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原文及译文_第1页
《工之侨献琴》原文及译文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之侨献琴原文及译文赏析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 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 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郁离子)注解: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竅:同款款式。(1)解释下面加点词。1工之侨得良桐焉()作断纹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2工之侨以归()抱以适

2、市()赐之以百金()不以物喜()(2)制作精良的琴为什么被退回?(3)同是一把琴,从还之至,献诸朝,成为希世之宝,说明 了什么?(4)最后一句感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1)语气词,不译;于之;怎么;的样子(2)把;而;用;因 为(2)被认为是弗古;国工鉴赏琴并不看重它的质量好坏,也不 懂它的音色是否美妙,而只看它是否古物。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3)说明世人对琴的评价非常盲目,只凭琴是否古物来确定其价 值。而琴的古与弗古又是真假难辨的,只要有断纹、有古窾, 有泥土味,就可以冒充古琴而博得众人喝采。(4)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人并不看重真才实学,只重 视虚名。译文

3、: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至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 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 (的主管人) ;(主管人) 让优秀的乐师来看, 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工之侨拿着琴回至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 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至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至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 “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 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做打 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 他最终去哪儿了。文章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 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 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