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病害学第五节 寄生原生动物疾病2_第1页
.水产病害学第五节 寄生原生动物疾病2_第2页
.水产病害学第五节 寄生原生动物疾病2_第3页
.水产病害学第五节 寄生原生动物疾病2_第4页
.水产病害学第五节 寄生原生动物疾病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产病害学第五节水产病害学第五节 寄生原生寄生原生动物疾病动物疾病2 2( (一一) ) 斜管虫病斜管虫病(Chilodonelliasis)(Chilodonelliasis) 1.1.病原体病原体 鲤斜管虫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Chilodonella cyprini),属管口目属管口目(Cyrtophorida)(Cyrtophorida),斜管科,斜管科(Chilodonellidae)(Chilodonellidae)。形态:虫体侧面观反面隆起,腹面平坦,前端较形态:虫体侧面观反面隆起,腹面平坦,前端较薄,薄, 后端较厚;后端较厚; 腹面观呈卵形,左边

2、较直,右边稍弯,后腹面观呈卵形,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后端往端往 往稍凹,将死或已死的个体那么变成近圆往稍凹,将死或已死的个体那么变成近圆形。形。2.2.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温水性及冷水性淡水鱼的主要危害温水性及冷水性淡水鱼的鱼苗、鱼种,流行世界各地,我国各养鱼地鱼苗、鱼种,流行世界各地,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区都有发生。 流行于春、秋季节。繁殖适温为流行于春、秋季节。繁殖适温为12-1812-18,当水温低至,当水温低至22时也还能繁殖,有时也还能繁殖,有时当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水温时当水质恶化,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水温2828时也还能大量繁殖,当环境不良时可形时也还能大量繁殖,

3、当环境不良时可形成胞囊。成胞囊。 当水质恶劣、鱼体衰弱时,在夏季当水质恶劣、鱼体衰弱时,在夏季及冬季冰下也会发生斜管虫病,引起鱼大量及冬季冰下也会发生斜管虫病,引起鱼大量死亡,甚至越冬池中的亲鱼也发生死亡,为死亡,甚至越冬池中的亲鱼也发生死亡,为北方地区越冬后期严重疾病之一。北方地区越冬后期严重疾病之一。 3.3.病症及病理变化病症及病理变化 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少量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少量寄生时对寄主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可引起寄生时对寄主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及鳃上有大量粘液,鱼体与实物磨擦,皮肤及鳃上有大量粘液,鱼体与实物磨擦,表皮发炎、坏死脱落,呼吸困难而死;鱼苗表皮

4、发炎、坏死脱落,呼吸困难而死;鱼苗患病时,有时有拖泥病症。患病时,有时有拖泥病症。 4.4.诊断诊断 因该病无特殊病症,病原体又较小,因该病无特殊病症,病原体又较小,所以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所以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 5.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1)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 5:2 20.7ppm0.7ppm。 (2)(2)盐酸奎宁盐酸奎宁3mg/L3mg/L全池遍洒。全池遍洒。 (3)(3)水温在水温在1010以下时,全池遍洒硫酸铜及高以下时,全池遍洒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锰酸钾合剂(5(5:2)2),使池水成,使池水成0.3-0.4ppm0.3-0.4ppm

5、浓浓度进行治疗。度进行治疗。( ( 二二) )瓣体虫病瓣体虫病(Petalosomasis)(Petalosomasis) 1.1.病原体病原体 石斑瓣体虫石斑瓣体虫(Petalosoma epinepams)(Petalosoma epinepams),属管口目,属管口目,斜管科。斜管科。形态形态: :侧面观可见背部隆起,腹面平坦,前部较薄,侧面观可见背部隆起,腹面平坦,前部较薄,后部较厚;后部较厚; 腹面观呈椭圆形或卵形腹面观呈椭圆形或卵形. .结构结构: :胞口下接由胞口下接由1212根刺杆围成的根刺杆围成的漏斗状口管漏斗状口管;1 1个椭个椭圆形的大核和圆形的大核和1 1个小核;个小核

6、;有有l l瓣状体瓣状体,形状犹如一朵,形状犹如一朵复瓣的花朵;腹面的中部和前缘,布满纤毛,排成复瓣的花朵;腹面的中部和前缘,布满纤毛,排成32-3632-36纵行,每行纤毛线的长短不同,腹面右侧纵行,每行纤毛线的长短不同,腹面右侧12-12-1414条纤毛线较。条纤毛线较。 横分裂进行无性生殖。接合生殖的情况较横分裂进行无性生殖。接合生殖的情况较少见。少见。 2.2.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流行于热天流行于热天; ; 在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均有流行在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均有流行; ; 主要危害红点石斑鱼、青石斑、真鲷等海主要危害红点石斑鱼、青石斑、真鲷等海水鱼。水鱼。 在高密度流水养殖及网箱养

7、鱼中更为多见,在高密度流水养殖及网箱养鱼中更为多见,发病发病 快,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快,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很高。3.3.病症病症 (1)(1)病鱼常浮于水面,显地表现出呼吸困难病鱼常浮于水面,显地表现出呼吸困难; ; (2) (2)头部、皮肤、鳍及鳃上的,粘液分泌显头部、皮肤、鳍及鳃上的,粘液分泌显著增多,体表出现形状不规那么的白斑,病著增多,体表出现形状不规那么的白斑,病情严重时白斑扩大连成一片,故又叫石斑鱼情严重时白斑扩大连成一片,故又叫石斑鱼白斑病;白斑病; (3)(3)死亡的鱼胸鳍向前方僵直,几乎紧贴于死亡的鱼胸鳍向前方僵直,几乎紧贴于鳃盖上。鳃盖上。4.4.瓣体虫病的诊断瓣体虫病的

8、诊断 (1)(1)根据病症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根据病症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2) 用显傲镜进行检查确诊。用显傲镜进行检查确诊。5.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1)病鱼或海水鱼在捕捞、搬运、换池时病鱼或海水鱼在捕捞、搬运、换池时用淡水浸浴用淡水浸浴 4 4分钟,可以杀灭鱼体表寄生的分钟,可以杀灭鱼体表寄生的石斑瓣体虫,到达防治目的,石斑瓣体虫,到达防治目的, (2)(2)发病鱼池,当水温发病鱼池,当水温3030左右,全池遍左右,全池遍洒硫酸铜,使池水成洒硫酸铜,使池水成2ppm2ppm浓度,药浴浓度,药浴2 2小时小时后,再加注海水,次日再重复治疗后,再加注海水,次日再重复治疗

9、1 1次。次。三小瓜虫病三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Ichthyophthiriasis),又白点病又白点病(White spote disease)(White spote disease)1.1.病原体病原体 小瓜虫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Ichthyophthirius s p ps p p ) ) , 属 膜 口 目 , 凹 口 科, 属 膜 口 目 , 凹 口 科(Ophryoglenidae)(Ophryoglenidae),寄生在淡水鱼上的,寄生在淡水鱼上的是多子小瓜虫是多子小瓜虫(I. multifiliis).(I. multifi

10、liis).成虫成虫- -形态形态: :卵圆形或球形;虫体很柔软,可任卵圆形或球形;虫体很柔软,可任意变形,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意变形,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 .结构结构: :在腹面的近前端有一在腹面的近前端有一“6 6字形的胞字形的胞口,螺旋形的口缘由口,螺旋形的口缘由5-85-8行纤毛组成,作行纤毛组成,作反时钟方向转动,一直到胞咽;大核呈反时钟方向转动,一直到胞咽;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形,小核圆形,紧贴在大马蹄形或香肠形,小核圆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外层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核上;胞质外层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有大量食物粒。内有大量食物粒。幼虫幼虫- -形态形态: :圆筒形,不久就变成扁

11、鞋底形,全身密布短而圆筒形,不久就变成扁鞋底形,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虫体后端有均匀的纤毛,虫体后端有1 1根粗长的尾毛根粗长的尾毛. .结构结构: :一个大的伸缩泡在虫体前半部;大核近圆形,一个大的伸缩泡在虫体前半部;大核近圆形,多数在虫体的前方;小核球形多在虫体的前半部;多数在虫体的前方;小核球形多在虫体的前半部;“6 6字形原始胞口尚未与内部相通。字形原始胞口尚未与内部相通。生活史生活史: :在鱼体上分裂生殖,一般分裂在鱼体上分裂生殖,一般分裂3-43-4次后不再进次后不再进行。行。 成虫离开寄主后在水中游动、分泌成虫离开寄主后在水中游动、分泌1 1层无色透明层无色透明的膜,形成胞囊,

12、沉到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进行的膜,形成胞囊,沉到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进行9-109-10次分裂,一般形成次分裂,一般形成300-500300-500个幼虫。个幼虫。 水温水温15-2015-20时从胞囊开始形成幼虫至破囊而出。时从胞囊开始形成幼虫至破囊而出。 寄生在海水鱼的是咸水小瓜虫寄生在海水鱼的是咸水小瓜虫( (I Imarinusmarinus) ),又叫刺激隐核虫,又叫刺激隐核虫与多子小瓜虫的主要区别与多子小瓜虫的主要区别:大核大核由由4-84-8个卵圆形团块连成念珠状,个卵圆形团块连成念珠状,作作“UU字形排列。字形排列。多子小瓜虫在鱼鳃部寄生大量多子小瓜虫在鱼鳃部寄生大量多子小瓜虫

13、2.2.流行情况流行情况 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 :淡水鱼鳃、皮肤、鳍、口淡水鱼鳃、皮肤、鳍、口腔、鼻、眼角膜等处腔、鼻、眼角膜等处; ; 世界性分布。世界性分布。 小瓜虫的繁殖适温小瓜虫的繁殖适温5-255-25,流行于春、,流行于春、秋季;秋季; 小瓜虫病借助小瓜虫病借助胞囊胞囊及及幼虫幼虫传播,刚孵出传播,刚孵出来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来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减弱;水温在逐渐减弱;水温在15-2015-20时,侵袭力最强,时,侵袭力最强,孵化后孵化后24h24h内侵袭力较高,内侵袭力较高,26h26h后就降低。后就降低。3.3.病症及病理变化病症及病理变化 在

14、鱼体上小瓜虫寄生处形成在鱼体上小瓜虫寄生处形成1 1厘厘米以下大小的小白点,故又叫白点病。米以下大小的小白点,故又叫白点病。病情严重: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病情严重: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都布满小白点,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将身体与固体物摩擦,消瘦,游动异常,将身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小瓜虫在鳃片的任何部位都可寄生。小瓜虫在鳃片的任何部位都可寄生。上皮细胞下寄生:引起上皮细胞轻度增生,上皮细胞下寄生:引起上皮细胞轻度增生

15、,形成一个个小白点;鳃小片变形,毛细血形成一个个小白点;鳃小片变形,毛细血管充血、渗出,或局部缺血,呼吸上皮细管充血、渗出,或局部缺血,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坏死;粘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胞肿胀、坏死;粘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左图:左图:鲤鱼鲤鱼 中图:中图:斑点叉尾鮰斑点叉尾鮰剑尾鱼寄生大量小瓜虫剑尾鱼寄生大量小瓜虫小瓜虫活体在金鱼体表上小瓜虫活体在金鱼体表上左图:金鱼左图:金鱼 右图:右图: 欧鳗欧鳗左图:小瓜虫活体在鳍上左图:小瓜虫活体在鳍上 中图:中图:小瓜虫活体在鳃上小瓜虫活体在鳃上 右图:河魨右图:河魨3.3.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1)(1)根据病鱼的病症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根据病鱼

16、的病症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2)(2)用显徽镜作确诊。因为在鱼体表形成小白用显徽镜作确诊。因为在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 粘孢子虫病粘孢子虫病 卵涡鞭虫病卵涡鞭虫病 淀粉卵涡鞭虫病等。淀粉卵涡鞭虫病等。 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 临床经验诊断临床经验诊断: :将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将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淡水或海水的白瓷盘中,在光线好的地盛有淡水或海水的白瓷盘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两枚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方,用两枚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虫滚出在水中游动,可挑几个,如看到有小虫滚出在水中游动,可

17、作出诊断。作出诊断。 淡水小瓜虫病的治疗:淡水小瓜虫病的治疗:1 1用浓度为用浓度为2ppm2ppm的醋酸亚汞或硝酸亚的醋酸亚汞或硝酸亚汞水溶液药浴汞水溶液药浴1 15-35-3小时禁用。小时禁用。 (2)(2)全池遍洒孔雀绿及福尔马林,孔雀全池遍洒孔雀绿及福尔马林,孔雀绿的浓度为绿的浓度为0.05-0.lppm0.05-0.lppm,福尔马林的浓,福尔马林的浓度为度为15-25ppm15-25ppm,隔天遍洒,隔天遍洒1 1次,共泼药次,共泼药2-32-3次禁用。次禁用。 或用浓度为或用浓度为0.2-0.4ppm0.2-0.4ppm孔雀绿溶液药浴孔雀绿溶液药浴2 2小时。小时。(3)(3)全

18、池遍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成全池遍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成2ppm2ppm浓浓度,连续数天,每天用药度,连续数天,每天用药1 1次。如白仔鳗次。如白仔鳗患小瓜虫病时必须用此药治疗。患小瓜虫病时必须用此药治疗。海水小瓜虫病的治疗方法:海水小瓜虫病的治疗方法: (1)(1)全池遍洒醋酸铜,便池水成全池遍洒醋酸铜,便池水成0.3ppm0.3ppm浓度。浓度。 (2)(2)全池遍洒福尔马林,使池水成全池遍洒福尔马林,使池水成25ppm25ppm浓度,浓度,第第1 1天换去一半池水,再泼药天换去一半池水,再泼药1 1次。次。 (3)(3)关闸停止水流,然后全池遍洒硫酸铜,使关闸停止水流,然后全池遍洒硫酸铜,使池

19、水成池水成17-20ppm17-20ppm浓度,隔浓度,隔40-6040-60分钟后开闸恢分钟后开闸恢复流水,每天用同样方法泼药复流水,每天用同样方法泼药1 1次,连续次,连续3-53-5次。次。 在治疗的同时,必须将养鱼的水槽、工具在治疗的同时,必须将养鱼的水槽、工具进行洗刷和消毒,否那么附在上面的胞囊经进行洗刷和消毒,否那么附在上面的胞囊经繁殖后会再次感染色。繁殖后会再次感染色。四车轮虫病四车轮虫病(Trichodiniasis) (Trichodiniasis) 1.1.病原体病原体 车轮虫车轮虫(Trichodina spp.)(Trichodina spp.)和小车轮虫和小车轮虫(T

20、richodinella spp.)(Trichodinella spp.),属缘毛目,游,属缘毛目,游动亚目动亚目(Mobilina)(Mobilina),壶形科,壶形科(Urceolarridae)(Urceolarridae)。形态形态: :侧面观象毡帽或菜碟;虫体隆起的侧面观象毡帽或菜碟;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和口面相对而凹入的一面叫一面叫口面,和口面相对而凹入的一面叫反口面反口面. .结构结构: :口面观口面观 有有1 1口沟下接胞口、前腔及胞咽,口沟下接胞口、前腔及胞咽,口沟两侧各有口沟两侧各有1 1排纤毛,形成口带,直达排纤毛,形成口带,直达前腔;在胞咽附近有前腔;在胞咽附近有1

21、 1个伸缩泡;有个伸缩泡;有1 1个大个大核和核和1 1个小核个小核. . 反口面观反口面观_ _ 环生环生1 1圈较长的纤毛,叫后纤毛带,在后纤毛带的圈较长的纤毛,叫后纤毛带,在后纤毛带的上、下各有上、下各有1 1圈较短的纤毛,分别称上缘纤毛和下圈较短的纤毛,分别称上缘纤毛和下缘纤毛,有的种类在下缘纤毛之后还有缘纤毛,有的种类在下缘纤毛之后还有1 1圈透明的圈透明的缘膜;最显著的构造是齿环和辐线环,齿环由许多缘膜;最显著的构造是齿环和辐线环,齿环由许多齿体衔接而成,齿体由齿钩、锥部和齿棘组成。作齿体衔接而成,齿体由齿钩、锥部和齿棘组成。作车轮般旋转运动,故叫车轮虫。车轮般旋转运动,故叫车轮虫

22、。生殖生殖: :纵二分裂和接合生殖。在温度适宜时,纵二分裂和接合生殖。在温度适宜时,22-2922-29,24h24h为分裂、成熟为分裂、成熟1 1个周期,一般在个周期,一般在18h18h以后开始分以后开始分裂,白天很少有分裂体,在旧齿环外面形成新齿环,裂,白天很少有分裂体,在旧齿环外面形成新齿环,最后旧齿环消失。接合生殖为二个个体进行小核各最后旧齿环消失。接合生殖为二个个体进行小核各半交换。半交换。 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齿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属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齿体具有向中心的齿棘,后者那么没有。寄生在水产体具有向中心的齿棘,后者那么没有。寄生在水产动物上的种类很多。动物上的

23、种类很多。 2.2.病症与流行病症与流行 鱼体由少量车轮虫寄生时,病鱼没有明鱼体由少量车轮虫寄生时,病鱼没有明显病症;如果车轮虫大量寄生时,引起寄生显病症;如果车轮虫大量寄生时,引起寄生处粘液增多,鱼苗、鱼种游动缓慢、呼吸困处粘液增多,鱼苗、鱼种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一般无特殊病症。难而死,一般无特殊病症。 流行于全国各养鱼水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于全国各养鱼水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主要是发生在热天发生,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主要是发生在热天及越冬后期。车轮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咸及越冬后期。车轮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咸淡水鱼及海水鱼的鳃及体表各处,有时在鼻淡水鱼及海水鱼的鳃及体表各处,

24、有时在鼻孔、膀肮和输尿管中也有寄生。主要危害鱼孔、膀肮和输尿管中也有寄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苗、鱼种,1 1足龄以上的大鱼也有寄生,但足龄以上的大鱼也有寄生,但一般危害不大。一般危害不大。车轮虫在鳃上寄生情况,反口面观车轮虫在鳃上寄生情况,反口面观3.3.车轮虫病的诊断方法车轮虫病的诊断方法 (1)(1)根据病鱼的病症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根据病鱼的病症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断。 (2)(2)用显微镜检查作确诊。用显微镜检查作确诊。4.4.车轮虫病的预防方法车轮虫病的预防方法 (1)(1)水温水温22-2922-29时,车轮虫每天分裂时,车轮虫每天分裂1 1次,次,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时因养鱼业的开展,日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时因养鱼业的开展,日前在湖沼、河流、水库、海水中也都有车轮前在湖沼、河流、水库、海水中也都有车轮虫,鱼池虽巳进行过清塘消毒,但在鱼苗饲虫,鱼池虽巳进行过清塘消毒,但在鱼苗饲养数天后加注清水时,往往车轮虫又随水被养数天后加注清水时,往往车轮虫又随水被带入池中,所以鱼苗在饲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