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 苏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DGJJ*-200* DGJ*/*200*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with Drilled-core of Wall-thermal-insulation-layer (征求意见稿)200*-*-* 发布 200*-*-* 实施 江苏省建设厅 审定 发布19 / 2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前 言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建筑节能质量检测工作,加强对建筑节能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管.根据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2008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放标准设计图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2、(苏建科200880号),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制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技术规程,该规程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为地方标准,编号为DGJ*/*200*。规程以现行国家、省有关强制性、规程、规范、规定为依据,对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判定、检测报告格式等作了具体规定。本规程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经省内外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多次研讨和反复修改完成。本规程共分七章,分别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检验设备;5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钻芯检测;6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厚度雷达法检测;7检验报告。为了不断完善本规程,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3、,随时将执行情况和意见反馈至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南京市草场门大街88号,邮编:2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参编单位:江苏省建筑节能技术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南京市雨花台区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 南京市浦口区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主要起草人:张大春 金孝权 顾颖 唐祖萍 李勇智 陆伟东 金瑞娟 唐国才 管平 莫锦林 周强 许锦峰 路宏伟 吴纪宁 审查人:目 录1总 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检验设备4.1钻芯法检测设备4.2雷达法检测设备5 外墙外保温系统
4、构造钻芯检测5.1 钻取芯样5.2 检验芯样5.3 结果判定6 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厚度雷达法检测7检验报告本规程用词说明 1 总 则1.0.1 为准确检验建筑外墙保温层构造、做法和检测保温层厚度,保证建筑墙体节能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1.0.1 墙体节能工程作为建筑节能工程中的重要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对建筑节能实际效果有重要影响。墙体节能工程质量主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但通过钻芯法取样来检验外墙保温层构造,一方面可以对合格工程的质量进行验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外墙保温层构造,便于评估其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这是事后控制;此外,例行的钻芯检验制度还可以作
5、为事前控制,预先消除一部分人为的、故意降低质量的因素。1.0.2 本规程适用检验在建工程和已有建筑物外墙外保温系统等的节能保温层构造、做法和保温层厚度。条文说明:1.0.2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复合保温砂浆、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XPS外墙外保温系统、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等 。 屋面、地面或内墙节能工程,可参照本规程进行检验其节能构造。1.0.3 外墙保温层构造的检验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1.0.3 作为对相关规范的补充和细化,为避免重复,本条提出除应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2术语2.0.1钻芯法 cor
6、e drilling method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的构造及做法,判定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构造和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型式检验报告要求的方法。2.0.2 雷达法 Radar method利用不同介质电磁属性和几何形态的差异,根据反射回波在波幅及波形上变化的原理形成图像,并进行分析的方法。2.0.3 雷达图像 Radar diagram显示扫描方向电磁波信号差异的图像。2.0.4 雷达扫描Radar Scan雷达天线沿测线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次单向运动。2.0.5 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表征物质在外加电场下储存极化电荷的能力。3基本规定3.0.1 检
7、测机构开展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业务必须依法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节能检测资质。条文说明3.0.1 未取得建筑节能检测资质的任何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鉴定报告均不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3.0.2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3.0.3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为见证取样检测。条文说明:3.0.3 见证人应持有见证人员证书,并取得建设单位的授权。3.0.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测时应检验下列项目:1 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种类;2 外墙外保温层厚度;3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条文说明:3.0.4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检测时应检验项目的要求为:1 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种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结合保温系
8、统和产品说明书进行;2 外墙外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的做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核对是否和型式检验、耐侯性检验时保温系统的构造相同。3.0.5 检测外墙外保温层系统前委托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信息: 1 工程名称、地址和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名称;2 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设计及构造详图;3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记录; 4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型式检验报告(含耐侯性检测报告)。条文说明:3.0.5 检测前应充分了解该建筑工程的主要信息,包括外墙节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情况;现场检测人员对外墙节能工程状况有大致的了解,按双方事先共同制定的方案进行取样检验,既可保证检验过程和结果
9、的代表性、客观公正性,也可避免争议情况的产生。3.0.6 在建工程检验外墙保温层构造、做法及保温层厚度应在外墙饰面层施工前进行。既有工程根据委托确定检验时间。条文说明:3.0.6 规定了在建工程检验外墙保温层构造的时间,便于及时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外墙保温层构造、评估其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3.0.7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工程同一保温系统至少一个检验批,超过3000每3000作为一个验收批,每个检验批不应少于3个芯样;独立别墅每个单位工程至少抽取一个芯样.2雷达法可用于节能构造保温层厚度的大面积扫描检测,采比用雷达法检测时,所检单位工程每种系统不应少于5处。
10、条文说明3.0.7数量过少则没有代表性,故规定最少取样数量;实际取样数量可根据工程实际面积等情况确定。雷达法宜用于节能构造保温层厚度检测的大面积扫描,这样才能显示出雷达仪的优越性能。3.0.8 检测部位宜选取节能做法和质量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应在外墙上相对隐蔽的部位取样,并宜兼顾不同朝向和楼层。条文说明:3.0.8 取样部位应能保证所取芯样的代表性。3.0.9 芯样试件的直径为3050mm。条文说明:3.0.9 从减小对保温系统的损害的角度考虑,钻取芯样的直径越小越好;但芯样直径过小,容易导致芯样特别是复合保温砂浆芯样的破坏;经过一系列试验,建议芯样直径为50mm。操作时如有其他
11、方面考虑,亦可采取50100mm范围内的其他直径。通常芯样直径宜小不宜大,以利样品成型。下表为江苏省建筑节能技术中心的试验样品成型概况:表3.0.9 试验样品成型概况芯样直径(mm)芯样数量EPS保温板外墙外保温水泥基EPS颗粒保温砂浆外墙外保温3010基本成型基本成型5010层间脱开,但可以拼合并可以判断构造和厚度基本成型部分强度低的材料松散难以判断构造和厚度另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研制试验,对于70 mm的芯样直径也可取得较完整的芯样。3.0.10 钻取芯样深度应至基层表面。条文说明:3.0.10 检验对象为外墙保温层构造,故仅需钻至结构层或基层表面。3
12、.0.11 钻芯作业时必须能确保操作安全;钻芯操作应由熟练的工作人员完成,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规定,并应遵守钻芯现场安全生产和卫生方面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3.0.11 检测作业涉及到高空作业、用电安全等诸多方面,故必须有能确保安全的措施、设施等;钻芯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由于钻芯设备不采用水冷却,操作时会产生灰尘,因此要注意遵守卫生方面的有关规定,尽量减少灰尘污染,作业人员要佩戴卫生防护设施。3.0.12 外墙取样部位应由委托单位及时修补,既有工程恢复装饰面层。修补时避免产生热桥,保证墙体防水和耐久性及保温性能要求。条文说明:3.0.12 为防止采用不同性质材料
13、修补产生冷热桥,修补时尽量利用原芯样填补钻孔.4 检验设备4.1钻芯法检测设备4.1.1 钻芯法取样检验外墙保温层构造时宜采用便携式且单人可操作的钻芯设备。条文说明:4.1.1 外墙节能工程一般采用外保温系统,钻芯操作大多为在建筑主体之外的高空作业,为减轻高空作业时的难度、提高安全性,设备应采用便携式,且应尽量由单人操作。4.1.2 钻芯设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4.1.3 钻芯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条文说明:4.1.2-4.1.3钻芯机等主要设备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到其可操作性和芯样的质量,并影响样本的标准差,因此每台设备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满足相应的要求。4.1.4 钻芯设备的最大
14、转速不宜低于1500r/min,最大扭矩不宜低于50Nm。条文说明:4.1.4 对用钢丝网作增强网或采用面砖饰面层的外保温系统,钻芯设备需要有足够的转速或扭矩才能钻透,故建议了其最大转速和最大扭矩。4.1.5钻取芯样时宜采用金刚石或人造金刚石薄壁钻头。钻头胎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缝、缺边、少角、倾斜及喇叭口变形。钻头胎体对钢体的同心偏差不得大于0.3mm,钻头的径向跳动不大于1.0mm。4.1.6 钻芯设备不应采用水冷却系统。条文说明:4.1.6 保温层进水后会严重影响其保温性能,在冬季甚至可能导致保温系统局部破坏;而且如果保温系统的呼吸性不佳,保温层里进水的影响将会是长期的。而目前水冷却系统的
15、钻芯设备基本上均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保温层进水,故不建议采用水冷却系统的钻芯设备。由于单个工程取样数量不大,每个芯样钻取时间有限,而且不同部位的芯样钻取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均有较长的时间使设备和钻头进行自然冷却。4.1.7钢尺或游标卡尺4.2雷达法检测设备4.2.1雷达法检测设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并应定期检定或校准。4.2.2雷达检测设备精度应符合表4.2.2要求:表4.2.2 雷达检测设备精度要求序号项目精度1雷达系统信噪比1202雷达系统信号稳定性变化1%3雷达系统时间校准因素的变化2%4雷达系统长期稳定性变化3%5雷达系统测距误差0.3%6雷达系统时基精度0.02%7雷达系统动态范围120d
16、B8雷达系统主机分辨率5psec9雷达系统主机最大扫描速度200扫/秒雷达系统主机采样率(采样点数/道)128条文说明:4.2.2本条规定了进行节能构造保温层检测的雷达仪的技术指标。5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钻芯检测5.1 芯样钻取5.1.1 从保温层一侧钻取芯样。5.1.2 当外墙的装饰面层过厚或者非常坚硬不易钻透时,可局部剔除面层后钻取芯样。条文说明:5.1.2 钻芯时可能会碰到面砖层十分坚硬的或厚度过大时,为保证检验的顺利进行,局部剔除面层。5.1.3 钻芯设备固定的方法应根据其构造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可采用膨胀螺栓或其他任何可能破坏墙面的方法进行固定。条文说明:5.1.3 实际上单人
17、采用手持式设备进行操作时仅需要稳定地将空心钻头钻透面层即可基本成功地取出芯样,故不一定需要其他特别的固定方法,但要特别注意保持平稳。在钻芯过程中,如钻芯设备发生晃动和位移, 这不仅影响设备和钻头的使用寿命,而且很容易发生卡钻或芯样折断。5.1.4 钻头接触墙面之前应将钻芯设备主轴的旋转轴线调整到与被钻取芯样的外墙面相垂直。5.1.5 采用钻芯设备操作时须严格按产品操作规程作业.条文说明:5.1.5采用钻芯设备操作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钻芯设备在未安装钻头之前,应先通电检查主轴旋转方向。直流钻芯设备在钻取芯样之前也应先通电检查其工作情况。2将钻芯设备调到高速档,将钻头缓缓接近墙面,刚刚接触时不要
18、加压,用力稳住钻芯设备,保持平稳,尽量避免钻芯设备跳动或移位;待钻头高速旋转使刃部入槽稳定后方可加压。3钻头已进入墙面后,若面砖层和带钢丝网的抹面层的转动阻力较大,可使用钻芯设备的大扭矩档。4在钻头已钻入外墙面内并且出现转动阻力突然减小、转速大幅增大的情况时,说明钻头已进入保温层;此时应注意控制钻头前进速度,保持钻机平稳;当钻入深度大致达到预计基层位置并且转动阻力骤然变大时,应停止钻入,将钻头保持旋转状态并平稳地退出外墙面。5.1.6 从钻孔或空心钻头中取出芯样应保持完整。5.1.7 对满足检测要求的芯样粘贴标签,标签上应标明取样位置、日期、编号等,同时用相机拍摄带有刻度尺的照片。条文说明:5
19、.1.7 标签上应标明取样位置、日期、编号等,便于对记录检验结果进行和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查。包装和运送芯样要防止损坏。5.1.8 钻芯后所留下的孔洞应及时根据3.0.12条款取样方案进行修复。5.2 芯样检验5.2.1 对钻取的芯样,对照设计图纸观察、判断保温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以判断。条文说明:5.2.1 对于现场无法判别种类的保温系统,应按其构造,对无法认定的材料组成、材料性能分别进行分析,如保温材料种类、增强网规格等。5.2.2 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尺,在外墙面法向(垂直于芯样表面的方向)过圆心的直线两端的两个位置上,量取保温层的厚度,取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芯样
20、保温层的厚度,精确至 0.5mm;对边角有缺损但仍能明确判断出保温层内外两个表面的芯样,在过圆心的直线两端的两个位置上量取两个表面之间垂直距离,取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保温层厚度,精确至 0.5mm。5.2.3 对照设计图纸观察、判断增强网种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也可根据需要观察钢丝网网孔,或则用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网直径。5.2.4 观察或剖开检查保温层构造、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型式检验时保温系统的要求。条文说明:5.2.1-5.2.4 提出了对芯样试件检验方法,尽量减小测量误差。5.3 结果判定5.3.1 当同一工程同种节能保温做法的所有芯样实测厚度平均值(精确至 0.5mm)达到设计厚度的95%且最
21、小值不低于90%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5.3.2 当保温材料、增强网、保温层构造和做法等符合设计要求和型式检验(含耐侯性检验)时,判断墙体建筑节能结构符合要求。5.3.3 当取样厚度检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允许进行二次检验,二次检验时增加一倍数量再次取样检验,仍不符合要求时应判定外墙保温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条文说明:5.3.3初次出现检验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其原因可能是所取芯样的代表性和偶然性因素,故增加一倍数量再次取样检验进行验证;如仍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对整幢建筑的热工性能重新进行评估以便提出技术方案进行处理。 6 雷达法确定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厚度检测6.0.1当采用雷
22、达法现场检测保温层时,应沿被检测区域纵向、横向布置测线,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时应加密测线进行检测。条文说明:6.0.1 检测开始前,根据检测环境和检测目的合理布设测线,可沿检测区域纵向或横向有重点地布置间距为1001000mm不等的测线,并可依次编号。6.0.2正式检测之前,应对检测区域进行雷达波速校准;数据采集过程中,天线应沿测线方向匀速移动,同步绘制雷达测线图;同类测线的数据采集方向宜一致。条文说明:6.0.2 雷达波速校准的目的是确保可以得到较准确的目标体深度,雷达波速主要与检测区域介质类型和材料含水率等参数有关;天线移动速度主要受雷达主机性能、道间距、采样率等参数的影响,扫描速度一定程度
23、上代表了天线的移动速度,一般情况下,扫描速度越大,那么在相同道间距和采样率设置下,雷达天线的移动速度可以越大,天线移动速度因不同型号雷达性能不同而有所差异;同类测线的数据采集方向宜一致的目的是便于后期成图、资料的对比和解释。6.0.3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滤波处理、增益处理,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对处理后的雷达图像进行解释,1 结合多个相邻剖面雷达图像,找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2 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将探测区域表面情况和实际探测图像进行比对分析;3 将探测得到的雷达图和经典的经过验证的雷达图比对分析。条文说明:6.0.3 垂直带通滤波可保留最低频率与最高频率间的数据,滤去其余数据;垂直低通滤波参数可
24、保留该频率以下数据,滤去其余数据;垂直高通滤波参数可保留该频率以上数据,滤去其余数据; 增益处理的目的是将深部弱信号进行放大,浅部强信号进行压制,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可选择合适的增益处理,增益处理方式包括:线性增益、平滑增益、反比增益、指数增益、常数增益等;雷达图像数据解释即通过一系列分析比对方法,最终确定目标体特征。1 雷达图像解释应结合多个剖面的雷达数据,找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即通过比较相邻测线的雷达灰度剖面图,找出不同雷达图上相似图像特征的反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2 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被检测区域表面情况和实际探测图像,反复比对被检测表面情况和图像特征,进行分析;3 最后,将前面两步确
25、定的雷达图像和经典的经过验证的雷达图进行比对分析,并最终确定目标体特征。雷达经典图像方面,混凝土中的雷达缺陷图像、钢筋图像等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经过验证的雷达图像都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可以作为经典图像进行参考,这只是起到参考作用,主要为初学者提供解释的依据。6.0.4按第6.0.3条的雷达图像处理的一般步骤可确定保温层与结构层的分层界面,根据确定的分层界面得到电磁波在保温层中的双程传播时间t和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表6.0.4),根据公式6.0.4-1、6.0.4-2可求出保温层厚度H: (6.0.4-1) (6.0.4-2) 表6.0.4 常见材料的电磁属性表材料空气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相对介
26、电常数12.42.635波速(m/ns)0.30.1860.9140.1340.1736.0.5取十个典型数据,将这十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定义为保温层厚度,可按公式6.0.5-1计算,并可按公式6.0.5-3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6.0.5-1) (6.0.5-2) (6.0.5-3)式中:Hi第i处保温层厚度检测值,精确到0.1mm; Hm,i第i保温层厚度检测平均值,精确到0.1mm; Hc保温层厚度检测修正值,为同一规格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实测验证值减去检 测值,精确到0.1mm; s保温层厚度检测值标准差,精确到0.1mm; Cv变异系数。当变异系数小于10%时,可判定检测结果均匀性较好;
27、当变异系数大于10%时,可判定检测结果均匀性较差。条文说明:6.0.4-6.0.5节给出了雷达法检测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程质量检测时,对检测结果的均匀性评价的好坏与所选择的数据有关,故在进行典型数据选取时,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数据。6.0.6 可选取雷达测线上几个典型测点必要时采用取芯方法进行校核。条文说明:6.0.6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其它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核或采用取芯方法进行验证,这样可使检测结果更具可信性。7检验报告7.0.1钻芯法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报告应符合表7.0.1的要求。7.0.2雷达法确定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厚度检测报告应符合7.0.2的要求。7.0.3钻芯法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报告应附外墙保温层设计构造剖面图和芯样照片。钻芯法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测报告 表7.0.1报告编号 : 工程监督号: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委托单位委托人联系电话建设单位见证员证号施工单位委托单号委托日期监理单位任务单号检测日期检测类别检测环境报告日期检测设备检测依据外墙保温层构造设计情况芯样或钻孔编号取样部位芯样状态保温材料种类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警卫专场证件管理办法
- 给排水安装管理办法
- 街道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告
- 中心岗位聘任管理办法
- it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人防工程后续管理办法
- 磨削液使用管理办法
- 装修项目现场管理办法
- 视频事件检测管理办法
- 淋巴瘤基础知识
- SH/T 0660-1998气相防锈油试验方法
- GB/T 14038-2008气动连接气口和螺柱端
-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二版)》配套教学课件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课件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市政道路工程)
- (临床治疗)继发性甲旁亢课件
- UNIT 1 LESSON 1 LIFESTYLES课件第一课时
- 投标文件标书采购类
- 传媒公司解约合同模板
-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