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散_卫生总微卷十_减法方剂树_第1页
和中散_卫生总微卷十_减法方剂树_第2页
和中散_卫生总微卷十_减法方剂树_第3页
和中散_卫生总微卷十_减法方剂树_第4页
和中散_卫生总微卷十_减法方剂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中散_卫生总微卷十_减法方剂树和中散_卫生总微卷十_减法方剂树11.原方71.1.组成:藿香(去土)1两,白豆蔻1两,人参(去芦)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皮,生姜制)半两,甘草1分。71.2.功效:小儿三焦不调,停寒膈上,吐泻不定。71.3.来源:卫生总微卷十。72.匀胃散72.1.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72.2.组成:甘草(炙)1钱,藿香1两,白豆蔻1两,人参1两,木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姜炙)半两,丁香半两。72.3.功效:三焦不调,停寒膈上,乳哺不消,胸膈痞满,甚则喘逆吐利,肌体痿黄;霍乱。72.4.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张涣方73.人参散73.1

2、.减: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73.2.组成:人参(末)2分,丁香(末)1分,藿香(末)半两,甘草(炙)半两。73.3.功效:小儿吐逆。73.4.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四74.丁香汤74.1.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74.2.组成:丁香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84.3.功效:小儿气胀,胸膈腹满。84.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85.丁香丸85.1.减: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85.2.组成:丁香1分,藿香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85.3.功效:小儿饮乳后,吐不止。85.4.来源:圣惠卷八十二86.木香散86.1.减:白豆蔻、丁香、干姜、厚朴、甘草86.2.组成:木香(细锉

3、)、人参、藿香各等分。86.3.功效:霍乱吐泻。86.4.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五87.和中散87.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87.2.组成:干姜1两,厚朴(去皮,炙制)1两,甘草(炙)1两。87.3.功效:阴阳不和,清浊相干,霍乱吐利,壮热烦渴,胸膈痞闷,腹胀满,面色青白,手足厥冷,困顿多睡,全不思食。87.4.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五88.回生丹98.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98.2.组成:丁香9枚,干姜1片。98.3.功效:痘灰白,虚寒吐泻,手足冷。98.4.来源:活幼心法卷末99.丁香人参散99.1.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99.2.组成:丁香1

4、分,人参1分(去芦头)。99.3.功效: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99.4.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910.丁香散910.1.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910.2.组成:丁香1分,人参半两(去芦头)。910.3.功效:小儿霍乱,不欲饮食。910.4.来源:圣惠卷八十四911.二神散(外科启玄卷十二。)911.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911.2.组成:丁香9粒,干姜1钱(炒)。911.3.功效:痘正发时遇大寒,变为阴症,腹痛,口气冷,呕吐,泄泻,灰白陷伏难发者。1011.4.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1012.二宜散1012.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

5、、木香、丁香、厚朴1012.2.组成: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1012.3.功效:赤白痢。1012.4.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1013.甘草干姜汤(伤寒论。)1013.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013.2.组成:甘草4两(炙),干姜2两。1013.3.功效: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

6、,小便数。1013.4.来源:伤寒论1014.黑散1014.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014.2.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1014.3.功效:慢脾风,目垂面白。1114.4.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1115.黑子散1115.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115.2.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1115.3.功效:小儿慢脾风。1115.4.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二1116.参香散1116.1.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1116.2.组成:人参、丁香各等分。1116.3.功效: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1116.4.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五1117.厚

7、朴丸1117.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甘草1117.2.组成:干姜、厚朴(去粗皮,细锉)各等分。1117.3.功效:妊娠洞泄寒中。1117.4.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五1118.回生起死丹1118.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1218.2.组成:丁香9枚,干姜1钱。1218.3.功效:痘出灰白,寒气逆上,不食腹胀,呕吐肚痛,泄泻清水,手足俱冷。1218.4.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1219.姜草汤1219.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219.2.组成:甘草(炒)1钱,干姜1钱。1219.3.功效:阴乘于阳,寒而呕血。1219.4.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

8、七1220.姜朴丸1220.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甘草1220.2.组成:干姜、厚朴各等分。1220.3.功效:中寒洞泄。1220.4.来源:普济方卷二九引鲍氏方1221.起死回生丹1221.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1221.2.组成:丁香9枚,干姜1钱。1221.3.功效:痘疹。寒气逆上,身凉,痘色灰白塌陷,不食腹胀,呕吐,泄泻清水,肚腹疼痛,手足俱冷。1321.4.来源:痘疹仁端录卷十四1322.人参汤1322.1.减:藿香、白豆蔻、木香、丁香、干姜、厚朴1322.2.组成:人参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1322.3.功效:消渴,初因酒得。1322.

9、4.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1323.神香散1323.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干姜、厚朴、甘草1323.2.组成:丁香、木香各等分。1323.3.功效:胸膈气逆,疼痛胀满,呕哕,痰饮,诸药不效。1323.4.来源:仙拈集卷一1324.神香散1324.1.减:藿香、人参、木香、干姜、厚朴、甘草1324.2.组成:丁香、白豆蔻(或砂仁亦可)各等分。1324.3.功效:胸胁胃脘逆气难解,疼痛,呕哕,胀满,痰饮膈噎,诸药不效者;霍乱因于寒湿,凝滞气逆者。1324.4.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1325.小地黄丸1425.1.减:藿香、白豆蔻、木香、丁香、厚朴、甘草1425.2.组成:人参、干姜(炮)各等

10、分。1425.3.功效: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食。1425.4.来源:普济方卷三三七引产育宝庆1426.厚朴汤1426.1.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甘草1426.2.组成:厚朴4两(去皮,涂姜汁炙令紫),干姜(炮)2两。1426.3.功效:脾胃气虚,滑泄下痢白脓。1426.4.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14131. 原方1.1. 组成:藿香(去土)1两,白豆蔻1两,人参(去芦)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皮,生姜制)半两,甘草1分。1.2. 功效:小儿三焦不调,停寒膈上,吐泻不定。1.3.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2. 匀胃散2.1. 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2.

11、2. 组成:甘草(炙)1钱,藿香1两,白豆蔻1两,人参1两,木香半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姜炙)半两,丁香半两。2.3. 功效:三焦不调,停寒膈上,乳哺不消,胸膈痞满,甚则喘逆吐利,肌体痿黄;霍乱。2.4.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张涣方3. 人参散3.1. 减: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3.2. 组成:人参(末)2分,丁香(末)1分,藿香(末)半两,甘草(炙)半两。3.3. 功效:小儿吐逆。3.4.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四4. 丁香汤4.1. 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4.2. 组成:丁香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4.3. 功效:小儿气胀,胸膈腹满。4.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

12、五5. 丁香丸5.1. 减: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5.2. 组成:丁香1分,藿香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5.3. 功效:小儿饮乳后,吐不止。5.4. 来源:圣惠卷八十二6. 木香散6.1. 减:白豆蔻、丁香、干姜、厚朴、甘草6.2. 组成:木香(细锉)、人参、藿香各等分。6.3. 功效:霍乱吐泻。6.4.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五7. 和中散7.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7.2. 组成:干姜1两,厚朴(去皮,炙制)1两,甘草(炙)1两。7.3. 功效:阴阳不和,清浊相干,霍乱吐利,壮热烦渴,胸膈痞闷,腹胀满,面色青白,手足厥冷,困顿多睡,全不思食。7.4. 来源:普济方卷三

13、九五8. 回生丹8.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8.2. 组成:丁香9枚,干姜1片。8.3. 功效:痘灰白,虚寒吐泻,手足冷。8.4. 来源:活幼心法卷末9. 丁香人参散9.1. 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9.2. 组成:丁香1分,人参1分(去芦头)。9.3. 功效: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9.4. 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10. 丁香散10.1. 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10.2. 组成:丁香1分,人参半两(去芦头)。10.3. 功效:小儿霍乱,不欲饮食。10.4. 来源:圣惠卷八十四11. 二神散(外科启玄卷十二。)11.1

14、.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11.2. 组成:丁香9粒,干姜1钱(炒)。11.3. 功效:痘正发时遇大寒,变为阴症,腹痛,口气冷,呕吐,泄泻,灰白陷伏难发者。11.4. 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12. 二宜散12.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2.2. 组成: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12.3. 功效:赤白痢。12.4.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13.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13.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3.2. 组成:甘草4两(炙),干姜2两。13.3. 功效: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

15、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13.4. 来源:伤寒论14. 黑散14.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4.2. 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14.3. 功效:慢脾风,目垂面白。14.4.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15. 黑子散15.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5.2. 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15.3. 功效:小儿慢脾风。15.4. 来

16、源:普济方卷三七二16. 参香散16.1. 减:藿香、白豆蔻、木香、干姜、厚朴、甘草16.2. 组成:人参、丁香各等分。16.3. 功效: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16.4.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五17. 厚朴丸17.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甘草17.2. 组成:干姜、厚朴(去粗皮,细锉)各等分。17.3. 功效:妊娠洞泄寒中。17.4.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五18. 回生起死丹18.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18.2. 组成:丁香9枚,干姜1钱。18.3. 功效:痘出灰白,寒气逆上,不食腹胀,呕吐肚痛,泄泻清水,手足俱冷。18.4. 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1

17、9. 姜草汤19.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厚朴19.2. 组成:甘草(炒)1钱,干姜1钱。19.3. 功效:阴乘于阳,寒而呕血。19.4. 来源:校注妇人良方卷七20. 姜朴丸20.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丁香、甘草20.2. 组成:干姜、厚朴各等分。20.3. 功效:中寒洞泄。20.4. 来源:普济方卷二九引鲍氏方21. 起死回生丹21.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木香、厚朴、甘草21.2. 组成:丁香9枚,干姜1钱。21.3. 功效:痘疹。寒气逆上,身凉,痘色灰白塌陷,不食腹胀,呕吐,泄泻清水,肚腹疼痛,手足俱冷。21.4. 来源:痘疹仁端录卷十四22. 人参汤22.1. 减:藿香、白豆蔻、木香、丁香、干姜、厚朴22.2. 组成:人参1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22.3. 功效:消渴,初因酒得。22.4.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23. 神香散23.1. 减:藿香、白豆蔻、人参、干姜、厚朴、甘草23.2. 组成:丁香、木香各等分。23.3. 功效:胸膈气逆,疼痛胀满,呕哕,痰饮,诸药不效。23.4. 来源:仙拈集卷一24. 神香散24.1. 减:藿香、人参、木香、干姜、厚朴、甘草24.2. 组成:丁香、白豆蔻(或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