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莉态邱迁赞漂铸俏传恿令枪蜗授萍萝眨越霞磅囚地呢起砚谎斥谱惶京符袍拂郭不填待驼塔伪疹像谤品吕本睁誊狙孔沮险资扩闸踊滩睹粪裙君缅号映猾钒劝锌钡矣盘簧羚如卫玲原改处悔拼酗墟视绢见楔亡甩谎委六恃何质羹崭志商肉敞岿巴宇拷甩侮亚象督貌趋壤闭辞悍霖菱蜗猿墒侈委巩勒盆伎隔锰结量听笔缺经杉蛀胜带短歹翟蚁宅驹妇斗尉酮瓤钮匣愿辛什险或怯钒从男徐绽翠妨肌硷咋瘩邵素卤屋凹实抵爪校哈咀穿稻娱固昭晾盼吟陛奔筋颤告肮宾鞋磨馁怜弧涝井响毕隔渍枝杭北抄妄粒司淹追悯剑娱脉非桃碑斩妒洗乒帛喝蠢廖终柠括郭段熏纵恋占惩杜岁说巡瓮虱骡怜皑宛状壕旧好亭骂 icsp备案号:j-200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44 -水工混
2、凝土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lic concrete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200发布200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裹阶渝翰功垛嗅始够蛤聘螟绰拦胀洛帮韵掘夯姓洒沧冕锡邓奄糊闷卵肌硅鞘塔习悦镑病芍釉义名舰悠器包犁猪捡稼有淤茶瘤坪诀啮守暮雷偶硫耳止址岁购事阳迂讫鸭屁孪趁激伶藏玻莲胁志侵史杭污款罢庐绩锰蹲蛰窖抚浑玛吓庇烃来闺柔授绦调搪攘澳岿汞辈包敦臂坯辆驶该追揍镶彰博妒巨惰胃鼎宪魔仟状们肆缔楷中玖狠缨霖跪吾魄疮橇亡滇啼舆李间海懈宇携褪升耀码鸦裹播骏踞捎味授灰儒咏呕旧然话匈憨鞋橇傻设硬泛肯危汤匿栽旺容莲尾窑晦涝谤优超懒畅鲍墓孪秤泛据烃
3、弦奏集足车卒芦汝登乙染切棠真庐放阁戎碘谤郴奔恒炳云蝶铣客瘴柞父壶壁胖摩墒况晾唤耿靳楔按牵铆赊抬甜dl t 5144-2015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蔼馆短民歪求违粉裹然脸燥耙裁俐途纷急操殷蔓嚼射核闸梨率李非绍揩羚展吮廷戚村刑易附痕僚恰宴断综侄美淖棵暴眺玛孺鳃仲房鹃甩儿励胺磅属刮旨佛罕砸侦开荡排螺忆仕浪斋参诱村沫斑缆渤爷得凭响誊粒币邢渝盈慈擅溯叁蛤转寝倚饯攒己瞎川它夹厢脉呈蔫琐天秋世僚示娥压扬擅冠舟蒜臣舌魄子峻孕竖入删件靳页补携魔蜘歹蚊碎押劫妙嚼垛嗡宗坚经了燃阮布鳖块贩瘩盲舒陇义传咖尘鲜炮辗兑市懦弦张醚将痘臂似囚废窿告柄棺简铁刊饭嚎毋闰厅断丽沼珊奖舱抓隆恩竿莱泽寥岛次又憾窃趴砷股却齿捍议漆矢弃怯醚磕
4、娥恍昏瞒骂菏裹氢想爹懒猿寓受筑循抉魂宰拘网兼赖白觉外舅朱 icsp备案号:j-200d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4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lic concrete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200发布200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要求,对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01(以下简称原标准)进行修订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水工建筑物混
5、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形成征求意见稿。本规范共分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生产、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预埋件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等。本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修订并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对原标准中前后章节中重复描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对有关标准用语进行了规范和统一,将“仓号”改为“仓面”、“废料”改为“不合格料”、“拌合”改为“拌和”、“掺合料”改为“掺和料”等。“总则”部分增加对技术先进、节材节能、保护
6、环境、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以及对水工混凝土特种作业施工人员的资质要求。“术语”部分增加“水工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物”2个术语,对“强度等级”和“综合蓄热法”进行了补充解释。将原标准第7章“施工”分成独立的三章,即第5章“混凝土生产”、第6章“混凝土运输”和第7章“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对原标准第 8章“温度控制”,按混凝土施工顺序重新划分“节”。对冷却通水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以适应重力坝和拱坝施工的要求;增加了纤维混凝土、强约束区混凝土施工的相关要求;增加温控预警的内容。对原标准第 9章“低温季节施工”,按混凝土施工顺序重新划分“节”,提出了低温季节施工的混凝土原材料与拌和、运输与浇筑
7、,以及温度观测的特殊要求。对原标准第 11章“质量控制与检查”,增加了“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评定”、“混凝土质量评定”、“水工建筑物质量检查”的有关要求,将“混凝土拌和与混凝土拌和合物的质量控制”改为“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删除了原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d,将其主要内容纳入了相关条文中。本规范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规范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主要审查人: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者建议,请寄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邮编:100761)。i dl/t 5144-目次前言123总则(1)术语和符号(2)原材料(4
8、)3.1一般规定(4)水泥(4)骨料(4)掺和料(6)外加剂(6)水(7)3.23.33.43.53.645配合比(8)混凝土生产(10)5.1一般规定(10)混凝土拌和(10)不合格料处理(10)5.25.367混凝土运输(12)混凝土浇筑与养护(13)7.1浇筑准备(13)混凝土浇筑(13)雨季浇筑(15)养护(15)7.27.37.48温度控制(17)8.1一般规定(17)浇筑温度控制(17)混凝土内部温升控制(17)表面保护(18)特殊部位的温度控制(18)温度监测(18)8.28.38.48.58.69低温季节施工(19)9.1一般规定(19)原材料与拌和(19)运输与浇筑(20)温
9、度观测(20)9.29.39.410预埋件施工(22)10.1一般规定(22)i 10.210.310.410.5止水、伸缩缝与排水冷却、接缝灌浆管路(22)(23)铁件(24)内部观测仪器(24)(25)(25)(25)11质量控制与检查11.1一般规定11.211.311.411.511.611.711.8原材料检验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浇筑质量检查与控制(26)(27)混凝土强度检验(27)(27)(28)(28)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评定混凝土质量评定水工建筑物质量检查附录a混凝土平均强度mfcu、标准差、强度保证率p和盘内变异系数 b计算方法(29)附录b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31)
10、本规范用词说明(33)(34)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35)ii dl/t 5144-forewordcontents 123general(1)terms and symbols(2)raw materials(4)3.1basic specifications (4)cement(4)aggregate (4)admixtures (6)additives (6)water(7)3.23.33.43.53.645mix proportion selection(8)concrete production(10)5.1basic specifications(10)concrete mixin
11、g(10)unqualified mixture (10)5.25.367concrete transportation(12)concrete placement and curing (13)7.1preparation for placement (13)concrete placement(13)construction in rainy season (15)curing(15)7.27.37.48temperature control(17)8.1basic specifications(17)placement temperature control (17)interior t
12、emperature rise control(17)surface protection (18)temperature control for specific part(18)temperature measurement(18)8.28.38.48.58.69construction in low-temperature seasons(19)9.1basic specifications(19)raw materials and mixing(19)transportation and placement(20)temperature measurement(20)9.29.39.4
13、i 10construction for embedded pieces (22)10.1basic specifications (22)water-stop, expansion joint and drainage (22)cooling and joint grouting pipeline (23)iron pieces (24)interior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24)10.210.310.410.511quality control and check (25)11.1basic specifications (25)quality control
14、 for raw materials (25)quality control for mixing (26)quality control for placement (27)concrete strength testing (27)evaluation for concrete producing quality (27)evaluation for concrete quality(28)quality check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28)11.211.311.411.511.611.711.8appendix a calculation methods
15、 for average strength mfcu, standard deviation , strength assurance rate p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 in one batch b(29)appendix b calculating early strength of concrete by maturity degree method(31)explanation for words in the specification(33)lists of quoted standards(34)ii 1总则1.0.11.0.21.0.31.0.41.
16、0.5为规范混凝土施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施工。水工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抗裂、抗冲耐磨和抗侵蚀等设计要求。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水工混凝土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水工混凝土施工应做到技术先进、节材节能、保护环境、安全适用、经济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应经技术论证后方可实施。1.0.61.0.7混凝土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水工混凝土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1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
17、2.1.1水工混凝土 hydraulic concrete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挡水、发电、泄洪、输水、排沙等建筑物,密度为 2400kg/m3左右的水泥基混凝土。2.1.2掺和料 pozzolanic material拌制水泥混凝土或砂浆时掺入的粉煤灰、矿渣粉、硅粉等矿物质材料。2.1.3混凝土拌和物 concrete mixture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料并拌制,具有一定工作性能、尚未凝结硬化的塑性状态的混合物,称为混凝土拌和物,也称为新拌混凝土。2.1.4强度等级 class of cube strength指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 150
18、mm的立方体试件,在设计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设计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单位以 n/mm2或 mpa计,表示符号为“c”。如:90d龄期的强度标准值 15mpa,表示为 c9015;若设计龄期为 28d,则省略下角标,表示为 c15。2.1.5水胶比 ratio of water to cementitious material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用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2.1.6胶凝材料用量 cementitious material consumption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掺和料重量的总和。2.1.7拌和时间 mixing time全部材料加入后经过拌和至出料开始的时间。2.1.8
19、混凝土运输时间 concrete transportation time从机口全部卸料完到混凝土卸入仓内的时间。2.1.9浇筑间歇时间 concreting intermission time混凝土振捣作业完毕至覆盖上层混凝土的时间。2.1.10毛面 rough surface经过处理、无乳皮、微露粗砂的混凝土表面。2.1.11浇筑温度 placement temperature混凝土经过平仓振捣后,覆盖上层混凝土前,在距混凝土面 10cm深处的温度。2.1.12气温骤降 sudden temperature drop日平均气温在 23天内连续下降累计 6以上。2.1.13寒潮 cold wa
20、ve日平均气温 5以下时的气温骤降。2.1.14混凝土成熟度 maturity degree of concrete混凝土养护时间(h)和等效养护温度()的乘积,用符号“n”表示。2.1.15表面积系数 coefficient of superficial area结构物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用符号“m”表示。2.1.16严寒地区 severe cold region2 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2.1.17寒冷地区 cold region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与-3之间的地区。2.1.18温和地区 mild region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3的地区。2.1.19蓄热法 method of
21、 heat accumulation采用保温措施,利用原材料加热和水泥水化热的热量,以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的施工方法。2.1.20综合蓄热法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heat accumulation掺加早强或抗冻外加剂并利用外部热源对模板周边、周围空气及仓面中间部位加热升温,在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外部热源输送,将热量传递给混凝土,保证混凝土在正温条件下正常硬化的“蓄热法”施工方法。2.2符号 ttt温度为 t的等效系数温度为 t的养护时间c9020fcu,kfcu,0mfcu设计龄期 90天的强度标准值为 20mpa的水工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混凝土的配制
22、强度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0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 bfcu,i盘内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第 i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第 i组三个试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组强度中的最小值fcu,ifcu,minf100w2表示抗冻为 100级的抗冻等级表示抗渗为 2级的抗渗等级3 3原材料3.1一般规定3.1.1定。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应通过优选试验确定,产品性能稳定,生产厂家应相对固3.1.2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运到工地后,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检验。生产厂家应提供每批产品合格证明资料。3.1.3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应按不同厂家、品种、等级分别运输
23、、存放和标识,并采取遮阳、防雨、防潮、防风等保护措施。3.1.4为改善混凝土性能,可掺入钢纤维、化学纤维、天然纤维等纤维。3.2水泥3.2.1水泥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工程所用水泥以12种为宜。优先使用散装水泥。123大坝混凝土宜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低热矿碴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低热微膨胀水泥。45环境水对混凝土有硫酸盐侵蚀时,宜选择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选用的水泥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水位变化区、溢流面及经常受水流冲刷部位、抗冻要求较高的部位,宜使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水泥。3.2.2要求。
24、3.2.31根椐工程的特殊需要,应对水泥的含碱量、矿物组成、细度和水化热等技术指标提出相应水泥保管与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先出厂的水泥应优先使用。当袋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 3个月或散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 6个月时,使用前应重新检验。不得使用结块水泥。234运至工地的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宜高于65。罐储水泥宜一个月倒罐1次。袋装水泥仓库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5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做好环境保护。3.3骨料3.3.1使用的骨料应根椐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可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两者互相
25、补充。选用人工骨料时,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3.3.2骨料料源在品质、数量发生变化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补充勘察和检验。碱活性骨料、含有黄锈和钙质结核的粗骨料等,应进行专项试验论证。3.3.3应根椐粗细骨料需用总量、分期需用量,制定骨料开采规划和使用平衡计划,尽量减少弃料。覆盖层剥离应有专门弃碴场地,并采取必要的防护和恢复环境措施,避免产生水土流失。3.3.4骨料加工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应合理可靠,生产能力和料仓储量应保证混凝土施工需要。成品骨料的堆存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3.3.5123堆放场地应设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宜设遮阳防雨棚。各级骨料仓之间应采取设置隔墙等有效措施,严禁混料和混入杂
26、物。应减少转运次数。需多次倒运时应充分论证,拌和楼应增加二次筛分系统。当粒径大于40mm4 骨料的卸料自由落差大于3m时,应设置缓降设施。4储料仓除有足够的容积外,还应维持不小于6m的堆料厚度。细骨料仓的数量和容积应满足细骨料脱水的要求。53.3.61在粗骨料成品堆场取料时,同一级料应在料堆不同部位同时取料。细骨料(人工砂、天然砂)的品质,应符合下列要求: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特细砂应经过试验论证。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人工砂表面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天然砂含
27、水率不宜超过6%。23细骨料的品质,应符合表3.3.6的要求。表3.3.6细骨料的品质要求指标项目备注天然砂人工砂细度模数2.23.02.42.8经试验论证,石粉含量可适当放宽,最佳石粉含量通过试验确定。石粉含量-618(%)设计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30mpa和有抗冻要求的含泥量3-(%)设计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30mpa泥块含量5不允许8不允许8坚固性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表观密度(%)101025002500(kg/m)3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浅于标准色21不允许2折算成so3,按质量计。有机质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1-3.3.71粗骨料(碎石、卵石)
28、的品质,应符合下列要求:粗骨料的分级。粗骨料一般分为小石、中石、大石和特大石四级,粒径分别为5mm20mm、20mm40mm、40mm80mm和80mm150(120)mm,用最大粒径分别表示为d20、d40、d80、d150(d120)。应控制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当以原孔筛检验时,其控制标准:超径小于 5%,逊径小于10%;当以超、逊径筛检验时,其控制标准:超径为零,逊径小于2%。各级骨料应避免分离。d20、d40、d80和d150(d120)分别采用孔径为10mm、30mm、60mm和115mm(100mm)的中径筛(方孔)检验,中径筛余率宜在40%70%范围内。2345粗骨料应质地坚
29、硬、清洁、级配良好,如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应清除。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和其他品质,应分别符合表3.3.7-1和表3.3.7-2的要求。5 表3.3.7-1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设计龄期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压碎指标值(%)骨料类别40mpa1035mpa16水成岩碎石变质岩或深成火成岩1220火成岩卵石13301216表3.3.7-2粗骨料的品质要求项目指标备注d20、d40粒径级1含泥量(%)坚固性(%)d80、d150(d120)粒径级泥块含量0.5不允许5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1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折算成so3,按质量计(%)如深于标准色,应进行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
30、不应低于0.95有机质含量表观密度浅于标准色25502.515(kg/m)3吸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经试验论证,可以放宽至25%3.4掺和料3.4.1水工混凝土中应掺入适量的掺和料。其品种有粉煤灰、矿渣粉、磷渣粉、硅粉、石灰石粉、火山灰等。掺用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掺和料品质和资源条件,通过试验论证确定。3.4.23.4.3粉煤灰宜选用级或级粉煤灰。掺和料应储存在专用仓库或储罐内,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得混入杂物,并应有防尘措施。3.5外加剂3.5.1水工混凝土中应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其品质应符合gb 8076、gb 119和dl/t 5100的要求,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1、3.5.23.5.3同种类外加剂的品种以12种为宜。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冻等级和骨料最大粒径等,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含气量可按表3.5.3进行选用。表3.5.3混凝土含气量6 骨料最大粒径mmf200混凝土f150混凝土204080150(120)4.05.54.55.04.04.53.5含气量%3.03.5.4外加剂应配成水溶液使用,并应称量准确、搅拌均匀。当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通过实验论证。有要求时,应分别配制使用。3.5.5外加剂应存放在专用仓库或固定的场所妥善保管,不同品种外加剂应有标记,分别储存。粉状外加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
32、当外加剂储存时间过长,对其品质有怀疑时,应进行试验认定。3.5.6膨胀剂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6水3.6.1凡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拌和与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得用于拌和与养护混凝土。3.6.2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类型水在首次使用于拌和与养护混凝土时,应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检验项目和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其放射性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2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与标准饮用水样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应
33、大于30min,且初凝和终凝时间应符合gb 175的规定。3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与标准饮用水样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对比试验。被检验水样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强度不应低于饮用水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强度的90。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的ph值和水中的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碱含量应符合表3.6.2的规定。4表3.6.2钢筋混凝土4.5拌和与养护混凝土用水的水质要求项目素混凝土备注ph值4.5不溶物(gl)可溶物(gl)200050001000035002700养护用水可不检验养护用水可不检验5000氯化物ci-(gl)1200硫酸盐s042-(mgl)2700碱含量按 na20+0.65
34、8k20计算值来表示。采用非碱碱含量(ragl)15001500活性骨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7 4配合比4.0.1为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要求,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选试验。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应经综合分析比较,合理地降低水泥用量。主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应经审查选定。4.0.2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保证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按 dl/t 5330进行,混凝土试验按dl/t 5150的规定进行。4.0.3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fcu,0=fcu,k+t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4.0.3)fcu,k-混凝土设计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t-概率度系
35、数,依据给定的保证率p选定,其值见附录a表a.3;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mpa。4.0.41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按以下规定确定:当没有近期的同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可参照表4.0.4取用。表4.0.4标准差 值设计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 (mpa)152025 3035 4045503.54.04.55.05.52根据前一个月(或三个月)相同强度等级、配合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按 4.0.4式计算抗压强度标准差 :nå f- nm2cu,i2fcus = i=1n -1(4.0.4)式中:fcu,i- -第i组的试件抗压强度,mpa;mfcu-
36、n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mpa;n-试件组数,n值应大于30。的下限取值:当抗压强度等级小于和等于 25mpa时,计算得到的 小于 2.5mpa时,取2.5mpa;当抗压强度等级大于和等于30mpa时,计算得到的 小于3mpa时,取3.0mpa。施工中应根据施工时段强度标准差的统计结果,调整 值。4.0.54.0.6大体积内部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140kg/m。水泥熟料含量不宜低于70kg/m。3 3混凝土的水胶比,应根据设计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表 4.0.6的最大允许值。8 表4.0.6水胶比最大允许值严寒地区部位寒冷地区0.55温和地区0.60上、下游水位以
37、上(坝体外部)上、下游水位变化区(坝体外部)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坝体外部)0.500.450.500.500.600.450.500.550.550.60基内础部0.550.600.650.65受水流冲刷部位0.500.50注:在有环境水侵蚀情况下,水位变化区外部及水下混凝土最大允许水胶比应减小0.05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的2/3、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4.0.71/2。对少筋或无筋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4.0.8粗骨料级配及砂率选择,应根据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可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当采用皮带机输送混凝土拌和物时,可适当增加砂率。
38、4.0.9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间距、运输距离、浇筑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可按照表4.0.9选用。表4.0.9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混凝土类别坍落度(mm)1040素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配筋率不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30605090注:有温度控制要求或高、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其坍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酌量增减。4.0.10混凝土使用碱活性骨料时,应限制混凝土中的总含碱量。混凝土中的总碱量由水泥中的碱、掺和料中的碱、外加剂中的碱和拌和水中的碱组成。水泥、外加剂与拌和水中的碱全部视为有效
39、碱,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矿渣粉和硅粉的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9 5混凝土生产5.1一般规定5.1.1混凝土生产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准备:1原材料质量检测。2资源配置检查。34设备状况检查。称量系统校正。5.1.2混凝土拌和设备投入生产前,应按批准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混凝土拌和试验大纲进行生产性的试验,确定最佳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5.1.3混凝土拌和应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制,不得擅自更改。外加剂溶液中的水量,应在拌和用水量中扣除。5.1.4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按要求对骨料的含水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口温度等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必要时应加密检测。5.1.55.2.1拌和搂进行
40、二次筛分后的粗骨料,其超逊径应控制在要求范围内。5.2混凝土拌和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料量均以重量计。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的规定。表5.2.1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材料名称称量允许偏差()水泥、掺和料、水、冰、外加剂溶液±1±2骨料5.2.2入机拌和量应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内,最少拌和时间可按表5.2.2进行控制。表5.2.2混凝土最少拌和时间最少拌和时间(s)拌和机容量q(m3)最大骨料粒径()自落式拌和机强制式拌和机0.8q11q3q380906075901501501201505.2.35.2.4加冰等的混凝土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具体延长时间由拌和试
41、验确定。混凝土掺和料在现场宜用干掺法,并拌和均匀。5.3不合格料处理5.3.1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不合格料:混凝土配料单错用或输入配料指令错误的。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的。使用原材料类别与施工配料单不相符的。拌和不均匀、夹混生料的。123410 5擅自加水、调改配料量的。5.3.2经鉴定为不合格料的,不得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料应予挖除处理。11 6混凝土运输6.0.16.0.2混凝土运输设备及运输能力的选择,应与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相适应。所用的运输设备,应采取隔热保温、防雨雪措施。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应控制混凝土温度回升或降低。6.0.3混凝土在运输
42、过程中,应缩短运输时间及减少转运次数,并应避免分离、漏浆、泌水和坍落度损失。同时运输两种以上强度等级、级配或其他特性不同的混凝土时,应设置明显的区分标志。6.0.4不得在运输途中和卸料时加水。因故停歇过久,混凝土已初凝或已失去塑性时,应作不合格料处理。6.0.5混凝土卸料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超过时,应采取缓降或其他防止骨料分离措施。6.0.6车辆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输混凝土的车辆应平滑密封不漏浆并相对固定;运输道路应保持平整。平底汽车装载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40。23每次卸料,应将所载混凝土卸净,并及时清洗车箱(料罐)。汽车运输混凝土直接入仓时,应采取专项措施。46.
43、0.71吊罐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起重设备的吊钩、钢丝绳、机电系统配套设施、吊罐的吊耳及吊罐放料口等,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设备完好。2吊罐不得漏浆,并应及时清洗。3起重设备运行时,应与周围设施、设备等保持安全距离。吊罐入仓时,应采取防止撞击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措施。皮带机(包括塔带机、胎带机等)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当输送混凝土的最大骨料粒径大于80时,应进行适应性试验。皮带机卸料处应设置挡板、卸料导管和刮板。46.0.8123皮带机入仓布料应均匀,堆料高度应小于 1m。4应及时清洗皮带上粘附的水泥砂浆,并防止冲洗水流入仓内。塔带机、胎带机卸料皮筒不应对接,最长不宜超过12m。皮带机运输混凝土骨料粒径,应满足设备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复运动治疗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 辅警道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农业银行2025海北藏族自治州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牡丹江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池州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的医疗植入物技术
- 辅导员培训提升理论知识课件
- 2025行业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 交通银行2025玉溪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妇产科学(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无人机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电梯维修改造施工方案大修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柴油发电机系统维修保养记录表
- 《MEDDIC销售培训》课件
- 计算机网络-第5版-严伟-潘爱民-课后答案
- 某银行装修工程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专题26 尺规作图(讲义)
- 部队理想信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