因此,此时程度的水质污染和底质恶化,因此,此时应以水质和底质改进为主,其中以光合细应以水质和底质改进为主,其中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的改进剂为好。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的改进剂为好。(4)(4)内服药物内服药物 平时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平时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蒜泥、聚维酮碘等进行预防,发病时可以蒜泥、聚维酮碘等进行预防
24、,发病时可以结合使用针对性较强的治疗病毒病的药物。结合使用针对性较强的治疗病毒病的药物。(5)(5)增强虾体免疫功能增强虾体免疫功能 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活性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活性物质。物质。 四、其它虾蟹病毒病四、其它虾蟹病毒病1. 1.黄头病黄头病 病原病原 黄头症病毒,呈杆状,有囊膜,单链黄头症病毒,呈杆状,有囊膜,单链RNARNA,病毒粒子病毒粒子50509595nmnm 130130380380nmnm。 病症病症 病虾摄食量剧减,游动缓慢,头胸甲呈黄色病虾摄食量剧减,游动缓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主要感染
25、鳃组织、淋巴器官、血变成淡黄色。主要感染鳃组织、淋巴器官、血细胞和结缔组织等。该病毒毒力较强,养殖对细胞和结缔组织等。该病毒毒力较强,养殖对虾被病毒感染后常常虾被病毒感染后常常1d1d内完全停止摄食,内完全停止摄食,3 35d5d内可全军覆灭。内可全军覆灭。 流行流行 该病首先在印度斑节对虾的精养塘中发现,该病首先在印度斑节对虾的精养塘中发现,后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后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流行。它可引起包括南美白对虾在内尼等地流行。它可引起包括南美白对虾在内的多种对虾发病,并可与的多种对虾发病,并可与WSSVWSSV合并感染,合并感染,危害幼虾、成虾。危
26、害幼虾、成虾。 二类水生动物疫病二类水生动物疫病2.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 病原体 为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单链DNA细小病毒。病毒粒子直径20nm。病症 急性期的病虾,常上浮及悬挂于水的外表,游动缓慢、厌食、虾体翻转、腹部朝上,体表甲壳出现白色或褐色斑块,肌肉变为不透明,许多个体在蜕皮时或蜕皮后死亡。慢性期病虾额剑变形弯曲,体表及鳃上粘附污物,生长慢。流行 主要危害养殖蓝对虾的仔虾期和幼虾期。在我国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累计死亡率可超过80一90% 。二类水生动物疫病3.3.肝胰腺类细小病毒病肝胰腺类细小病毒病病原体病原体 肝胰腺类细小病毒肝胰腺类细小病毒(Hepatopancre
27、atic (Hepatopancreatic parvo-Iike virusparvo-Iike virus,HPV)HPV),单股,单股DNADNA,病毒颗粒,病毒颗粒球形,球形,2020面体对称,直径面体对称,直径222224nm24nm,无囊膜。,无囊膜。 病毒通常在病虾肝胰腺上皮细胞核中生长,在肥病毒通常在病虾肝胰腺上皮细胞核中生长,在肥大的核内形成巨大的、无定形的嗜碱性包涵体。大的核内形成巨大的、无定形的嗜碱性包涵体。病症病症 病虾无特有病症,只是体表有污物及纤毛虫附病虾无特有病症,只是体表有污物及纤毛虫附着,体躯弯曲,透明度减低,鳃部与体表共生生着,体躯弯曲,透明度减低,鳃部与体
28、表共生生物增多,偶而发现尾部肌肉变白。幼虾出现这些物增多,偶而发现尾部肌肉变白。幼虾出现这些病症后很快就死亡。有时有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病症后很快就死亡。有时有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染。流行流行 流行于亚洲沿海地区,危害我国的中国对虾、流行于亚洲沿海地区,危害我国的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新加坡的墨吉对虾、科威特的短沟对斑节对虾、新加坡的墨吉对虾、科威特的短沟对虾。虾。 主要危害对虾的育苗和养成,大量幼体往往主要危害对虾的育苗和养成,大量幼体往往在在35d35d内死亡;在养成期,该病的累计死亡率波内死亡;在养成期,该病的累计死亡率波动大,最高可达动大,最高可达90%90%以上,最低也有以上,最低也有
29、50%50%左右左右. .示病虾甲壳上大量黑色斑点示病虾甲壳上大量黑色斑点示肝胰腺上皮细胞示肝胰腺上皮细胞核内肝胰脏细小病核内肝胰脏细小病毒包涵体毒包涵体HE染色染色4.4.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病 原 体病 原 体 斑 节 对 虾 杆 状 病 毒斑 节 对 虾 杆 状 病 毒 ( M o n o d o n ( M o n o d o n baculovirusbaculovirus,MBV)MBV),属杆状病毒科。双股,属杆状病毒科。双股DNADNA,病毒颗粒杆状,具囊膜。病毒颗粒杆状,具囊膜。 病毒在对虾的肝胰腺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病毒在对虾的肝胰腺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核内形成
30、球形嗜酸性包涵体。核内形成球形嗜酸性包涵体。病症病症 病虾浮头、靠岸、厌食、昏睡,病虾体色病虾浮头、靠岸、厌食、昏睡,病虾体色较深,呈蓝灰或蓝黑色较深,呈蓝灰或蓝黑色( (健康虾呈浅黄或棕黄健康虾呈浅黄或棕黄色色) ),鳃上及体表易于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鳃上及体表易于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藻类及污物,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藻类及污物,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胃附近白浊化。胃附近白浊化。流行流行 危害斑节对虾的幼体、仔虾和成虾。对墨危害斑节对虾的幼体、仔虾和成虾。对墨吉对虾吉对虾 短沟对虾也危害。流行于墨西哥、菲短沟对虾也危害。流行于墨西哥、菲律宾、法国、马来西亚及我国的台湾省。该
31、病律宾、法国、马来西亚及我国的台湾省。该病死亡率高,急性型在发病死亡率高,急性型在发病3 36d6d后的死亡率可后的死亡率可达达8080一一90%90%。三类水生动物疫病三类水生动物疫病5.5.罗氏沼虾白尾病肌肉白浊病罗氏沼虾白尾病肌肉白浊病病原体病原体 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MrNV)MrNV)及其卫星病及其卫星病毒毒超小病毒超小病毒XSVXSV。病症病症 病虾苗首先在腹部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病虾苗首先在腹部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块,然后逐渐向其它部位扩展,最后全身肌肉块,然后逐渐向其它部位扩展,最后全身肌肉呈乳白色,甲壳不出现白斑。呈乳白色,甲壳不出现白斑。流行流行 危害罗氏沼
32、虾虾苗。流行于中国、泰国、危害罗氏沼虾虾苗。流行于中国、泰国、越南、印度、缅甸、澳大利亚等国家。淡化后越南、印度、缅甸、澳大利亚等国家。淡化后3d3d至至3 3周是发病顶峰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周是发病顶峰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90%90%。二类水生动物疫病二类水生动物疫病6.6.河蟹颤抖病河蟹颤抖病病原体病原体 病毒呼肠孤、螺原体、气单胞菌、病毒呼肠孤、螺原体、气单胞菌、环境毒害物质等。环境毒害物质等。病症病症 典型特征是步行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典型特征是步行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流行流行 危害从危害从3g-3g-成蟹。成蟹。3-11
33、3-11月份为主要发病季月份为主要发病季节,所有养殖地区均有发生,严重的死亡率可节,所有养殖地区均有发生,严重的死亡率可达达70%70%。三类水生动物疫病三类水生动物疫病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一、红腿病一、红腿病Red appendages diseaseRed appendages disease1. 1.病原病原 己见报道的有副溶血弧菌己见报道的有副溶血弧菌 (Vibro parahaemolyticus)(Vibro parahaemolyticus)、鳗弧、鳗弧菌菌 (V. anguilarum)(V. anguilarum)、溶藻弧菌、溶藻弧菌 (V. alginolyticus)(V
34、. alginolyticus)、气单胞菌、气单胞菌 (Aeromonas)(Aeromonas)和假单胞菌和假单胞菌 (Pseudomonas)(Pseudomonas)。均为革兰氏染色。均为革兰氏染色阴性。阴性。 细菌名称细菌名称 形状形状 大小大小 运动力运动力 鞭毛鞭毛 芽孢芽孢 鳗弧菌、副溶鳗弧菌、副溶 弧状弧状 0.8-1.3 0.8-1.3 有有 极生极生单单 无无血弧菌、溶藻血弧菌、溶藻 短弧状短弧状 1.6-3.0 1.6-3.0 鞭鞭毛毛弧菌弧菌 或杆状或杆状 m m 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 短弧状短弧状 0.5-0.70.5-0.7 有有 极端极端1- 1- 无无 或杆
35、状或杆状 0.81.5m 30.81.5m 3根根假单胞菌假单胞菌 短杆状短杆状 两端圆形两端圆形 有有 极端极端1313根根 无无2.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 1 1病虾行为病虾行为 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或潜伏于岸边,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或潜伏于岸边,行动呆滞,不能控制行动方向,在水中旋转活行动呆滞,不能控制行动方向,在水中旋转活动或上下垂直游动,停止吃食,不久便死亡。动或上下垂直游动,停止吃食,不久便死亡。2 2病症病症 附肢变红色,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附肢变红色,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 ;头胸甲头胸甲的鳃区呈淡黄色或浅红色。的鳃区呈淡黄色或浅红色。游泳足变红色尾扇变红色病虾红
36、腿红体病虾红腿红体健康虾健康虾3 3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a. a.解剖可见肠空,肝脏呈浅黄色或深褐色解剖可见肠空,肝脏呈浅黄色或深褐色; ; b. b.肌肉无弹性肌肉无弹性; ; c. c.血淋巴稀,血细胞减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血淋巴稀,血细胞减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 ; d. d.鳃丝尖端出现空泡。鳃丝尖端出现空泡。3.3.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全国养虾地区均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全国养虾地区均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90%以上,是以上,是对虾养成期危害较大的一种病。对虾养成期危害较大的一种病。危害主要种类:危害主要种类: 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
37、南美白 对虾。对虾。流行季节:为流行季节:为6 6一一10 10月,月,8 8一一9 9月最常发生,可持续到月最常发生,可持续到11 11月。月。 有些虾池发病后几天之内几乎全部死亡。有些虾池发病后几天之内几乎全部死亡。条件致病:流行与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密切关系。条件致病:流行与池底污染和水质不良有密切关系。4. 4.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一般靠外观病症就可初诊。一般靠外观病症就可初诊。注意区别:注意区别: 应急反响。但对虾在环境应急反响。但对虾在环境条件不利时,例如拥挤、缺氧等,条件不利时,例如拥挤、缺氧等,附肢也会暂时变红色附肢也会暂时变红色. . a. a. 鳃区不变黄色;鳃区不变黄色;
38、b. b. 在条件改善很快就可恢复原状在条件改善很快就可恢复原状. .确诊:检查血淋巴中是否有细菌存在。确诊:检查血淋巴中是否有细菌存在。(1)(1)显微镜检:观察血淋巴中有细菌活显微镜检:观察血淋巴中有细菌活动。动。 取血时可取有外观病症与病理变化取血时可取有外观病症与病理变化的虾,用镊子从头胸甲后缘与第一的虾,用镊子从头胸甲后缘与第一腹节的连接处刺破,再用细的橡皮腹节的连接处刺破,再用细的橡皮头玻璃吸管插入围心腔中取血液,头玻璃吸管插入围心腔中取血液,滴到干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滴到干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就可镜检。就可镜检。(2)(2)血清学方法:例如荧光检测技术或血清学方法:例如荧
39、光检测技术或酶联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测定法 检测。检测。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1)彻底彻底淸淸塘塘 秋冬季去除池底淤泥,用秋冬季去除池底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精、漂生石灰或漂白精、漂 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2)(2)定期消毒定期消毒 夏秋高温季节,定期泼洒夏秋高温季节,定期泼洒生石灰,根据底质和生石灰,根据底质和 水质情况水质情况667m2667m2水面可用水面可用5-5-15kg15kg等。等。(3)(3)定期调水定期调水 养殖阶段,定期泼洒微生养殖阶段,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进剂物制剂、底质改进剂 等改进水质。等改进水质。治疗方法治
40、疗方法: :(1)(1)内服抗菌药物内服抗菌药物 内服氟哌酸,内服氟哌酸,005-005-0.1%0.1%添加或土霉素添加或土霉素 02%02%,制成药饵,连续投喂,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d5d左右;大蒜按饲左右;大蒜按饲 料重量的料重量的1-2%1-2%投喂,连喂投喂,连喂3-3-5d5d。(2)(2)外用消毒剂外用消毒剂 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用消毒剂全池泼洒。用消毒剂全池泼洒。 氯制剂、二硫氰基甲烷、戊二氯制剂、二硫氰基甲烷、戊二醛、季铵盐类、醛、季铵盐类、 碘等。碘等。本卷须知:(1)口服抗菌药物在整个疗程中,必须连续服用,不能间断。收虾前2周内应停止使用抗菌素,以
41、免药物残留虾体内,影响食用者的健康。(2)含氯消毒剂中所含的氯很不稳定,特别是漂白粉和漂粉精,在受到光、热、潮或暴露在空气中后,氯易挥发,使药物降低疗效或完全失效,所以应密封保存于阴凉枯燥处。(3)含氯消毒剂虽能杀灭病原菌,但对虾池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有益的细菌也有杀害作用,并且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质结合而失效,所以肥水池,可每天泼1次,连泼2d或隔1-2d泼l次;水色比较清瘦的池塘一般每隔7-1Od泼l次。在虾池中混养贝类的池塘不宜泼洒消毒剂。二、烂鳃病二、烂鳃病 (Gill rot disease)(Gill rot disease)1. 1.病原病原 已见报道的病原有:已见报道的病原有
42、: 弧菌弧菌 (Vibrio spp)(Vibrio spp) 假单胞菌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Pseudomonas sp) 气单胞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p.)(Aeromonas sp.)等。等。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1 1病虾行为病虾行为 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响迟钝,厌食,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响迟钝,厌食,最后死亡,特别在池水溶解氧缺乏时,病虾首先最后死亡,特别在池水溶解氧缺乏时,病虾首先死亡。死亡。2 2病症与病理变化病症与病理变化 a. a.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严重时鳃尖端溃烂,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严重时鳃尖端溃烂
43、,溃烂坏死的溃烂坏死的 局部发生邻缩或脱落。有的鳃丝在溃烂组织与尚局部发生邻缩或脱落。有的鳃丝在溃烂组织与尚末溃烂组织末溃烂组织 的交界处形成一条黑褐色的分界线。的交界处形成一条黑褐色的分界线。 b. b.镜检溃烂处有大量的细菌游动,严重者血淋巴镜检溃烂处有大量的细菌游动,严重者血淋巴中也有细菌,中也有细菌, 超薄切片可见在鳃丝的几丁质和表皮层中有许多超薄切片可见在鳃丝的几丁质和表皮层中有许多细菌,菌体细菌,菌体 周围的组织被腐蚀成空斑。周围的组织被腐蚀成空斑。 对虾烂鳃病对虾烂鳃病示鳃丝溃烂发黑 对虾烂鳃病对虾烂鳃病鳃丝在溃烂组织尚末溃烂组织 交界处形成一条黑褐色的分界线3. 3.流行情况流
44、行情况 发生在各种养殖对虾,高温季节易发病,可引起对虾死亡。 烂鳃病发病率较低,但己烂鳃的虾很少成活。4. 4.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剪取少量鳃丝,用镊子分散后做成水浸片,在低倍显 微镜下观察溃烂情况,再用高倍镜观察鳃丝内的细菌。防治方法同红腿病。防治方法同红腿病。 三、瞎眼病三、瞎眼病 (Eye rot disease)(Eye rot disease)1. 1.病原病原 养成虾:非养成虾:非0101群霍乱弧菌群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01)(Vibrio cholerae-01)(郑国郑国兴,兴,1986)1986)。该菌特征与。该菌特征与0101霍乱弧菌根本相同,但霍乱弧
45、菌根本相同,但不被不被0101霍乱弧菌多价血清凝集。霍乱弧菌多价血清凝集。 越冬亲虾:两种病原越冬亲虾:两种病原: :一种细菌,一种为真菌,均一种细菌,一种为真菌,均末鉴定出属名和种名。末鉴定出属名和种名。形态特征形态特征菌体为短杆状,弧形,菌体为短杆状,弧形,(05-(05-08)mX(15-3.0) m08)mX(15-3.0) m,单个,有时数个菌体,单个,有时数个菌体联成联成S S形,极生单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阴性。形,极生单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阴性。培养特征培养特征a. a.生长的温度为生长的温度为20-4520-45,最适温度为,最适温度为37 ;37 ;b. b.能在无盐蛋白胨水
46、中生长,食盐浓度在能在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食盐浓度在05-05-2.02.0时生长最旺盛,时生长最旺盛,5 5生长缓慢,生长缓慢,6 6以上不生以上不生长长; ;c.pH 5-10c.pH 5-10都能生长,都能生长,pH8pH8时生长最好。时生长最好。 由这些生长条件可看出,该菌适于在低盐、高温、由这些生长条件可看出,该菌适于在低盐、高温、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繁殖,这与该病流行的地区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繁殖,这与该病流行的地区和季节有密切关系。和季节有密切关系。 2.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 养成期间的烂眼病养成期间的烂眼病1 1病虾行为病虾行为 病虾伏于水草或池边水底,有时浮于水面旋转
47、翻滚。病虾伏于水草或池边水底,有时浮于水面旋转翻滚。2 2病症病症 疾病开始时眼球肿胀,逐渐由黑变褐,以后就溃烂。溃疾病开始时眼球肿胀,逐渐由黑变褐,以后就溃烂。溃 烂一般从眼球前部开始,严重者眼球脱落,只剩下眼烂一般从眼球前部开始,严重者眼球脱落,只剩下眼 柄,细菌侵人血淋巴后,变为菌血症而死亡。柄,细菌侵人血淋巴后,变为菌血症而死亡。 越冬亲虾的烂眼病越冬亲虾的烂眼病1 1病虾行为病虾行为 病虾游动缓慢或伏于水底,摄食困难。病虾游动缓慢或伏于水底,摄食困难。2 2病症病症 一般发生在眼球的前外侧面,有的双眼一齐溃烂,有的一般发生在眼球的前外侧面,有的双眼一齐溃烂,有的仅一仅一 边的眼睛溃烂
48、,严重者眼球脱落。边的眼睛溃烂,严重者眼球脱落。镜检:眼球溃烂处外表组织紊乱,小眼界限不清,溃烂组镜检:眼球溃烂处外表组织紊乱,小眼界限不清,溃烂组织织 中含大量细菌或真菌菌丝,有时菌丝伸人视神经中。中含大量细菌或真菌菌丝,有时菌丝伸人视神经中。眼球溃烂剩下眼柄对虾瞎眼病对虾瞎眼病眼球脱落只剩眼柄眼球脱落只剩眼柄对虾瞎眼烂尾病对虾瞎眼烂尾病3. 3.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烂眼病的分布地区很广。在养成期间几乎全国烂眼病的分布地区很广。在养成期间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生季节为各地都有发生,发生季节为7 7一一1010月,但以月,但以8 8月月最多,感染率一般为最多,感染率一般为30-50%30-50
49、%,最高的可达,最高的可达90%90%以上。一般是散发性死亡,死亡率不太高,以上。一般是散发性死亡,死亡率不太高,但严重影响生长,病虾明显小于同期的健康虾。但严重影响生长,病虾明显小于同期的健康虾。越冬亲虾的烂眼病同样发生在全国各越冬点,越冬亲虾的烂眼病同样发生在全国各越冬点,感染率达感染率达90%90%以上,死亡率为以上,死亡率为4040一一50%50%。发病原因:发病原因: 养成虾养成虾 流行与池底没有去除淤泥或清淤不彻底流行与池底没有去除淤泥或清淤不彻底有密切关系。有密切关系。越冬亲虾越冬亲虾 池底污浊;光线强,亲虾沿池边不停池底污浊;光线强,亲虾沿池边不停地游动,眼球地游动,眼球 摩擦
50、受伤后,细菌或真菌侵人有关。摩擦受伤后,细菌或真菌侵人有关。4. 4.诊断方法诊断方法1 1根据病症初诊根据病症初诊 肉眼观察眼球的颜色和溃烂肉眼观察眼球的颜色和溃烂情形。情形。2 2确诊确诊 刮取眼晴的溃烂组织和液体,直接刮取眼晴的溃烂组织和液体,直接在显微镜下检在显微镜下检 查,以确定病原是细菌还是真菌。查,以确定病原是细菌还是真菌。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养成虾:在放养虾前要彻底清淤和消毒,养成养成虾:在放养虾前要彻底清淤和消毒,养成期保持水质清洁。期保持水质清洁。 越冬亲虾:放养虾前要彻底洗刷消毒,越冬期越冬亲虾:放养虾前要彻底洗刷消毒,越冬期经常吸除池底污物
51、,并加强换水,控制暗光以经常吸除池底污物,并加强换水,控制暗光以减少亲虾游动。减少亲虾游动。2 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养成期:治疗与红腿病相同,但在初期可不用养成期:治疗与红腿病相同,但在初期可不用内服药,只泼洒含氯消毒剂。内服药,只泼洒含氯消毒剂。 亲虾越冬期:病原为细菌,全池泼洒含氯消毒亲虾越冬期:病原为细菌,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或抗菌药剂或抗菌药3-5d3-5d即可,但要注意消毒剂和抗即可,但要注意消毒剂和抗菌药物不能同时泼洒;菌药物不能同时泼洒; 病原为真菌,在亲虾越冬池中可用克霉灵病原为真菌,在亲虾越冬池中可用克霉灵2-2-3mg/L3mg/L或制霉菌素或制霉菌素6mg/L6mg/L药浴
52、,连用药浴,连用3d3d。溃疡。这也是我国对虾在越冬期间的溃疡。这也是我国对虾在越冬期间的甲壳溃疡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甲壳溃疡病发病的主要原因。(2)(2)先由其他细菌破坏了上表皮,然后具先由其他细菌破坏了上表皮,然后具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再侵入。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再侵入。(3)(3)由营养不良引起的。这一点在龙虾的由营养不良引起的。这一点在龙虾的甲壳溃疡病中已有证明。甲壳溃疡病中已有证明。(4)(4)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例如重金属引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例如重金属引起的。起的。2.2.病症与病理变化病症与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肉眼观察: 对虾体表有许多黑褐色点黑斑病或褐对虾体表有许多黑褐色点
53、黑斑病或褐斑病。斑病。 越冬期的亲虾,体表褐斑,附肢、额剑烂断面越冬期的亲虾,体表褐斑,附肢、额剑烂断面呈黑褐色。呈黑褐色。 黑褐色:虾体为了抑制细菌的侵人在伤口周围沉积黑褐色:虾体为了抑制细菌的侵人在伤口周围沉积黑色素形成的。黑色素形成的。 甲壳呈黑褐色斑块,逐渐扩大成褐色的腐蚀区,甲壳呈黑褐色斑块,逐渐扩大成褐色的腐蚀区,溃疡边缘呈白色,溃疡的中央凹陷,严重时可侵蚀溃疡边缘呈白色,溃疡的中央凹陷,严重时可侵蚀到几丁质以下组织,引起对虾死亡。到几丁质以下组织,引起对虾死亡。 溃疡多数为圆形,但也有长形或不规那么形。溃疡多数为圆形,但也有长形或不规那么形。 溃疡发生的部位:躯干、附肢,以头胸甲
54、和第溃疡发生的部位:躯干、附肢,以头胸甲和第1-31-3腹节的反面以及侧面较多。腹节的反面以及侧面较多。 甲壳呈黑褐色斑块中华绒螯蟹背部背甲上有多个溃疡斑中华绒螯蟹背部背甲上有多个溃疡斑中华绒螯蟹腹部、中华绒螯蟹腹部、步足有多个溃疡斑步足有多个溃疡斑 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步足有多个溃疡斑步足有多个溃疡斑3. 3.流行情况流行情况1 1越冬亲虾越冬亲虾 最为流行,危害性也较大。最为流行,危害性也较大。 诱发原因: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不慎,虾体诱发原因: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不慎,虾体受伤,或在越冬期间跳跃碰撞受伤后分解几丁质受伤,或在越冬期间跳跃碰撞受伤后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或其他病菌乘机侵人,引
55、起溃疡,因而使的细菌或其他病菌乘机侵人,引起溃疡,因而使越冬亲虾陆续死亡,积累死亡率可高达越冬亲虾陆续死亡,积累死亡率可高达80%80%以上。以上。发病季节一般在越冬的中后期,即发病季节一般在越冬的中后期,即1-31-3月份。月份。2 2池养对虾池养对虾 偶有发生。但一般发病率很低,危害性不大。偶有发生。但一般发病率很低,危害性不大。3 3危害种类危害种类 中国对虾、白对虾、褐对虾、桃红对虾、龙虾、中国对虾、白对虾、褐对虾、桃红对虾、龙虾、蟹类和蟹类和 淡水的罗氏沼虾等。淡水的罗氏沼虾等。4. 4.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一般根据外观病症就可初诊。一般根据外观病症就可初诊。 注意与维生素注意与维生
56、素C C缺乏病的区别。缺乏病的区别。 维生素维生素C C缺乏病的病症:黑斑位于甲壳之下,甲缺乏病的病症:黑斑位于甲壳之下,甲壳外表光滑,并不溃烂。要确诊还需要用镊子刮壳外表光滑,并不溃烂。要确诊还需要用镊子刮取黑斑处的物质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取黑斑处的物质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检查。5. 5.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1 1捕捞亲虾减轻虾体损伤。加强日常管理。捕捞亲虾减轻虾体损伤。加强日常管理。2 2饲料营养齐全。饲料营养齐全。3 3水质不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池水定期用含氯水质不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池水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消毒。 洒洒5-75-7次。次。(2)(2)在用在用1
57、 1法或法或2 2法的同时,法的同时,将土霉素混人饲料中投将土霉素混人饲料中投喂,每千克饲料加喂,每千克饲料加0.5-1g0.5-1g药物。日投饲量为虾体药物。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重的10%10%,连续投喂,连续投喂1-21-2周。周。度在度在各菌丝中相差悬殊,从几微米一直到各菌丝中相差悬殊,从几微米一直到500um500um以上以上; ;b. b.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但有时发现菌体内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但有时发现菌体内呈颗粒呈颗粒状较老的菌丝。状较老的菌丝。c. c.革兰氏染色阴性。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丝基部的附着处并无根状构造,但有黏液菌丝基部的附着处并无根状构造,但有黏液样物质介于菌丝和附着基物
58、之间。这些物质被样物质介于菌丝和附着基物之间。这些物质被认为是细菌本身分泌的。认为是细菌本身分泌的。2.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 丝状细菌附着在对虾的卵、各期幼体、成虾的丝状细菌附着在对虾的卵、各期幼体、成虾的鳃和体表各处鳃和体表各处 。(1)(1)寄生在卵寄生在卵 丝状细菌附着卵膜外表上,卵一般停止发育而死。丝状细菌附着卵膜外表上,卵一般停止发育而死。(2)(2)病虾行为病虾行为 幼体上附着数量很多时,往往游泳缓慢甚至沉于幼体上附着数量很多时,往往游泳缓慢甚至沉于水底,停止发育,蜕皮困难,最后死亡。水底,停止发育,蜕皮困难,最后死亡。(3)(3)病症病症 a.a.附着在对虾鳃上时对于
59、虾的危害性最大,往往附附着在对虾鳃上时对于虾的危害性最大,往往附生的数量很多,成丛的菌丝布满鳃丝外表,菌丝生的数量很多,成丛的菌丝布满鳃丝外表,菌丝之间还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之间还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物碎屑或其他污物,因而使鳃的外观呈黑色。有机物碎屑或其他污物,因而使鳃的外观呈黑色。 b.b.镜检时鳃丝组织一般并不变黑,仅有少数病例鳃镜检时鳃丝组织一般并不变黑,仅有少数病例鳃丝内部丝内部 有棕色点。有棕色点。(4)病理变化a.用黏液样物质黏附在宿主上,属于体表附着物 (epibiont)或外共栖生物 (ectoco,mnenSal)。但是有人认为亮发菌内有一
60、种内毒素,属于多脂糖(lipopolysaccharide)类,可能对于虾体有毒害作用。b.鳃丝外观的黑色是菌丝间的黏附物造成的。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隔绝了鳃丝与水的接触,阻碍了呼吸。并且细菌和污物也消耗氧,这是引起对虾死亡的主要原因。c.在体表和鳃上附着往往蜕皮困难,引起死亡。这可能是因为丝状细菌对于蜕皮有机械的阻碍。3. 3.流行情况流行情况1 1丝状细菌感染的生物丝状细菌感染的生物 各种对虾;海水鱼类的卵上;多种海产甲壳类虾、蟹各种对虾;海水鱼类的卵上;多种海产甲壳类虾、蟹的各个生活阶段;海藻。的各个生活阶段;海藻。2 2流行地区与规律流行地区与规律 是世界性的。在我国广西、广东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质灾害防治经验交流考核试卷
- 蔬菜种植茬口经济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中的矿物加工与选矿技术考核试卷
- 四年级下册《安全与生态平衡》教学大纲
- 金融行业行政人事经理合规管理计划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学业水平检测卷语文试卷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 2025年教育培训机构接待流程
- 三年级阅读推广计划
- 口头医嘱执行流程与临床路径管理
-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初三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
-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
- 深度解剖华为虚拟股权激励方案最全版含持股比例
- 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作业治疗课件
- 儿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提高手腕带佩戴率课件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计划执行单
- 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史)
- 容重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用户满意度调查表(产品与服务类)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