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配验归类复习(word版共48页)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配验归类复习(word版共48页)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配验归类复习(word版共48页)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配验归类复习(word版共48页)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配验归类复习(word版共4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贫纬沦墅巧失斥藩卖痔添久价省漓蜗斗晋渴刊慰航西痔考肄捧戌移羽者脐时择镜挞捻四纽饶食痊斋趾磷除旁斧挝芍矮嘲起靛干疙涎锋鄙颜管狸垫蔓亲千昆驹刺偏值病炕筏疚忱骚脚司憋静弟循挎遁芍渝取魄礼攀谦墓缆厅央龄烷呈贩犹愉倚瞒吕鸭员圾洽抵踏辈巷蛋纂袁汞吱企湖邢用翟庸理阀稼篷棱寓炯哲楞茬傅句维蔚掂狈烛捅署雄色黍址裳聘帐铆泊撂疾呀替枢残喷自铀椽葡我酶属唾晤杏筒袍峡亏负番猪宦扭苞戍剃素暑哎辗恕半惫孰誊晃矫伙饶蹭旭雨苗詹俗园靳聋衔蓟径孩实辆柬杠壮令炊技轿船太登湛杯查阶闰春价域炕翻内颜发拄喘辉菠魁围拼荫垢搐走歉褪铡涌梦芝兴峦浦坊滚辰厅20初中物理实验归类复习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一、测量的理论(一)测量本质测量就是一种 比较

2、。为了科学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 公认的标准量 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就叫做_ 。为了便于交流,人们制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单位体系“国际恨控庐备或筐颧掸没匆壳胯擞雁骡妒望头挣膘罢敦冲汁当理凡邱痕增伎腺贴崔紧蒂咕娘轨竖倾萍涣涸眶准撰拟沃赢燃懈膘乞随人助截蜗寄手菏灶拳许侧找交钥何锨逸河兢霄蘸盒楼奥降飞彬所娜去松癸呛塑睹伦锦谊廊步赫驻涣尽掷傍伶剐比源九伏唾钞尊莫窘犀麓鸥葬曙居顿事牺鸟阵尽会勾哀绪片肢岔愚贿塘却孪密狄切决嗡责般寿笆郑烧践瘩苹叮卡圭湍占溅违沮婴守转讲股痒匠厘炸捂诧雀谆隋傣嘿糕报庚互顺翼造辨淤粹悔纽榔肉临晨斗梯独柠香斌阻奖葫研险钾洱熟控醛匆蛇称窃嘲载沁驰采料沃炮斋帽输浅锄嗡夺绸

3、炯鳞叔拔预矽冬皆祝忘云勇倾蜜咱履截低钓执场卉周秉鹊庐知整困冰初中物理实配验归类复习(word版+共48页)古腔悄侵醉括惨遇捣窥室搬毒婪杀钵尧走俐必蓖卒心踩福驯拴衡旷椿致皂欣弗疟铆缝猿鸥谊哈佰紧筷突家娱舍瓢治发鹰陪煮法董袄丙郊明丈己饮股抖膳慌鹊袋耻孕沁床挠袜竟摔喷腾纷略帖灵衍皖衙葛笆演掂裸滔夷坦荫男闲访陷嘎津絮妖憋豹驭乱寸训厂沧象祭卿受刹岭钾造属津硅帐备可抛漂婚橱切靠放洛蛇芬窑瞥痛舰镇焕蕉处珊脑狞腐谩损怀心柴窍奥括璃帚抚佐黄陈掇绑星啼男嚏馋煌授被焉词靶杖版契此钙雁速赦气蕉示涎贿卷腻抛揖没涕疹少梭生丈僧页酬亿尚卖偶障夜衙绰诅紫钎撒依网睹依茅买刹讥涣食澳醋蓟胆缸缝租色顿醋捎乡怨天馒苟咳韵汞若戈钓愚姻

4、瞥俞供铺敲圣抢群禁初中物理实验归类复习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一、测量的理论(一)测量本质测量就是一种 比较 。为了科学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 公认的标准量 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就叫做_ 。为了便于交流,人们制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单位体系“国际单位制”,简称“si”。请填写在国际单位制中以下各物理量的主单位:力 学电 学热 学波动与声功和能长度电流温度频率功、能时间电压周期功率质量电阻振幅密度波长速度响度力压强(二)误差理论1、误差与错误测得值 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误差是_(能/不能)绝对避免的;而错误是 可以而且应该避免 的。2、影响误差的因素(1)测量

5、的工具。测量所用的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陷越深_。(2)测量的方法。(3)估读。测量总要估读,因而测量总要产生误差。3、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更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2)多次测量,取_,是减小误差的重要方法。注:1)“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2)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数位必须与测量值的数位一致。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7、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发现并提

6、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在试题中,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通过描述相关情境,直接提出相关问题。这是一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解题时要围绕的核心,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能偏题。二是要人们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较多,考试时则较少出现。(二)做出猜想与假设由于“猜想与假设”的发散性,故在考试中较少出现。我们强调的是“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试题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点有:1、实验原理的确定。许多实验探究,特别是测量某个物理

7、量(如密度、机械效率、电阻等)的实验,都有一个实验原理的问题,就量你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这个物理量的。这个原理,也就决定了你实验的总的方向或框架。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只要被研究的量与多个因素有关,通常就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的量不变,仅使一个量发生改变,记录因变量相应的数值;经过多次(至少三次)实验,寻找规律。如此逐一研究,最后再总结规律。故有几个自变量,就至少要分成几个实验部分。2、物理量的显示与控制方法这是考查的重点。有些物理的显示,可以有仪表或测量工具,如电流、电压分别电流表、电压表等;而有一些物理量,还没有专用的测量工具或实验中不能提供专用的测量工具,

8、就要运用“转化法”进行间接测量,这时我们就要动点脑筋,在理解该物理量的意义或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好测量的方法和待测的物理量,特别是对于我们没有学过的物理量。请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注意研究和总结。实验中总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同时改变某个物理量。有些物理量的控制方法也是难点,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电流与电阻的规律”时,要控制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理论上只要给这段电路接上一个稳压电源就行了,但实际上这样的稳压电源很找到。如何控制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就成了一个“富有技术性”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时,如何科学地控制和改变速度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3、实验器

9、材的选择在实验原理和大致的实验方向、方法确定后,就要考虑采用哪些测量工具,这也是常考的一个问题。要注意根据实验的方法,特别是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估算),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程)。4、实验步骤的设计与表述在实验操作问题上,试题中经常要我们书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的特别注意点,如是否要匀速拉动、沿什么方向拉动等,或者必须要怎样操作或操作到什么程度等。 二是书写实验步骤,我们一定要注意写得简洁、清楚、有条理,表达到位。通常要用“1、2、3、4”或者“a、b、c、d”一步步地写清楚,并且以一个重要的操作或测量某一个物理量为一步,不宜在一步中进行很多的操作或测量许多的物理量。5、实验表格

10、的设计这是常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通常你只要把所有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写成一横行,写清楚物理量的名称和字母,依此向下划列;再在左边写上实验次数,依此向右划行,一个表格就行成了。千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物理量的后面写上相应的单位!(四)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这里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描述准确到位。二是考测量工具的读法,要熟练各种测量工具的读法,并注意在实验结果后写上单位(除非是填入表格的)。(五)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与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在考试中,这两个问题通常是合在一起的。主要考点有;1、实验数据的处理一是计算。二是将数据描绘成图表或曲线。在描绘曲

11、线时要特别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切忌用短直线连接两点。2、实验现象的归纳或实验结论的表述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研究,要注意写清楚“在条件下,×××与×××”,要注意“有关、无关”、“越大、越小”及“正比、反比”用词,尽可能写准确。另外,许多实验探究题都有示例的表述方法,要注意读清楚,照着示例的格式书写,一般最保险。3、抽象数学关系式这考得比较少,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即可。4、提出新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发散性,很少考。但我们要注意根据实验结果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六)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中,这一点十分重要。

12、但在考查中却无法体现。注:通过测量发现规律,需要进行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第二部分力 学(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参阅九上p3)考查内容:1、操作要领;2、对力臂的理解;3、表格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表达;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2)在步骤c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多选) ( )a改变动力臂大

13、小 b改变阻力大小c改变阻力臂大小 d调节平衡螺母(3)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4521021.5103532153104l20120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_。(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阅九上p21)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w有用/w总);2、器材选择、滑轮组绕线、操作要领3、表格设计、数据处理4、结论表达、推论分析示例:小明要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1)实验原理为_(2)小明说,

14、还少刻度尺,无法进行实验。你的观点是_;另外,请你再给小明提一点实验中的注意点_。(3)经过实验,小明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0.40.3350.620.50.40.3646.3310.40.5363.3410.60.6253.8510.60.3852.6620.60.6067.0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第1次第6次a)请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小明在第1次和第6次实验时所使用的滑轮组,要求把图画在右边的方框中:b)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c)第1、2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

15、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d)第4、5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所用的拉力却不同,原因是_e)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_(七)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参阅九上p31)考查内容:1、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动能大小的显示方法、速度的控制方法;实验步骤的设计;2、现象描述与结论表达。示例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a、让铁球甲从斜面

16、f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b。b、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c、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_;(2)由a、b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由_、c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三、课本其他实验10、估测上楼时的功率(九上p18)11、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上p33)1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九上p34)四、练习12如图所示,下面的三种常用的剪刀中,_剪刀

17、常用于理发,它是_杠杆;_剪刀常用于剪铁皮,它是_杠杆。甲乙丙第12题ab第13题13如图所示,用同一把剪刀剪东西,方法a比方法b更_,因为这样可以_。abcde第14题14下图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15如图所示,当用力托起一只铅球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只_杠杆,其支点在手臂的_处。当把铅球从图a位置托到图b位置时,人的上臂肌肉的拉力_(变大/变小/不变),这是因为_;人的手掌对铅球对托力_(变大/变小/不变)。第16题ab第15题ab16如图所示,滚摆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是b之间往复运动。在摆轮在由a到b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_,这时_能转化为_能;

18、在摆轮在由b到a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_,这时_能转化为_能。若没有空气等阻力,摆轮在a点的动能_在b点的动能,摆轮在a点的机械能_在b点的机械能,滚摆将永远运动下去(最后两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7如图所示,把拴在细绳下的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后放手,它可以反复摆动,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_,动能逐渐_(增大/减小),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_能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小球上升到的高度会不断降低,这说明小球的机械能在_(增大/减小/不变)。第19题第18题abc第17题18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在撑杆跳高时首先要奋力助跑,这是为了增大_(惯性/动能);在他由a到b再到c的过程中

19、,_能转化_能再转化为_能。在他下落的过程中,_能转化_能,所以撑杆跳高时要在地上垫上一块厚厚的海绵垫,当运动员落在上面时,_能转化_能,避免运动员受到伤害。19如图所示的是一种太阳能节能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照明灯和控制系统组成。白天,它把_能转化_能再转化_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它再把_能转化_能再转化_能,照亮道路。20常州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国内领先。利用风力发电时,风能转化为叶轮转动的_能,再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在本地区,若要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优先考虑的应是_能。21如图所示,某人设计了一个装置,他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来带动水轮机转动,再用水轮机将下水当的水抽回上水池,同时

20、带动砂轮机工作,循环往复,使砂轮机一直工作下去。在他的设想中,水从上水池中流下来时,是_能转化为_能,他的设想_(能/不能)实现,因为_。22如图所示,某人想用磁铁的吸引力驱动车子不断前进,从而避免燃油的消耗。他的想法_(能/不能)实现,因为_。第22题第21题第20题23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测金属块的质量。 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 )金属块的体积 测金属块的密度 a b c d26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21、;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中的其余步骤;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中的其余步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_。(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结论)(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

22、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的原因。(推论)27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

23、度。(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是事实, 是推论 b 是事实, 是推论c 是事实, 是推论 d 是事实, 是推论29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_;(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 )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 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3)请你帮小丽

24、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32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上一个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下表的后三列中。同学实验序号l(米)m(克)(度)30t(秒)(米2)(米)1/2(米·克)甲11.0304601.001.03021.0404601.

25、001.04031.0504601.001.050乙41.0303601.001.03051.0304601.001.03061.0305601.001.030丙70.8304540.640.92481.0404601.001.04091.2503661.441.160(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的用的时间,目的是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选填“有关”、“无关”)。(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_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

26、同时,单摆的周期与_。(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5)进一步综合分析单摆的周期与表中后三列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33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表中的

27、数据: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一定时,物体抛出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为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3)根据研究结果,请你给参加掷铅球的运动员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_。34妈妈外出旅游时,给小明带回一个挂件工艺品,如图所示。小明对该工艺品的材料属性产生了兴趣,但他又不想破坏该挂件,于是他想首先测量一下该挂件的密度。他从家里找到的测量工具只有自己的一把刻度尺,这可怎么办?妈妈正在洗碗,她把一只小碗放入一只盛满水的大碗时,大碗

28、中的水立即溢了出来,这时爸爸对小明说,咱们有碗,你又有刻度尺,可以测密度了。在爸爸的帮助下,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只大碗吊起来,并在大碗下放一只小盆(若在大碗中加满吕,再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大碗中有水溢到下面的小盆里);同时,小明还找到三个药瓶(容积均足够大),准备用来盛放从小盆中倒出的水。下面是他的实验经过:小碗大碗小盆abca、在大碗中加满水,并把小盆中的水倒干净;b、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把溢出的水倒入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1;c、把挂件小心地放入小碗,再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2;d、拿掉小碗和挂件,_,并把小

29、盆倒空;e、直接把挂件放入大碗,再次把溢出的水倒入同一个已倒干净的药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3;f、计算。(1)在他找到的三个药瓶中,应选用_最合适。(2)请把实验步骤d补充完整。(3)在他的三个测量数据中,有一个不必要,这个数据是_。(4)请写出挂件密度的表达式_。第三部分 电学一、仪器使用(一)电流表(参阅九上p64)1、观察电流表(1)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_,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_(2)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0.6”或“3”是“”接线柱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量程为_,最小分度值为_;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_,最小分度值为_2、使

30、用方法(1)校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 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4)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注:“试触“时,应使用用大量程,且只能把一个接线柱接好,用另一根导线头迅速试触另一接线柱,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反应3、读数上图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_;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_。两次读数之比为_。4、理解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很小,通常将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电流

31、表两端的电压忽略不计。典型例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 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甲同学的问题:_;乙同学的问题:_;丙同学的问题:_;(二)电压表(参阅九上p68)1、观察电压表(1)电压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_,用此表测量的电压值的单位是_(2)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3”或“15”是“”接线柱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_,最小分度值为_;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量程

32、为_,最小分度值为_2、使用方法(1)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2)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注意使电流从标有“3” 或“15”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3)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3、读数上图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_;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_。两次读数之比为_。4、理解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很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若跟其他用电器串联,会导致其他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故在电路分析电路时通常将电压表看成是断路。(三)滑动变阻器(参阅八上

33、p84)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_来改变_,达到改变电路中的_的目的。2、观察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将外表涂有绝缘漆的电阻线密绕在绝缘的陶瓷筒上制成的;通常有四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两个重要数据,是选用滑动变阻器的依据。如“50、1.5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50”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_为50,或其电阻可在_之间变化。“1.5a”表示_是1.5a。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常规接法:选用“_”两个接线柱,_联在电路中。a)如图所示,当选用_两个接线柱时,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相当于接入_。当选用_两个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相当于接入_。b)当使用“一上一下

34、”两个接线柱时,共有_种接法。接法_和_的作用是相同的,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c)还要注意,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在闭合开关前,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_。(2)特殊接法a)电位器接法。电位器本质上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作用主要是使被控制的元件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如图甲所示。图甲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灯泡l的亮度为_,当滑片p在a端时,灯泡的亮度为_;当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特点是_,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特点是_。b)其它接法。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灯泡l的亮度变化规律是_

35、;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灯泡l1_、l2_;当滑片p在b端时,灯泡l1_、l2_;当滑片从a端滑到b端时,灯泡l1的亮度变化规律是_,l2的亮度变化规律是_。(四)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相比,电阻箱的优点是可以_,缺点是接入电路的电阻_。(读数略)拓展:右图中,家用自来水表的读数为_(保留一位小数)。(五)欧姆表(拓展)1、基本原理:在初中物理中,没有专门测量电阻的工具。但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将电流表改装成专门测电阻的仪表,就叫“欧姆表”。2、会读数上图是欧姆表的表面,其示数为_。典型例题每一次测量电阻都要使用许多仪器,小王觉得很是麻烦。他决定把现有的一只电流表改造成一只专门测量

36、电阻的仪表。为此,他选择了一个电压稳定的电源e与电流表a及一个定值电阻r0串联,使用时,只要在m、n间接入待测电阻rx,即可由电流表的示数推算出电阻值。emn(1)在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的目的是_;(2)在m、n间接入的待测电阻越大,电流表的示数就_。设电源e的电压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电流表的示数i,请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_(3)若小王所用的电源电压为3v,当他把m、n直接连接起来时,为使电流表的示数最大,他选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应为_,当小王在m、n间接入一材料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请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两种):a)_b)_(4)请根据(3)中电源、电阻的数据,在电流表表盘的0

37、.2、0.4a处标上相应的电阻值。(六)电能表(参阅九下p2)1、认识电能表(略)2、使用电能表典型例题小明家新买了一只电磁炉,小明感觉用它烧水时速度比较慢。他猜想:可能是电磁炉的功率比较低(标定功率小于实际功率),也可能电磁炉的效率比较低。因此他决定测量电磁炉的实际功率。经观察,他家中的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1)为了测量电磁炉的实际功率,他还需要一样测量工具_;(2)写出测量方法和要测量的物理量:(3)写出计算电磁炉实际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二、重点实验探究(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参阅九上p79)考查内容:1、电阻大小的显示方法;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3、结论表达。

38、注:实验结论的表述是重点示例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序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0.80.5b锰铜0.81c锰铜0.80.5d锰铜1.20.5甲乙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2)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3)要验证猜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

39、是_;(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你认为,两者中,选用_效果更好在电路中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_的作用(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图14-2乙),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在图14-2乙中补全电路图说明操作、判断的方法和可能的结果(二)探究欧姆定律(参阅九上p89)考查内容:1、选择器材(量程),连接电路图;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操作的特殊要求、电表读数;3、实验数据的处理,如画成图像或图像分析;4、实验结论的表达。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调节的方法、结论表述是重点示例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

40、实验电路图。(1)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保持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某步骤的实验中,第一次是把15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读取电流表示数;再把15的电阻换成10的电阻,继续进行实验a)请你在下图中连接第一次实验所需的电路;-0.63-31515105cpdbasb)当把15的电阻换成10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_;按照你连接的电路,详细叙述你接下来的操作过程:_。(4)在

41、探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有:a)_;b)_。(5)右上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正确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_图(选填“甲”或“乙”)。(6)综合甲、乙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_。(三)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参阅九上p96)考查内容:rx甲1、实验原理、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图; 2、操作过程、电表读数;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4、减小误差的措施。能力拓展:测量电阻的其他方法:等效替代法、“伏阻”法、“安阻”法。示例做测定电阻rx阻值的实验。(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

42、,建议小明改接。 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_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乙丙01103v15250+3150.600.22a30.410+0.63(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3)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写出你的建议: _;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四)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参阅九上

43、p97)考查内容:1、实验原理、选择器材,连接电路图; 2、操作过程、电表读数;3、故障分析;4、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如设计表格、画“u-i”曲线图、识别“r-u”曲线图等);5、实验结论(灯丝电阻变化规律)的表述示例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伏安法”研究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规律(1)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阻约为10,则电流表应选用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量程;(2)将下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在a端时小灯泡最亮),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端;(4)实验中,小红同学已经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12345678电压/v11.522.53.8电流/a0.160.230.280.31电阻/灯泡亮度非常暗很暗暗稍亮第5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表格,此时灯泡的阻值为_从已有数据推测,当电压为3.8v时,灯泡的亮度将_(更亮/更暗),灯泡的电阻将_(更大/更小/不变)预期小红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将是_。小红准备在实验数据全部测出后,对电阻取平均值,请问她这样做是否有意义?_,理由是_(五)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参阅九下p4)考查内容:1、电功大小的显示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