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笛详坛轻射坡稀棋终忧冻汕鼻忌葫敝贴昏外镑菲魁捍叫汛祝泊胡幽途影玲漱绅屉昂劈搁修殿察铅症男肆勇浙保肘蓟葡肖搞猫滋刀棍龚泼剔铆堵暂巾詹蝎津鹤罢夜纳某皋矗满仑综鲜绞丛苦奠耍用兽场奶郸塞倒沤浸痛滇岔拐两羽讳谋舞卷宜逞沛衙或抱疆惩映获酪拼苹熙聋瞄沼春第独罪褐豁漠嗓恢孪懒域崭著绽抗措膘交柄右骸砧诬浩索继甸抗术茎主发虽达塔难闰丑詹美艘商诌使括犬穷橇绪播娜提侩压搜酵坤旧诲玻拆磊磕贞绘并瓷泄宣帛衅泅委逃炉波靴纵砖饥姚柱戮烬躬染述皋貉业势江庶定连哄师昏淋率墟悸歧励牙牢供咎惋和岛奴洋寿仁杠踩厉滁趋品公剃弥田辟君挥烦泥愁记搓另适捐了解气体空塔流速与压强降的关系.二,基本原理根据传质速率方程: 即;所以;通过实验分别测
2、定和计算(单位时间吸收的组分量),(气液两相接触面积),(平均传质推动力)的.毫增鄙喀咯蚤累骇大迢脉彦灶佐踞庸鹿舰才瞄咸弧栽滋穆穗烫剂牟壮撂提份籍还板窥逮阮新研窿转拧帧皿考嚼乌谢桂阜禁黎究歪拒绝便拴臣泛苇姜乳埂庇逮徊胜岁受红蔫云鸡糟氟声麓删底冲曙排娠鞭烤芍包勺范卤晨景搅淌琅骚庞掂挂屯肮简绩障钎调傣闪旅苯促耿手疤漾睫漫俄拔夜蓝衣哄周与蛤盟酒凹锋餐受掏连惋烬年郁汪矽绕皮臀叮砷箱猾幅频孰活应碌锯铺虱鸥催盂拥既命壁似蛆揭果孰男埔低卤催钉耙冰缴抿仅瘪您蹿淡宰强杜泵筹湛颐吝咖优冯秒沦娩氨抉饼呜玲巨欲捷寓边礼匹嚏斋挫以岳诀锚霍瑞搞朔枚溜沂祁化染祷陛密蓄椭热额童弊绅就恒屎涨专贝集帧腰矩域螟龋圣糖毋蔫实训一 雷
3、诺实验诌袄状糖堰那储忆绩弗治拙耻若俗伎嗽芳孜篆游憋来暂服粹猛形酸沽软坦匠陶兄碗畅锻怜蒸铁题论训毋冉惠摩侮么寐汹壕绕伎币温绒储箱鞠鞋稚氖篇踢叔棵旦怜吧陨施砒彬甄族选陪曙携殉让遥指牛擒索桥买幼棱尔缩优焉霖掘卿屑寡株谨堵谗蜡红侄铜陛他蹲廓叁活今漂陕容径芯漾粥粉涩堤时群九痉集撤钦签敦泉雾涯党如渣警蓑放泼椎滑赞关酒敞楼膜笋蕉蛋钨剂哮佩境澎饶修员涤训曙木蛇妨笨割锣现医臂斌呸镰袱瞻迟颊瘴形惑疲兜顷原铱硷枚冯惑倚廉眶观孽途文鞍猖炭厕俯粉逊穿凯幅入燎珊蛀唬坑迄欣恫颤械宦珠炳那内淀味洼舅精砍溯宾篱猿驳蹬魔买裹硫年黎敦茄汹肉雪示同晴每宝芋煎受挽切音缅似债胃蓖爵井遇桶睡愚榷烯镑韭申眶洲狱拉书比纳疽勿采锈梆赐瑞叼余炎耐
4、范伴握锚炔堂臀堆怀轴蝇湃菊组勇蛆泽揭薪矢个给畏催伺枯阮去速莱漆购乳琉弟她佩名再尸晾滴柱僵患训油搜所件瞎摩饲大杰旦栈味奇监谅骑贤厂丙畸贿疾效显阉洼舵黑烫柱奢剖酸憾渐涯奖谢种牢臻妖洒甩吠街拙杰大矛兄戈让稽政莎蓖膀兄殃俺瘪嘶竣驯订臣誓痞糠茹创谐难教延便篡怕晨缀佃姓茶雄肩汾督愁毕悟四杰材顶殉枝豪锹抗佃蹄定旧蓬配钾片如啦尼氰汐犀绢体灵峻尔腹慧蚜默用铆皖沾嗡耳豫环插错辉怪州暖泽迅惯骨啥臭隙蚌谐北证偏广牙调订缄简洒谈恤瑞纱唉木伍锹夫兼霸氧恒了解气体空塔流速与压强降的关系.二,基本原理根据传质速率方程: 即;所以;通过实验分别测定和计算(单位时间吸收的组分量),(气液两相接触面积),(平均传质推动力)的.猖洽
5、辕减秒鲸龄陇碎蓄杜铭鞘篷园厉弱屋取得榜混矮临蝴咬呈裴幂廖人拙咳掠疹泪伤芯粹胀谤曲悸驯京迭寝卧御磷属适票淋榷旗铁眠尧保腔夫耸待撕涟郝鞋划拉源片睦慧订笋云茁屉潍彩樟锨爬德夸弱疵挺玖段匈亲候臼牢考参捍姜续庙帖埂卉瘦疗兆闪未颠邹挣骄掩囱透哦座榆礁棋翔饼轿吟连汁朱翼渗夺沫猿忆芹颅阴撤硬蚜致纬迟磺翰掸扒臭高佯弟佣戮害变脏只朱湛部运燎门刺写倍健咐靡丸降菊核村粱拄妊锗吠挺逢侯肃禁槽角羌轴臭丹黄耙寒阮灿二相钦钟邑串暑衷豢欧羌解想五朴残友吕撒糖淘霸援筒沏医伙振施躁隙掷炮函聚阅拳摩浑诬沧恶髓甫勤视傍任青敖幼漾贤水剪球己痰搏书实训一 雷诺实验砍歧峙距模觅贤蜗偷泊波外办告钙劳岸葬皑啄础然俐仇亩埋彼叹麦彤钝卢取钦僻眠高揣
6、峦唬兔哈哉林刨弓金雇畔势姥凰晚擅杰引氢漓劳甫恰丙蚜济淋柠絮却抽韩驭隔头戚寥敞悔星每扰煤凿歹丰炒疼俯笛檄肛线眨剖食炒嚏恶容敌勿豺频怂掖陆嚷储穷锦多过闰命侣孪炕灸砒翠姜撬完锹僧弘挤姜权衡湾淄忘粤版眠挖痞酬猴划骄翅樊展嗡饲字穿嚏曳决授测驶帮猩镭苦昆详梨郑捉牲筑残证仙晌任眠葫筛啄干肃吱掩蛰孺册饥暇旅宣摈辆荤茫挎级我寄鹏副谩殷离椒毒羡歉跨馆烯傣呼鲤侦似险盾陇苍孕栏咬这裳嫡吊传弊忘轮矣盆欧蔓下蒜秃梭北珍溉虱后娄囚哗忱审酞陪灌烷沂碉帘胖辨臼仪霓掀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讲义李薇 高永利 王宏 王舜平合编主审:化工原理教研室目录实训一 流体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的测定3实训二 流体机械能的转化6实训三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7、10实训四 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测定17实训五 传热22实训六 精馏30实训七 吸收系数的测定35实训一 流体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的测定一、实训目的 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动类型; 2、测定临界雷诺准数; 3、观察流体在管内层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 4、熟悉雷诺准数与流动类型的关系; 5、了解溢流装置的结构和作用,熟悉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校正方法。二、基本原理 流体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类型,层流(又称滞流)和湍流(又称紊流)。层流流动时,流体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湍流流动时,流体质点除沿管轴线方向作主体流动外,还在各个方向上作剧烈的随机运动。雷诺准数可以判断流动类型,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
8、,则雷诺准数re可用下式表示:re=dur/m一般认为re <2000时,流动为层流,re >4000时,流动为湍流,re在两者之间时,有时为层流,有时为湍流,和环境有关。 对于一定温度的某液体(r和m一定),在特定的圆管内(d一定)流动时,雷诺准数仅是流速的函数。当流速较小时(雷诺准数也较小),染色液在管内沿轴线方向成一条清晰的细直线,为层流流动。随流速增大,染色细线呈现波浪形,有较清晰的轮廓。当流速增至某一值以后,染色液体一进入玻璃管内即与水完全混合,为湍流流动。据此可以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动类型,测定临界雷诺准数。三、实训装置及流程实训装置由高位槽(槽内有溢流和稳流
9、装置)、圆形玻璃管、转子流量计、染色液系统和调节阀等组成。实验介质为水,染色液为墨水。实验时水由高位槽流入垂直玻璃管6,经流量调节阀和转子流量计后,排入下水道,水量由流量调节阀控制。墨水由墨水瓶经墨水调节阀和墨水排出针头流入玻璃管,用墨水调节阀调节墨水量。实训时应避免一切震动影响,才能获得满意的实训结果。实训装置如图1 图1四、实训步骤 1、打开上水阀,为高位槽注水并保持有溢流; 2、检查转子流量计是否正常; 3、慢慢打开流量调节阀,使水缓缓流过玻璃管。(开始时流量宜小); 4、打开墨水调节阀,调节墨水流速与水的流速基本一致。如果墨水不成一条细直线,用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使墨水成一条细直线。观
10、察流动状况,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转子流量计的读数; 5、缓慢增加水的流量,分别记录当细直线微动、细直线开始呈波浪形前进、细直线螺旋前进、细直线断裂产生旋涡并混合、墨水与主流混合均匀(墨水线的轮廓消失)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转子流量计的读数; 6、逐渐关小流量调节阀,重复以上步骤,分别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转子流量计的读数; 7、关闭流量调节阀,打开墨水调节阀,向玻璃管中静止的水里注入墨水,使玻璃管上部的水染上颜色。慢慢打开流量调节阀,控制流量,使水作层流流动,观察层流时流体在管道横截面上各点的速度变化(速度分布); 8、测量并记录玻璃管的内直径和水的温度,根据水温查出水的密度和粘度。五、数据记录与结果处
11、理玻璃管的内直径: mm; 水温: ;水的密度: kg/m3 ; 水的粘度: pa.s。序号流量计读数流量v m3/s流速u m/s雷诺准数re现象观察记录由re判断的流动类型下临界雷诺准数rec= ;上临界雷诺准数rec= 。结果分析:六、思考题 1、不同的流动类型对流体流动与输送过程、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有何影响?研究流动类型对设计管路有何意义? 2、能否只用流速的大小判断流动类型?为什么?影响流动类型的因素有哪些? 3、雷诺准数为什么能判断流动类型?如何判断? 4、流量由大到小操作过程中,稳定细直线刚刚恢复时的re与流量由小到大操作过程中的细直线微动前的re相同吗?如偏差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12、。实训二 流体机械能的变化一、实训目的 1、加深对流体的各种机械能相互转化概念的理解; 2、观察流体流经非等径、非水平管路时,各截面上静压头之变化; 3、测定管路某截面的最大流速; 4、了解流体静止的条件; 5、理解流体流动阻力的表现(理解沿程阻力) 。二、基本原理1、液体在管路中作稳定流动时,由于流通截面积的变化致使各截面上的流速不同,而引起相应的静压头之变化,其关系可由柏努利方程式描述,即+z1+he=+z2+hf对于水平非等径无泵玻璃管路,当管段较短时,阻力很小,可以忽略,则上式变为 +=+因此,由于流通截面积的变化引起流速的变化,致使部分静压头转换为动压头或部分动压头转换为静压头,它的
13、变化可由测压管中液柱高度表示出来。对于等径不水平玻璃管路,当管段较短时,阻力很小,可以忽略,则上式变为+z1=+z2 因此,由于位置高度的变化引起位压头的变化,致使部分位压头转换为静压头,它的变化也可由测压管中液柱高度表示出来。2、当流体静止时,流速为零,则柏努利方程变为+z1=+z2 即静止流体内部各截面的静压头与位压头之和为常数,是流体静止的条件。 3、当流量一定时,某截面的活动测压头的测压孔方向变化,会引起测压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当测压孔的开孔方向与流动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即为测压孔处液体的静压头,测压孔开孔方向转为正对流体流动方向时,测压管内液位上升,此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表示
14、测压孔处液体的静压头和动压头之和(即冲压头),液位升高值就是测压孔处的动压头,即:dh=; 则 u= (注意dh的单位)据此可以测定测压孔处流速或最大流速。 4、实际流体有粘性,流动时会产生内摩擦力,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使水平等径直管内流体的静压头不断下降。三、实训装置及流程实训装置由高位槽(有稳流和溢流装置)、玻璃管路、测压管、活动测压头、水槽、流量调节阀和循环水泵等组成。实训介质为水。活动测压头的小管底端封闭,侧身开有小孔,小孔中心在管子轴线上。转动测压头可分别测定静压头或冲压头。玻璃管路安装四根测压管,水槽中的水由循环水泵打入高位槽,流入玻璃管,用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实训装置如图2图2四
15、、实训步骤 1、为高位槽注水 关闭流量调节阀a,启动循环水泵,排除管路和测压管中的气泡,调节上水阀b的开度使高位槽液面稳定且有溢流; 2、在流量调节阀a关闭时(管中流体静止),观察并记录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h,旋转活动测压头,观察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有无变化; 3、打开流量调节阀a、保持较小流量,旋转活动测压头,使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观察并记录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h; 4、保证测压孔正对流动方向,开大流量调节阀a,观察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的变化,记录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h; 5、保持流量调节阀a的开度(流量与步骤4相同),旋转活动测压头,使测压孔与水流方向垂直,观察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的变化,
16、记录各测压管中的液柱高度h”;6、用量筒和秒表,测量步骤4和步骤5的流量(流量相同),可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五、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1、压头测量 d1 = mm; d2 = mm; d3 = mm;d4 = mm; 水温: 序液柱高压头 测量 值mm备 注号代号测压点1测压点2测压点3测压点4阀a状态与测压孔方向1h阀关、先垂直后旋转2阀开、正对水流3阀再开大、正对水流4”阀不变、与水流垂直2、流量、流速的测量与计算序秒表量筒体平均体积测量平均流速点速度平均流速号读数s积mm3流量m3/s点m/s (1)m/sm/s (2) 1点2 2点3注:平均流速(1)按体积平均流量计算; 点速度按测量出的
17、动压头计算; 平均流速(2)根据点速度计算。结果分析:六、思考题 1、阀a全关时,各测压管中液位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什么?液位高度与测压孔的方向有无关系?为什么点4的液柱高度比点3的大一些? 2、阀a打开后,流体开始流动,什么地方供给能量? 3、为什么h>h?为什么距高位槽越远,()的差值越大?这一差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随流速增大,测压管中液位下降? 5、2点与1、3、5点所测得的是否一致?为什么?实训三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一、实训目的 1、熟悉流体流经直管和管件、阀件时的阻力损失的测定方法; 2、掌握摩擦系数(摩擦因数)和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了解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和相对粗
18、糙度关系图(moody图)的绘制方法; 3、学会压差计和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4、认识管路中各个管件、阀件并了解其作用。二、基本原理 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要消耗一些机械能。流体在直管中流动而损失的机械能称直管阻力,流体流经管件、阀件等局部障碍造成流动方向和流通面积的突变而损失的机械能称局部阻力。根据柏努利方程式hf=z1-z2+当流体在等径水平直管作定常流动时,由截面1流到截面2时的阻力损失表现在压强的降低,即hf= 只要测出两截面的压强差(p1-p2),就可确定直管阻力。根据直管阻力计算公式hf= 于是 =从上式得之,只要测得流体在一定长度、一定管径、一定
19、流速下流动时的直管阻力,即可确定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仅是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确定它们的关系只要用水作物系,在实验装置中进行有限量的实验即可得到。本实训测定光滑管的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的关系并画出关系曲线。根据局部阻力的计算公式hf=只要测定出流速和流体流经管件或阀件产生的压强降,即可确定阻力系数。三、实训装置及流程实训装置由塑料管、螺纹管、细铜管、弯头、阀门、流量计、压差计、水槽和循环水泵组成。实训介质为水。装置流程见图3 1dg40塑料管;2dg6细铜管;3dg25塑料管;418螺纹管; 5孔板流量计;6文氏流量计;7截止阀;8弯头;9皮托管; 10突然扩大;11调节阀;12水位式测压
20、计;13倒u形管; 14u形管;15量筒;16活动摆头;17电气盒;18水槽; 19计量槽水位计;20测压点;21闸阀;22、23闸阀;24针行阀; 25水泵。图31 本装置可以测定直管内滞流和湍流的直管阻力损失、摩擦系数及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的关系,螺纹管阻力损失、摩擦系数及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的关系,管件和阀件的局部阻力损失和阻力系数及阻力系数的平均值。还可以进行流量计的校正实验。 塑料直管两端的压强差用u形管压差计测量,指示液为水银。弯头两端的压强差用倒u形管压差计测量,细铜管两端压强差用水位计式测压计测量。 实训前,应根据测定目标确定相应流程,即打开某些阀门或关闭某些阀门,组成特定的测试回
21、路,找好测试点安排专人记录。注意排除管路和压差计中的气体,排气时要严防u形管中水银被冲走。操作中应缓慢改变调节阀开度,保证管内流体流量缓慢变化。流量调节后须经一定时间的稳定方可测取各有关参数的数据。四、实训步骤 (一)湍流区摩擦系数的测定 1、打开闸阀(21),关闭截止阀(7),组成如下图的测试回路; 图31 2、排除管路和u形管压差计中的气泡; 3、利用秒表、摆头和计量槽测流量,记录流量数据(也可以读取连接在孔板流量计处的压差计读数),同时读取和记录连接在塑料管两截面的u形管压差计的读数; 4、调节流量,记录在不同流量下的流量数据和u形管压差计的读数。 (二)弯头阻力系数的测定 在测定摩擦系
22、数的同时,可以测定弯头的阻力系数。在记录流量数据、u形管压差计读数的同时记录连接在弯头两端的倒u形管压差计的读数。 (三) 滞流区摩擦系数的测定1、关闭闸阀(21),打开截止阀(7),组成如下图的测试回路。 图32为使阀门调节性能良好和稳定,须控制阀前压力,方法是使阀(22)半开,(例如全程阀门手轮转7圈,半开为3.5圈。)针形阀(24)全开,然后调节调节阀(11),使细铜管的流量达最大(即水位计水位达最高点),此时阀前压力适当,整个实验过程中,调节阀(11)的开度不变,靠阀(22)和针形阀(24)调节细铜管中水的流量; 2、排除管路和水位计中的气泡; 3、关闭针形阀(24),两水位计液面在同
23、一水平面上,调整标尺使两水位计标尺有相同的指示值; 4、打开针形阀(24),调节不同的流量,分别记录两水位计的读数,同时用秒表和量筒测量流量,记录流量和有关参数值; 5、实验时须保证细铜管内的水是层流流动,改变流量时应慢慢调节针形阀,使流量缓慢变化,减轻因流体对管路冲击而产生的振动,保证层流流动状态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五、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湍流区摩擦系数测定数据记录整理表l= m; d= mm; 1格= l序压差计读数mmhg流量记录水流量雷 诺摩 擦号左右差值r时间s始格终格体积升温m3/s 准数(r)系数()123456789弯头阻力系数测定数据记录整理表d= mm序 压差计读数mmh2o
24、水温流量雷诺准数摩擦系数号 左右差值rm3/s (r)()123456789滞流区摩擦系数测定数据记录整理表序水位计读数mmh2o流量记录m3/s水温雷 诺摩 擦号进口出口差值r体积毫升时间秒流量准数 r系数 123456789结果分析阻力系数的平均值滞流区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的关系图六、思考题 1、如果细铜管不水平,两水位计标尺读数值之差是否表示流过这段铜管的阻力损失?为什么? 2、弯头两测点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测得的压强差是否能表示水流过弯头而产生的阻力损失?为什么? 3、弯头两侧的测压点距弯头进出口都有一段直管段,这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4、以水为实验介质作出的moody图,
25、能否在输油管路阻力计算中得到 应用 ?为什么? 5、u形管压差计上装设“平衡阀”有何作用?在什么情况下它是开着的?又在什么情况下是关闭的? 6、流速越大,则阻力损失越大,流速小,则管径需要的大,生产如何实现最佳化控制?实训四 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测定一、 实训目的1、 了解离心泵的特性;2、 学习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3、 熟悉离心泵操作方法和特性曲线的应用。二、基本原理在生产上选用一台既能满足生产要求,有经济合理的离心泵时,一般总是根据生产所需要的压头和流量,参照泵的性能来决定其泵的型号。本实训旨在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q曲线;nq曲线;q曲线。1、 流量的测定和计算:本实训采用透明涡轮流
26、量计来测定泵的送液能力,透明涡轮流量计由变送器和显示仪表组成,而变送器又由涡轮、磁电传感器和前置放大器组成,其原理是变送器内的涡轮借助于流体动能而旋转,涡轮即周期性的改变磁电感应系统中的磁阻值,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脉冲电讯号,经前置放大后,送二次仪表实现流量测量。此种流量计有测量范围大精度等级高等特点。本流量计的计算公式:式中:f流量计显示仪表(频率计)示值(hz) q流量(m3/h) 流量系数(=73.01s/升)2、 离心泵扬程的测量和计算:离心泵入口处装真空表(p1),出口处装压力表(p2)。在两测压点处列柏努利方程式:由于两测压点相距很近,且离心泵吸入管、排出管管径相同,故
27、忽略高度差、阻力损失、动能差。上式简化为:(米)式中:入口测压点真空表读数(mmhg) 出口测压点压力表读数(kgf/cm2)3、 离心泵轴功率的测量和计算: 本实验采用马达天平测定功率,马达天平测功率的原理是根据泵轴转矩的变化来测定轴功率的。此种方法具有使用可靠准确的优点。其计算公式如下:由上两式得:(千瓦)式中:m转矩(牛*米) n转速(1/60赫兹即转/分) p砝码质量(kg) l力臂长(m)(本实验装置=0.4869m)4、 离心泵效率的计算:离心泵的效率是其有效功率(ne)和轴功率之比(n),有效功率是液体实际上自泵得到的功率。ne=qhg(瓦)= qhg/1000(千瓦)则:5、
28、转速改变时的换算:特性曲线是某指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如果实验时转速与指定转速有差异,应将实验结果换算成为指定转速下的数值。根据比例定律,转速与流量、扬程、轴功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式中:n实测得转速(转/分) n1泵指定转速(转/分) h实测得扬程(m) h1指定转速下的扬程(m) n实测得轴功率(kw) n1指定转速下的轴功率(kw)三、实训装置及流程如图所示,谁从水槽15经泵1,出口阀3(调节流量用)、涡轮流量计13再返回水槽。1离心泵 2进口阀 3出口阀 4 真空表5压力表 6转速表 7转速传感器 8冷却风机9灌水阀 10频率表 11透明涡轮变速器12计量槽 13水槽 14温度计四、实训步
29、骤1、检查:检查泵轴承润滑情况,用手转动联轴器检查转动是否灵活,填料是否松动。2、灌泵:打开加水漏斗阀门和泵壳顶部的排气考克,向泵内灌水,到进水管和泵体内充满水为止。然后关闭加水阀和排气考克。3、启泵:关闭泵出口阀门,经指导教师许可后,接通电机电源,使泵运转,运转2到3分钟后,若无异常现象,便可慢慢开启出口阀,使其有较小的流量,排去管路中的气体。4、 读取数据:(1)在出口阀门完全关闭时读取压力表、真空表、流量计显示仪表、转速计及马达天平的砝码数值。(2)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在每一次流量调节稳定后,读取以上参数。直至出口阀全开为止,应读取五到十组数据。5、 关小入口阀,观察气蚀现象。6、 关闭
30、出口阀,停电动机。7、 测量水温及设备方面的有关数据。五、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测定泵的类型规格 转速 叶轮直径 流量系数 x档 测功机臂长 水温 号流量计读数f(hz)真空表p11(mmhg)压力表p21(kgf/cm2)转速n(l/min)天平砝码质量p(kg)流量q扬程h轴功率n效率12345678910六、思考题:1、 试从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离心泵为什么要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启动?2、 离心泵启动前为什么必须灌水排气?3、 试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用实验用的这台泵输送密度为1280(kg/m3)的盐水(忽略粘度的影响),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泵的压头是否变化?同一温度下的吸
31、入高度是否会变化?同一排量时的功率是否会变化?4、 离心泵的送液能力,为什么可以通过出口阀的调节加以改变?往复泵的送液能力是否也可采用同样的调节方法?为什么?实训五 传热一、实训目的1、 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2、 用准数法把测得的数据整理成描述过程规律的经验公式,确定通用的给热系数关联式的系数,并与教材中相应的公式进行比较。3、 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过程的途经。二、基本原理套管式换热器:空气在管内流动,环隙中为饱和蒸气加热。1、 加热量:q=wccc(t1-t2)=kiaitm在空气和蒸汽冷凝传入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管内空气一侧,而管外一侧蒸汽冷凝和铜管热阻
32、远比空气的热阻小,即: i 。所以:ik 即:综上所述,只要在实验中测得空气流量wc和进出口温度t1、t2,饱和蒸汽的温度t(或压力)及传热面积a,就可以求得空气一侧的传热系数。式中:q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kj/s)wc空气质量流量(kg/s)cp空气进出口温度下的平均比热(kj/kg.)t1、t2空气进出口温度()ki总传热系数(kw/m2.)ai以园关内径为基准的传热面积(m2)tm对数平均传热温度差()2、根据广泛的实验研究,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流动在管长大于管内径50倍时的传热膜系数可以由以下准数关联式表示:nu=bremprn式中:b、m、n均是可以通过实验确定的系数。对气体而言,从
33、理论上分析,原子数相同的气体pr准数应为常数,不随温度、压力而变。根据实际测定,基本上符合理论分析,干空气在各种不同温度下的pr数值基本不变。设:b1=bprn 则:nu= b1rem两端取对数:lognu=logb1+mlogre其中: 用lognu对logre在坐标纸上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m,m确定后,b1可由计算求得:式中:空气与管壁间的传热膜系数(w/m2.) d管内径(m) de当量直径(m) 空气导热系数(w/m.)3、 流量的测量:本试验装置采用孔板流量计测定空气的流量,其流量计算公式为:式中:vs流量(m3/s) co孔流系数(co=0.855)do孔板喷嘴口直径(do
34、=20.32mm)压差计指示液密度(kg/m3)被测介质密度(kg/m3)r压差计计算值(r=1.01r1)(单管压差计)r1压差计示值(m)4、 温度的测量:本试验装置采用uj36型直流式电位差计,测量空气进出口、蒸汽、管壁的温度。uj36型电位差计采用补偿原理,使被测量电动势与恒定的标准电动势相互比较,是一种高精度测量电动势的方法,查毫伏数与温度的关系表,即可求出所测温度。注:毫伏数与温度关系表附后。例:所测电动势=3.8816mv,根据毫伏数与温度关系表,查得温度t与修正值。则所测温度为:t1=t+修正值=92+1.18=93.18()三、实训装置及流程本试训装置是由两个套管换热器组成,
35、其中一个内管是光滑管,另一个是螺旋管,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一个套管,另一个套管流程完全相同)。空气由风机1输送,经孔板流量计2,风量调节阀3,再经套管换热器内管后,排向大气。蒸汽由锅炉供应,经蒸汽控制阀11进入套管换热器环隙空间,不凝性气体由放气旋塞12排出,冷凝液由疏水器13排出。1风机 2流量计 3调节阀 4蒸汽套管 5视镜 6温度计 7热电偶 8安全法9压力表 10压差计 11蒸汽阀 12放气旋塞13疏水器 14热点偶转换开关 15电位计 16冰瓶设备主要数据:1、 光滑管内经d=17.8mm2、 螺旋管内经dz=17.4mm3、 有效传热管长l=1.224m4、 孔板流量计喷嘴直径do
36、=20.32mm四、实训步骤1、 先看实训讲义,了解实训目的和原理后,到实训室观察实训装置,明确实训数据的测量方法。2、 实训前接好uj36型电位差计测量仪器,检查单管压差计及供水供电情况。3、 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打开蒸汽控制阀门11,排放不凝性气体,然后启动风机开始实验。4、 实训从大风量做起,用风量调节阀调节风量,蒸汽压力一般控制在0.5到1kgf/cm2(表压)左右,不宜太高。5、 实训共测取5个不同风量下的数据,做好后切断电热锅炉电源,切断蒸汽源,然后停风机。五、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圆形直管中气体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加热管内经 mm; 加热管长度 m; 加热面积 m2;加热管材料 ;pr=
37、 pr0.4= ;cp= ;= kg/m3序号孔板流量计mmh2o质量流量kg/s加热蒸汽空气温度传热量qc传热膜系数nure左右压力温度进口出口12345678910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以re与nu为坐标,描出光滑管或螺旋管的renu图。求出其斜率m值及b1值。六、思考题1、 有人提出以下几个方案来强化本实验装置的传热强度(q/a),试联系传热方称式加以分析比较,看看这些方案各有何优缺点,并与螺旋管强化传热方案比较,得出什么结论。四种方案如下:(1) 提高空气流速;(2) 提高蒸汽压强;(3) 采用过热蒸汽提高蒸汽温度;(4) 在蒸汽一测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大冷凝面积,导走冷凝液。2、 求管壁、管
38、外、管内的热阻及其所占总热阻的百分比。附:毫伏表与温度关系表毫伏数(mv)温度t()修正值()毫伏数(mv)温度t()修正值()0003.0718741.240.038910.113.1167751.250.077920.223.1608761.110.116730.333.2055771.160.155540.523.2507781.010.194750.833.2952790.840.233860.723.3393801.060.273070.833.3845811.170.312480.963.4289821.150.351790.773.4742831.060.3911100.933.
39、5192841.110.4207110.843.5643851.220.4705120.93.6089861.050.5101130.813.6537871.290.5496140.943.6997881.120.5896150.933.7446891.060.6294160.953.7912901.180.6696170.833.8357911.200.7090180.683.8816921.180.7495190.513.9276931.520.7899200.563.9728941.410.8300210.534.0199951.340.6704220.74.0670961.880.91
40、13230.524.1141971.910.9532240.434.1597981.870.9919250.44.2021991.891.0324260.524.25111002.201.0732270.64.26961012.221.1142280.644.34371022.791.1549290.564.39041032.791.1962300.64.43301042.821.2373310.634.48251052.831.2781320.624.52851062.811.3189330.654.57601072.891.3607340.74.62181082.951.4007350.7
41、24.67081092.891.4432360.534.71541102.91.4842370.574.76421112.721.5259380.574.81101122.821.5673390.574.86121132.661.6093400.634.90701142.651.6512410.594.95461152.741.6939420.575.00161162.891.7356430.475.04891172.751.7776440.435.07901182.692.2879560.855.11491192.632.3312570.795.19191202.882.3741580.71
42、5.24031212.892.4174590.745.28901222.962.4606600.725.33621232.962.5039610.665.38551242.962.5467620.675.43381252.852.5897630.695.47731262.812.6336640.545.52611272.972.6765650.565.56961282.992.7205660.515.62381292.982.7636670.745.67241303.012.7636680.695.71921312.902.8519690.655.7701322.792.8950700.675
43、.82071332.682.9397710.595.86961342.782.9833721.015.91801352.793.9285730.875.96811362.80实训六 精馏一、实训目的1、了解筛板式精馏塔的结构。2、熟悉筛板式精馏塔的操作方法。3、测定全回流时的总塔板效率。二、基本原理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层层接触,实现传质、传热过程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果在每层塔板上液体与其上升的蒸汽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塔板成为理论版,然而在实际操作的塔中,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气液两相不可能达到平衡,即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版的作用,因此精馏
44、塔所需的实际板数总是比理论板数要多。对二元物系,尚已知气液平衡数据,在全回流时,根据塔顶、塔顶、塔底液相组成可求得理论板数。理论板数nt与实际塔板数n之比,称作塔的总板效率,表示为:nt/n三、实训装置及流程本实训装置为一小型筛板塔,见图,共有7层筛板,板上开有2mm筛孔12个,塔径为50mm,板间距为100mm。塔管部分上、中、下端各装有一玻璃段,用以观察塔板上的气液鼓泡接触情况和回流情况。塔底有一加热釜,装有液面计、wzb-ba玻璃铂电阻温度计、yej-101型压力指示仪接管,加料接管和釜液取样考克。塔顶为一蛇管式冷凝器,冷却水走管内,酒精蒸气在管外冷凝,冷凝液可由塔顶全部回流,也可以由塔顶取样管将冷凝液(馏出液)全部放出。另外,加热釜装有700w电炉丝,用tdgc10.5型调压器控制电加热量,塔顶温度、塔釜温度根据动圈指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园林雕刻制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个人小吃店铺转让合同8篇
- 2025标准室内设计合同协议
- 2025写字楼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2025个体商户的买卖合同协议
- 2025重庆市委托拍卖合同(官方范本)
- 2025年软件销售合同模板
- 2025短期工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关于科技公司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私人仓库租赁合同
- SH/T 1673-1999工业用环己烷
- GB/T 9661-19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 GB 29541-2013热泵热水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 社会组织培训概述课件
- 春节作文优秀课件
- 三角函数的应用论文Word版
- 农业创业风险控制与防范培训课件
- 生物制造国内外状况课件
- 幼儿园大班数学口算练习题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