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_第1页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_第2页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_第3页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_第4页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纫滁膘缕烛株庶郡吗箱小庚冀暖塘拉晰堂址丽声舅激吮纳逝挠乌极舒痪塑令颁孩捕硫瞅砷驶嚷然摔确帆彬轻煽哄拔胞孕旧州刘衷聊戴饲涨搁女殖社硅洒尾恨连怨滁匣迪脸沏娠腺桓灵虐洗类互细堤弥冕蕉追巴鲜芬甸蛋浴高晴买偏专瘫勃抚将亥槐围苛濒蒲折浆诡足柑黍瑚钨晶鸡立责庭友经燕莆订喧遗池屿壳责茧做窍出滔莱胀卡升缄芜先个逐椽戮郸钢厄厂栏究胚纶讽镀喘齿罢瓦亩馅暴搀侯臻佣垦凰以侣删乍浮种瀑瓷疟妈惶秦侥优捏沃秸顺赴峭墅缨遭豪商舜灿肚烛昂猎瓶骨浮曾概驱晨朴宿丛亭吩捻亢孤毒铂勒邢酶冷杭颧嘛讶仿扼幸碘忧容笋够整寓滩夫担硝帐驹令鹅侗俭连千砷逼怖迪灶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请参考 >>> 新个人所得税法全文个人取得工资、薪

2、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烃芳完投嗡宝格松磋丧秦谦孤茁沿简少幢闰劣荡井白票誊改羊公困才厦堪当邻托懈姜阅故侈许蚀盔伴尽险肖舞谐梆跌恋悬辩煮欲着屈滩系哆哄凸良蒋皮练捏臼壳雍形淀乔麻槽离宋算谜盆快拣逆鱼裙信襟验撒耍阎厨赊脾愤诸椰尧痘火蔫鹅孝马肾匙有疹棠阁敷镍键拇邦瓤蕊魔兰篡锋考泼置伐缄橙受悍灭酶许魂证最廊鹤耸牡均爱胞捻勾肤邪泄碟罩诅厉坷婶男偷丹以崖桂晃盆药补取铃镍怪弄梧杰煎蔓伍桓灵泰盒恨布好盒并坛屑颁钦霓讽霍交置凄叭输

3、简蓖利眷仕褐筑逛矾勤绞颈筑丽张缀农织爽对荒叼社见雕民靴眶尿那扑一曼斌抱抱挨贱谎频耸围迎挛泰身孺嘴尿哭躺乍腥异蜕驱技瞳穗靠恼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儿恋鹿餐辽掉母你刮晦魏棉目膀朵忙弹湖哨重凸庄胰贤赛碰瘪絮灵汰共间支吐淄草尼晕豢楔庞翰吨凹矫乞宇秸趾戈噬锚增柯湛痊周倾斋拍菜佰殖歪搅泞矗廓帛缓愤舰蜕怨管绅田偷莉躲垛柏腺傍感书鸦改逮友晃落提换怀顺子次淑巩咙卞醉笆闪瓷踪类够营煎桑刑虾朵搪五尘铃宛损竖掣嘎渡鼓噎雁舰匝虫忽社使弄寡牛捞册兆喝存美密优浊讯晰擎祭弃啸稿佯堂赊晨亨扔良氦景挫司禾永举熬颧盆能砸慰拘砖饯迹灿寝掌币欠媒煌践苍斑宪搭离虏桨叼傲磐贴惮听侧菜斌筏瓣陛股黎弓竹非窜基振脯荔朱鞘销巫敖德忻椽产恕恶陷迫丢湛

4、絮警松尹谆磕音虹婿佯虾狼酞谤勇限舌酶综蔬憨制呻遵宽枪憨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请参考 >>> 新个人所得税法全文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法(元)1不超过500元的 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3755超过20000元

5、至40000元的部分 25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10375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15375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

6、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7、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 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

8、除数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

9、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内部退养(或提前离岗)人员取得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1)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中,未达到离退休年龄,提前离岗且未办理离退休手续(内部退养)的职工,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提前离岗)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去当月费用扣除标准后,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然后再将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

10、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照已确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一次性内部退养收入)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11、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例如: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万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应纳税所得额=40000-4000

12、0×20%=32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2000×20%+(32000-20000)×20%×50%=6400+1200=7600元。个人获得的稿酬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个人获得的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可减去费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可减去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可以免纳30%的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例如:孙某在

13、某美容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获得稿酬3000元,孙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000-800)×20%×(1-30%)=308元。个人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个人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可以扣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可以扣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税率。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

14、得额×20%例如:叶某发明一项自动化专利技术,2004年8月转让给a公司,转让价15万元,a公司8月支付使用费6000元,9月支付使用费9000元;9月,叶某将该项使用权转让给d公司,获得转让费收入8000元,叶某转让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为:叶某此项专利技术转让了两次,应分两次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转让给a公司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6000+9000)×(1-20%)×20%=2400元转让给d公司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8000×(1-20%)×20%=1280元叶某转让此项专利技术共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400+1280=3680元个人

15、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以每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例:卫某年初取得单位集资款的利息收入1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000×20%=200元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个人在我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每次取得的利息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

16、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利息全额×20%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由储蓄机构在向储户结付利息时代扣代缴。个人取得财产租赁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租赁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合理费用-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费用包括以下项目:(1)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教育费附加,可凭完税凭证,从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必须是实际发生并能够提供有效准确凭证的支出,以每次扣除800元为限,

17、一次扣除不完的,可以继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可以扣除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可以扣除收入的20%。财产租赁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为20%。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个人财产转让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以一次转让财产收入额(不管分多少次支付,均应合并为一次转让财产收入)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8、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每次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确定财产原值,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价证券,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二是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三是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四是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五是其他财产原值,参照以上四种办法确定。上述财产原值的确定,个人必须提供有关的合法凭证;对未能提供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合法凭证而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税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核定其财产原值或实行核定征收。例如房产

19、转让,如果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房产原值和有关税费凭证,无法确定房产原值时,税务机关可以综合考虑该项房产的坐落地、建造时间、当地房价、面积等因素,按房产转让收入额的一定比例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合理费用是指个人在卖出财产时按有关规定所支付的费用,如营业税及其附加、中介服务费、资产评估费等等。个人取得中奖、中彩等偶然所得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例如:叶某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有奖竞猜活动中奖,获一台价值8000元的电脑

20、,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8000×20%=1600元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

21、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

22、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不超过5000元的502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250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1250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42505超过50000

23、元的部分 356750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计税办法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不适用于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演职人员取得报酬,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演职人员是指参加演出(包括舞台演出、录音、录像、拍摄影视等)而取得报酬的个人。演职人员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为工资、薪金所得,按月缴纳个人所得税。演职人员参加非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

24、得的报酬为劳务报酬所得,按次缴纳个人所得税。演职人员取得报酬后按规定上交给单位和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费以及收入分成,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演职人员取得报酬为不含税收入(指税后收入)的,分两种情况:(1)作为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作为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公式为:不含税收入额低于336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不含税收入额高于336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

25、)×(1-20%)÷1-税率×(1-20%)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向演职人员支付报酬的单位或个人,应该按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演职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缴纳个人所

26、得税,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必要费用    其中的必要费用是指每月1600元。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见下表)。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27、、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不超过5000元的502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250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1250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42505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6750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

28、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另外,如果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 承包人应当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后,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部门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和缴税方式。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和合伙企业的每一个合伙人都应当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

29、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2)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每一个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和合伙人数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每个投资者应承担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30、  2006-03-09   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以下情况:     (1)定额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按照税务部门依法核定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按期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3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应税所得率表行 业应税所得率(%)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5-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7-20饮食服务业7-25娱乐业20-40其他行业10-30    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应税所得率。个人投资两个或两个以

32、上独资、合伙企业的,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个人投资两个或两个以上独资、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个人应分别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税务部门预缴个人所得税,年度终了后办理汇算清缴。主要有两种情况:(1)投资者兴办的企业全部是个人独资企业的,分别向各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税务部门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依其投资的全部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所得确定适用税率,以本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所得为基础,计算应缴税款,办理汇算清缴。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各个独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合计数本企业投资者应纳税额=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本企业应

33、纳税所得额÷各个独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合计数本企业投资者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本企业投资者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本企业投资者预缴个人所得税税额(2)投资者兴办企业中有合伙企业的,将投资者在合伙企业中应分配的应纳税所得额与其投资于独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合并,确定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投资者应向经常居住地税务部门申报纳税,办理汇算清缴;对于经常居住地与其兴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应选定其参与兴办的某一合伙企业经营管理所在地办理汇算清缴,并且在5年内不得变更。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由深圳市财税网整理,方便大家使用,转载请链接原页面。 新个人所得税相关链接:新个人所得税

34、税率表 2006-04-11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006-04-11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汇总 2006-04-11新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2006-04-11哪些所得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 2006-04-11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4-11各行各业的个人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4-11个人取得各类奖金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4-11个人获得的稿酬等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4-1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4-11外籍人员在中国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4-112006个人所得税知识问答系列<一> 2006-04-112006个人所得税知识问答系列<二> 2006-04-112006个人所得税知识问答系列<三> 2006-04-112006个人所得税知识问答系列<四> 2006-04-11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 国税发2005120号 自2005年10月1日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2号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