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俄罗斯核潜艇_第1页
苏联俄罗斯核潜艇_第2页
苏联俄罗斯核潜艇_第3页
苏联俄罗斯核潜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统设计思想双壳体,小分仓,大储备浮力,多轴推进,水上不沉性,传统艇型,双轴双桨。攻击型核潜艇第一代十一月级N(noveber)级 佃58年,627型1艘,627A型13艘,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背景:解决有无问题,超长核鱼雷错误设计,双壳体小分舱和大储备浮力原则,超3000吨大型化设计,技术:鱼雷线型柠檬状艇首,沿用楔形首扁平尾双桨,AK25高强度钢588MPa, BM-A型核反应堆,北极主被动综合声纳站,指标:航速30.2节,最大潜深310米,1970年4月12日海洋军事演习 K8号失事沉没, 结论:核反应堆很不可靠,技术已经落后依然大量建造,造成资源浪费。第二代维克托级 V(victor)级

2、,共3型48艘,671型15艘。671PT型7艘。671PTM型佃艘,671PTMK 型7艘。背景:美苏军备竞赛剧烈,研制时间紧迫,型号未经过验证即大量建造。结论:戈尔什科夫的下不为例,说明苏联海军内很少有人能向总司令论证出什么。V1型671型1967-1974年。水下高速研究和水滴型验证, 背景:水下高速航行验证,美国完成白鱼号声呐试验,19621967建造14艘长尾鲨级,指标:排水量 3500/4700吨,航速10/32节,潜深320/400米,技术:水滴型艇体和单轴推进,AK29型高强度钢784MPa,双层减震框架结构,采用交流电制,0K300/BM4核反应堆,红宝石(MPK300)声纳

3、站第二代,SS-N-15暴风雪53火箭助推 反潜鱼雷,CET65双平面主被动声制导两用鱼雷,结论:水下高速航行(30节以上)无需辅助舵,V2型671PT型1974-佃78年,设备换装武器升级的过渡产品, 背景:总段组装建造法,美国华盛顿级服役形成水下二次核反击能力, 指标:排水量 3970/5120吨,双层减震框架,交流电制,卢比康(MPK400)声纳站第二代,牡熊星座PT全纬度自动导航系统,破雷卫超长波通信拖曳天线,胖姑娘65-73型650mm反舰鱼雷,V3型671PTM/671PTMK型 佃77年,二三代过渡产品,新设备技术螺旋引入, 背景:逐艘降噪改进计划(追赶洛杉矶级688-I型),舰

4、载设备更新计划,指标:排水量 4900/6280吨,航速10/30节,技术:流线型拖曳声呐导流罩,前后串联螺旋桨设计(PTMK型),公共马车PTM作战指挥系统,鳐KC/2M(MPK500)声纳站第三代 200千米,BA111暴风超空泡鱼雷,SS-N-16瀑布轻型 反潜导弹,SS-N-21石榴石第二代巡航导弹(惯导和地形修正),运用:V级完成北极作战航行试验。美国拖曳声呐试验监测。结论:1983和1986演习证明美国海军面对大量集结的现代化核潜艇不能组织有效的对抗。 串联式螺旋桨效果不佳,超空泡鱼雷噪音大无制导适用性差,阿尔法级 A级 佃71-1977年,705型4艘,705K型3艘。钛合金钢和

5、液体金属冷却剂反应 堆试验艇,背景:超高速设计降阻要求,水上不沉性规定争议,指标:排水量 2300/3180吨,潜深320/400米,航速14/41节。技术:高级轿车流线型指挥围壳,48-OT3钛合金钢588MPa,OK550/BM40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模块化整体组合式设计,和弦作战情报系统(海洋水声系统第二代和索日全自动导航系统),统一电网400Hz交流电制系统,气动液压式鱼雷发射装置,全员漂浮救生舱, 结论:钛合金加工工艺复杂和价格昂贵,液态金属冷却剂可靠性太差,从此改为发展压水堆,共青团员级 M(Mike)级 佃83年,685型1艘。二三代过渡产品,深潜试验艇,背景:超潜深设计要求,拉

6、斐特级不断换弹,俄亥俄级开始研制, 钛合金加工专项研究计划,深潜设备专项研究计划,指标:排水量 5680/8500吨,潜深1000/1250米,航速14/30.6节。技术:球型首平行中部水滴型尾,48T钛合金钢,压载水仓高压空气火药吹除系统,运用:1989年4月7日返航时失火沉没。结论:1000m深度声呐和其他设备难以探测和攻击潜艇,高压空气系统损管性低下,第三代塞拉级S级19841993年,945型2艘,945A型2艘,自动化试验艇背景:6070年代美国核潜艇快速发展,显示外部综合系统计划,实尺舱段模型试验,指标:排水量 63008200/64708500吨,潜深 480/600米,航速18

7、/35节。技术:0K650A/6506核反应堆,钛合金 700720MPa,海王星综合显示处理系统,橡胶防声 呐涂层,石榴石 SSN21巡航导弹,暴风超空泡鱼雷。 TEST71电动力复合制导鱼雷,应急损 管空气吹除系统,结论:钛合金钢艇体价格高昂, 此时苏联高强度钢技术大幅进步,从此钛合金潜艇不再发展,阿库拉级 佃852010年,971型7艘,971U型5艘,971A型1艘,971M型2艘,指标:排水量 5700/7900吨,深度520/600米技术:减阻修型光滑设计,减震浮筏结构,消音瓦区分设计,7叶大侧斜螺旋桨,全艇自动化控制系统(囊括作战指挥系统、动力系统,艇务系统、损管系统),鲨腮舷侧

8、声呐,鼠叫主被动声呐,水声软硬对抗系统,俱乐部导弹家族,USET80热动力复合制导鱼雷,航迹跟 影响:苏联在攻击型核潜艇水平超过了美国。第四代雅森级2010年下水,885型,背景:苏联解体,多用途化(统一攻击型和飞航导弹型两个系列核潜艇),指标:排水量 5900/8600吨,航速17/28节,深度450/550米。技术:半解析连续修正导航,第四代 OK650B/KTP6长寿命(25year) 体化自然循环反应堆, 阿亚克斯综合声呐系统(艇首球型低频声呐100km,舷侧宽频声呐,甚低频拖曳声纳,),总结:金属冷却剂反应堆和钛合金艇壳,落后设计思想和领导意志,弹道导弹和核潜艇兼容性,固体燃料推进剂

9、,导弹通用性和多功能性,可靠性和批量生产要求,与海军勤务兼容性,和国家战略统一性, 双壳体小分仓,大储备浮力。水滴型和单轴推进,弹道导弹核潜艇第一代旅馆级(hotel)H级 佃61年。共3型8艘,追赶美国的应急产物,背景:由N级攻击型核潜艇改进而来。解决有无问题,系统可靠性差实战能力弱。指标:水上4030吨,水下5300吨,最大深度 300米。技术:8型结构舰体结构,P13导弹,射程560千米,误差4千米,水上发射。 第二代杨基级(yankee)Y级佃67年。共3型34艘,模仿华盛顿级可靠的潜射核力量, 参考美国华盛顿级。此时拉斐特级大量服役。水上 7850 吨,水下 10100 吨,工作深度

10、 320 米,最大 400 米P27导弹,射程2400千米,误差1.3千米。水下发射。 采用围壳舵,成熟的核反应堆 OK700,拥有齐射能力。乌云作战情报指挥系统, 潜艇航行自动控制系统, 消磁系统和电场主动补偿系统, 潜艇气候 分析系统Y2级。有些科研单位在申请任务时也要说些大话,要不然争取不到任务。第三代德尔塔级(deltan) D级1972年。共4型,潜射洲际导弹能力和堡垒战术, 装备洲际导弹,采用龟背艇型。排水量 8900/11000 吨。下潜深度 320/400 米P29 导弹,射程 7800 千米,星光制导。分导多弹头。单桨水滴型。各型逐艘改进。第四代台风(typhoon)级 佃8

11、4年,只1型4艘,固体导弹不过关导致性能不达标, 采用品字型耐压艇壳结构。此时三叉戟I的俄亥俄1981年开始服役。水上 23200 吨,水下 48000 吨,深度 400 米。P39导弹,射程8000千米,可靠性差。固体燃料推进剂。OK650 反应堆。钛合金壳体。居住性良好,托鲍尔 941 综合导航系统(包括交响乐卫星导航系统) ,超低频电台, 结论:过于巨大的体积造成潜艇基地的巨大负担,固体弹道导弹技术可靠性未解决, 北风之神级,新世纪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指标:排水量 14000/17000 吨,技术:布拉瓦SS-NX-30固体燃料导弹8000千米,浆喷推进系统, 影响:由于布拉瓦固体弹道导

12、弹屡次发射失败,进度严重拖延。至今未服役。总结:Y级和D级较为成功,D2级和台风级严重失误,SSN20和布拉瓦问题严重,固体燃料技术始终没有突破,飞航导弹核潜艇背景:赫鲁晓夫“军事上的革命” ,弹道核导弹 +核潜艇万能理论,反航母的需求。 歧途:J级常规动力651型 佃63-1968年,16艘。领导头脑发热产生的怪胎, 背景:政治指标与军事技术的矛盾产物。指标:排水量3174/3750吨,航速16818节,潜深240/300米,P6水上发射飞航式导弹, 运用:低磁钢降磁试验,反声呐涂层试验,银锌电池试验,651? 型辅助核反应堆动力试验艇,P6导弹只能在水上状态发射,无隐蔽性可言。凹陷的尾流槽

13、导致脉冲声波参数特殊, 使其极易被探测和跟踪。结论: 银锌电池因苏联银产量低而受限, 小型核反应堆推进方式效能较差。 演习证明常规动 力潜艇在大洋与美国海军较量, 存在先天不足。 低磁钢耐腐蚀性差, 不适合作为非耐压艇壳。 军事科研应以军事需求和科学规律为依据,而非领导的意志。第一代回声级(echo),赫鲁晓夫导弹水下化的要求,E1 级 659 型,佃61-1962 年,5 艘。背景:潜艇加导弹的理论, N 级基型改进设计应急赶工。指标:排水量 3731/4920 吨,航速 21/29 节,潜深 240/400 米,技术:P5型SS-N-3C飞航式对地核导弹 500千米, 结论:目标信息获取问

14、题,和导弹精度航速低下问题,限制其实战价值。E2级675型,675MK型,675MKB型,佃63-佃68年共29艘。反航母需求的产物, 指标:反航母理论需求,排水量 4450/5650 吨,航速 14/23 节,潜深 240/300 米,技术:自变量导弹制导控制系统,P6型SS-N-3A水上发射飞航式导弹 350450千米,成功型飞机目标指示系统、运用:升级改进:燕子 B型卫星目标指示系统,刻赤型第二代声呐,K170改装为潜水母艇,1973年6月13日K56与贝格院士号相撞沉没,1979年7月2日K116核反应堆破损导致核 辐射,1984年6月K131发生严重火灾,1985年8月K31(431

15、)换料时发生反应堆爆炸, 结论: BM-A 型核反应堆可靠性太差,人员操作失误问题十分严重。神甫级(priest)P级661型,佃71年,1艘,试验型飞航导弹核潜艇, 指标:排水量 5197/7000 吨,航速 19/44.7 节,极限潜深 400 米,技术:紫晶石P70/4K6&SS-N-7水下发射反舰导弹 70千米,钛合金艇壳验证(由于钛供应紧 张导致建造延迟) ,西格玛 661 型全维度导航系统,水下双向超高速保密无线电通信系统, 结论: 水下反舰导弹潜力巨大, 水下高速航行噪音大, 高速回转会产生动力横倾, 超高速 (40 节)水下航行并不实用。第二代查理级(charlie)C

16、级,技术过渡的产物,C1 级 670 型, 1968-1972 年, 11 艘, 指标:排水量 3574/4560 吨,航速 12/26 节,潜深 240/300 米, 技术:采用 P 级验证的技术,单双混合艇壳体结构,半一体化核反应堆8900KW,运用:K429由于操作失误多次沉没,K43曾租借给印度,C2 级 670M 型,1975-1980 年,6 艘,指标:排水量 4300/5350 吨,技术:P120/4K83SS-N-9海妖/孔雀石导弹110120千米(其与紫晶石不兼容因此要造新艇),运用:缟玛瑙导弹和火山导弹发射试验(因苏联解体和下马),第三代奥斯卡级(oscar),标准的航母杀

17、手(如果战时有卫星支持的话),01级949型佃82-佃83年2艘,02级949A型佃86-2007年12艘, 背景:舰载反舰导弹沙箱 P500/4K80/SS-N-12 技术上巨大突破, 指标:排水量 13400/18300 吨,水下航速 28 节,潜深 420/500 米, 技术:三层艇壳设计, OK650B 自然循环核反应堆齿轮传动 9.8whp , 24 具海难 /花岗岩P700/3M45/SS-N-19导弹1.52.5马赫550千米,鳐3型MK540声呐系统,全体逃生支持系 统,艇员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自动减少横倾和自动防险系统,双重指控备用系统,使用: 2000年8月 12日 K141

18、 库尔斯克号演习时鱼雷爆炸沉没, 结论:胖姑娘 65-73 型鱼雷安全性差,被停止使用。常规潜艇 分为远洋和近海两种潜艇,后重点发展核潜艇,之后推出大幅提升的基洛级, 第一代W 级威士忌级 运用:飞航式导弹试验,新型鱼雷试验,逃生装置试验,燃料电池试验,新型声呐试验,水 下爆炸试验,Z级祖鲁级第二代R级罗密欧级F级狐步级T级探戈级(二三代的中间)第三代基洛级 K(kilo)级,1985 年。877B 型,877KEM 型,633KE 型,633KEM 型共 15 艘, 背景:核潜艇技术运用于常规潜艇,性能大幅度提升,统一远洋型和近海型常规潜艇, 技术:水滴型回转体, T 型尾舵,电力推进系统,铺设消声瓦,综合作战情报指挥系统,鱼 雷自动装填装置,运用:出口中国 12艘,印度 10 艘,伊朗 3艘,罗马尼亚 1艘,阿尔及利亚 2艘,印尼 2 艘,委内瑞拉 2 艘,越南 8 艘。第四代拉达级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