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中文纺织品重金属含量测试方法_第1页
s:中文纺织品重金属含量测试方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页码前言 封首 委员会职责 封底 方法第一部分 概述0 简介21 范围22 定义23 概述要求 2 第二部分 预处理4 可溶解金属的萃取 45 湿灰化法56 干灰化法5第三部分 重金属检测7 原子吸收光谱和相关的方法 68 重金属的比色测定 119 测试报告 31 附录A 原子吸收光谱相应的标准溶液 32B 标准附加部分的方法34表格1 原子吸收光谱相应的标准溶液2 原子吸收光谱的火焰类型和波长3 萃取离子效果关于铜的检测4 萃取离子效果关于锰的检测图表1 用非火焰原子吸收色谱测定汞元素的仪器举例2 校正图表包含用标准附加方法的示例第一部分 概述0 简介纺织品材料中存在的金属元素可能来源于

2、多种途径。 某些人造纤维材料在聚合体生成 中引入重金属(如催化剂残留)或大量染色(涂料)加工。动物纤维含铜,可能来源于生 物合成。重金属可能在后来的加工过程中被引入(如助染剂)或从金属络合染料的成分组 成中带入。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构成引入的意外污染,可见的铜和铁,是最平常 不过的,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纺织品污染存在偶然或无法预料的因素,在生产商的任何 储存或使用中,重金属的存在可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健康危害,尤其当自然界的金属污染 物是容易释放的。纺织品重金属含量测试方法可能需要多种原因涉及以上所列的详细来源,质量控制, 失误或疾病研究,纺织品研究和发展工作,或卫生考虑。纺织品重金属含量

3、测试方法描述了那些设备齐全、 设施完整的纺织品实验室有能力执 行。纺织品纤维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如出于一般研究的目的(用途),出于官方调查、 和鉴别目的,对鉴别通过特殊规格的人造纤维轻易引入的重金属,可能本方法不能涵盖。1 范围英国标准描述了以下重金属普遍存在于纺织纤维(除无机纤维)上的测定方法:锑、 砷、钡、镉、铬、钴、铜、铁、铅、锰、汞、镍和锌。方法适用于游离的(可萃取)金属 和总金属含量。本标准适用于重金属含量测定不超过纺织品材料质量的 0.1% , 注:查阅本标准的标题出版社已列在最后封面里面。2 定义英国标准的目的,和以下内容一起在 BS 4815 给出了适用定义。2.1 纺织纤维可

4、萃取重金属含量 纤维上重金属含量(除铬)在特定条件下用盐酸 C ( HCL )=0.07mol/L ,萃取出来。2.2 纺织纤维可萃取铬含量 纤维上铬含量在特定条件下用四硼酸二钠溶液C(Na2B4O7 )=0.05mol/L ,萃取出来。3 概述要求3.1 方法使用选择和限制3.1.1 预处理(见第二部分)。如果钡还在寻找中,湿灰化法(见第 5 节)使用硫酸不适 用,应该用干灰化法(见第 6 节)。如果钡被怀疑存在,干灰化法被用于其他金属的测定 上,除了当测试汞金属时用湿灰化法。注:因为纺织纤维的有机材料的破坏在测定重金属之前,一般我们选择湿灰化法,尤其当 重金属的含量很低时。干灰化法,它的使

5、用有其相应的优点,可减少操作者的注意力,并 避免大量试剂的使用及结果产生的高空白值。3.1.2 重金属测定萃取法(见第三部分)。因可萃取金属除铬以六价态存在外,重金属离子 萃取液既可用原子吸收光谱(见第 7 节)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见第 8 节)。 萃取的六价铬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萃取的总铬既可用原子吸收光谱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测 定。注 1 :选择第 8 节描述的分光光度计是建立在原子吸收光谱的基础上。第 4节描述的适用 于游离可萃取金属, 或总金属经过相应以下湿或干灰化的预处理。分光光度法未涉及钡的 测定。注 2 因汞的易挥发性,用原子吸收光谱中的特定仪器和步骤来检测。3.2 仪器和试剂使用达

6、到 BS 3978 要求的水。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使用的试剂都为分析级,或使用达到 符合特定方法的试剂。这同样适用于用于原子吸收光谱纺织品湿灰化的测定所用到的酸。仪器应使用可靠和便于清洁的。玻璃器皿应用耐化学腐蚀的玻璃制成。用分光光度计检 测, 使用能在相应的波长范围内测得其吸光度的光谱仪或分光光度计。警告:当执行本标准描述的程序时需要特别注意保证清洁避免污染。 注:对本标准描述的检测方法,样品在测试前调温调湿是非正规的,不是必需的。如果要求调温调湿 的客户,我们推荐使用 BSBS 10511051 定义的调温调湿大气。第二部分 预处理4 可溶解金属的萃取4.1 原理所有重金属除铬,在样品上的重金

7、属在特定条件下用盐酸C(HCL )=0.07mol/L ,可萃取出来。所有缓冲溶液的能力可以使样品通过加入盐酸补偿,C(HCL )大约 2 mol/L ,以致于萃取液的 PH 值不能超过 1.5。对铬来说,金属的游离部分,只有六价铬在特定条件 下用四硼酸二钠溶液 C(Na2B4O7) =0.05mol/L 萃取出来,pH 值 9.2。在这 PH 值至少发生 变化。注:可溶解金属的萃取,纺织品材料萃取溶液体积与质量的比率采用BS 3266 : 1981 8.1.3条款定义。4.2 试剂7.1.2.1盐酸, C( HCL ) =0.07mol/L 。7.1.2.2盐酸, C(HCL )大约 2 m

8、ol/L ,稀释大约 37%盐酸( m/m ) ,密度 p 大约 1.18g/ml , 1+5。7.1.2.3缓冲溶液,用于测试前 pH 计的校准。邻苯二甲酸氢钾,CC6H4(COO)2HK =0.05 mol/L,15C,pH:4.000;20C,pH:4.001;25C,pH:4.005;30C,pH:4.011。7.1.2.4四硼酸二钠溶液,C (Na2B4O7) =0.05mol/L ,用水溶解 19.07g 四硼酸二钠,稀释至1L。4.3 仪器4.3.1 三角烧瓶,容积 100ml 或 250ml,磨口具塞,或符合要求的。7.1.2.10pH 计,达到 BS 3145,带符合 BS

9、2586 的玻璃参比电极。7.1.2.11机械振荡器,可旋转或做充分往复运动能够使材料内部和萃取液之间产生液液交换。选择一个来回振荡频率为60 次/min 或旋转频率为 30 次/min。7.1.2.12天平,精确到 0.05g。7.1.2.13加热装置,可控制在 402C,例如,水浴锅。7.1.2.14玻璃砂芯漏斗,符合 BS 1752 P250 级。7.1.2.15量筒,容积为 100ml 和 250ml ,满足 BS 1792。4.4 步骤7.2.2.7概述。如果样品重量允许,要求执行萃取时做平行样。7.2.2.8除铬外的可萃取金属。 取有代表性样品,剪碎至片状以致样品尺寸的所有部分能够

10、迅速被浸湿。称取每个样品2.5 g,精确至土 0.05g。置于具塞三角烧瓶(431 )中。对所有纺织品材料除(a)羊毛在所有纺织品组成;和(b)毛毯和松散纤维。用 100ml 量筒量取 50 0.2ml 盐酸(421 );对 和(b)使用 250ml量筒,量取 1250.5ml 盐酸( 4.2.1)。 用手振摇三角烧瓶短时间,保证纺织品被充分润湿。对布样包括羊毛或氨纶,保证萃取液 的 pH 值不超过 1.5;执行此步骤通过纺织品被润湿后测试溶液的大约pH 值,并小心加入盐酸( 4.2.2)调节直到 PH 值为 1.5 或小于 1.5。注。如果样品足够,可以更方便检测加入另外的酸的平行实验数量。

11、在机械振荡器(4.3.3)中振荡三角烧瓶1h。用玻璃砂芯漏斗(4.3.6)过滤萃取液。先用萃取液清洗,然后过滤完全。7.2.2.9萃取铬。 取有代表性样品,剪碎至片状以致样品尺寸的所有部分能够迅速被润湿。称取每个样品 2.5 g,精确至土 0.05g,置于 100ml 具塞三角烧瓶中。加 50ml四硼酸二钠溶液( 4.2.4) ,用手振摇三角烧瓶短时间,保证纺织品被充分润湿。加热烧瓶保持温度402C,30min ,整个过程保持不间断的振摇。取出冷却。用玻璃砂芯漏斗(4.3.6)过滤萃取液。先用萃取液清洗,然后过滤完全。7.2.2.10分析用萃取液的制备。用萃取液制备成合适的体积的分析溶液,如果

12、是钡或总铬的话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见第 7 节.1.4.2),其他试剂的另外部分必须在测试溶液前制 备成最终体积。5 湿灰化法5.1 原理 本程序包含通过加入混合酸在控制加热下破坏样品上的有机物质。5.2 程序执行湿灰化法依据 BS 6648。在单独检测砷时,不要只用硫酸预炭化样品。用同样数量的 试剂做一空白溶液。6.干灰化法6.1 原理一定数量的纺织品,已知质量,在温度不超过450C的马福炉中灰化。6.2 仪器7.2.3.1二氧化硅,瓷坩埚或铂金坩埚或合适的坩埚。7.2.3.2带温度控制的马福炉。7.2.3.3天平,精确到 0.001g。6.3 程序放置合适称量的纺织样品在瓷坩埚或坩

13、埚中(6.2.1)。 小心燃烧样品在打开的马福炉前(6.2.2),小心避免通风,和当样品已达到通红(灼热)阶段,移动坩埚朝着马福炉的后 面,关闭炉门,在温度不超过 450C完成灰化(见注 2)。警告: 因为可能在灰化过程中某些纤维缓慢燃烧放出有毒的烟, 所以应配备合适的通风设施。注1 1 测试用的纺织品质量根据存在的重金属的比例和后面检测使用方法的灵敏度共同决定, 注2 2 . 本方法不适用于检测汞,因为在加热条件下汞会损失。如果温度高于450450C,砷、镉、铅和锌也可能发生损失。注3某些重金属的损失,尤其锑、锌和铅,当执行干灰化法时可能存在于卤元素中(例如聚氯乙烯和 聚乙烷纤维)。既然这样

14、,样品可用碳酸钠溶液弄湿(p p 0.20g/ml0.20g/ml ) , ,在实施灰化前把溶液蒸发尽干。注4如果样品干灰化完全很困难,则考虑使用对灰化有帮助的溶液,如把样品浸湿在硝酸铵溶液(p p0.50g/ml0.50g/ml )中。注 5 5 二氧化硅和瓷的器皿在加热和延长冷却时间过程中容易被腐蚀,故我们建议以一定频率更换。第三部分 重金属检测7 原子吸收光谱和相关的方法723.4除汞外其他金属的测定用原子吸收光谱仪7.2.3.5原理。含重金属溶液通过送入空气 /乙炔或氧化二氮 / 乙炔火焰中。通过一空心阴极灯或对应重金 属的元素灯发出原子辐射吸收特征波长来测量重金属。注。本方法对锑和砷

15、而言相对迟钝,即不灵敏。7.2.3.6试剂8.2.2乙炔,商业级,钢瓶装。8.2.3氧化二氮 ,商业级,钢瓶装。8.2.4压缩空气8.2.5依据附录 A 制备的标准比较溶液。8.2.6盐酸, C ( HCL )大约 5mol/L。 用大约 37% ( m/m),p大约 1.18g/ml,的盐酸按 1+1 体积比配置。8.2.7盐酸, C (HCL )大约 2mol/L。 用大约 37% ( m/m), p 大约 1.18g/ml,的盐酸按 2+3 体积比配置。表 1 原子吸收光谱仪所用标准校准溶液标准校准溶液序号标准校准溶液体积0*ml10234525101520空白校准溶液7.127 盐酸,

16、C ( HCL ) =0.07mol/L。7.128 四硼酸二钠溶液,C (Na2B4O7)=0.05mol/L,用水溶解 19.07g 四硼酸二钠,稀释至 1L。7.1.2.9 氯化钠。8.2.2.3硫酸,浓度大约 98% (m/m), p 大约 1.84g/ml。7.1.2.11 碘化钾。7.1.3 仪器7.1.3.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带以下燃烧气体:(a)空气和乙炔,和(b)氧化二氮和乙炔。7.1.3. 2 对应重金属的空心阴极灯或元素灯。7.1.3.3 带刻度线的烧瓶,容积100ml,(即容量瓶)达到 BS1792。警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中产生的废气可能含一定数量的有毒物质,

17、因此有效的通风排气装 置是必要的。7.1.4 步骤7.1.4.1 校准图表的制备。制备标准校准溶液通过配置一系列6 个100ml 要求的标准校对溶液(7.1.2.4),在图表 1 列出,根据以下溶液稀释每个至刻度线:(a)适用除铬外的可萃取金属测定,盐酸(7.1.2.7);(b) 适用可萃取铬的测定,四硼酸二钠溶液(7.1.2.8);(c)适用于总金属含量,取酸性稀释溶液使其硝化后分析。如果检测钡离子,在每个标准校准溶液中加0.5g 氯化钠。如果检测铬离子, 在配置最终的溶液前往每个标准校准溶液中加 4.0ml硫酸 (7.1.2.10)和 0.40g 碘化钾(7.1.2.11)。配置的溶液当天

18、使用。制备在下一段描述的校准图,或选择使用至少相当精度和精密度的仪器校准方法。依据 7.1.4.3 测定和绘制含质量的曲线图,用微观图,所以取 1 ml 被测重金属的标准校 准溶液作为横座标,相对应的是吸光度值,减去空白校准溶液的读数,作为纵座标。7.1.4.2 制备测试溶液。如果检测可萃取金属含量,使用第4 节描述的萃取制备溶液。对总金属含量测定,按第 5 节给出的通过湿灰化步骤稀释硝化,提高酸浓度(通常酸浓度C(H+)在 0.5 -.Omol/L )不会影响,目的是消除干扰。如果样品测定总金属含量用干灰化法,用少量热盐酸(7.1.2.6)萃取灰化。如果检测铅和锌,用浓度高一点的盐酸(7.1

19、.2.5),清洗坩埚或瓷坩埚,收集残渣和萃取液,必要时过滤。制备含相同数量酸的空白溶液。在制备合适的溶液前用容量瓶(7.1.3.3)定容,如果必要,在测试溶液和空白溶液时使以下物质过量。在检测钡离子时,加足够的氯化钠(7.1.2.9),使最终浓度为5g/l。测定铬时,加足够的硫酸(7.1.2.10)(考虑硫酸用在湿灰化上),使最终浓度大约为0.36mol/l(例如每 50ml 最终溶液含 1ml 浓硫酸),和加足够的碘化钠(7.1.2.11),使其达到最终的浓度为 2g/l。注。过量的碘化钠保证所有铬转化为CrCr3+。7.1.4.3 光谱仪测量。根据被测重金属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7.1.3

20、.1)安装相应的阴极空心灯或元素灯(7.1.3.2 )。充分调节元素灯的状态。根据生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调整仪 器,和调整使用元素灯的波长区(见表 2),使其产生最大吸光度。调整乙炔(7.121)流量和相应的氧化剂助燃气(依据表2 选择)依据燃烧装置的特征,点燃火焰。如果合适,设置满刻度,所以标准校准溶液第5 个(见表 1)给出了满刻度的偏离。保持火焰燃烧在测量每个标准校准溶液(见 7.1.4.1)期间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重复 测量第 4 个标准校准溶液以确认仪器达到稳定状态。在测量期间通过燃烧头吸水,小心地 保持最佳吸光度。7.1.4.4 检测。首先测量用于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制备标准校准溶液

21、(见7.1.4.1)的稀释吸光度,按 7.1.4.3 描述的调整。然后测试样品和空白(见7.1.4.2)的吸光度三次,接着,再次测试稀释溶液,最后,重复检测标准校对第4 号溶液 (见表 1) 的吸光度以确认仪器的响应值没有改变。如果样品溶液的吸光度高于标准校对溶液中最高重金属的浓度,相应稀释 样品溶液到已知稀释体积倍数,即预先已用于制备标准校对溶液的浓度。注。如果遇到以下困难:标准校对溶液的组成与样品测试溶液接近,怀疑这样造成高的干扰,这个方法的标准附加,在附录 B 给出,可以参照使用。在这个方法中,样品测试溶液被全部分成一些相等的部分但每一部分都是不同的,加入了重金属已知重量的测试。如果 结

22、果溶液的吸光度超过重金属质量的加入,工作曲线被推断为零吸光度, 质量轴的负截距 描述了关于重金属的质量本来就存在作为测试样品溶液的一部分。空白试剂的测试用相应的空白溶液。7.1.5 结果表示。从校准图上(见 7.1.4.1)读出样品和空白溶液的重金属浓度,或使用仪器上带有直接 读数功能的,可以从仪器上直接记录重金属的浓度。从上面数据,计算样品中重金属质量 所占的百分比,并表示成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表 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类型和波长括号里的数字在表格的最后注解中提到。存在的兀素火焰类型波长 nm锑原子吸收(1)砷原子吸收217.6193.7553 6钡原子吸收 N.A (1)镉原子吸收JJJ

23、.J228.8铬原子吸收(2)357.9钻原子吸收240.7铜原子吸收324.7铁原子吸收248.3铅原子吸收283.3 (3)镁原子吸收279.5镍原子吸收232.0213.9锌原子吸收注解 1。N.A.表示氧化二氮/乙炔;A.A.表示空气/乙炔。注解 2。对铬的检测,推荐调整乙炔的流量,保证火焰的亮度接近于开始的边界。选择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可用于检测铬元素。既然这样,在测试样品溶液、空白溶液、标准 校对溶液中都加入硝酸钾溶液(ig/l)。注解 3。铅的最高灵敏度在波长217.0nm 处。在 283.3nm 处检测会降低大约 2.5 倍的的灵敏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选择283.3nm, 因

24、为在此波长处能获得更好的信噪比。7.2 汞的检测冷蒸汽原子吸收光谱仪法7.2.1 原理。检测汞的基本做法是采用酸化的氯化亚锡溶液作还原剂。汞在空气中成为蒸汽 后,通过汞的空心阴极灯或汞灯的辐射到达吸收池。测量253.7nm 处汞蒸汽的辐射吸光度。7.2.2 试齐 U7.2.2.1 概述。储存所有的试剂和标准溶液在玻璃瓶中。7.2.2.2 高锰酸钾溶液,50g/l.7.2.2.3 氯化铵/氯化钠溶液。用水溶解12.0 0.5g 氯化铵和 12.0 0.5g 氯化钠,稀释至100ml。警告。此试剂有毒。7.2.2.4 氯化亚锡试剂。溶解 20.0 0.5g 氯化亚锡二水合物,加入 20 1ml盐酸

25、(7.2.2.7) 和大约 20ml 水,用水稀释至大约 100ml。转移至 1L 容量瓶中(7.2.3.5),小心加入 5.0 土0.5ml 硫酸(7.2.2.9),用水稀释至1L。往溶液中通无油空气或氮气至少10 分钟至无油沸腾确保是游离状态。7.2.2.5 无油空气或氮气。7.2.2.6 标准汞溶液,由以下构成:溶液A : 1ml含1mg汞。 称取 0.1354 土 0.0005g二氯化汞 (7.2.2.10) ,用大约 70ml 水溶解。 加入 6.0 0.5ml硝酸 (7.2.2.8) ,用水稀释在 100ml容量瓶中 (723.4) 。保存在冰 箱中。此溶液至少可稳定地保存使用一年

26、。溶液 B: 1ml 含 10ug 汞。从溶液 A 中移取 5.00 0.05ml,用大约300ml 水稀释。加入30 1ml 硝酸(7.2.2.8),用水稀释在 500ml 容量瓶中。保存在冰箱中。此溶液可稳定地保 存使用几个月。溶液 C: 1ml 含 1ug 汞。从溶液 B 中移取 10.00 0.05ml,用大约80ml 水稀释。加入 5.0 0.5ml 硝酸(7.2.2.8),用水稀释在 100ml 容量瓶中(7.2.3.4)。需要时新鲜配制。溶液 D : 1ml 含 0.1ug 汞。从溶液 B 中移取 5.00 0.05ml ,,用大约 300ml 水稀释。加 入 30 1ml 硝酸

27、(7.2.2.8),用水稀释在 500ml 容量瓶中。需要时新鲜配制。警告。摄入含汞盐溶液是有毒害的。8.2.2.6 盐酸,p (密度)约为 1.18 g/ml.。8.2.2.7 硝酸,p (密度)约为 1.40 g/ml.。8.2.2.8 硫酸,p (密度)约为 1.84 g/ml.。8.2.2.9二氯化汞。8.2.2.10 硫酸溶液,10 g/L。8.2.2.11 硫酸溶液,C(H2SO4)大约 1 mol/L。7.2.3 仪器8.2.3.1 概述。用硫酸溶液(7.2.2.11)和高锰酸钾溶液(7.2.2.2)浸泡玻璃器皿一整夜后清洗。然后用1+1 的盐酸(7.2.2.7)清洗,接着用水洗

28、,洗净后隔绝空气遮盖保存。8.2.3.2 Drechsel 瓶,容量 125ml,玻璃多孔,符合BS152 标准。用盐酸(7.2.2.7)快速并有间歇地清洗,防止锡盐阻塞。723.3 带汞空心阴极灯的原子吸收光谱仪,装有用于冷蒸汽吸收测量用的气体吸收池。注:仪器记录有一个快的响应时间(0.5s0.5s )是最合适的读出方式。8.2.3.4 250ml 和 500ml 容量瓶,符合 BS 1792 要求。8.2.4.1 1L 量筒。7.2.4 程序7.2.4.1 校准图的绘制。 根据测定汞的相应方式一冷蒸汽原子吸收法和依据设备生产制造商 的说明书设置原子吸收光谱仪(723.3)。注。典型设备的例

29、图见图1 1。用吸量管从标准汞溶液D( 7.226)中分别移取 0.0ml、0.2 ml、0.5ml、1.0 ml、1.5 ml和 2.0 ml 到 250ml 容量瓶,加 25 ml 水,3.0 ml 硝酸(7.2.2.8),30 ml 硫酸(7.2.2.12)和 10 ml 高锰酸钾溶液(7.2.2.2),按次序定量转移到过滤瓶中(7.2.3.2),用 75ml 水稀释。加 0.5ml氯化铵/氯化钠(7.2.2.3)。等待直到溶液脱色,然后加 10 ml 氯化亚锡(7.2.2.4)试剂。替 换 Drechsel 瓶立刻加热,打开原子吸收光谱仪。往溶液中通无油空气或氮气(7.2.2.5) 至

30、冒泡,测试和记录仪器的最大响应在253.7nm 处。继续通无油空气或氮气直到仪器响应返回至基线。绘制校准曲线图:汞的质量作为横坐标,仪器的最大响应值作为纵坐标。7.2.4.2 测试溶液的制备。从湿灰化步骤提到的(见第4 节)进行酸硝化,转移至容量瓶(7.2.3.4),加 10 ml 高锰酸钾溶液(7.2.2.2),混合震荡容量瓶。如果样品颜色不是深紫 色,加更多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对此作好记录。空白溶液从硝化步骤开始作同样处理。7.2.4.3 测试。取已知体积的测试溶液到Drechsel 瓶,按照 7.2.4.1 步骤执行,省略最后的校准曲线图的绘制步骤。7.2.5 结果的表示。 从测试样品溶液和

31、空白溶液的结果, 对照校准图得出汞质量,因此可知样品中的汞数量,以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图 1。汞检测测试仪图例一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备防止水蒸气冷凝 指针值气体供应a 表示弯曲的管道8 重金属的比色测定法8.1 原理经预处理所得测试溶液中的重金属被转化为有色络合物后用比色法测定。当其他金属 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被检测金属的检测过程时应给予考虑。8.2 锑的测定8.2.1 原理用 2-丙基醚将氧化为Sb(V)的锑从强盐酸中提取出来。与罗丹明B试剂形成红色络合 物后在 533nm 波长下测吸光度。8.2.4.1试剂8.221 盐酸:浓度约 37% (m/m),密度约 1.18g/mL8.222 硝酸

32、:浓度约 65% ( m/m),密度约 1.40g/mL8.3.1硫酸:浓度约 98% (m/m) ,密度约 1.84g/mL8.3.22-异丙基醚8.225 罗丹明 B 试剂:将 150mg 的罗丹明 B (C.I.碱性紫 10, C.I.45170* )通风橱排烟口或有效的酸清洗口四通玻璃开关aV流量计光谱仪的光路通道反应容器25ml原子吸收溶于 1000mL 盐 酸( 8.2.2.10),混匀。8.3.2.1 铈( IV )硫酸盐8.3.2.2 锑标准储备液,每升含 200mg 锑称取 239.4g 在 105C干燥好的三氧化二锑(精确至0.1g)置于 1000mL 容量瓶中,用 100

33、mL 盐酸( 8.2.2.1)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mL 标准储备液中含有 200 卩 g 锑8.3.2.3 锑标准溶液,每升含 4mg 锑此溶液需当天配置:移取 20mL 提标准储备液( 8.2.2.7)于 1000mL容量瓶,加入 50mL 盐酸( 8.2.2.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mL 标准液中含有 4 卩 g 锑8.3.2.4 稀盐酸:盐酸( 8.2.2.1) 1+1 稀释8.3.2.5盐酸, c(HCL) =0.8mol/L8.2.4.2仪器8.4.1分液漏斗,100mL,符合 BS20218.4.2滴定管, 25mL8.2.3.3 单标线容量瓶,50mL 和 100

34、0mL ,符合 BS17928.4.2.1 烧杯, 100mL8.4.2.2 天平,精确至 0.1mg8.2.4.3步骤8.4.2.2 绘制标准曲线。用滴定管( 8.2.3.2)分别在五个 100mL 烧杯( 8.2.3.4)的四个中加入 5mL, 10 mL, 15 mL 和 20 mL 锑标准溶液(8.2.2.8)。第五个不加。对前四个烧杯中的含锑溶液和第五个中的补偿液按如下步骤配制标准比色液: 加入几毫升硝酸( 8.2.2.2)和 2mL 硫酸( 8.2.2.3)蒸发至近干。在残余物中加入20mL盐酸(8.2.2.1)和约2mL的铈(IV)硫酸盐(8.2.2.6)用以氧化锑, 如需要,加

35、入更 多,直至溶液由于生成过量的铈(IV)硫酸盐而略带黄色。确保氧化温度不超过30C。静置几分钟,加入 20mL 2-异丙基醚( 8.2.2.4)充分混合。将混合物滗入 100mL 分 液漏斗(8.2.3.1),残余物用 30mL 水洗,洗液一起并入漏斗,剧烈振荡。静置5min,水相移至另一分液漏斗,加入 7mL 2- 异丙基醚,剧烈振摇,弃去水相。在第一个含有 20mL 2-异丙基醚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 罗丹明 B 试剂,充分摇匀。分层后,将水相移入第二个含有 7mL 2-异丙基醚的分液漏斗中,摇匀。分层后弃去罗 丹明 B 试剂。将 2-异丙基醚提取物和所有的洗液全部移至50mL 单标线

36、容量瓶中( 8.2.3.3) ,用2-异丙基醚定容至刻度,摇匀。注 1 1:此为标准比色液,不加锑的溶液为补偿液。用 10mm 的比色皿在最大吸收波长(约 533nm)下测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用2-异丙基醚做参比。测试前,用标准比色液润洗比色皿。在其他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中扣除补偿液的吸光度。以锑质量,毫克,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注 2 2:如果步骤正确,标准曲线应为一条直线。注 3 3:氧化反应在高浓度的盐酸溶液中进行很重要。在加入2-2- 异丙基醚前加入任何稀释的盐酸都将使结果偏低。提取过程中,水相中的盐酸浓度应在约5mol/L5mol/L 。注 4 4:络合物中的 2-

37、2-异丙基醚溶液只能保持短时间的稳定,必须在3h3h 内测其吸光度。8.4.2.3 测试液制备如测试可溶性锑,用照第 4 节中所述制备的提取液。如样品用湿法灰化测总的锑含 量 (见第 5 节) , 用稀释液。 如样品用干法灰化 (见第 6 节) ,用煮沸的稀盐酸 ( 8.2.2.9 )分少量多次提取干灰。过滤,冲洗容器及过滤器上的残余物,合并滤液和洗 液。所有情况下都要将测试液调整到合适的体积 准备一含有相同助剂量而不含样品的空白溶液8.4.2.4 测定取用测试液 ( 8.2.4.2 ) 的体积应能使所产生的吸光度在校正范围内。颜色反应如8.4.2.6 所示,在 100mL 的烧杯中进行。如样

38、品采用湿法灰化,在将溶液蒸至近干前加硝 酸。空白溶液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见 8.2.4.2)。测 2-异丙基醚溶液的吸光度。8.2.4.4结果表示从校正曲线(见 8.2.4.1)中查得相应吸光度时被测溶液和空白溶液中锑的毫克数, 计算出样品中锑的含量,用所占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表示。8.3 砷的测定8.4.2.9原理用碘化钾和锡(n)的氯化物(氯化亚锡)将砷还原成三价。接着还原为胂后被银 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吡啶溶液吸收,产生粉红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8.4.2.10步骤8.4.2.12测试溶液的制备调整样品的量,使测试液终体积在45mL 到 55mL,并含有 1 卩 g到 10 卩 g 的砷

39、。调整测试液的组成,使在盐酸或硫酸中的浓度为约 2.5mol/L 。准备含有等量助剂而不含样品的空白溶液8.4.2.13测定按 BS4404 测定砷含量8.4.2.11结果表示 砷含量用所占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表示。8.4 镉的测定8.4.4.1原理将存在的铜和镍用氰化物络合,使镉从大多数干扰金属中分离。然后用双硫腙(1,5-)转化为红色络合物,比色法测定。8.4.4.2试剂8.5.1四氯化碳警告:四氯化碳蒸汽有毒。所有涉及此溶剂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8.5.2.2 双硫腙储备液,8.5.2.3 双硫腙提取液,稀释至 500mL 。8.5.2.4 氯化羟铵溶液,1g/L 的四氯化碳溶液( 8.

40、4.2.1)。过滤,保存于冰箱。0.15g/L 的四氯化碳溶液。取 75mL 的储备液( 8.4.2.2)用四氯化碳200g/L 水溶液842.5 酒石酸钠钾,250g/L 酒石酸钠钾(C4H4O6KNa H2O)水溶液8.5.3.2 氢氧化钠溶液, 400 g/L842.7 氢氧化钠-氰化钾溶液 A,将 40g 氢氧化钠(8.4.2.14)和 1g 氰化钾(8.4.2.12)溶于 100mL 水。警告:摄入氰化钾及其溶液有害8.4.2.8 氢氧化钠-氰化钾溶液 B,将 40g 氢氧化钠和0.05g 氰化钾溶于100mL 水(见8.4.2.7)。8.5.4.1 ( +) -酒石酸溶液, 20

41、g/L 水溶液8.4.2.10 镉标准溶液, 将 2.282g 硫酸镉, 3CdSO4 8H2O,溶于水中, 再 20C用水稀释至 1L。8.4.2.11 镉标准稀释液,取 10.0mL 镉标准溶液(8.2.4.10) 在 20C用水稀释至 1L : 1mL=10 卩 g 镉。现用现配。8.6.1氰化钾,固体(见 8.4.2.7 警告)8.4.2.13 盐酸,c(HCL)约 2mol/L,针对干法灰化样品。 8.4.2.14 氢氧化钠,固体。8.4.4.3仪器8.4.3.1 分液漏斗,梨型,容量 100mL,符合 BS 2021。8.4.3.2 单标线容量瓶,容积 50mL,符合 BS 179

42、28.4.4.4步骤8.6.2.1 绘制标准曲线分别移取适量体积的镉标准稀释液( 8.4.2.11)至一组分液漏斗( 8.4.3.1)中,使镉 含量为 0 卩 g 到 50 卩 g。必要时中和各溶液,用水稀释至约25mL 并进行如下操作:按顺序加入 1mL 酒石酸钠钾溶液( 8.4.2.5), 5 mL 氢氧化钠 -氰化钾溶液A(8.4.2.7), 1mL 氯化羟铵溶液( 8.4.2.4),每加一次都要混匀;依次用 10 mL, 10 mL,5 mL , 5 mL 双硫腙提取液(8.4.2.3)提取,每次均振摇 1min,将下层有机溶剂滗入第二个 装有 25mL(+) -酒石酸溶液( 8.4.

43、2.9)的分液漏斗,弃去提取出的水相。振摇第二个分液 漏斗 2min,静置分层。弃去下层有机相。加入5mL 四氯化碳(8.4.2.1),振摇 1min,静置分层,弃去下层有机相。然后,加入 0.25mL 氯化羟铵溶液和 10mL 双硫腙提取液,以及氢氧化钠-氰化钾溶液 B (8.4.2.8),振摇 1min,分层,下层过滤并滗入50mL 容量瓶(8.4.3.2)。依次用10mL, 5mL, 5mL, 5mL 的双硫腙提取水层并过滤提取液,合并所有滤液。用四氯化碳稀 释滤液至刻度,摇匀。用 10mm 的比色皿,在 525nm 处测各含镉溶液提取液及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以吸 光度为纵坐标,镉毫克数为

44、横坐标绘图。8.6.2.2 测试液的制备如样品采用干法灰化(见第 6 节),用煮沸的盐酸( 8.4.2.13)分少量多次提取灰 烬,如必要请过滤。冲洗坩埚以及过滤器上的残渣,合并提取液及洗液。照预处理方法用 氢氧化钠溶液( 8.4.2.6)中和此溶液,或稀释干法灰化(见第 5 节)所得的空白溶液,或 含有可溶性金属的的提取物(见第 4 节)。冷却,用水稀释至约 25mL。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含有相同助剂量的空白灰化溶液或合适体积的用于制备提取物的 溶液,该溶液为不含样品在内的可溶性金属提取液。8.6.2.3 测定测试液移至一分液漏斗,按 8.4.4.1 所示处理,从加 1mL 酒石酸钠钾开始,忽略

45、最 后一段。同样的方法处理相应的空白溶液。用四氯化碳做参比,在 525nm 处测空白和测试液的吸光度。8.4.4.5结果表示根据空白和测试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见8.4.4.1) 上查得镉的毫克数,并计算出样品中镉的含量,用样品的质量百分比表示。8.5 可溶性铬的测定862.2 原理用四硼酸二钠溶液(见4.4.3)提取可溶性铬。六价铬提取物与1,5-二苯基碳酰肼(1,5-卡巴肼)形成络合物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完全氧化为六价铬的可溶性铬总量的测 定方法类似。862.3 试剂8.521 1 , 5-二苯基碳酰肼,2.5g/L 溶液,丙酮-水 1+1,现配。862.3四硼酸二钠溶液, c(Na2B4

46、O7)=0.05mol/L 。862.4四铵基铬( IV )硫酸盐溶液,c(NH4)4Cr(SO4)4=0 .05mol/L 溶于硫酸, c(H2SO4)=0.5mol/L862.5吖嗪钠溶液, 50g/L 水溶液862.6硫酸,C(H2SO4)约 1mol/L,稀释硫酸 c(H2SO4)约 5mol/L ,1+4862.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 0.283g 重铬酸钾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1 mL=1mg 铬。用前直接稀释至所需的标准工作液。862.4 仪器8.5.3.1 单标线容量瓶,容积 50mL,符合 BS 17928.6.2.5 锥形瓶862.5 步骤8.6.2.7 绘制标准曲线

47、用水将已知体积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8.526) 稀释至约40mL,加入 2mL1,5-二苯基碳酰肼(8.5.2.1)和 5mL 硫酸(8.525)并稀释至 50mL。测 540nm下的吸光度并以 吸光度为纵坐标,铬质量(毫克)为横坐标绘图。8.6.2.8 可溶性六价铬的测定取适合体积的测试液(见 4.4)于 50mL 容量瓶( 8.5.3.1),如需要请过滤,稀释至 约 40mL,使铬含量不超过75 卩 g。加入 2mL1 , 5-二苯基碳酰肼和5mL 硫酸,稀释至50mL 。同样方法取适量四硼酸二钠溶液(8.5.2.2)配制空白溶液。取蒸馏水为参比,在540nm 波长下, 10mm 比色皿,

48、测各溶液的吸光度。注:颜色很稳定,但在 1h1h 后褪至 1%1%到 2%2%。8.6.2.9 可溶性铬总量的测定取与测定六价铬时体积相同的测试液(见4.4)于一小锥型瓶( 8.5.3.2) ,稀释至约 30mL ,加入 5mL 硫酸(8.525)。溶液加热至沸,加入四铵基铬(IV )硫酸盐溶液(8.523)至过量,再加 1mL,煮沸 10min。冷却,转至 50mL 容量瓶,加入 0.2mL 吖嗪 钠溶液(8.524)(见警告)和 2mL1 , 5-二苯基碳酰肼,稀释至50mL。同样方法取适量四硼酸二钠溶液配制空白溶液。照 8.5.4.2 测定吸光度前,剧烈振荡以除去溶解的气体。警告:酰肼酸

49、极不稳定,易形成粘稠的薄膜,因此必须避免摄入含该物质溶液的蒸汽。862.6 结果表示可溶性六价铬和可溶性铬的总量都通过比色法测定。 在标准曲线 (见8.5.4.1)中查得铬含量。结果用样品的质量百分比表示。8.6 铬总量的测定8.6.2.12原理去除干扰物质后,比色法测1,5-二苯基碳酰肼( 1,5-卡巴肼)络合物中的铬。8.6.2.13试剂8.6.3.4 甲基橙溶液, 1g/L 水溶液8.6.4.1硫酸, c(H2SO4)约 1mol/L, 稀释硫酸, c(H2SO4)约 1mol/L , 1+48.6.4.2 氨水,约 35% ( m/m),密度约 0.88g/mL8.7.1硝酸,约 65

50、% ( m/m),密度约 1.40g/mL8.7.2.1 氯化钾。862.6 喹啉-8-醇溶液(8-羟基喹啉或喔星),10g/L,用醋酸做溶剂。c(CH3C00H)约2mol/L 。8.7.2.9 氯仿8.7.2.10四铵基铬(IV )硫酸盐溶液,c(NH4)4Cr(SO4)4=0.05mol/L溶于硫酸,c(H2SO4)=1mol/L 。8.7.2.11吖嗪钠溶液, 50g/L 水溶液8.7.2.12 1, 5-二苯基碳酰肼( 1, 5-卡巴肼) 。 2.5g/L 溶于丙酮 -水 1+1,现配。8.6.2.1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0.283g 重铬酸钾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 1 m

51、L=1mg 铬。用前直接稀释至所需的标准工作液。8.7.3.2硫酸铵8.6.2.14仪器8.6.3.1 分液漏斗,梨型,容量100mL,符合 BS 2021。8.6.3.2 单标线容量瓶,玻璃塞,容积50mL,符合 BS 17928.6.3.3 水浴,维持温度在 100C左右。8.7.4.1 表面皿8.7.4.2 锥形瓶, 100mL8.6.2.15步骤8.8.1绘制标准曲线分别移取不同体积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8.6.2.11)于已加有 5mL硫酸( 8.6.2.2) 的 50mL 容量瓶,用水稀释至约 40mL。如样品采用湿法灰化(见第 5 节),分别加入 5g硫酸铵( 8.6.2.12)

52、 。加入 2mL1, 5-二苯基碳酰肼( 8.6.2.10)并稀释至50mL 。剧烈振荡 以除去溶解的气体,用10mm的比色皿,蒸馏水未参比,测540nm下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铬质量(毫克)为横坐标绘图。8.8.2测试液的制备如样品采用干法灰化,将溶液稀释,煮沸至氯完全挥发后冷却,用氨水(8.6.2.3)中和。加入 0.05mL 甲基橙溶液作指示剂,然后用 5mL 硫酸重新酸化并调节体积为 30mL。如样品采用干法灰化(见第 6 节),用表面皿( 8.6.3.4)盖住冷却的坩埚,加入 1mL 硝酸(862.4)和 0.1g 氯化钾(8.6.2.5),在水浴(8.6.3.3)中反应至停止

53、冒泡。冲洗 并拿掉表面皿,溶液蒸发至干。残渣在水浴中加热至无味后溶于5mL 硫酸并稀释至30mL 。两种灰化法都要准备空白溶液,加等量的助剂而不加样品。8.8.3测定移取全部或部分测试液(使铬含量不超过75 卩 g)至分液漏斗(8.6.3.1),如需要,加入 0.05mL 甲基橙试剂。溶液用1mL 喹啉-8-醇溶液(8.6.2.6)处理。小心地用氨水中和至指示剂呈中间色调,或直至指示剂颜色在黑色铁(川)氧化物中不明显。如果错过了指示剂终点,重复酸化、中和步骤。在分液漏斗中加入 10mL 氯仿(8.627),剧烈震荡,分层,如需要,用氨水矫正水相。剧烈震荡30s,弃去氯仿层,并再次用 10mL

54、氯仿提取水相。水相倒回锥型瓶(8.6.3.5)。用 5mL 硫酸酸化后煮沸,以除去残余的氯仿,同时加入 1mL 四铵基铬( IV )硫酸盐溶液( 8.6.2.8)。续煮10min 后冷 却。过滤去除包括氧化锰(W)在内的所有固体杂质。滤液用0.2mL 吖嗪钠溶液(862.9并参见“警告” 8.5.4.3)处理。处理后溶液应为无色。如仍显高锰酸的紫色或胶状氧化锰( IV )的棕色,缓慢加热溶液至颜色消失。冷却的溶液滗入 50mL 的容量瓶中,加入 2mL ,稀释至刻度。同法另做空白溶液。剧烈振荡去除可溶性气体,用 10mm 比色皿在 540nm 处测其吸光度。注:颜色很稳定,但在 1h1h 内褪

55、至 1%1%到 2%2%。8.6.2.16结果表示根据空白和测试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见8 . 6 .4 . 1 )上查得测试液中铬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铬的量,用样品的质量百分比表示。8.7 钴的测定8.8.2.1原理测定络合于 2-亚硝基 -1-萘酚的甲苯溶液中的钴。其他在弱酸性溶液中形成的络合 物用盐酸分解。有机相中的过量助剂用氢氧化钠去除。在测试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防止在 钴与 2-亚硝基 -1- 萘酚反应的 pH 条件下重金属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8.8.2.2试剂8.8.2.1.1无水硫酸钠。8.8.2.1.2甲苯8.8.2.1.3盐酸,c ( HCL )约 2mol/L8.8.2

56、.1.4过氧化氢溶液, 30g/L( 10-体积)8.8.2.1.52-亚硝基-1-萘酚溶液,10g/L,溶于乙酸(8.7.2.9)8.8.2.1.6柠檬酸钠溶液, 400 g/L8.8.2.1.7氢氧化钠, c( NaOH )约 2mol/L8.2.7.8 钴标准液,称取 0.494g 硝酸钴(n)(Co ( NO3)2 6H2O)溶于水,并用水稀释至 100mL : 1 mL=1mg 钴。用时稀释,使 1 mL=1 卩 g 钴。8.8.2.1.7乙酸,约 99.7% (m/m),密度约 1.06g/mL8.8.2.3仪器8.7.3.1 分液漏斗,梨型,容量 125mL,符合 BS 2021。8.8.2.2.3试管,玻璃塞8.8.2.2.4小玻璃漏斗8.8.2.4步骤8.8.2.3.1绘制标准曲线移取不同体积的钴标准溶液(8.7.2.8),钴含量从 0 卩 g 到 15 卩 g,置于一组 100mL 烧杯中。然后依次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滴加盐酸(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