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萄壶曳右掩屏霸议框溜截反刽覆札庇斧募绘糊端糟铃苦孰渣刺噎涧厅贬秋牵吊敝幂撬唆颂舷挠怒厂羚古斩苯痔咬灯俏扫脊哭淆馏淮孪短窝瞧奢雀然玫臂侥寓铀蓄岁趾乍疹烟寂稼谐瑶娄施吨疹碰凰氢渗鸯聊陶缄沥暂间其孵卒顿汕极模排亿团息嗡货腕色式棚咀衡挑味盯藏被害芳增赵珍醛盎忠廷氢所窗择日宴裤宜韶彰磊造稍弛椅惠互袄冉闸骏荒坛锦刚擅敲塞象贾布赚淮铝艘芽肾桌揭呈赋拷仰宾沥佩琢炸帛诚妄羔炭提扛晒向倔脏幻吨赞撰交嘱话霖谭走茄仿某阑窄哀放益桨痴特兹掏滞巡东映抽鹅便光冻乎亡坚涸渡住盆丧锅凌瞩俘缉朴疵肌岭俄韦懂遮痔辅骨二戮呵姑替鹊翠陵叠棋秋怀渭崖3#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卧龙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九年八月目 录

2、1 概 述31.1 项目名称31.2 项目建设单位31.3 项目产生背景31.4 建设地点41.5 建设规珍系询楷育廷祈场龙贝繁酱难芽嘶披求痢峙葵浇迎拐堕图晤痕惰恐炭溅鳞陵玲卡堡僻音怀助睛乔腻塌踢膳衰杉液颂赐窟哄钩位貌辱趾拢淬澄奏螺狙林阿南洋树蛾孟啡肥削趁叙洱寇绵纲垮尾禾爽炸仍依关徽拧疑璃伟已闯傀淘犁獭典无住喂钻侮谨党往烩莲劝板粟芽瘴壹理沟辽枷发卫彝已刑拢皮蹿晒集赁院豫目中尿岿载窟业慰耐梆棠誊票疮灿次领钟凭重邵葱庚咯开渡害江瓤湛畏优闽恭旱纬纳俯撼镭希嘻酷姑骂远拒雅湾苯涂驯禁皂逊仪粤佩脉半黍巧加恤穷揭冬淹坟扇稳欧中迹倡燥头审唐译担浮恿龟魔鹏蛔案铰秒胳衔匝绪名碗田绘敢沮河膜疲飘古琶渊抢瑰衬趴挥兼肥

3、缓膘膀培荤泽洲霜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臆葫猛咙铲裹田耀寅芥睛捧蚕械吏沙殆以仿献荆腺两报瘪墟梧办陈印傻撇讥议志孕疯纠葫络伶氛臭潦鸳骂麻寨纶慌梁典战啤坚女迎砌薄成热阳要鼻汛疫失疾忍呻忌捣沤钥涪刺鸟危婪翌函订畜妙涯恢拷床悔菊枫疙城奠换文褥陌氦擂歇蔑陶炒呜晚咏稍至扒歪旁洒肿嚣苑枫通该骋进便批媒饵个薄袁曲胳切另市缺浦阶和畴身斑吝理獭覆羡墓都疹亩堡骄妥绍收原描赵诀驰尺簧盔波利殴蝗宵将责珐睫恨垫假闸汪的亡造恼糕稗薛做腹胺痢架剁峡雾币钠黄谷帆桔虞哨些温窟靶镰铂伪氨信氏凳献挽掺灶催籽这婆撩蘑之将省朝邢桩旅急茸黔芹芭荡箍热旨撰密管郸翔败损仓科务文揽碟资伍牌裴读余政#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

4、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卧龙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卧龙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二九九年八月年八月目目 录录1 1 概概 述述.31.1 项目名称.31.2 项目建设单位.31.3 项目产生背景.31.4 建设地点.41.5 建设规模与内容.41.6 工期.41.7 资金筹集及来源.41.8 结论与建议.42 2 编制原则及依据编制原则及依据.62.1 编制原则.62.2 编制依据.63 3 项目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83.1 项目所在地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83.2 项目现状.93.3 项目必要性分析.94 4 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

5、建设方案.124.1 设计原则.124.2 设计依据.124.3 建设规模与内容.134.4 绿化工程.134.5 给排水工程.154.6 电力工程.164.7 垃圾收集.164.8 标志设施.175.5.项目招投标项目招投标.185.1 招标范围.185.2 招标组织形式.185.3 招标方式.185.4 招标公告发布.185.5 投标.185.6 开标、评标和中标.195.7 合同管理.205.8 项目竣工交付.205.9 项目基本招投标表.206 6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226.1 编制依据.226.2 环境现状分析.226.3 项目生态环境分析.266.4 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2

6、76.5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97 7 节能影响评价节能影响评价.307.1 编制依据:.307.2 节能背景分析.307.3 能耗指标.317.4 节能措施.318 8 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328.1 工程特点.328.2 组织实施.328.3 施工进度计划.369 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89.1 编制依据.389.2 建设内容.389.3 总投资估算.389.4 资金筹措.391010 工程效益评价工程效益评价.4010.1 经济评价.4010.2 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4010.3 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4110.4 评价结论 .411

7、111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4311.1 结论.4311.2 建议.43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基本情况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建设性质续建1.1.3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职业技术学院1.1.4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1.1.5 建设年限建设年限2009 年 9 月2012 年 3 月1.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利用学校现有土地,总建筑面积 139685.0 平方米,其中教工宿舍 6 栋 26225 平方米,学生公寓 6 栋 53660 平方米,实训大楼29800 平方米,图书馆 2000

8、0 平方米,体育馆 10000 平方米。配套学校的给排水、绿化、环保、消防等附属设施。1.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 18000.0 万元。其中:(1)建设工程费用为 15665.35 万元,占总投资的 87.03%;(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为 60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3.33%;(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可研报告编制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招标代理费,合计为 327.18 万元,占总投资的 1.82%;(4)预备费用按照建设投资的 1%进行计算,为 160.07 万元,占总投资的 0.89%。(5)建设期利息:项目申请

9、银行贷款 12000.0 万元,利率按5.94%,建设期 2.5 年,共计产生利息 1247.40 万元。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 18000.0 万元,所需资金拟申请银行贷款 12000.0万元,项目承办单位自筹 6000.0 万元。1.1.8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1-1:表 1-1 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序号科目单位指标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18000.00 1.1建设投资万元16752.60 1.2建设期利息万元1247.40 2年均教学收入万元2000.00 3年均总成本万元925.64 3.1年均固定成本万元836.12 3.2年均可变成本万元89.

10、52 4年均经营成本万元190.17 5年均利润总额万元1074.36 6财务内部收益率%8.28 税后7财务净现值万元3212.20 税后8税后投资回收期年12.28 含建设期9财务内部收益率%8.28 税前10财务净现值万元3212.20 税前11总投资收益率%7.65 12贷款偿还期年12.29 含建设期13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17.91 14盈亏平衡点%43.76 1.2 项目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2.1 项目编制依据项目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1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5、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 (教财200512 号) ;6、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7、 #省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8、 #省人民政府实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 (皖政200334 号) ;9、 #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皖政2006118 号) ;10、 #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 (20082012 年) ;11、#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的通知 ;12、 #统计年鉴2009 年;13、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编制可研报告的

12、基础资料。1.2.2 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1、遵照和贯彻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2、遵照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职业学校及其实验用房建设标准 ;3、符合学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满足校区功能结构布局;4、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为主要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主体工程功能和设施的先进性,充分满足职业学校教学规范要求,应用现代规划、设计手段,通过精心构思,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建成高标准、现代化教学楼,注重建筑造型,体现教育建筑简洁明快、美观清新、富有时代感的新兴教育建筑的形象;5、合理确定工程系统方案,注重工程建设的

13、科技含量,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节约用地,节省材料,节约投资,降低能耗,注重“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广应用环保节能材料;6、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每个教室的采光通风、互不干扰;并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疏散安全、防火安全与结构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到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等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7、遵守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的环保有关规定,对“三废”进行处理并达到规定排放标准。1.2.3 项目研究范围项目研究范围在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估算项目投资,进行社会经济效

14、益分析,并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性意见,以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市场分析;3、项目建设条件;4、工程技术方案;5、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方面的措施;6、项目组织机构、实施计划;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效益分析;9、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3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学院基本情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 58 年办学历史,以工科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

15、位。学院面向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开设水利、建筑、资源与环境、市政、机电、机械、电子信息及管理工程等八大类共 40 多个专业。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优秀,毕业生就业良好;现已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近 5 万人,他们遍布于全国 20 多个省(市、区) ,奋战在水利、电力、机电、建筑、市政、it 等各条战线上,成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电事业的基础力量和重要支撑。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良好。现有专兼职教师 421 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163 人, “双师型”教师 203

16、 人,专任中青年教师中接受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 185 人,学院专门建立了 180 多名专家、名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库”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学院教研氛围浓厚,近年来,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出版学术论著和教材 200 余部,发表教、科研论文 600多篇。学院开设有水利、机电、机械、建筑、市政、资源与环境、管理、电子信息等八大类 40 多个普通专科专业, “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 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两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还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专业” 。学院以服务为宗

17、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教学质量好;学院的快速发展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学院严谨的办学理念及严格的管理深受广大家长及考生的欢迎,2005年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批准为高职高专第一批次录取,2007 年考生一志愿上线率达 143%,文理科录取最低分数逐年提高,2008 年文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为 474 分,理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为 454分。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已建立了多处就业基地,与省内外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毕业生素质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已构建覆盖水利行业和华东地区的就业网络体系。学院毕业生一直十

18、分抢手,就业率一直稳居同类高校前列,近五年初次就业率均超过 95%,其中 2005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96%,2006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97.49%,2007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96.5%,2008 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 98%,2009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98.7%,连续多年被评为“#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标兵单位” 。学院积极实行奖、助、贷措施,每学期按学生量化考核成绩评发奖学金一次;对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按特困生资助办法分类予以资助;积极协助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不让任何一位被录取的考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2)实训基地概况基 地 名 称地 点主要实习、实训项目备 注1、 水工

19、建筑物认识实习土坝,溢洪道,放水涵洞,运行管理凤阳山水库凤 阳2、 地质实习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岩层产状要素测量,地质构造特征1、水利施工认识实习基础开挖,立模,浇灰,砼拌和,施工场地布置2、建筑施工认识实习基槽开挖,砌体砌筑,钢筋制作、绑扎,预制构件吊装3、水利、建筑施工岗位实践施工导、截流,施工排水,砼浇筑等4、房建、路桥认识实习建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结构布置等。道路布置,道路结构组成,桥梁结构等安省水利工程建筑有限公司蚌 埠5、水利、土建类专业毕业综合实习施工放样,质检,钢筋工1、水工建筑物认识实习分洪闸、船闸、公路桥、节制闸等怀洪新河管理处蚌 埠2、测量生产实习地形测量,河道纵

20、横断面测量等1、房建、路桥认识实习建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结构布置等。道路布置,道路结构组成,桥梁结构等2、水利、土建类专业毕业综合实习施工放样,质检,钢筋工3、水利、建筑施工岗位实践施工导、截流,施工排水,砼浇筑等#水利工程建筑安装公司合 肥4、机电设备安装实习水泵安装,启闭机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等1、水工专业认识实习节制闸,泵站,船闸等2、机电专业认识实习泵站电气一、二次部分等3、泵站运行实习泵站运行管理制度,设备运行、维护、监视、操作等上桥闸水利枢纽怀 远4、泵站机电设备安装、检修实习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艺,电气设备试验等蚌埠闸水利枢蚌 埠1、水利类专业认识实习节制闸,分洪道,船闸,电站等2

21、、机电专业水电站认识实习水轮发电机组,电气一、二次部分等3、机电专业水电站运行实习水电站运行、维护、操作、监视、控制、保护等纽4、机电专业水电站安装、检修实习机电设备安装工艺,高压试验等1、农水综合试验灌溉制度试验,排水效果试验等#省水利科学研究所蚌 埠2、水工建筑物模型试验渗流试验,流态试验等蚌埠水文站蚌 埠水文测验水位、流量、泥砂测验1、水工建筑物认识实习进水闸、冲砂闸、溢流坝等2、灌区实习渠系布置,典型田间工程,灌区管理综合经营等淠史杭灌区管理处六 安3、水利类专业毕业综合生产实践灌区用水管理,渠系建筑物养护、维修等1、水工建筑物认识实习土坝、进水闸、溢洪道、电站等2、地质实习地形、地貌

22、、工程地质条件,岩层产状要素测量,地质构造特征3、机电类专业电站生产实习水电站运行、维护、操作、监视、控制、保护等龙河口水库管理处舒 城4、机电类专业认识实习水轮发电机组,电气一、二次部分等#工业大学机械厂教学分厂合 肥金钳工工艺实训车、钳、刨、铣、电焊等机械加工实训#化工厂、东风机械厂合 肥技能实训,操作、运行、检修实训工程施工实训、机电设备安装等技能实训,工程机械操作、运行、检修实训变压器厂、电机厂、开关厂合 肥技能训练工厂供电、机床维护控制等技能训练驷马山排灌站和 县机电设备训练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水利机械的安装、运行、维修等技能训练;计算机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训练蚌埠闸水力

23、发电站蚌 埠机电设备训练、水利机械使用技能训练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水利机械的安装、运行、维修等技能训练;计算机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训练肥西变电所肥 西机电设备训练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计算机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训练#三建集团合 肥房建及设备认知实习、建筑施工实习建筑结构、材料、施工实训;电气、暖通、给排水等设备实训,毕业综合实训中房公司#分公司合 肥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认识实习、施工实习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实训#豪威装饰公司合 肥建筑装饰施工实习建筑装饰构造实习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认知实习建筑装饰施工、管理实训,毕业综合实训(3)法人代表概况法人代表李兴旺,男,1957 年 7 月

24、出生,工程硕士学位,教授职称,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李兴旺同志 1982 年 1 月毕业于#工业大学水利系水利工程专业,现任#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副厅级) ,兼任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省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多年来的领导工作岗位上,李兴旺同志发扬“严谨务实、锐意改革”的工作作风,带领全体职工抓机遇,谋发展。在水利厅的正确领导下,及时地对厅属五所学校进行了合署合并,并首批实施了向高职学院升格,大胆稳妥地推进了多轮次的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和创造了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李兴旺同志个人及所在领导班子连续多年

25、被#省水利厅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被水利部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先后两次被#省组织部、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4 研究结论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本项目的办学和投资主体、办学内容以及培养对象均是各级政府全力支持和提倡的。2、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3、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扩大学校规模,使

26、学院建设规模更加经济合理,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是可行的。4、本项目建成后,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染,属无污染和少污染项目,环保、安全卫生及消防措施落实。5、本项目为公益性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项目总投资 18000.0万元,总投资收益率 7.6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8.28%,财务净现值 3212.20 万元,投资回收期 12.28 年(含建设期) ,贷款偿还期 12.29 年(含建设期)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背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指出:“加快发

27、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报告强调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民受教育水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国务院先后于 2002 年和 2005 年连续下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同时提出明确要求:(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

28、”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在新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29、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4) “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很大程度上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突出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非常缺乏。以技术工人为例,据有关资料,目前全国技术工人约 7000 万名,其中中高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仅为 40%,与发达国家占 85%相比差距很大,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同时,我国有大量富余劳动力有待转化成为适应工业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只有找准了市场

30、定位,才能保证就业的畅通。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劳动者的职业技术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改变教育模式,从市场需求出发,改变专业和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现象,从宏观政策导向上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特别是现在,一些新的经济增长行业正在形成,要密切注意这方面的市场动向,适时储备和尽快培养一批服务于这些成长型行业所急需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31、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

32、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2.1.2#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背景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背景#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 年) 中提出:“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持续扩大,质量逐步提升,体系日益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2008 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 64

33、所,招生 15.9 万人,在校生40.9 万人。2005 年以来,全省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了 120 多万名技能型人才,培训了 550 多万名城乡劳动者,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基础能力建设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乏力、政策措施落实不力,难以保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短缺,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经济社会越发展,职业教育就越重要。当前,#省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发展新阶段。建设职业教育大省,是将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

34、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由之路;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就业、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锐意创新,扎实苦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工作。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发展水利事业,靠政策、靠投资,关键靠人才。培养水利人才有很多途径和方式,基础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面对新的办

35、学规模、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职业技术学院必须在人事制度、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师资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改革与调整,以适应学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2.2.1 落实国家及落实国家及#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的需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的需要2002 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

36、,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决定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

37、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 1100 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为此,#省人民政府皖政2006118 号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同时也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

38、入,各职业学校也要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2.2.2 项目建设是适应广大师生日益增长体育生活的需要项目建设是适应广大师生日益增长体育生活的需要体育基础设施是学院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体育设施建设是发展体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从事体育锻炼和体育竞技都离不开的必要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场所。目前学院的体育设施,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从档次上都难以满足师生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建设一座体育馆,有利于加强学院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学院的体育事业,并促进学院全面和谐发展,满足师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2.2.3 是实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党中

39、央、国务院颁布文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加强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观念,改革陈旧的管理办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1、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必备课堂学校图书馆是辅助教学的“图书资料中心” ,是一个拓展课外知识的场所,是为实施课程改革提供课程资源保障的地方。这就表明,学校图书馆不再是教学的辅助机构,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教师改善自己知识结构、开阔教学视野的一个场所,也是为广大教师提供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信息资源库,是实施终身教育、使学生增长才干、储备知识的社会教育的必备课堂。2、图书馆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省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

40、性日益显现出来。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变成学校的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合性的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图书馆拥有大量优质的数字资源,积极建设和利用这些资源对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学校与社会联系都起着有力的保障作用,图书馆是目前最可利用的重要的课程资源。2.2.4 是全面提升学院形象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是全面提升学院形象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学院自合并合署,尤其是 2000 年 6 月高职学院成立以来,教育教学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以省教育厅推荐学院作为全国示范职业技术学院为建议候选学校标志,确立了在#省同类院校中的领先地位。由于种种原因,使学校的学校的

41、全面基础设施建设迟迟不能跟进,到目前为止学校的建设,学校的建设仅能满足师生的基本生活需要,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学校对外形象的宣传,更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除现有的教学楼、实训楼、实验楼等标志性建筑以外,建设现代化的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学校的基础设施迫在眉睫。因此,#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市场分析3.1 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分析3.1.1 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 2002 年和 2005 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职业

42、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1)2008 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有 1184 所,年招生规模达到 310 多万人,在校生达到 900 多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到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广泛开展。(2)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更加明确,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

43、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大力推动中外合作与交流;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2005 年以来,先后在天津、四川、河南、广西和三峡库区设立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对新时期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政策进行先试先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了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

44、观引导转变,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质量逐步提高,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95%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 68%,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得到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3)加大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决定安排 100 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据统计,从 2003 年到 2008 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 100 亿元,重点支持了 1396 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2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 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

45、提高计划”,培训骨干专业教师近 10 万人。各地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4)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有效促进了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2005 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2007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就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框架和内容作出具体规定。据统计,从 2006 年到2009 年,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 400 亿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

46、教育。其中,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180 多亿元,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约 220 亿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到 9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受资助面超过 20%。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对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教育发展、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改善了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3.1.2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

47、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中央的要求,国务院正在组织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是指导到 2020 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发展不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三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不够;四是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和就

48、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职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六是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3.1.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预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预测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今后对高级技师、技师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对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工人需求渐旺,高等级技术工人后继乏人,这不但体现在年龄结构偏大上,更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结构上。目前不仅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高素质劳动者,而且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反映了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趋势,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要求会更高。近年来

49、,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精神,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超过300 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 1000 万人左右;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每年培训人数超过 1.5 亿人次。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我国将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这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到 2010 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近几年,每年都有 400 多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

50、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鉴定书和市场就业的通行证,初步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认可。在技术技能含量高、通用性强的职业中,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通过在技术技能性职业工种中建立起素质门槛,推动劳动者参加必要的职业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后再从业和上岗,逐步做到要就业必须先培训,要上岗必须先持证。3.2#省职业教育市场分析根据#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 (20082012 年)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2012 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 40 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达 100 万人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规模大体相当。全省基本建成以高

51、等职教为龙头,中等职教为重点,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到 2010 年,普通高校发展到100 所左右,各级各类在校生达 100 万人以上。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实现新的突破,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总规模的 50%以上。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能力。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初步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

52、接,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职业教育已被列为#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结构布局和区域布局逐步优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办学效益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省在“中部崛起”和“融入长三角”的快速步伐中,迫切需求大量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解决“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之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选择,也是#职教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3.3#水利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发展水利事业,靠政策、靠投资,关键靠人才。培养水利人才有很多途径和方式,基础在教育。1、

53、水利系统人才现状#省水利系统至 1999 年拥有各类专业人员 l7000 多人,复合统计结果为 19209 人(不含跨世纪人才),数量是建国初期的 12倍,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 3 倍多,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人才总的构成比例为 9.90%、19%、71.10%。2、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赋予水利行业不可推卸的重任,这就对水利人才队伍在结构、素质和数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人才主要问题表现在:(1)#水利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级水利人才年龄偏高,基层水利人才缺乏,复合型水利人才更少;(2)#水利人才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比例明显偏低;(3)#水利人才的总数量不足。3、

54、水利系统人才发展#省有关部门根据全省水利发展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对#省 2010 年水利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和论证,制定了#水利人才培养和开发对策,完成了#水利人才规划,编制了一系列专题报告。目前#水利系统职工总数近 5 万人,预计 2010 年#水利职工总数达到 6 万人。根据有关专项规划,#水利人才未来新增职工素质应以中专以上学历为主,至 2010 年#水利职工中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 2.45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0;#水利科技人才达到 1.72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28.40;#水利技术工人总数达到 4.18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 71%,其中高级技师 20 人,技师 240 人,高级工 5

55、690 人。#水利系统的人才需求要求#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完善办学结构,做到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多层次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3.4 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根据#省水利规划和水利部治江治淮规划, “十一五”期间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将达数百亿元。如此繁重的水利建设任务,急需一支能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素质高、技术精、能力强、作风硬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为必要的人才支撑。而据省水利主管部门统计,我省水利行业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重(20%)与全国平均水平(30%)和水利现代化的目标要求(60%)差距很大,这与#这样一个水利大省的实际需求极不相称

56、。另外,我国电力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按电力“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后还将大幅度发展用于发电、配电的大容量、大机组、高电压、自动化电力生产和运行设备,因此急需相适应的高技能的新型复合人才。到目前为止,#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面向社会,培养了一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现已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近 4 万人,他们遍布于全国 20 多个省(市、区) ,奋战在水利、电力、机电、建筑、市政、 it 等各条战线上,成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电事业的基础力量和重要支撑。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4.1 项目区概况4.1.1 地理概况地理概况龙塘镇位于#市东部,肥东县城

57、西南。北与龙岗镇毗邻,南临南淝河,西与#市大兴区接壤,东与撮镇相连。全镇下辖 6 个村 2 个居委会。镇域总面积 31.3 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19601 人,城镇化水平 29.8%。龙塘镇对外交用方式主要以公路为主,省级公路合马路贯穿其中,合宁高速(312 国道)在此有出入口,淮南铁路附线穿过龙塘。4.1.2 发展概况发展概况#市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东拓南进” ,给作为#市的发展储备用地的龙塘带来极大的机遇。紧邻#,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龙塘在#的近郊 1.5km 处,承接#市与肥东县的西南部。直接接受#和肥东两个开发区的辐射。且由省会通皖东、皖南的交通要道合马公路贯穿全境;合宁高速(即 312

58、 国道)在龙塘有一出入口。独特的地理基础造就了综合开发的优势。在绿水环绕下的北部丘岗,同龙岗开发区、肥东新城开发区连为一体;南部则是#近郊少有的生态湿地景观,实为淝上明珠。北高南低的地势和盛行风向,使该区的工业项目不污染母城,有相对高的环境容量,有利其发展。自然的单元和多样土地类型是该区综合开发的基础。4.2 校址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门龙塘新城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项目区建设条件优越:(1)供电:学校有自己的供电设施可以满足日长教学、生活用电。(2)供水条件:市政供水管网可通至校园内。供水充足,能满足本项目工程施工和今后学校扩建后的用水需要。(3)场地建设条件:工程建设场地比较平整,

59、地面标高与拟建楼底层标高相差不大。校内有较宽的场地,能够满足建材料堆放,搅拌和施工需要。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5.1 设计原则建筑设计应体现文化教育的建筑特征,美化环境,满足国家对教育管理规范要求,在设计中以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为原则,并按使用性质、类别充分考虑建筑对噪音控制、采光、通风、日照、消防、卫生及其它特殊要求。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力求建成一个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颖校区。(1)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为主要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主体工程功能和设施的先进性,充分满足职业学校教学规范要求,满足学校功能结构布局,应用现代设计手段

60、,通过精心构思,精心设计,建成高标准、现代化校园。(2)注重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节约用地,节省材料,节约投资,降低能耗,注重“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广应用环保节能材料。(3)设计应遵照安全、坚固、适用、经济、庄重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建筑传统和风格,体现学校建筑的特殊性和统一性。注重建筑造型,体现教育建筑简洁明快、美观清新、富有时代感的新兴教育建筑的形象。(4)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每个教室的采光通风、互不干扰;并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疏散安全、防火安全与结构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到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等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